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金城太守馬騰已是反了董卓,而長安距離涼州極近,一旦義師散了,董卓第一個報複的定是馬騰。所以馬騰定不會讓義師解散,留下來支持主公。而長沙太守,孫堅為人勇烈,若無意外,他亦會留下。還有,平陽太守張揚,北海太守孔融,皆是忠義之人,隻要主公費些口舌,應能留住他們。至於河東文冠軍,他早就做出了選擇。
而主公主要爭取的,是陶謙、劉岱、孔伷三人。畢竟當初聯盟組成,是由他們三人作為見證人,若是義師不歡而散,他們臉麵也是掛不住。而主公在這三日裏,捉緊時間與他們曉之大義、情理,爭取把這三人留下。這三人的兵力加起來足有四萬之巨,隻要他們一日還在這義師之內,那麽義師就不會散!
至於其他諸侯,隻怕三日後袁本初一提出要離開義師,皆會紛紛效仿。畢竟比起大義,這些諸侯更為注重自身的利益。此乃人性,難以改變。”
“這樣一算,最後這義師便僅剩下九路諸侯。哼哼,人性麽?”
曹操再次睜開眼眸後,原先在眼眸內的煩惱盡掃,重新覆蓋的是一道道淩厲的精光。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們要走,曹某不能強迫,如此也好,這些不安份子離開了義師,反倒不是壞事。他們離開後,剩下的九路諸侯,皆是忠義豪傑,心齊一致,皆有誅滅董狗的決心。曹某指揮起來,亦會令到必行,這樣反而會凝聚成更為銳利的鋒芒。”
“主公心中豁達,所以看得更遠更清。正是如此,這些人離開反而是百利而無一害!”
荀彧不覺地笑了起來,曹操這份大氣、豁達,令他實在欽佩不已,也暗暗道,當初選擇輔佐曹操實乃明智之舉,可謂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接下來三日,曹操有選擇地遊走在諸侯之間,孫堅、馬騰、張揚、孔融等人先後答應並且肯定他們會繼續留在義師之內,直到將董狗誅滅為止。而之後,曹操帶著孫堅、馬騰、張揚、孔融一同遊說在陶謙、劉岱、孔伷之間。
陶、劉、孔三人雖多多少少皆有離去之意,但唯恐失了氣結大義還有臉麵,一直猶豫不決。而經過曹操等人的遊說下,陶、劉、孔最終還是決定留下在義師之內。
三日後,在舊相國府的議事大廳內。
義師總盟主曹操坐在正席大座之上,左右兩席上除了副盟主袁紹外,其他諸侯皆已到齊。對此,各諸侯紛紛對視,用眼色交流。袁紹有意遲到,這不是分明在打曹操這個總盟主的臉麵嗎?
而陶謙、劉岱、孔伷三人,相顧而視後,皆歎了一口氣。
“難道,真如曹孟德所說,這袁本初當真不顧大義!?”
陶謙皺了皺眉頭,心中默默地暗道。
曹操心中冷笑,但表麵卻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不發言語,閉目養神。
過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時間,袁紹的身影終於緩緩地出現了,袁紹帶著文醜顏良兩員絕世虎將,龍驤虎步地走進了議事大廳之內。
袁紹沉著臉,環視了周圍一圈,當他看到坐在正座上的曹操時,臉色陡然變化。這原本應該是屬於他的位置,可是現在卻有另外一個人占了!
“哈哈,副盟主。誅董之事,事關天下社稷。此等大事,汝卻姍姍來遲,可是身體有恙啊?”
袁紹剛想張口,卻被曹操先是發言打斷。袁紹聽罷,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暗道這曹孟德難道已知自己有意離開?
袁紹不禁拽緊了拳頭,既是如此,他也不必拐彎抹角。
“紹實在有愧,與董狗大軍的連番大戰,紹耗盡了精力。在數日前無奈感染了風寒,風寒引起了紹的舊日頑疾,如今隻怕難以再為義師赴湯蹈火。
紹今日過來,正是想要與總盟主請辭。待紹治好頑疾,定然立刻出兵趕去長安,與義師大軍繼續誅董大業!”
袁紹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廳內一片混亂,原本不少已有離去之意的諸侯,此時更是堅定了離去的想法。
汝南太守袁術,眼睛一溜,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曹操作揖施禮道。
“總盟主,恕術無奈,近日從汝南傳來急報,說盤踞在南陽的葛陂黃巾賊子連日侵犯汝南領土。汝南危急,術不得不領自家兵馬迴去救援。”
袁術似乎唯恐天下不亂,竟在袁紹之後,亦提出了離開之意。而繼袁紹、袁術兩人之後,冀州刺史韓馥,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榮陽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喬瑁,北平太守公孫瓚等七位諸侯亦紛紛用各種理由、說辭表示其不得不離開的請求。
曹操一直默不作聲,冷眼看著這些諸侯自編自導地做戲,直到無人再請求離開。
“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攻破長安,救得聖上。諸公卻在此時,欲要離走,難不成要棄忠義而不顧乎?”
陶謙站直了身軀,眯著眼眸,渾身散發著泯然大義,鏗鏘有力地向袁紹一等人責問道。
“陶公此言差矣。吾等皆是漢臣,豈有棄忠義之理。隻不過實在心有餘力而力不足,隻要待吾等休養一陣,解除各自的患憂,定然繼續為漢室上刀山下火海亦在所不辭!”
袁紹似乎早有準備,立刻便有說辭為自己辯解,而其他欲要離去的諸侯亦紛紛附和。
“副盟主此話有理。吾袁公路受皇命托付,管轄一方之地,豈能眼觀賊患蔓延,而置之不理?”
袁術冷著臉,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
“哼,凡事都應分個輕重緩急。聖上如今被董狗挾持,董狗狼戾殘忍,隨時都有可能會對聖上痛下死手。漢室天下危在旦夕,汝袁公路卻隻顧一彈丸之地,分明就是有私心!”
兗州刺史劉岱騰地站了起來,指著袁術張口嗬斥。袁術的臉頓時變得陰沉,冷哼一聲,卻是忍著不去反駁。
“哼,冠冕堂皇的偽君子。說我有私心?這裏誰沒有私心!?”
袁術心中冷哼,後退一步,閉嘴不言。
“劉兗州莫怒,請聽吾一席言。吾等先前接到總盟主的誅董矯詔,義無反顧便是整兵前來,這一路與董狗賊軍作戰,誰不是損失慘重?吾北平的兒郎死了足足有數千餘人,剩下的亦皆是疲倦不堪,難以再戰。相信諸公麾下,亦有與吾北平兒郎相同的境況。吾等亦非是棄忠義不顧,隻是希望休養一陣,待士卒養精蓄銳,整兵再戰。”
公孫瓚倒是平靜,也不理陶謙等人的指責,心平氣和地解釋道。
“夠了。別說得這般理所當然!義師各路兵馬雖是疲憊,但董狗賊軍被義師逼得遠走長安,他們的境況隻會更差!此番若是執意離去,汝等縱然有千萬種理由,也遮掩不了汝等的私心!”
豫州刺史孔伷暴跳如雷,吹胡子瞪眼地指著袁紹等人張口便罵。而袁紹、袁術、公孫瓚一眾欲要離去的九路諸侯,皆是冷著臉麵,似乎鐵了心要離開義師。
頓時議事廳內,陷入一陣死寂詭異,而又充滿火氣的氣氛。就在此時,作為總盟主的曹操,終於發言了。
“董賊禍害蒼生,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此間正乃天亡之時也。隻要諸公齊心協力,攻至長安,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有何理而不進?”
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曹某心中敬佩。而此間,河東文冠軍,冒九死一生之險,奪得潼關,吾等義師一過潼關,便可直搗黃龍,誅滅董賊。未料此時,汝等卻欲離開,曹某雖然痛心,但不敢有阻。
還請諸公,留下一些糧草作為資助,也可讓義師繼續為大義而戰,成功誅滅董狗。不至於讓吾等初始建盟時立下的誓約有失。”
曹操此話一出,頓時讓這些欲要離去的不少諸侯,腦海內不由升起了當初建盟時焚香發誓的場景。
“有為公義蒼生而戰,不惜生死!有渝此盟,俾墜其命,鬼神共憤!”
這一誓詞,好似仍在他們耳中迴蕩。
“誒,罷了罷了。如此吾東郡便再為義師略施綿力,留下千石糧草,以助義師吧。”
“吾冀州亦願出千石糧草。”
“山陽(榮陽)願出五百石糧草!!”
“廣陵…”
曹操的一席話似乎喚醒了不少人的良心,東郡太守喬瑁,冀州刺史韓馥,山陽太守袁遺,榮陽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北平太守公孫瓚等人紛紛說出他們願意資助的糧草數量。
最後,眾人目光都集聚在袁紹、袁術兩兄弟的身上。
“曹孟德這陰險小人,最後還想要大撈一把!而且,我還不得不割肉!”
袁紹幾乎是咬牙徹齒地死死盯著曹操,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留下了千石糧草,至於袁術最是直接,說自己汝南有危,正是用糧草之時,反而還想要開口向義師借點糧草。
對於袁術的無恥,曹操反倒顯得大方,送了五百石糧草給袁術。袁術洋洋得意,對周圍鄙夷的目光視而不見。
留下了糧草,這讓這些欲要離去的諸侯愧疚心減了不少,之後也不和曹操再廢話,紛紛告辭。曹操令管轄的糧草的陶謙隨他們一起離去,將他們承諾資助的糧草收取。陶謙見這些人最後還算是有點良心,臉色好了不少,便是隨他們一同離去。
該走的都走了,原本聲勢浩蕩大的十八路義師大軍,此時隻剩下寥寥幾人,未免顯得一些清涼。
曹操吸了一口氣,平複了心情,今日之事他早有預料,也已做出可謂是最妥當的處理。他明白,這些人雖有私心,但多多少少還是顧慮自己的臉麵,所以曹操利用這點,在最後還是讓這些人留下了不少糧草。
糧草乃是軍中命脈,而接近維持了數月的大戰,義師的糧草也將近用了一半,曹操亦為此甚是煩憂。如今走了九路諸侯,義師人數減半,而這些諸侯又留下不少糧草,可謂是解決糧草短暫的問題。
“諸公大義,曹某在此替天下蒼生拜謝諸公!”
曹操站了起來,深深地施一禮,剩下的諸侯連忙紛紛還禮,皆說此乃他們應分之事。
“好了。雖然走了不少人,但誅董之事,不容耽誤。接下來吾等還需繼續為大義而戰。董賊如今遷到長安,長安距離涼州極近,一旦他從涼州調來大軍,那麽吾等義師與董賊之賊,便會難上加難。對此,不知諸公有何對策?”
曹操一邊說,一邊接眼神投到了金城太守馬騰的身上,馬騰似乎察覺到曹操的眼神,與曹操對視,曹操對馬騰便是一笑。
馬騰臉色一怔,沉思了一陣後,似乎隱約猜到了曹操的意思,但卻不敢肯定。
“總盟主,有何吩咐。吾馬壽成定然令到必行!”
“金城太守馬騰已是反了董卓,而長安距離涼州極近,一旦義師散了,董卓第一個報複的定是馬騰。所以馬騰定不會讓義師解散,留下來支持主公。而長沙太守,孫堅為人勇烈,若無意外,他亦會留下。還有,平陽太守張揚,北海太守孔融,皆是忠義之人,隻要主公費些口舌,應能留住他們。至於河東文冠軍,他早就做出了選擇。
而主公主要爭取的,是陶謙、劉岱、孔伷三人。畢竟當初聯盟組成,是由他們三人作為見證人,若是義師不歡而散,他們臉麵也是掛不住。而主公在這三日裏,捉緊時間與他們曉之大義、情理,爭取把這三人留下。這三人的兵力加起來足有四萬之巨,隻要他們一日還在這義師之內,那麽義師就不會散!
至於其他諸侯,隻怕三日後袁本初一提出要離開義師,皆會紛紛效仿。畢竟比起大義,這些諸侯更為注重自身的利益。此乃人性,難以改變。”
“這樣一算,最後這義師便僅剩下九路諸侯。哼哼,人性麽?”
曹操再次睜開眼眸後,原先在眼眸內的煩惱盡掃,重新覆蓋的是一道道淩厲的精光。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們要走,曹某不能強迫,如此也好,這些不安份子離開了義師,反倒不是壞事。他們離開後,剩下的九路諸侯,皆是忠義豪傑,心齊一致,皆有誅滅董狗的決心。曹某指揮起來,亦會令到必行,這樣反而會凝聚成更為銳利的鋒芒。”
“主公心中豁達,所以看得更遠更清。正是如此,這些人離開反而是百利而無一害!”
荀彧不覺地笑了起來,曹操這份大氣、豁達,令他實在欽佩不已,也暗暗道,當初選擇輔佐曹操實乃明智之舉,可謂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接下來三日,曹操有選擇地遊走在諸侯之間,孫堅、馬騰、張揚、孔融等人先後答應並且肯定他們會繼續留在義師之內,直到將董狗誅滅為止。而之後,曹操帶著孫堅、馬騰、張揚、孔融一同遊說在陶謙、劉岱、孔伷之間。
陶、劉、孔三人雖多多少少皆有離去之意,但唯恐失了氣結大義還有臉麵,一直猶豫不決。而經過曹操等人的遊說下,陶、劉、孔最終還是決定留下在義師之內。
三日後,在舊相國府的議事大廳內。
義師總盟主曹操坐在正席大座之上,左右兩席上除了副盟主袁紹外,其他諸侯皆已到齊。對此,各諸侯紛紛對視,用眼色交流。袁紹有意遲到,這不是分明在打曹操這個總盟主的臉麵嗎?
而陶謙、劉岱、孔伷三人,相顧而視後,皆歎了一口氣。
“難道,真如曹孟德所說,這袁本初當真不顧大義!?”
陶謙皺了皺眉頭,心中默默地暗道。
曹操心中冷笑,但表麵卻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不發言語,閉目養神。
過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時間,袁紹的身影終於緩緩地出現了,袁紹帶著文醜顏良兩員絕世虎將,龍驤虎步地走進了議事大廳之內。
袁紹沉著臉,環視了周圍一圈,當他看到坐在正座上的曹操時,臉色陡然變化。這原本應該是屬於他的位置,可是現在卻有另外一個人占了!
“哈哈,副盟主。誅董之事,事關天下社稷。此等大事,汝卻姍姍來遲,可是身體有恙啊?”
袁紹剛想張口,卻被曹操先是發言打斷。袁紹聽罷,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暗道這曹孟德難道已知自己有意離開?
袁紹不禁拽緊了拳頭,既是如此,他也不必拐彎抹角。
“紹實在有愧,與董狗大軍的連番大戰,紹耗盡了精力。在數日前無奈感染了風寒,風寒引起了紹的舊日頑疾,如今隻怕難以再為義師赴湯蹈火。
紹今日過來,正是想要與總盟主請辭。待紹治好頑疾,定然立刻出兵趕去長安,與義師大軍繼續誅董大業!”
袁紹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廳內一片混亂,原本不少已有離去之意的諸侯,此時更是堅定了離去的想法。
汝南太守袁術,眼睛一溜,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曹操作揖施禮道。
“總盟主,恕術無奈,近日從汝南傳來急報,說盤踞在南陽的葛陂黃巾賊子連日侵犯汝南領土。汝南危急,術不得不領自家兵馬迴去救援。”
袁術似乎唯恐天下不亂,竟在袁紹之後,亦提出了離開之意。而繼袁紹、袁術兩人之後,冀州刺史韓馥,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榮陽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喬瑁,北平太守公孫瓚等七位諸侯亦紛紛用各種理由、說辭表示其不得不離開的請求。
曹操一直默不作聲,冷眼看著這些諸侯自編自導地做戲,直到無人再請求離開。
“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攻破長安,救得聖上。諸公卻在此時,欲要離走,難不成要棄忠義而不顧乎?”
陶謙站直了身軀,眯著眼眸,渾身散發著泯然大義,鏗鏘有力地向袁紹一等人責問道。
“陶公此言差矣。吾等皆是漢臣,豈有棄忠義之理。隻不過實在心有餘力而力不足,隻要待吾等休養一陣,解除各自的患憂,定然繼續為漢室上刀山下火海亦在所不辭!”
袁紹似乎早有準備,立刻便有說辭為自己辯解,而其他欲要離去的諸侯亦紛紛附和。
“副盟主此話有理。吾袁公路受皇命托付,管轄一方之地,豈能眼觀賊患蔓延,而置之不理?”
袁術冷著臉,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
“哼,凡事都應分個輕重緩急。聖上如今被董狗挾持,董狗狼戾殘忍,隨時都有可能會對聖上痛下死手。漢室天下危在旦夕,汝袁公路卻隻顧一彈丸之地,分明就是有私心!”
兗州刺史劉岱騰地站了起來,指著袁術張口嗬斥。袁術的臉頓時變得陰沉,冷哼一聲,卻是忍著不去反駁。
“哼,冠冕堂皇的偽君子。說我有私心?這裏誰沒有私心!?”
袁術心中冷哼,後退一步,閉嘴不言。
“劉兗州莫怒,請聽吾一席言。吾等先前接到總盟主的誅董矯詔,義無反顧便是整兵前來,這一路與董狗賊軍作戰,誰不是損失慘重?吾北平的兒郎死了足足有數千餘人,剩下的亦皆是疲倦不堪,難以再戰。相信諸公麾下,亦有與吾北平兒郎相同的境況。吾等亦非是棄忠義不顧,隻是希望休養一陣,待士卒養精蓄銳,整兵再戰。”
公孫瓚倒是平靜,也不理陶謙等人的指責,心平氣和地解釋道。
“夠了。別說得這般理所當然!義師各路兵馬雖是疲憊,但董狗賊軍被義師逼得遠走長安,他們的境況隻會更差!此番若是執意離去,汝等縱然有千萬種理由,也遮掩不了汝等的私心!”
豫州刺史孔伷暴跳如雷,吹胡子瞪眼地指著袁紹等人張口便罵。而袁紹、袁術、公孫瓚一眾欲要離去的九路諸侯,皆是冷著臉麵,似乎鐵了心要離開義師。
頓時議事廳內,陷入一陣死寂詭異,而又充滿火氣的氣氛。就在此時,作為總盟主的曹操,終於發言了。
“董賊禍害蒼生,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此間正乃天亡之時也。隻要諸公齊心協力,攻至長安,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有何理而不進?”
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曹某心中敬佩。而此間,河東文冠軍,冒九死一生之險,奪得潼關,吾等義師一過潼關,便可直搗黃龍,誅滅董賊。未料此時,汝等卻欲離開,曹某雖然痛心,但不敢有阻。
還請諸公,留下一些糧草作為資助,也可讓義師繼續為大義而戰,成功誅滅董狗。不至於讓吾等初始建盟時立下的誓約有失。”
曹操此話一出,頓時讓這些欲要離去的不少諸侯,腦海內不由升起了當初建盟時焚香發誓的場景。
“有為公義蒼生而戰,不惜生死!有渝此盟,俾墜其命,鬼神共憤!”
這一誓詞,好似仍在他們耳中迴蕩。
“誒,罷了罷了。如此吾東郡便再為義師略施綿力,留下千石糧草,以助義師吧。”
“吾冀州亦願出千石糧草。”
“山陽(榮陽)願出五百石糧草!!”
“廣陵…”
曹操的一席話似乎喚醒了不少人的良心,東郡太守喬瑁,冀州刺史韓馥,山陽太守袁遺,榮陽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北平太守公孫瓚等人紛紛說出他們願意資助的糧草數量。
最後,眾人目光都集聚在袁紹、袁術兩兄弟的身上。
“曹孟德這陰險小人,最後還想要大撈一把!而且,我還不得不割肉!”
袁紹幾乎是咬牙徹齒地死死盯著曹操,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留下了千石糧草,至於袁術最是直接,說自己汝南有危,正是用糧草之時,反而還想要開口向義師借點糧草。
對於袁術的無恥,曹操反倒顯得大方,送了五百石糧草給袁術。袁術洋洋得意,對周圍鄙夷的目光視而不見。
留下了糧草,這讓這些欲要離去的諸侯愧疚心減了不少,之後也不和曹操再廢話,紛紛告辭。曹操令管轄的糧草的陶謙隨他們一起離去,將他們承諾資助的糧草收取。陶謙見這些人最後還算是有點良心,臉色好了不少,便是隨他們一同離去。
該走的都走了,原本聲勢浩蕩大的十八路義師大軍,此時隻剩下寥寥幾人,未免顯得一些清涼。
曹操吸了一口氣,平複了心情,今日之事他早有預料,也已做出可謂是最妥當的處理。他明白,這些人雖有私心,但多多少少還是顧慮自己的臉麵,所以曹操利用這點,在最後還是讓這些人留下了不少糧草。
糧草乃是軍中命脈,而接近維持了數月的大戰,義師的糧草也將近用了一半,曹操亦為此甚是煩憂。如今走了九路諸侯,義師人數減半,而這些諸侯又留下不少糧草,可謂是解決糧草短暫的問題。
“諸公大義,曹某在此替天下蒼生拜謝諸公!”
曹操站了起來,深深地施一禮,剩下的諸侯連忙紛紛還禮,皆說此乃他們應分之事。
“好了。雖然走了不少人,但誅董之事,不容耽誤。接下來吾等還需繼續為大義而戰。董賊如今遷到長安,長安距離涼州極近,一旦他從涼州調來大軍,那麽吾等義師與董賊之賊,便會難上加難。對此,不知諸公有何對策?”
曹操一邊說,一邊接眼神投到了金城太守馬騰的身上,馬騰似乎察覺到曹操的眼神,與曹操對視,曹操對馬騰便是一笑。
馬騰臉色一怔,沉思了一陣後,似乎隱約猜到了曹操的意思,但卻不敢肯定。
“總盟主,有何吩咐。吾馬壽成定然令到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