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內燃機在這。”


    研造院,李科領著劉鈞來到一個實驗室內。


    這是他們最新的研造成果。


    試驗成功後,李科便派人前來通知了他。


    進了屋內,劉鈞看見一個銀色的金屬構件。


    這正是原始的活塞式內燃機。


    這短時間,寧朝在對外戰爭的時候,科學發展一點都沒有落下。


    按照他的規劃,李科一直在研究內燃機,而掌管化學工業的羅暄則一直在籌備石油化工。


    同時,他還派出了探礦隊尋找石油。


    石油這種東西在古代被稱為火油,常被用來守城。


    所以不是那麽的沒有頭緒。


    這段時間已經成功在寧朝境內找到了石油。


    下一步就是開采。


    當前,寧朝的已經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


    所以製造石油開采設備不是什麽問題。


    對羅暄來說最重要的是還是建立石化工業。


    “嗯,相當不錯。”劉鈞十分滿意。


    隨著寧朝科學教育的普及化。


    培養出來的人才越來越多。


    他如今漸漸不再深度參與各項研造工作了。


    而是隻提供圖紙和指導意見。


    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去。


    放開了手後,寧朝的科技發展沒有像他擔憂的那樣緩慢了。


    相反,科技的後花園裏,植被反而長得更加的茂盛。


    各類成果不斷湧現。


    鋼鐵,紡織,化工,印染,冶煉,機械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


    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轉變。


    整個工業體係全麵步入了二十世紀。


    而且不止在景陽城。


    在寧朝浩大的國土上,都能看到工業化的痕跡。


    全國到處可見五花八門的工業品。


    他相信,在占領東瀛這個巨大的市場後,國內的工業必將迎來又一次的暴漲。


    因為沒有商品能夠撼動寧朝的地位。


    “盡快將內燃機實用化。”劉鈞囑咐道。


    如今對寧朝而言,最大的掣肘就是運輸問題。


    伴隨內燃機的出現的汽車就是解決這個的問題的根源。


    其次,有了內燃機還可以製造飛機和坦克。


    這會真正讓寧朝的軍事對西洲人形成無法跨越的鴻溝。


    “下官已經和龔主事商議過了,他正在忙這件事。”李科道。


    劉鈞點了點頭。


    研造院的效率現在很不錯。


    因為劉鈞已經吩咐了龔銘。


    不必事事請示,隻要按照他給的規劃,幾個人商議即可。


    從研造院出來,劉鈞迴了皇宮。


    第二日,他乘坐火車去了靜安府。


    雖說確定了兩步走的戰略。


    但是他沒有打算立刻就實施。


    畢竟憑借寧朝一個國家的力量對付一個西洲不是那麽容易。


    為了讓這個過程更加的順利,他覺得有必要等待一段時間。


    讓軍隊能夠裝備更好的武器。


    這次劉鈞來到靜安府,不僅是為了巡視造船的事情。


    同時還為了檢查靜安府軍工工廠。


    擴軍之後,杏花園的產能明顯有些跟不上來。


    所以,他下令在其他重要的地方同時建立軍功工廠。


    靜安府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在西部和南部各有一個。


    他們分別為四個方向上為軍隊提供支持。


    “陛下,這邊請。”工廠的主事引著劉鈞進入廠房內。


    在電力投入使用後,現在的軍工廠全部使用了電力。


    因此動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工廠內的設備俱都采用電機驅動。


    效率高的同時還十分的穩定。


    加上超越時代的車床,工廠完全擁有了製造當代一戰水平槍械的能力。


    “皇上,這是我們正在製造的半自動步槍。”工廠的主事向劉鈞介紹當前工廠的生產情況。


    劉鈞一邊走,一邊看著擺在站台上的各類武器。


    除了自動步槍外,當前這座工廠還有其他的新式武器,比如手榴彈,輕型機槍和衝鋒槍。


    在當代的一戰末期,德國便有了m18衝鋒槍,輕機槍之類的武器。


    有當代的經驗,他自然要發揮自己的先知優勢,提前把這些東西搞出來。


    拿起自產的衝鋒槍左右打量了一下。


    劉鈞露出滿意的笑容。


    有了這些新式武器,寧朝征戰的過程會更加的輕鬆。


    又去了校場觀看了新式武器的射擊試驗,劉鈞離開了軍工廠。


    同眾人一起去了造船廠。


    比起槍械,他現在最為看重的還是海軍。


    因為這是將西洲國家觸手斬斷的利器。


    現在西洲國家俱都有了蒸汽戰艦。


    以老式木質戰艦為主的寧朝海軍在麵對西洲海軍的時候是沒有多少優勢的。


    畢竟西洲國家眾多,能夠短時間內建成數量巨大的,以蒸汽機驅動的戰艦。


    所以,如果要稱霸海洋,還是需要鐵甲艦。


    畢竟,當前寧朝的鐵甲艦基本上達到了一戰時期的水準。


    擁有五十年左右的差距。


    “陛下萬歲。”


    抵達靜安造船廠,莫五領著工廠的技術人員迎了出來。


    行禮之後,他直接帶著劉鈞去了船塢。


    “皇上,前段時間我們已經交付了二十四艘鐵甲艦,目前船塢內還有十二艘馬上就能下水,同時還有二十四艘在建造中。”莫五指著船塢裏正在建造的最新戰艦說道。


    劉鈞點了點頭,“其他的造船廠的情況怎麽樣?”


    雖說目前寧朝擁有四個造船廠,但造船廠之間也是定期的有交流的。


    畢竟在造船方麵,還是莫五的技術最為高超。


    所以他才會這麽問。


    “總體上比靜安的落後一些,但是也不是太多,估計下個月,他們就能夠下水總計三十六艘軍艦。”莫五說道。


    劉鈞計算了一下,按照莫五的說法,下個月寧朝海軍的鐵甲艦規模就能達到八十四艘了。


    一年之後,這個數量還能翻一番。


    不過的他的目的是建立一隻掌控全球的海軍力量。


    這樣艦艇的數量至少也得四百艘左右,而這還需要兩年的時間來完成。


    但時間總是不等人的。


    他不會給西洲安穩的發展時間。


    等八十四艘戰艦全部就位後。


    他就會對南洲的西洲艦隊發起進攻。


    在此之前,寧朝主要麵臨的還是陸地上的戰爭。


    很快,大楚,西秦等國家都將匍匐在他的腳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