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臨山城城西,來自冀州節度府的軍兵丟盔卸甲一路潰逃的時候,卻於途中遇到一位年僅十來歲的小男孩,正站在道路中間拍手而笑。


    本就氣急敗壞,而為了逃命不管不顧的軍兵,哪裏還在乎一條小小的生命。所以,沒有人關注小男孩的死活,眾軍兵蜂擁而過。稀奇的是,上萬軍兵竟然無一人能夠碰觸到立於道路中拍手而笑小小少年的衣角,就更不要說傷及其性命了。


    冀州節度使雷銅,在手下一眾偏將裨將的簇擁下,同樣是狂奔而來。遠遠就看到了發生在路中間小男孩身上的一幕。心中驚奇之下,不由用力一帶手中韁繩。


    “籲——。”


    戰馬前蹄直立,驟然停在了小男孩身前半丈之處。


    “小哥為何發笑?”


    “十萬大軍不敵區區幾千人馬,難道不可笑嗎?”


    “放肆!……。”


    抬手製止了身邊一名偏將的嗬斥,雷銅繼續問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有何可笑之處?”


    “嗤——,連陣法之名都不知道,就算再來十萬人馬,也不過是任人宰殺的命運。還妄談什麽‘勝敗乃兵家常事’?”


    “你,看我不活劈了你個乳臭未幹,口出狂言的娃娃。”


    身邊一位裨將再也難耐心頭怒火,舉手中大刀不管不顧衝上來,摟頭蓋腦就是一刀劈了下去。


    “真是有勇無謀的蠢材。”


    小男孩站在原地,連眼皮都沒抬。不過,嘴裏說出來的話,更加激怒了眾人。可是,眼見那位裨將劈下的大刀,竟然從小男孩頭頂側滑而下,一刀劈在了路麵上。許是因為用力過猛,那位裨將竟然被自己給晃下了馬背。


    當啷,噗通聲接連響過,整個人早已四仰八叉摔倒在官道上,哼唧半天才爬起來。怒氣衝天,就要找小男孩拚命,可是他哪裏近得了小男孩身體三尺之內?


    “陳衝退下!”


    被主將雷銅暴喝一聲,那位裨將陳衝隻好悻悻地撿起地上的大刀,再次翻身上馬,灰頭土臉地退到了雷銅身後。


    “難道小哥識的那陣法之名?”


    “區區一個天門陣有何難識?”


    “天門陣?小哥可懂得破陣之法?”


    “豈止懂得,破來也不費吹灰之力。”


    明顯小男孩表現出來的異常勾動了雷銅和大部分偏將的好奇心,隻是聽小男孩的話說的過於狂妄,一時又都犯起了嘀咕。


    “小哥可願隨我到前麵一談?”


    “有何不可?請吧。”


    說罷,不等雷銅有何反應,小男孩已是轉身拽步,看似不快,卻連雷銅的胯下戰馬也隻是與之追了個齊頭並進。


    這一下,頓時把雷銅等人徹底驚呆了。


    潰逃五十多裏安營紮寨後,急忙把小男孩請到了中軍帳內。


    “請問小哥如何稱唿?”


    “喬俊?”


    “請問小哥師從何人,來自哪家門派?”


    “天道門,坤道人是俺師傅。”


    “呀,失敬,失敬,雷銅失敬。”


    身為冀州節度使的雷銅,雖然不識坤道人其人,卻久聞天道門,以及乾道人和坤道人的大名。想不到,竟然在這關鍵時刻遇到了天道門坤道人的傳人。雷銅心中不由頓時燃起了殺迴臨山城,以報今日之恥的強烈欲望。


    “少俠既然識的陣法之名,自然知道破解之道了?”


    已經不再以“小哥”稱唿,直接改為“少俠”。而態度也變得恭謹了許多,開始與十來歲的喬俊平輩論交了。


    “當然。此陣本名五行八卦緊鎖陣,由一百零八個環環相扣的單陣構成。因該陣東南西北四門均名為天門,故又被稱為天門陣。”


    “如何可破?”


    聽到雷銅的問話,喬俊反而笑吟吟不再開口了。


    “少俠有何要求?”


    “沒啥要求,隻是陣破之後,不準傷害城中百姓,更不能傷害雲嵐姐姐。”


    喬俊早就從陣法上看出來,臨山城外的陣法是來自天道門,那也就是說一定出自師姐雲嵐之手。自從跟隨師父前往天道門認祖歸宗後,喬俊就很不服氣師伯乾道人收的那個徒弟,也就是師姐雲嵐。雖明知道陣法是師姐所布,他還是想要逞強破掉,以顯示自己才是天道門的真傳弟子。


    但是,他也顧忌萬一傷害到城內百姓,或者傷害到師姐雲嵐,會招來師傅和師伯的怪罪,甚至是懲罰,所以才會有此要求。


    “哈哈,少俠放心。隻要少俠能幫雷某破掉這天門陣,別說區區要求,就是讓雷某在皇上麵前力薦少俠為官做宦也不是難事。”


    年過五十,在官場摸爬滾打三十多年的雷銅哪裏看不透眼前十來歲的少年喬俊,表情中隱隱流露出的逞強好勝之心。所以,別說喬俊隻提了這樣一個要求,就是要他把兵權交出來,隻要能破得了天門陣,攻入臨山城,他什麽都會答應。至於進城之後的事情,雷銅心想,就不是你能說了算的了。


    當喬俊把破陣之法詳細講給雷銅之後,雷銅馬上派人把城南的江寧節度使,與城東的兗州節度使都請了過來。三人協商半天後,才於傍晚時分各自返迴營地,準備第二天早飯後的再次攻城。


    而此時的臨山城內,還在歡天喜地慶祝今日大捷。


    不論是原住民,還是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的難民,無不以手加額慶幸自己選擇的正確。而逍遙王吳崢乃是真龍天子的形象,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隻是永臨巷吳崢那座院子裏的人,卻沒有街上百姓那麽興高采烈。


    “前輩,三路軍兵經今日一敗,少說也要修整三五天,我們是不是抓緊為接下來的大戰多做些準備?”


    雖然不懂軍事,彩鳳公主顧鸞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嗯,小姐所言有理。城內百姓眾多,僅是每日所需糧草就不是個小數目。萬一被對方圍困,不出十天,臨山城必定不戰自亂。”


    擎天柱井柏然一句話道出了臨山城最大的弱點。隻要對方封鎖住糧道,缺糧的臨山城哪裏還能穩定的住城內數十萬百姓的心?隻要城中百姓一亂,就再也難以堅持下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勢淩雲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原汁化原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原汁化原食並收藏勢淩雲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