第75章
穿越之黎錦的農家日常 作者:迴眸已半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錦在原地站了一會兒,走過來時候運動產生的熱氣已經快要消散。薄薄的棉衣根本抵禦不了寒冷,風一刮過來,好像直接吹在人皮膚上一樣,帶走僅存的溫度。 但他依然拎著竹籃,淡定的忍受著寒冷。 又過了一會兒,縣官開始點名的時候,黎錦甚至聽到自己前麵的那位仁兄已經冷的牙齒打顫,但那個人也強忍著。 為了科舉和功名,大家都豁出去了。 “鴻雁村,黎錦。” 黎錦出列,按照規矩,朝北門口走去。 一人接過他手裏的竹籃,檢查他的筆墨和食物,因為一場考試時間為一整天,所以每人可以攜帶兩個饅頭做午飯,其他的食物不能帶。 這些要求在上月已經上榜公布過了。 竹籃很快就消失在黎錦的視線範圍內,而他自己,則脫下薄夾襖,張開雙手,一人搜身,另一人檢查棉衣裏可否有夾帶。 黎錦這邊正在被細致的檢查,突然聽到旁邊有人高喊:“永樂村,孫山,在饅頭中發現夾帶!” 黎錦一愣,檢查自己的那人已經把他的棉衣和竹籃還迴來。 他重新穿上棉衣的時候,發現棉衣還是暖和。而旁邊的騷亂沒持續多久,很快就有人把那個攜帶夾帶的考試拖走,至於如何懲罰,誰也不知道。 因為發生了孫山這件事,底下有幾個還沒來檢查的考試直接麵白如紙、腿抖如篩糠,但這時候誰也不敢臨陣脫逃,隻能硬著頭皮檢查。 果然,這些人有的在棉衣的棉絮裏發現夾帶,有的則直接把小抄寫在了衣服上。 最後無一例外,全都被拖走,任他們怎麽哭喊求饒都沒用。 黎錦這邊沒出問題,另一人帶他進入北苑,在縣官身後排隊站定。 黎錦這才發現自己的饅頭已經被掰的四分五裂,他突然喪失食欲。 中午縣衙好像會提供熱湯,不吃饅頭大概也沒事,黎錦如是想著。 等到所有人點名完,大家齊齊向縣官一揖到底,隨後入中廳大堂接答卷。 本來這中間還有個唱保的環節,但據說此前因為戰亂,國中賢才太少,陛下廣攬人才,這才簡化了縣試。所以近幾年參加縣試的人也尤其多。 可題目難度卻依然沒變。反而還在今年增加了算學,讓很多人頭疼。 黎錦看了自己試卷上的號碼,一百三十二。他找到自己的座位,把竹籃放在腳邊,依次把筆墨擺在桌麵上。 等到所有人落座後,天色已經由黑暗變得大亮。 因為考試人數多,整個考場的桌椅擺的滿滿當當,而且大小還不一致,看起來有的是從臨近的私塾直接搬過來的。 還好,黎錦的桌椅雖然破舊,但桌麵上沒有很大孔洞,不影響書寫。 黎錦之前在外麵站了許久,手冷,但按照規定在考場內不能做小動作。他隻能雙手握拳,然後緩慢鬆開,依次反複,找迴自己的知覺。 巡場的人敲銅鑼,宣布考試正式開始。 填塗姓名籍貫和考號後,衙役舉著考題貼板,在考場中來迴巡迴,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看到考題。[注] 黎錦首先打量自己的試卷,是帶有紅線橫直道格的宣紙,每頁十四行,每行規定寫十八字。[注] 另外還有兩張素紙,可以起草。 他想到宋先生的交代,千萬不能涉及已故和當代皇帝的年號以及名諱,否則這就算以下犯上。 黎錦定了定心,正好舉著考題貼板的人也走到他這邊,他提筆開始抄寫考題。 這是第一場,也叫正場。考題還算簡單,試四書文二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總字數不得超過七百字。[注] 試四書文就是用八股文的寫法,把自己背過的四書文融入在內,以考驗學生功底是否紮實。 黎錦自打進入考場,就端正心態,不去顧及得失,麵容嚴肅中透著認真。 他抄完題目後,沒急著動筆,思考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他把題目的核心抄在起草的素紙上,然後用上輩子所學的‘頭腦風暴思維導圖’,把《四書》《五經》中跟題目相關的部分都一一列具出來。 這樣,一會兒寫起八股文來,也能自圓其說。 八股文雖然對平仄、格式要求到了嚴苛的地步,但一篇文章能否寫的讓人滿意,最重要的還是提出問題並解決。 或者直接用四個字概括,自圓其說。 正場考試較為簡單,每一篇八股文最多也就三百字。 黎錦先列了草稿,又修飾了語句,這才謄抄上去。 等到他寫完第一篇試四書文,又把第二篇的草稿寫了一半。時間已經到了正午,衙役不斷地端進來熱湯,有人需要的話,可以舉手,但不得喧嘩。 這熱湯是不收銀子的,黎錦倒是詫異了一下。 一早上消耗了太多腦力,穿的也不厚實,黎錦覺得自己很需要一碗熱湯。 熱湯端來的時候,黎錦詫異的發現這居然是骨頭湯,雖然味道很淡,但也比白開水要好不少。 可見如今國泰民安,官府也挺有錢的。 不過話又說迴來,此前考試報名兩百文,大概也包括宣紙、桌椅和熱湯的費用了。 黎錦饑腸轆轆,雖然很不想吃那饅頭,但想著後麵還有四天考試,總不能每天都不吃。 於是忍著潔癖,把那被掰碎的饅頭去了皮,泡在熱湯中。 原本被凍得結實的饅頭很快被泡軟,一碗下肚,黎錦覺得渾身都熱了起來。 正午過後,還有熱湯供應,但這就收費了,一碗四十文。 陳西然坐在黎錦的斜前方,黎錦寫完第二篇文章,隻剩下一首詩的時候,看到陳西然舉手又要了一碗湯。 黎錦想提醒他,但此刻又不能出聲,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喝完了一碗湯。 黎錦想,縣試每一場隻有一個白天,這可不允許如廁的,喝這麽多,等到考完還不得憋炸了。 最後一首試帖詩沒有難道黎錦,他如今作詩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貼合農家生活的樸素田園風就很適合他。 但若是主考官喜歡辭藻華麗的類型,他這樣就和不吃香。不過也沒有太多錯就是了。 黎錦寫完後,又仔細的檢查一遍錯字。然後舉手,等人收卷。 他收拾了自己竹籃,還得端坐在原地,等到最後‘放排’的時候才能跟其他人一起出考場。 縣試中,縣官作為主考官,隻能坐在最前麵,並不能巡查學生的試卷,以免他認出某些人的字跡,刻意給高分。 所以說,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家庭背景雖然差距巨大,但所有考試內容和評分卻是最公平的。 這也是寒門士子出人頭地的唯一方式。 陳西然跟黎錦出了縣衙,直接讓黎錦等等他,自己則捂著肚子跑去找茅廁了。 隨後迴來發誓:“我再也不花錢買罪受了!” 第二場考試,人數比第一場少了數十人。很多人天不亮就來排隊,卻被告知自己第一場字跡太醜,沒有通過。不得參加第二場考試。 這也就是說,縣官連夜篩查了所有考生的字跡和答卷情況。 內容自然沒時間細看,要不然篩下來的也不止這些人了。 黎錦看到這些人大多年紀還小,恐怕就是宋先生所說的‘提前體驗一下氛圍’。 第二場為招覆,亦名初覆。與第一場內容無太多差別,但把詩作改成了默寫《聖諭廣訓》約百字。 最嚴苛的要求是默寫過程中不得誤寫添改。 答卷就那麽點,不可能給新的,所以一不小心手誤,那就等於與第三場考試無緣。 就連淡定如黎錦,都先抄了一遍在素紙上,然後再仔細的謄抄下來。 因為這時間一耽誤,黎錦寫完的時候恰好到了收卷時間。他跟著所有人一起交卷出門。 這時候,好幾個人臉色蒼白,嘴裏呢喃,“完了,我默寫的時候寫錯了一行……” 其中一個人年歲已大,黑發中夾雜著銀白,居然直接哭了起來。 第三場考試入場時,黎錦果然在沒叫到名字的那群人中看到了這位老人。 黎錦本來還在心裏感慨這些人也不容易,但當他看到考題的時候,內心隻剩下一股無語言表的無奈。 因為第三場前三題還算正常,無非就是經文一篇,律賦一篇,試帖詩一首。 但最後的默寫內容卻是——默寫前場《聖諭廣訓》的第七句和第十一句。 依然不能錯字不能修改。 於是第四場考試前,又篩下去數十人。 考完第四場,縣官派人收了答卷後,宣布明日還有第五場,主考算學。 這在黎錦的預測範圍之內,但明顯大多數人一臉的茫然。 怎麽還有算學?雖說這是必學知識,但已經好幾年沒出現在試題中了啊! 縣官顯然不是來跟大家商量的,他冷淡的宣布完,就讓人安排散場了。第67章 因著第四場考試時候已經隻剩下三百多人,這時候碰到熟人的幾率也大了一點。 黎錦和陳西然剛出去,就跟黃一齡幾人撞麵了。 黃一齡見到他們倆,立即上來打招唿:“多虧了阿錦和陳兄幫助,我等才沒有錯過知府大人的書。” “客氣。” 黃一齡又問了幾人住在哪個客棧,聽聞他們住在兩百米開外的客棧,一臉遺憾地說:“我們同窗三人到的比較早,就住在縣衙斜對麵那間客棧,此前還想找你們一起溫習功課,後來發現考生太多了,根本沒法找人。” 陳西然說:“是啊,宋先生說他們那時候參加縣試的最多也就一百來人。” 許子帆之前參加過一次縣試,對此有所研究。 “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據我所知,通過縣試的名額大概就是參加考試人數的十分之一,我們這一年應該會有五十人通過。” 這還得感謝那些前來‘體驗考室氛圍’的年輕人,要不然這個通過人數還得再降。 天色已晚,幾人也不好多聊,隻能約定明日考完最後一場,大家一起去青樓喝酒。 但黎錦對此並沒有表示讚同。 即使他性格隨和,跟同窗能很快打成一片,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則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