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雲,海軍學堂暫時由你負責,不過,想要做一個合格的海軍將領,你和他們一樣也要重新學習新的東西,否則以後難以服眾。”


    講演結束後,劉鈞讓眾人散去,留下鄭雲。


    “是,殿下。”鄭雲心裏微微有些緊張。


    本來,他還以為海軍和水師做的事差不多。


    經過劉鈞的詳細解說,他才明白,海軍要比以前的水師負責的多。


    首先,他們麵臨的問題就是這些戰艦以後是使用火炮作為武器的,而不是傳統的接舷戰。


    在茫茫大海上如果辨識方向,如何利用風向作戰,又使用什麽陣型,這都是學問。


    看出鄭雲的擔憂,他說道:“不過,你也不用怕,所有人都是同一個起跑線,隻要你努力,本王會看在眼裏的。”


    薛常青和蘇縉都這位三十出頭的水師將領還是比較認同的。


    作為將領,是擁有優秀將領的品格的。


    下麵隻需要再接受一些專業知識就行。


    “末將不會讓人看笑話的,再說,陸軍的將領們也是這麽過來的。”鄭雲道。


    劉鈞點了點頭,“這就好,下麵,本王會先派遣一些書生過來教你們識字,同時教你們一些簡單的數學,之後,會有一種叫六分儀的東西,這種東西能夠辨別海上的方向和位置,但需要的數學來算。”


    劉鈞說的一切,鄭雲都從未聽過的。


    重重點了點頭,他道:“景州海軍不會向苦難認輸。”


    “好。”劉鈞笑了笑。


    接著,他又和鄭雲討論一些海軍學堂的管理問題。


    之後,才返迴王府。


    隨後,他叫來了龔銘,將六分儀的圖紙教給了他。


    讓他拿迴去給匠人研造。


    這種六分儀是十九世紀海上航行的標配,即便是當代也有進化版的六分儀。


    這種儀器模樣像是一個單筒望遠鏡和扇子的組合。


    扇子中間有垂下來的,類似擺鍾搖臂一樣東西。


    扇葉下麵是角度的數值。


    中午的時候通過觀察太陽的方位,就可通過六分儀測算出當前的經緯度。


    而這種工具的材料也就金屬,玻璃和鏡子。


    這三種材料當前景州都完備了,加上已經有了優良的加工條件,造出來是沒問題的。


    龔銘看了一遍,也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


    便拿著圖紙迴去了。


    待龔銘離去,劉鈞便著手安排了一些士子進入海軍學堂。


    另外又從科技學堂中挑了幾個學員過去。


    經過一年多的教導,科技學堂的學員中他發現了幾個天分不錯的。


    比起其他學員,這幾個學員學習能力,理科天賦都十分優秀,就和每個班都有幾個尖子生一樣。


    對這幾個尖子生,他自然加強了關注。


    也加強了教導,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就把幾人叫來授課。


    現在,其他學員還停留在當代七年級的水準。


    這六個學員卻已經到了九年級的水準。


    他預計今年結束,他們就能掌握高中的理科知識了。


    在科學的發展史上,大多數人是平庸的,往往是極少數的天才推動了科技的進步。


    這是一個事實。


    所以,他對這六個學員抱有很大的期待。


    希望他們能夠繼承他帶來的知識。


    這次讓他們學習之外去教導海軍學員的學員,也是對他們的信任和考驗。


    若是他們能當好這個老師。


    未來,這六個人便能夠成為散播知識的種子。


    以後景州的新式教育就要交給他們了。


    畢竟,隨著景州勢力的擴張,他麵臨的困境會越來越多。


    最後,難免會和西洲的大國進行較量。


    那時,他可就沒有太多時間混跡學堂中教學了。


    而後,就隻能依靠他這六個學徒了。


    關於建設海軍的命令從勤政殿傳出。


    整個景州頓時忙碌起來。


    原水師將領在學習海軍知識。


    參軍府則代海軍負責招募海軍士兵。


    在三個月的時間內,五萬海軍士兵從各府趕來,投入海軍麾下。


    匠造司的火炮工坊機器轟鳴。


    優質的火炮不斷運往戰艦上裝載。


    在海軍士兵滿員後,陸軍代海軍將領先是進行了尋常的體力訓練。


    之後按照戰艦劃分了隊伍,輪流上艦進行演練。


    同時,三個月的時間,海軍學堂中的將領也基本上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


    一百多個將領被授予艦長一職,剩下的則為大副等職位。


    分配完戰艦後,海軍將領和海軍士兵進行了第一次綜合演練。


    又一個月後,海軍將領和士兵前往了位於靜安府的海軍基地。


    正式出海演練,海軍初具雛形。


    因為海軍的事,劉鈞忙忙碌碌一直到七月份才消停。


    不過,他也鬆了口氣。


    接下來,景州海軍隻能依靠積累經驗成長了。


    在海軍蓬勃發展的時候。


    他對景州的規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綜合考量了景州的工業需求。


    劉軒除了從景陽城遷徙一部分產業出去外,還在各府新建了一些工坊彌補需求的不足。


    而工業之外,各府的農林牧漁產業也在官府的推動下一步步發展。


    在景州,一些百姓租了水塘,開始養魚。


    豪山府開始大麵積種植玉米,土豆,紅薯。


    靜安府除了作為海貿口岸外,還發展海洋漁業,鹽業。


    武平府的家禽養殖也在進行中。


    為了讓這些產業盡快走上正軌。


    劉鈞自然又在基地中搜羅一番,找出了大把的養殖類專業書籍。


    比如卵化小雞技術,魚類養殖技術等等。


    其中一些當前能用到的,他都教給了農業司。


    讓其派出官員實地下到養殖戶家中傳授,並將農林牧漁產業的發展作為官員考核的政績之一。


    不過,在這些事項進行的時候,劉鈞也逐漸發現了這個時代的一個缺點。


    那就是交通的弊端。


    各府之間物質的流通十分緩慢,這就是導致各府產業發展的時候經常這地方卻的物資,需要花費大代價從另一個地方運來。


    感受到當前交通嚴重限製了景州的發展速度後。


    劉鈞認為是該研造蒸汽機機車了。


    因為進入近代後,交通就如同人體的血管。


    隻要血液流通的暢快,才能將營養立刻輸送到全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