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坤寧宮出來,迴到凝萃殿,宮女鶯歌便捧了茶過來,笑道:“娘娘這一路上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樣,該不會真的是想效仿皇貴妃吧?”
舒妃接過茶,看了她一眼,笑道:“就你是個鬼靈精,我心中所思所想你都能知道。”
鶯歌笑道:“奴婢跟了娘娘多少年?這點事情還看不出來?隻是娘娘,我看皇貴妃的模樣憔悴得很,可見她這一招是弄巧成拙了,娘娘的話……萬一重蹈了皇貴妃覆轍……”
剩下的話她沒有說,但舒妃自然明白。由此也可看出,舒妃對待這個陪嫁宮女還是很不錯的,一般人在主子麵前也不敢這樣烏鴉嘴。
舒妃啜著茶水,慢慢道:“皇貴妃的確弄巧成拙了,我想她那位娘家妹妹,恐怕除了青春明媚,並沒有其他長處,所以也沒被皇上看在眼中,不然養心殿的管事姑姑怎會訓斥她?”
話音落,就見另一個大宮女荔枝走進來,聽舒妃和鶯歌說起方筱筱,便笑著插口道:“我今兒出去,聽人說了這位方姑娘的事跡,真真笑死人。聽說皇貴妃如今也十分引以為恥,想將她攆迴去,但皇上不答應,說還沒教育完,怎能半途而廢?大家都說皇上這是將那位姑娘當成了靶子一般,日日在養心殿挨訓,每挨一次訓,就是往皇貴妃臉上抽一巴掌呢。”
舒妃瞪了荔枝一眼,沉聲道:“皇上或許是要以此女給人警戒,但這種話你竟敢說出來,一旦被人聽見,是死是活?”
荔枝連忙跪下,小聲道:“娘娘放心,奴婢就是和要好的姐妹一起說的,她也說了,萬萬傳不出去。”
舒妃冷哼道:“你們不要以為皇上如今不像從前那般寵幸皇貴妃,就可以嚼舌頭了,她畢竟是貴妃,有協理六宮之權,別說你們這種螻蟻般的奴才,就是尋常答應常在,說這種話被她聽見,那也是大不敬,說打死就可以打死的。”
“是,娘娘。奴婢再也不敢了。”荔枝說完,鶯歌便憂心忡忡道:“娘娘,皇上這是不是……也太狠心了?他這樣做,讓皇貴妃如何自處?”
舒妃沉聲道:“這不過是奴才們的揣測罷了,皇上對皇貴妃沒有任何訓斥責罰,更沒收迴她的協理六宮之權,這一場戲,八成不是為了她。我聽說方家之前在江南那邊,和幾個大家族打得火熱,由他牽線,魏國公如今和那些人也十分親密,這會兒又送了一個女兒進宮,即便是皇貴妃出的主意,但那些老爺子們怕也做上了家有雙寵妃的美夢,皇上這怕不是要打醒他們呢。”
“原來如此。”鶯歌點點頭,喃喃道:“怪不得上一次夫人過來,娘娘還讓她迴去傳話給老爺,說和南邊那些家族,務必要慢慢斷了聯繫,皇上發展海貿之心已決,任何想阻撓此事之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舒妃嘆息道:“我這話說得已經夠重了,但願父親別被利益蒙了心,能真的和南邊斬斷聯繫。”
說完就聽一旁荔枝笑道:“娘娘說到南邊,奴婢倒想起一事,最近宮裏各處有個風聲,說是明年春,咱們皇上要下江南。”
“下江南?這不太可能吧?皇上一向愛惜百姓,下一次江南,要費多少銀子?怕不是哪個奴才亂嚼舌頭根子呢。”
鶯歌笑道:“便是亂嚼舌頭,終歸還會有些影子,不然似這種沒影的事,亂編也編不出來啊。”
舒妃搖頭道:“也不盡然,這後宮裏多少沒影的事,說的人都能繪聲繪色。行了,別管這事情是真是假,和我們大概也沒關係,倒是萱嬪,若此事為真,她怕是要開心死了。”
鶯歌皺眉道:“娘娘……”
剛說出兩個字,就被舒妃一擺手製止,隻見主子麵無表情道:“許多話不用說,你我心裏也清楚,我雖然是個妃位,但和那些棄妃也沒什麽兩樣,你算算皇上多長時間沒來了?便是下江南,怕也沒有我的份兒,倒不如想想,怎麽提攜一個幫手,對我或許還有點幫助。”
鶯歌一聽這話,就知道舒妃果然是想效仿皇貴妃,她並不看好此事,因就勸了一番,隻說既然皇貴妃弄巧成拙,難保娘娘不重蹈覆轍,再說皇上也未必就隻是警告皇貴妃的家族,焉知這些舉動不是表達對皇貴妃的不滿?不過是因為貴妃家族功高,她又是從年少時和皇後一起進府的,所以才替她留了顏麵,也沒剝奪她手裏權力。
舒妃不像玉妃,還算是個納諫如流的,因細想想鶯歌的話,便笑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隻是我想著,皇貴妃這一次吃虧,還是吃虧在她找的人不像萱嬪,咱們隻要仔細些,就算不能成功,也不至於重蹈覆轍。”
鶯歌一聽:得!主子這是鐵了心,那還有什麽可說的?身為陪嫁宮女,也隻能千方百計幫主子實現夢想了。
“這事兒不急,總要慢慢尋訪,不是說尋個人便可以辦成的。”卻聽舒妃又沉吟著說了一句,鶯歌點頭道:“是,娘娘說的不錯,這事兒的確寧缺毋濫。”
舒妃嘆了口氣,看著窗外出了一會兒神,輕聲道:“肖太醫遭了這樣的事,我看他清減許多,你讓小德子多往太醫院那邊跑兩趟,送他些滋補的東西,就說我的話,叫他保重身體,凡事看開些,他這個年紀,還是風華正茂,不怕日後沒有妻子兒女。叫爹娘也物色著,若有合適的女孩兒,也別想著攀高枝了,肖大哥人品又好,家世也不錯,又肯鑽研奮進,嫁給他,不比嫁那些不成器的勛貴紈絝強?”
</br>
舒妃接過茶,看了她一眼,笑道:“就你是個鬼靈精,我心中所思所想你都能知道。”
鶯歌笑道:“奴婢跟了娘娘多少年?這點事情還看不出來?隻是娘娘,我看皇貴妃的模樣憔悴得很,可見她這一招是弄巧成拙了,娘娘的話……萬一重蹈了皇貴妃覆轍……”
剩下的話她沒有說,但舒妃自然明白。由此也可看出,舒妃對待這個陪嫁宮女還是很不錯的,一般人在主子麵前也不敢這樣烏鴉嘴。
舒妃啜著茶水,慢慢道:“皇貴妃的確弄巧成拙了,我想她那位娘家妹妹,恐怕除了青春明媚,並沒有其他長處,所以也沒被皇上看在眼中,不然養心殿的管事姑姑怎會訓斥她?”
話音落,就見另一個大宮女荔枝走進來,聽舒妃和鶯歌說起方筱筱,便笑著插口道:“我今兒出去,聽人說了這位方姑娘的事跡,真真笑死人。聽說皇貴妃如今也十分引以為恥,想將她攆迴去,但皇上不答應,說還沒教育完,怎能半途而廢?大家都說皇上這是將那位姑娘當成了靶子一般,日日在養心殿挨訓,每挨一次訓,就是往皇貴妃臉上抽一巴掌呢。”
舒妃瞪了荔枝一眼,沉聲道:“皇上或許是要以此女給人警戒,但這種話你竟敢說出來,一旦被人聽見,是死是活?”
荔枝連忙跪下,小聲道:“娘娘放心,奴婢就是和要好的姐妹一起說的,她也說了,萬萬傳不出去。”
舒妃冷哼道:“你們不要以為皇上如今不像從前那般寵幸皇貴妃,就可以嚼舌頭了,她畢竟是貴妃,有協理六宮之權,別說你們這種螻蟻般的奴才,就是尋常答應常在,說這種話被她聽見,那也是大不敬,說打死就可以打死的。”
“是,娘娘。奴婢再也不敢了。”荔枝說完,鶯歌便憂心忡忡道:“娘娘,皇上這是不是……也太狠心了?他這樣做,讓皇貴妃如何自處?”
舒妃沉聲道:“這不過是奴才們的揣測罷了,皇上對皇貴妃沒有任何訓斥責罰,更沒收迴她的協理六宮之權,這一場戲,八成不是為了她。我聽說方家之前在江南那邊,和幾個大家族打得火熱,由他牽線,魏國公如今和那些人也十分親密,這會兒又送了一個女兒進宮,即便是皇貴妃出的主意,但那些老爺子們怕也做上了家有雙寵妃的美夢,皇上這怕不是要打醒他們呢。”
“原來如此。”鶯歌點點頭,喃喃道:“怪不得上一次夫人過來,娘娘還讓她迴去傳話給老爺,說和南邊那些家族,務必要慢慢斷了聯繫,皇上發展海貿之心已決,任何想阻撓此事之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舒妃嘆息道:“我這話說得已經夠重了,但願父親別被利益蒙了心,能真的和南邊斬斷聯繫。”
說完就聽一旁荔枝笑道:“娘娘說到南邊,奴婢倒想起一事,最近宮裏各處有個風聲,說是明年春,咱們皇上要下江南。”
“下江南?這不太可能吧?皇上一向愛惜百姓,下一次江南,要費多少銀子?怕不是哪個奴才亂嚼舌頭根子呢。”
鶯歌笑道:“便是亂嚼舌頭,終歸還會有些影子,不然似這種沒影的事,亂編也編不出來啊。”
舒妃搖頭道:“也不盡然,這後宮裏多少沒影的事,說的人都能繪聲繪色。行了,別管這事情是真是假,和我們大概也沒關係,倒是萱嬪,若此事為真,她怕是要開心死了。”
鶯歌皺眉道:“娘娘……”
剛說出兩個字,就被舒妃一擺手製止,隻見主子麵無表情道:“許多話不用說,你我心裏也清楚,我雖然是個妃位,但和那些棄妃也沒什麽兩樣,你算算皇上多長時間沒來了?便是下江南,怕也沒有我的份兒,倒不如想想,怎麽提攜一個幫手,對我或許還有點幫助。”
鶯歌一聽這話,就知道舒妃果然是想效仿皇貴妃,她並不看好此事,因就勸了一番,隻說既然皇貴妃弄巧成拙,難保娘娘不重蹈覆轍,再說皇上也未必就隻是警告皇貴妃的家族,焉知這些舉動不是表達對皇貴妃的不滿?不過是因為貴妃家族功高,她又是從年少時和皇後一起進府的,所以才替她留了顏麵,也沒剝奪她手裏權力。
舒妃不像玉妃,還算是個納諫如流的,因細想想鶯歌的話,便笑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隻是我想著,皇貴妃這一次吃虧,還是吃虧在她找的人不像萱嬪,咱們隻要仔細些,就算不能成功,也不至於重蹈覆轍。”
鶯歌一聽:得!主子這是鐵了心,那還有什麽可說的?身為陪嫁宮女,也隻能千方百計幫主子實現夢想了。
“這事兒不急,總要慢慢尋訪,不是說尋個人便可以辦成的。”卻聽舒妃又沉吟著說了一句,鶯歌點頭道:“是,娘娘說的不錯,這事兒的確寧缺毋濫。”
舒妃嘆了口氣,看著窗外出了一會兒神,輕聲道:“肖太醫遭了這樣的事,我看他清減許多,你讓小德子多往太醫院那邊跑兩趟,送他些滋補的東西,就說我的話,叫他保重身體,凡事看開些,他這個年紀,還是風華正茂,不怕日後沒有妻子兒女。叫爹娘也物色著,若有合適的女孩兒,也別想著攀高枝了,肖大哥人品又好,家世也不錯,又肯鑽研奮進,嫁給他,不比嫁那些不成器的勛貴紈絝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