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是榮朝當前的局勢圖。”
勤政殿。
湯舟將一份圖紙鋪在劉鈞麵前。
這份圖紙上被不同顏色的記號標記。
相同顏色的筆代表同一個勢力。
在景州轟轟烈烈大發展的時候。
榮朝內的戰事一直在進行中。
從總體上的形勢來看,猶豫反叛勢力的割據。
朝廷的地盤越來越小,目前能夠掌握的地盤隻剩下以宣州為中心的八個州。
分別是宣州,唐州,陳州,易州,壽州,商州,光州。
而漢王勢力則拿下了趙州,豐州。
秦王,晉王和襄王勢力則新拿下了夏州,靈州,申州,交州。
南方的定王攻占了安州,嚴州,金州。
越王則攻占了雲州,湖州。
明王攻占了勝州。
基本上,整個榮朝已經被全部瓜分了。
“今年的戰事還真是激烈啊。”劉鈞拿起局勢圖看了看。
其實不看局勢圖,他也知道今年的戰事繁多。
因為匠造司的訂單自年關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猛增。
可見戰場軍備的消耗十分大。
尤其是彈藥,每個月從景州出發的輸運船隊基本上一眼望不到頭。
不過,在這種混亂的形勢中。
如同他預料的一般,景州的招牌意外的響亮起來。
各大勢力對景州銀行的信任直線上升。
為了購買軍備,他們將不斷將白銀存入景州銀行。
而各大勢力中的權貴為了銀子的安全,也紛紛轉存。
原因很簡單,因為隻有景州官府的馬隊和船隊能夠暢行各大勢力之間屬於銀兩,物資,軍備,而不被攻擊。
否則,他們的東西一旦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就要倒黴。
各大勢力如此,榮朝的商人也同樣看清楚了形勢。
這一點,刺激了更多的商人加入景州籍貫。
他們以景州商人的身份穿梭各大勢力之間。
將景州貨物販售出去。
因為盡管戰事頻繁,民生多艱,但是各大勢力的貴族依舊活在醉生夢死間。
奢侈品的販售雖然受到些影響,但市場依舊龐大。
“可不是,現在榮朝百姓都是攜老戴幼地往咱們景州跑。”湯舟說話的時候,一臉的驕傲。
掌握的信息越多,他越明白當前生活在安穩的景州有多麽幸運。
而這也更堅定了他對劉鈞的認同。
“是嗎?這宣傳司還沒動手,就有這般跡象了,看來又要準備地方安置流民了。”劉鈞說道。
湯舟點了點頭,“從各處傳來的消息來看,的確如此,各州都有成群結隊的百姓往景州來。”
劉鈞點了點頭,他看向金州的位置。
自從占領金州後,他的心裏一直不太安穩。
因為這個地方俱都是扶餘國的百姓。
不過由於金州對扶餘國來說是個偏遠的州。
所以這裏的人口一直不多,也就在百萬左右。
保險起見,為了對金州的控製更加穩當。
他覺得下麵的戰爭流民就安排在這裏比較好。
畢竟,曆代戰爭攻占敵人土地,這套政策都比較穩妥。
“其他國家的有什麽情況?”劉鈞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前的榮朝內亂已經不能隻放在內部這幾個勢力身上了。
外部勢力幹預的程度越來越高。
他有必要及時掌握這些情況,以便隨時對外調整政策。
“說起來也奇怪,自榮朝大亂後,東洲國家也都出現了不小的變動,東瀛的老皇帝死了,登基的新皇據我們從東瀛得到的消息來看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派人接觸明王就是他登基後作出的決定。”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北胡國經過多年間部落間的衝突,今年被一個叫紮木圖的首領完成了統一,這也不是個好消息。”
劉鈞聞言皺了皺眉頭。
北胡國強悍的騎射東洲聞名。
這樣一個遊牧民族再次統一,自然不是個好消息。
“還有西秦國和大楚國,當前朝堂上對榮朝發動戰爭的聲音越來越多,主戰派很得勢,南方的大越國和定王則已經發生了衝突。”
“多斯和克恩國最近也是動作頻頻,在榮朝邊境集結了重兵,也是居心不良。”說到這,湯舟眉頭鎖了起來。
前麵的國家,多少和榮朝有些文化淵源。
但是多斯和克恩則不同,因此湯舟對他們更為警惕。
曆史上,這兩個國家對榮朝百姓也一向殘忍。
“曆史蝴蝶的翅膀已經開始扇動了。”劉鈞淡淡說道。
曆史上每個大混亂時期都是如此。
比如當代的十九世紀,不僅歐洲自己打的火熱朝天。
歐洲其他地方也是戰亂頻頻。
同時歐洲的插手,又加重了這一層災難。
換句話,就是在某個時期,似乎所有的國家都集體走向了狂暴狀態。
很顯然,當前東洲的形勢就是如此。
在他看來,其實這不過是因為平衡被打破了。
以前,榮朝是東洲當之無愧的霸主。
霸主的存在扼製了周邊國家的野心。
現在,這個霸主轟然倒塌。
懸在這些國家頭頂的利劍消失了。
他們自然是要露肌肉,展示自己的實力,趁機擴大自己的利益。
所以說,現在這些國家,無論是誰當皇帝。
這股戰亂的風暴都會刮起來。
“風雨欲來,風滿樓,大爭之世要來了。”劉鈞緩緩說道。
看向湯舟,他道:“加強在這些國家的情報建設,最好能收買他們的高級官員。”
“是,殿下。”湯舟說道。
劉鈞繼續問道:“對了,對西洲各國的調查如何了?”
除了關注東洲各國外,他對西洲的關注同樣不少。
畢竟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未知底細的敵人。
“西洲人和東洲人長得太過懸殊,語言也不同,所以我們無法在其本地安插細作,但是這段時間我們收買了不少海商,從他們那兒得到了一些情報。”
“說。”劉鈞打起了精神。
“海商提供的情報說,西洲人今年逼迫馬萊國簽了不少不公平的條約,除此之外,南洲西部的答臘國,西蘭國,蘭卡國和澳亞國甚至被他們瓜分占領,估計下麵就輪到南洲東部的國家了。”
“還有,殿下以前說的,冒著黑煙的船,去年還是沒有的,今年有海商看見了。”
劉鈞聞言,心中微寒。
如此說來,西洲的科技水平已經在十九世紀中期左右了,畢竟他們的蒸汽機船已經能從本土抵達前線了。
“不過,他們之間似乎也有矛盾,海商們說西洲的國家之間也經常打仗。”湯舟補充了一句。
勤政殿。
湯舟將一份圖紙鋪在劉鈞麵前。
這份圖紙上被不同顏色的記號標記。
相同顏色的筆代表同一個勢力。
在景州轟轟烈烈大發展的時候。
榮朝內的戰事一直在進行中。
從總體上的形勢來看,猶豫反叛勢力的割據。
朝廷的地盤越來越小,目前能夠掌握的地盤隻剩下以宣州為中心的八個州。
分別是宣州,唐州,陳州,易州,壽州,商州,光州。
而漢王勢力則拿下了趙州,豐州。
秦王,晉王和襄王勢力則新拿下了夏州,靈州,申州,交州。
南方的定王攻占了安州,嚴州,金州。
越王則攻占了雲州,湖州。
明王攻占了勝州。
基本上,整個榮朝已經被全部瓜分了。
“今年的戰事還真是激烈啊。”劉鈞拿起局勢圖看了看。
其實不看局勢圖,他也知道今年的戰事繁多。
因為匠造司的訂單自年關後,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猛增。
可見戰場軍備的消耗十分大。
尤其是彈藥,每個月從景州出發的輸運船隊基本上一眼望不到頭。
不過,在這種混亂的形勢中。
如同他預料的一般,景州的招牌意外的響亮起來。
各大勢力對景州銀行的信任直線上升。
為了購買軍備,他們將不斷將白銀存入景州銀行。
而各大勢力中的權貴為了銀子的安全,也紛紛轉存。
原因很簡單,因為隻有景州官府的馬隊和船隊能夠暢行各大勢力之間屬於銀兩,物資,軍備,而不被攻擊。
否則,他們的東西一旦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就要倒黴。
各大勢力如此,榮朝的商人也同樣看清楚了形勢。
這一點,刺激了更多的商人加入景州籍貫。
他們以景州商人的身份穿梭各大勢力之間。
將景州貨物販售出去。
因為盡管戰事頻繁,民生多艱,但是各大勢力的貴族依舊活在醉生夢死間。
奢侈品的販售雖然受到些影響,但市場依舊龐大。
“可不是,現在榮朝百姓都是攜老戴幼地往咱們景州跑。”湯舟說話的時候,一臉的驕傲。
掌握的信息越多,他越明白當前生活在安穩的景州有多麽幸運。
而這也更堅定了他對劉鈞的認同。
“是嗎?這宣傳司還沒動手,就有這般跡象了,看來又要準備地方安置流民了。”劉鈞說道。
湯舟點了點頭,“從各處傳來的消息來看,的確如此,各州都有成群結隊的百姓往景州來。”
劉鈞點了點頭,他看向金州的位置。
自從占領金州後,他的心裏一直不太安穩。
因為這個地方俱都是扶餘國的百姓。
不過由於金州對扶餘國來說是個偏遠的州。
所以這裏的人口一直不多,也就在百萬左右。
保險起見,為了對金州的控製更加穩當。
他覺得下麵的戰爭流民就安排在這裏比較好。
畢竟,曆代戰爭攻占敵人土地,這套政策都比較穩妥。
“其他國家的有什麽情況?”劉鈞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前的榮朝內亂已經不能隻放在內部這幾個勢力身上了。
外部勢力幹預的程度越來越高。
他有必要及時掌握這些情況,以便隨時對外調整政策。
“說起來也奇怪,自榮朝大亂後,東洲國家也都出現了不小的變動,東瀛的老皇帝死了,登基的新皇據我們從東瀛得到的消息來看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派人接觸明王就是他登基後作出的決定。”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北胡國經過多年間部落間的衝突,今年被一個叫紮木圖的首領完成了統一,這也不是個好消息。”
劉鈞聞言皺了皺眉頭。
北胡國強悍的騎射東洲聞名。
這樣一個遊牧民族再次統一,自然不是個好消息。
“還有西秦國和大楚國,當前朝堂上對榮朝發動戰爭的聲音越來越多,主戰派很得勢,南方的大越國和定王則已經發生了衝突。”
“多斯和克恩國最近也是動作頻頻,在榮朝邊境集結了重兵,也是居心不良。”說到這,湯舟眉頭鎖了起來。
前麵的國家,多少和榮朝有些文化淵源。
但是多斯和克恩則不同,因此湯舟對他們更為警惕。
曆史上,這兩個國家對榮朝百姓也一向殘忍。
“曆史蝴蝶的翅膀已經開始扇動了。”劉鈞淡淡說道。
曆史上每個大混亂時期都是如此。
比如當代的十九世紀,不僅歐洲自己打的火熱朝天。
歐洲其他地方也是戰亂頻頻。
同時歐洲的插手,又加重了這一層災難。
換句話,就是在某個時期,似乎所有的國家都集體走向了狂暴狀態。
很顯然,當前東洲的形勢就是如此。
在他看來,其實這不過是因為平衡被打破了。
以前,榮朝是東洲當之無愧的霸主。
霸主的存在扼製了周邊國家的野心。
現在,這個霸主轟然倒塌。
懸在這些國家頭頂的利劍消失了。
他們自然是要露肌肉,展示自己的實力,趁機擴大自己的利益。
所以說,現在這些國家,無論是誰當皇帝。
這股戰亂的風暴都會刮起來。
“風雨欲來,風滿樓,大爭之世要來了。”劉鈞緩緩說道。
看向湯舟,他道:“加強在這些國家的情報建設,最好能收買他們的高級官員。”
“是,殿下。”湯舟說道。
劉鈞繼續問道:“對了,對西洲各國的調查如何了?”
除了關注東洲各國外,他對西洲的關注同樣不少。
畢竟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未知底細的敵人。
“西洲人和東洲人長得太過懸殊,語言也不同,所以我們無法在其本地安插細作,但是這段時間我們收買了不少海商,從他們那兒得到了一些情報。”
“說。”劉鈞打起了精神。
“海商提供的情報說,西洲人今年逼迫馬萊國簽了不少不公平的條約,除此之外,南洲西部的答臘國,西蘭國,蘭卡國和澳亞國甚至被他們瓜分占領,估計下麵就輪到南洲東部的國家了。”
“還有,殿下以前說的,冒著黑煙的船,去年還是沒有的,今年有海商看見了。”
劉鈞聞言,心中微寒。
如此說來,西洲的科技水平已經在十九世紀中期左右了,畢竟他們的蒸汽機船已經能從本土抵達前線了。
“不過,他們之間似乎也有矛盾,海商們說西洲的國家之間也經常打仗。”湯舟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