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下來思路,林小冬的思維開始暢遊了起來,雖然前景很美好,但是他也很清楚,思路隻不過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到到達終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整理了一下思路,省裏應該不會過多地幹涉地方的發展,隻要大方針是正確的,也樂得見到地方上大幹快上,那麽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統一思想。
想到這裏,林小冬打了個電話給王誌運,跟著林小冬便去了一趟市政府。
其實林小冬完全可以讓王誌運到自己的辦公室來,以彰顯一下自己一把手的權威,不過這同樣也會拉遠他們之間的距離,權威固然要保持,但絕不是以這樣的方式,而林小冬主動過去,也是在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現在的皇明非常團結。
王誌運的辦公室早已經收拾過了,格局也發生了變化,不像李萍原在的時候牆上掛著勉勵自己的書法作品,連書櫃也收掉了。
“招唿一聲,我過去不就得了,還讓你親自過來。”王誌運顯得很低調。
“到我辦公室,我還得好煙好茶地敬上呢,還不如來你這兒。”林小冬笑著掃了一圈,道,“煥然一新嘛。”
王誌運笑著道:“鞭策自己是放在心裏的,不然就是把刑法擺在桌子前,該犯法的還是犯法,正所謂‘自省在心中’嘛。”
林小冬嗬嗬一笑:“這世上有很多沽名釣譽之輩,幸好,你我都不是。”
王誌運笑道:“辦公室是用來辦公的地方,不是用來自省的,也不是用來看書的。嗬嗬,林書記,你不會笑話我做表麵文章吧?”
“表麵文章也是要做的。”林小冬笑了起來,“不扯了,跟你說正事。”
王誌運也收起了笑臉,挨著林小冬坐下,道:“請說。”
林小冬道:“皇明的底子你多少也知道一些,工業基礎幾乎為零,農業方麵也很大程度上保持著傳統種植的模式,至於三產,相對來說要好上一些,不過這也是相對於皇明的工業和農業,所以我很想知道,你有什麽發展思路。”
王誌運呆了一下:“林書記,我這才來一天不到啊,你也太高估我了吧?”
“我知道我急了些,不過時不我待啊。”林小冬微微一歎,“我也不瞞你,以前岑書記在的時候,我來皇明任職,很大程度上是背負了政治任務前來的,可是他出了意外,我也不知道這個任務是不是已經完成了,不過既然在皇明一天,我們就不能總想著政治,如何切實地發展起皇明,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現在有你來,我自感是如虎添翼,我也不相信你對皇明沒有預習。”
王誌運道:“好吧,拗不過你,是你自己問的,那我就信口開河了。”
林小冬笑而不語,靜靜地看著王誌運。
王誌運輕咳了一聲道:“工業是事業之首,一個地區離開工業,發展的難度就很大,我在來之前,對皇明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工業園雖然也有,不過也僅僅是聊勝於無,所以我打算在這個方麵做文章。”
林小冬點了點頭:“工業的確很重要,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你能引進不少項目來,短期內是實現不了效益的。”
王誌運愕然道:“據我所知,你應該不是那麽急功近利的人吧?”
林小冬笑了笑:“我隻是在述說一個事實,工業當然要發展,不過考慮到皇明的整體情況,這需要徐徐圖之。”
王誌運道:“林書記,你是不是有什麽設想了?”
林小冬微微點頭:“確實有些設想,不過……用金秘書長的話來形容,就是有點天馬行空了。”
王誌運笑了起來:“皇明需要的就是別出心裁,按部就班不合適皇明,我很好奇你會有什麽樣的鬼馬念頭。”
林小冬將自己的設想說了出來,王誌運的眼睛就瞪大了,哧哧倒吸冷氣,半晌才道:“這個想法真奇幻。”
林小冬也失笑道:“嚇住你了?不過仔細一想,我倒是覺得沒什麽不可能。”
王誌運思索片刻,道:“這個需要論證吧,市場效益會不會好?林書記,我要提醒你的是,我們雖然要政績,但不代表可以胡來,你的這個想法一旦付諸實施,耗資巨大,咱們是一口一口地吃飯,還是劍走偏鋒,需要你認真斟酌啊,萬一不著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背負罵名我們也就認了,真正受到傷害的將會是皇明的百姓和發展的滯後。”
王誌運的擔憂和直率倒是沒讓林小冬覺得不舒服,恰恰相反,這是負責任和沒有戒備的體現,林小冬道:“我讚成你的看法。你我都不是經濟方麵的專家,這樣吧,我來安排前期的策劃,你看看有沒有旅遊方麵的專家學者什麽的,等策劃案好了之後,由專家進行論證。”
“不僅僅是專家,我覺得也要進行公眾的論證。”王誌運正色道,“市場是檢驗的唯一依據。另外,這需要的資金量將會是很大的,即便是論證通過了,資金從何而來?”
林小冬緩緩道:“棚改。”
王誌運吃了一驚:“我去,那可是專款,是要用來賠付拆遷戶的,林書記,醜話咱說在前頭,違規的事情我不幹,你也別想幹。”
林小冬失笑道:“看把你嚇的,棚改也未必就一定要貨幣補償吧?”
王誌運的眼睛瞪大了:“你想幹什麽?”
“不幹什麽。”林小冬忽然話音一轉,道,“誌運,你覺得貨幣補償帶來的會是什麽?”
王誌運有些犯迷糊了,以前他跟林小冬接觸得不多,隻是覺得他有能力,但是具體這個“能力”如何體現,說不清道不明,但從林小冬現在開放的思維模式來看,自己如果再不跳出來看待事物,真有跟不上他的思維。
對於林小冬的這個問題,他其實可以裝傻,但這無疑也顯得自己無能,所以顯得很正視這個問題,思索片刻才道:“棚改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部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手段,會分流一部分購房需求,有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
整理了一下思路,省裏應該不會過多地幹涉地方的發展,隻要大方針是正確的,也樂得見到地方上大幹快上,那麽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統一思想。
想到這裏,林小冬打了個電話給王誌運,跟著林小冬便去了一趟市政府。
其實林小冬完全可以讓王誌運到自己的辦公室來,以彰顯一下自己一把手的權威,不過這同樣也會拉遠他們之間的距離,權威固然要保持,但絕不是以這樣的方式,而林小冬主動過去,也是在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現在的皇明非常團結。
王誌運的辦公室早已經收拾過了,格局也發生了變化,不像李萍原在的時候牆上掛著勉勵自己的書法作品,連書櫃也收掉了。
“招唿一聲,我過去不就得了,還讓你親自過來。”王誌運顯得很低調。
“到我辦公室,我還得好煙好茶地敬上呢,還不如來你這兒。”林小冬笑著掃了一圈,道,“煥然一新嘛。”
王誌運笑著道:“鞭策自己是放在心裏的,不然就是把刑法擺在桌子前,該犯法的還是犯法,正所謂‘自省在心中’嘛。”
林小冬嗬嗬一笑:“這世上有很多沽名釣譽之輩,幸好,你我都不是。”
王誌運笑道:“辦公室是用來辦公的地方,不是用來自省的,也不是用來看書的。嗬嗬,林書記,你不會笑話我做表麵文章吧?”
“表麵文章也是要做的。”林小冬笑了起來,“不扯了,跟你說正事。”
王誌運也收起了笑臉,挨著林小冬坐下,道:“請說。”
林小冬道:“皇明的底子你多少也知道一些,工業基礎幾乎為零,農業方麵也很大程度上保持著傳統種植的模式,至於三產,相對來說要好上一些,不過這也是相對於皇明的工業和農業,所以我很想知道,你有什麽發展思路。”
王誌運呆了一下:“林書記,我這才來一天不到啊,你也太高估我了吧?”
“我知道我急了些,不過時不我待啊。”林小冬微微一歎,“我也不瞞你,以前岑書記在的時候,我來皇明任職,很大程度上是背負了政治任務前來的,可是他出了意外,我也不知道這個任務是不是已經完成了,不過既然在皇明一天,我們就不能總想著政治,如何切實地發展起皇明,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現在有你來,我自感是如虎添翼,我也不相信你對皇明沒有預習。”
王誌運道:“好吧,拗不過你,是你自己問的,那我就信口開河了。”
林小冬笑而不語,靜靜地看著王誌運。
王誌運輕咳了一聲道:“工業是事業之首,一個地區離開工業,發展的難度就很大,我在來之前,對皇明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工業園雖然也有,不過也僅僅是聊勝於無,所以我打算在這個方麵做文章。”
林小冬點了點頭:“工業的確很重要,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你能引進不少項目來,短期內是實現不了效益的。”
王誌運愕然道:“據我所知,你應該不是那麽急功近利的人吧?”
林小冬笑了笑:“我隻是在述說一個事實,工業當然要發展,不過考慮到皇明的整體情況,這需要徐徐圖之。”
王誌運道:“林書記,你是不是有什麽設想了?”
林小冬微微點頭:“確實有些設想,不過……用金秘書長的話來形容,就是有點天馬行空了。”
王誌運笑了起來:“皇明需要的就是別出心裁,按部就班不合適皇明,我很好奇你會有什麽樣的鬼馬念頭。”
林小冬將自己的設想說了出來,王誌運的眼睛就瞪大了,哧哧倒吸冷氣,半晌才道:“這個想法真奇幻。”
林小冬也失笑道:“嚇住你了?不過仔細一想,我倒是覺得沒什麽不可能。”
王誌運思索片刻,道:“這個需要論證吧,市場效益會不會好?林書記,我要提醒你的是,我們雖然要政績,但不代表可以胡來,你的這個想法一旦付諸實施,耗資巨大,咱們是一口一口地吃飯,還是劍走偏鋒,需要你認真斟酌啊,萬一不著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背負罵名我們也就認了,真正受到傷害的將會是皇明的百姓和發展的滯後。”
王誌運的擔憂和直率倒是沒讓林小冬覺得不舒服,恰恰相反,這是負責任和沒有戒備的體現,林小冬道:“我讚成你的看法。你我都不是經濟方麵的專家,這樣吧,我來安排前期的策劃,你看看有沒有旅遊方麵的專家學者什麽的,等策劃案好了之後,由專家進行論證。”
“不僅僅是專家,我覺得也要進行公眾的論證。”王誌運正色道,“市場是檢驗的唯一依據。另外,這需要的資金量將會是很大的,即便是論證通過了,資金從何而來?”
林小冬緩緩道:“棚改。”
王誌運吃了一驚:“我去,那可是專款,是要用來賠付拆遷戶的,林書記,醜話咱說在前頭,違規的事情我不幹,你也別想幹。”
林小冬失笑道:“看把你嚇的,棚改也未必就一定要貨幣補償吧?”
王誌運的眼睛瞪大了:“你想幹什麽?”
“不幹什麽。”林小冬忽然話音一轉,道,“誌運,你覺得貨幣補償帶來的會是什麽?”
王誌運有些犯迷糊了,以前他跟林小冬接觸得不多,隻是覺得他有能力,但是具體這個“能力”如何體現,說不清道不明,但從林小冬現在開放的思維模式來看,自己如果再不跳出來看待事物,真有跟不上他的思維。
對於林小冬的這個問題,他其實可以裝傻,但這無疑也顯得自己無能,所以顯得很正視這個問題,思索片刻才道:“棚改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部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手段,會分流一部分購房需求,有助於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