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
劉鈞從景山塞迴來便叫來薛常青。
將出兵事宜交給了他。
“此次本王打算出兵六萬,五萬步兵,一萬騎兵,這些士兵由你們父子統率,務必要小心行事。”劉鈞鄭重說道。
雖然亂民未受過訓練,也沒有優良的裝備,但勝在數量眾多。
所以不能小覷。
薛常青已從劉鈞口中得知襄王出兵的事情。
和薛石一樣,他同樣對討逆興趣缺缺。
但後來劉鈞說此行主要是俘獲災民,送到外四府後,他便提起了精神。
“殿下放心吧,老靖王在時,末將也常同扶餘人作戰,這打仗的手段不比蘇縉差,再說,這步兵操典末將現在是背的滾瓜爛熟。”薛常青朗聲道。
劉鈞點了點頭,“按朝廷的意思,本王,寧王和明王主要負責梁州,陳州和趙州,因為我們距離這三州最近,出關後,你們直接進入梁州,先平定梁州,再伺機靜候時機,看能不能在陳州也能得些好處。”
“是,殿下。”薛常青和薛石同聲說道。
“好了,你們迴去準備吧,這次出征的士兵都換上了最新的火器,你們可不要給本王丟人。”劉鈞又提醒了一句。
二人聞言,俱都一喜,又躬了躬身子,這才離開勤政殿。
目送二人離去,劉鈞來到榮朝地圖前看了看。
這次他不準備親自領兵了,畢竟自己的事情很多。
再說,他也要給麾下將領表現的機會。
否則長此以往,將領們便會失去自主性,變成一群應聲蟲。
“漢王……”目光在楚州,漢州和江州停留的時候,他默默念了句。‘
湯舟收集的信息將此次民亂的罪魁禍首倒向了這位十五年前反叛的藩王身上。
在他看來,此次漢王極有可能會正式與朝廷撕破臉。
正考慮到這點,他才決定趁漢王沒有明麵上反叛之前搶些人口迴來。
否則一旦漢王大舉出兵,他這六萬人隻怕也討不到什麽便宜。
畢竟火器厲害,但不是神話,不可打破……
十天後。
薛常青和薛石正式啟程。
這十天的時間裏,出征的軍隊已經全部換裝了燧發槍,並且做了適應性的訓練,糧草和彈藥也都準備妥當。
“千萬記住,以搶人為主,打不過就跑。”劉鈞在城外為薛常青等送行,又專門交代了一句。
薛常青望著齊刷刷裝備了燧發槍的士兵信心十足。
“末將不會忘的,不出一個月,末將保證有大批災民進入景州,還請殿下提前做好接收的準備。”薛常青說道。
“好,本王就等著了。”劉鈞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薛常青轉過身,一揮手,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豪山塞走去。
“威武啊。”李然目送士兵們離去,眼中帶著驕傲。
劉鈞神色得意,因為軍中夥食的提高。
現在的景州士兵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後,個個顯得精壯,這和以前瘦弱的士兵形象有明顯差別。
不要說景州的軍隊使用火器,即便是上陣用冷兵器肉搏,他相信自己的士兵也能一個打三個。
“別看了,薛常青的話你也聽到了,想想怎麽安置災民吧。”劉鈞說道。
李然神色淡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殿下不要擔心,去年這麽多災民下官都安排下了,再多一些也沒問題。”
“本王這就放心了。”劉鈞說完,背著手向學堂走去。
如今,他已經在景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體係。
這套體係目前來看運轉良好。
而如此一來,他就省心了,隻需要關注一些李然他們無法決定的事情就行了。
除此之外的空閑時間裏,他主要還是抓人才的培養以及撈銀子。
徑直來到學堂,劉鈞拿著教材來到一間足以容納三百人的大堂中。
為了能夠將教學進行的更加有效率。
他將六百人分成了兩個部。
如果一部上午上課,那麽二部上午就預習自學。
相反則二部上課,一部自習預習。
而且他還想到一個妙招,那就是上午上完課後,下午的課由上午的上課的學員給下午的學員講。
當然,這些學員都是他挑出來的優等生。
有時候不能不承認,有些優秀的學生有時候學的會比老師還要好,他們講和自己講也沒多大區別。
“人都到齊了嗎?”這次上課的是一部。
“迴殿下,都到齊了。”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站了起來,迴答的幹脆利索。
劉鈞點了點頭,這個少年叫董考。
他是梁州人,父親是個秀才,旱災的時候除了他,全家都被餓死了。
是一個路過的商人用一個饅頭讓他簽了賣身契,他這才活下來。
進入王府學堂後,這個董考表現優異,被他任命為一部的學長。
他不在的時候,董考負責一部的紀律和生活作息。
為了加強他的權威,董考還有調集學堂護衛的權利,能夠處罰不聽命令的學員。
“今天,我們來講分數。”
清了清嗓子,劉鈞拿起桌子上的粉筆。
粉筆的成分是碳酸鈣,也就是熟石灰。
在製取沐浴液和肥皂的過程中,這種副產品很多。
所以他讓劉軒製造模具,造了些粉筆用來教學。
轉向黑板,他寫下了分數兩個字。
對這幫學員的教學已經進行了近乎兩個月了。
和他預計一樣,單純學習三門課程,加上學員年齡大,思維更加成熟敏捷,他們學的很快。
現在數學內容已經到了當代小學四年級的程度。
估計再有兩個月,小學部分的內容他就能講完了。
“翻開教材的第七十八頁,先看分數的定義。”劉鈞說完,自己先是將分數的定義念了一遍,接著又舉了些例子。
在他講課的時候,底下的學員俱都認真聽著。
因為隔天董考就會檢查他們學習情況,如果不合格,免不了要挨打手板。
一堂課半個時辰左右,講完數學,休息十分鍾後,他又講了化學和物理兩門課程。
由於學員們的現代數學還不行,無法進行物理中的計算。
所以劉鈞這段時間隻是給他們進行基本的科普。
但化學方麵則進展的不錯,當代九年級上冊的教材內容基本講完了。
上午一連上了三節課後,劉鈞指定了一個下午給二部上課的學員。
對他來說,這樣的教學還至少要持續三年。
這樣學員們才能吃透高中程度內的所有知識。
而掌握了這些,他們就能夠出來獨當一麵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掌握當代高中知識的人絕對屬於人才。
那時,他再從其中挑選出最優異的一部分進行大學教學,景州未來的科技霸權就穩了。
劉鈞從景山塞迴來便叫來薛常青。
將出兵事宜交給了他。
“此次本王打算出兵六萬,五萬步兵,一萬騎兵,這些士兵由你們父子統率,務必要小心行事。”劉鈞鄭重說道。
雖然亂民未受過訓練,也沒有優良的裝備,但勝在數量眾多。
所以不能小覷。
薛常青已從劉鈞口中得知襄王出兵的事情。
和薛石一樣,他同樣對討逆興趣缺缺。
但後來劉鈞說此行主要是俘獲災民,送到外四府後,他便提起了精神。
“殿下放心吧,老靖王在時,末將也常同扶餘人作戰,這打仗的手段不比蘇縉差,再說,這步兵操典末將現在是背的滾瓜爛熟。”薛常青朗聲道。
劉鈞點了點頭,“按朝廷的意思,本王,寧王和明王主要負責梁州,陳州和趙州,因為我們距離這三州最近,出關後,你們直接進入梁州,先平定梁州,再伺機靜候時機,看能不能在陳州也能得些好處。”
“是,殿下。”薛常青和薛石同聲說道。
“好了,你們迴去準備吧,這次出征的士兵都換上了最新的火器,你們可不要給本王丟人。”劉鈞又提醒了一句。
二人聞言,俱都一喜,又躬了躬身子,這才離開勤政殿。
目送二人離去,劉鈞來到榮朝地圖前看了看。
這次他不準備親自領兵了,畢竟自己的事情很多。
再說,他也要給麾下將領表現的機會。
否則長此以往,將領們便會失去自主性,變成一群應聲蟲。
“漢王……”目光在楚州,漢州和江州停留的時候,他默默念了句。‘
湯舟收集的信息將此次民亂的罪魁禍首倒向了這位十五年前反叛的藩王身上。
在他看來,此次漢王極有可能會正式與朝廷撕破臉。
正考慮到這點,他才決定趁漢王沒有明麵上反叛之前搶些人口迴來。
否則一旦漢王大舉出兵,他這六萬人隻怕也討不到什麽便宜。
畢竟火器厲害,但不是神話,不可打破……
十天後。
薛常青和薛石正式啟程。
這十天的時間裏,出征的軍隊已經全部換裝了燧發槍,並且做了適應性的訓練,糧草和彈藥也都準備妥當。
“千萬記住,以搶人為主,打不過就跑。”劉鈞在城外為薛常青等送行,又專門交代了一句。
薛常青望著齊刷刷裝備了燧發槍的士兵信心十足。
“末將不會忘的,不出一個月,末將保證有大批災民進入景州,還請殿下提前做好接收的準備。”薛常青說道。
“好,本王就等著了。”劉鈞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薛常青轉過身,一揮手,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豪山塞走去。
“威武啊。”李然目送士兵們離去,眼中帶著驕傲。
劉鈞神色得意,因為軍中夥食的提高。
現在的景州士兵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後,個個顯得精壯,這和以前瘦弱的士兵形象有明顯差別。
不要說景州的軍隊使用火器,即便是上陣用冷兵器肉搏,他相信自己的士兵也能一個打三個。
“別看了,薛常青的話你也聽到了,想想怎麽安置災民吧。”劉鈞說道。
李然神色淡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殿下不要擔心,去年這麽多災民下官都安排下了,再多一些也沒問題。”
“本王這就放心了。”劉鈞說完,背著手向學堂走去。
如今,他已經在景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體係。
這套體係目前來看運轉良好。
而如此一來,他就省心了,隻需要關注一些李然他們無法決定的事情就行了。
除此之外的空閑時間裏,他主要還是抓人才的培養以及撈銀子。
徑直來到學堂,劉鈞拿著教材來到一間足以容納三百人的大堂中。
為了能夠將教學進行的更加有效率。
他將六百人分成了兩個部。
如果一部上午上課,那麽二部上午就預習自學。
相反則二部上課,一部自習預習。
而且他還想到一個妙招,那就是上午上完課後,下午的課由上午的上課的學員給下午的學員講。
當然,這些學員都是他挑出來的優等生。
有時候不能不承認,有些優秀的學生有時候學的會比老師還要好,他們講和自己講也沒多大區別。
“人都到齊了嗎?”這次上課的是一部。
“迴殿下,都到齊了。”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站了起來,迴答的幹脆利索。
劉鈞點了點頭,這個少年叫董考。
他是梁州人,父親是個秀才,旱災的時候除了他,全家都被餓死了。
是一個路過的商人用一個饅頭讓他簽了賣身契,他這才活下來。
進入王府學堂後,這個董考表現優異,被他任命為一部的學長。
他不在的時候,董考負責一部的紀律和生活作息。
為了加強他的權威,董考還有調集學堂護衛的權利,能夠處罰不聽命令的學員。
“今天,我們來講分數。”
清了清嗓子,劉鈞拿起桌子上的粉筆。
粉筆的成分是碳酸鈣,也就是熟石灰。
在製取沐浴液和肥皂的過程中,這種副產品很多。
所以他讓劉軒製造模具,造了些粉筆用來教學。
轉向黑板,他寫下了分數兩個字。
對這幫學員的教學已經進行了近乎兩個月了。
和他預計一樣,單純學習三門課程,加上學員年齡大,思維更加成熟敏捷,他們學的很快。
現在數學內容已經到了當代小學四年級的程度。
估計再有兩個月,小學部分的內容他就能講完了。
“翻開教材的第七十八頁,先看分數的定義。”劉鈞說完,自己先是將分數的定義念了一遍,接著又舉了些例子。
在他講課的時候,底下的學員俱都認真聽著。
因為隔天董考就會檢查他們學習情況,如果不合格,免不了要挨打手板。
一堂課半個時辰左右,講完數學,休息十分鍾後,他又講了化學和物理兩門課程。
由於學員們的現代數學還不行,無法進行物理中的計算。
所以劉鈞這段時間隻是給他們進行基本的科普。
但化學方麵則進展的不錯,當代九年級上冊的教材內容基本講完了。
上午一連上了三節課後,劉鈞指定了一個下午給二部上課的學員。
對他來說,這樣的教學還至少要持續三年。
這樣學員們才能吃透高中程度內的所有知識。
而掌握了這些,他們就能夠出來獨當一麵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能掌握當代高中知識的人絕對屬於人才。
那時,他再從其中挑選出最優異的一部分進行大學教學,景州未來的科技霸權就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