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東瀛國會成為我們山姆國最友好的盟友。”


    望著離開的寧朝戰艦,佩德羅對小林武秀說道。


    在山姆國,他的上頭隻有一個人,那就是總統。


    有時候,他能夠左右山姆國的外交戰略。


    現在這個情況,不要說東瀛國,即便是他感到了一種危機感。


    那就是他們在海外的貿易會因為東洲這個崛起的寧朝而受到損傷。


    畢竟,他們商品的重合度是那麽高。


    而市場的競爭一向十分殘酷。


    “這也是我希望的。”小林武秀極力讓自己看起來依舊鎮定。


    現在劍就在寧朝手上,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揮下來。


    在此之前,他希望能夠從山姆國得到保護自己的盾。


    當然,他也並不喜歡山姆國,他知道山姆要的是什麽?


    隻是比起山姆國,他更不喜歡寧朝。


    做出這個決定後,佩德羅選擇了立刻離開東瀛國,乘坐蒸汽戰艦在海上漂上一個月迴到山姆國。


    對他來說,這次東瀛之行是值得的。


    他們的戰略需要重新調整。


    在他離開後,小林武秀無望聽著一個有一個噩耗。


    一個月的時間內,東瀛國所有的港口都被寧朝海軍摧毀了。


    同時,更加糟糕的事情出現了。


    寧朝艦隊報複還沒有結束,他們封鎖了東瀛國所有的航線。


    東瀛國與東洲各國的貿易全部斷絕。


    “你不可能控製每一艘船。”


    前所未有的困境下,小林武秀和殘存的水師將領商議後決定鼓勵東瀛武士進行海盜活動,反製寧朝的進攻。


    同時,他期盼著山姆國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好消息。


    景陽城。


    劉鈞以前的府邸經過翻修改造後,有了幾分皇宮的模樣。


    不是劉鈞動了建造皇宮的心思。


    而是一統後,朝廷接納了眾多來自榮朝的官員。


    在他們看來,一個皇帝沒有自己的皇宮有失威嚴。


    為此事,官員們整日在朝堂上爭吵。


    最後無奈之下,劉鈞中正調和,再不擴建基礎上,將外圍的院牆拆除,改建成宮牆。


    又把勤政殿加寬了一些,作為舉辦早朝的地點。


    這才堵住了所有大臣的嘴。


    因為這個,他的辦公地點也從勤政殿挪到了新掛牌的南書房。


    “皇上,受此重創,東瀛國似乎沒有屈服的意思,甚至沒有派出使者講和的意思,看來,唯有登陸作戰了。”


    南書房中。


    蘇縉和薛常青坐在劉鈞下首。


    參軍府目前隻有三個人,他,蘇縉和薛常青。


    所以軍中大事往往是他們三個人拍板決定。


    “東瀛國和中原王朝乃是世仇,即便是民間也是積怨很深,自然不會和北燕,扶餘一樣那麽容易解決。”薛常青說道。


    劉鈞點了點頭,這個世界類似當代,但又不能拿當代的經驗照搬。


    比如這個東瀛國,麵積是寧朝的三分之二,和當代的倭國比可不是一碼事,其人口也十分可觀,足有八千萬。


    幾年前,依靠東瀛市場,景州賺到了不少銀子。


    隻是自從那個小林武秀登基後。


    景州和東瀛的貿易急轉直下,不斷收縮。


    經過東洲的調查,自從小林武秀登基後,和西洲的山姆國打的火熱。


    而這才是景州貿易受到影響的根本原因。


    以前,還未統一的時候,劉鈞沒有時間去考慮東瀛國。


    但現在國家一統,工業正在蓬勃發展,他就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現在,他之所以步步壓迫東瀛國。


    一是為了報複東瀛國那場戰事對寧朝百姓的殺戮。


    二則是,意識到東瀛正在發生變革,這種變革正是來自西洲。


    如果讓東瀛國和當代的倭國一樣實現工業化。


    將來寧朝的戰略環境就會急速惡化。


    等於門前多了一條西洲的看門狗。


    所以,在此之前,不如直接打斷狗腿。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封鎖東瀛的航線並不能對其造成沉重的打擊,因為東瀛能夠自給自足,如此看來,也唯有登陸一條路可走了。”劉鈞沉吟道。


    現在,他已經讓湯舟負責的國安司將重點放在域外國家。


    除了東洲國家的情報外,還盡可能去搜集西洲國家的情報。


    雖然他得到情報有限,但他知道目前和東瀛國接觸的山姆國在西洲眾多國家中不是個善茬。


    可以說是第一梯隊的強國。


    若是這個國家全力扶持東瀛國。


    不出二十年,東瀛國的工業能力就很可觀了。


    “若是如此,末將便讓參謀司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蘇縉說道。


    劉鈞點了點頭,“將重點放在東瀛的重要城池上,再和湯舟合計一下,盡量利用其內部矛盾瓦解東瀛。”


    在他看來,進行全麵性的戰爭會讓寧朝陷入戰爭泥沼,這不是他想要的。


    最輕鬆的辦法還是尋找東瀛國的代理人。


    通過扶持,讓代理人發起東瀛的國內戰爭,他們提供支持就行了。


    之後,再想辦法改造東瀛國,讓東瀛國成為寧朝的屏障,而不是西洲的看門狗。


    “是,皇上。”二人應了聲是,轉身離去。


    二人的身影消失,劉鈞望著《萬國堪輿圖》,皺起了眉頭。


    寧朝的戰略的環境可謂是相當的慘。


    周邊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些燈還未處理外,西洲現在又插了一腳。


    不過,他也明白,大國崛起的過程注定要充滿磨難。


    慶幸的是,寧朝的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


    這便是他重構地緣政治的本錢。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更要把海軍擺在重要的位置上。


    上次在靜安府的時候,他除了巡視鐵甲艦外,還拆分了靜安府造船廠。


    他並不是縮小了靜安造船廠的規模。


    而是將其中技術骨幹一分為三。


    因為寧朝的中部和南部各有一座造船廠崛起了。


    對三座造船廠,他分別給了命名。


    分別叫北方造船廠,東方造船廠,江南造船廠。


    和靜安造船廠改造的北方造船廠一樣,現在這兩座造船廠人員和設備也都齊全了。


    接下來,他們會全力建造鐵甲艦。


    將海軍的落後戰艦淘汰下來。


    而且除了戰艦外,造船廠還會造補給艦用來補給,醫療艦用來救治傷兵,運輸艦來運輸士兵和裝備。


    如此一來,寧朝的海軍將會真正成為一隻縱橫海上的霸主。


    同時寧朝還會擁有強大的海上投送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