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蒸汽機?”


    王府研造院,龔銘帶著匠人們盯著圖紙上的機械,露出驚奇的表情。


    “沒錯,這就是蒸汽機。”劉鈞說道:“以前,你們造的東西和這個比根本不算什麽,所以在研造之前,本王先和你們講講這蒸汽機的原理。”


    劉鈞來到一個鍋爐前,上麵水壺裏正在燒著熱水。


    他指著水壺壺嘴上正在冒著的白色水汽道:“這個就是蒸汽。”


    龔銘和匠人們圍在陶罐前,誰也不敢出聲,靜靜聽劉鈞講述。


    “你們燒水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事情,一旦水開了,水壺水汽就會驟然增多,水壺的蓋子會被水汽的晃動?”


    “這個下官知道,有時候還會壺嘴裏還會發出鳴聲呢?”龔銘笑道。


    眾多匠人也都笑了起來,這種生活中的尋常事,他們自然記得。


    “嗯,蒸汽機的原理就在於此,這水汽的勁可不小。”劉鈞這時拿起一個布團。


    當水壺內的水開後,他把布團堵在壺嘴上。


    水汽無法從壺嘴湧出,壺內的壓力頓時增大,水壺的蓋子頓時被頂了起來。


    “看清楚了嗎?蒸汽機和這個水壺相似,這個壺身就相當於汽缸,壺蓋相當於缸塞,而壺嘴的存在是為了排出水汽,讓壺蓋落下。”


    一邊說,劉鈞一邊反複堵壺嘴。


    壺嘴噴出蒸汽的時候,壺蓋的跳動便會減小。


    壺嘴被堵上,壺蓋就被頂的飛起來。


    “明白了。”龔銘和匠人們微微點頭。


    經曆這大半年的研造事務,他們已經學會了思考,而不是簡單的複製。


    “這隻是蒸汽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壺蓋上加上一個連杆。”劉鈞這時候拿起一隻筷子頂在壺蓋上。


    他的手隻是拖著筷子,沒有握緊。


    接著他又堵上,鬆開壺嘴。


    隨著壺蓋的起落,他手中的筷子也不斷升高,降低。


    “那麽這根筷子一樣的連杆就會出現上下,前後的運動,這根筷子上再連接上一個飛輪,是不是就像水輪一樣能夠轉動了?”劉鈞繼續說道。


    “妙啊,妙啊!”龔銘一直皺眉沉思,現在恍然大悟,“其實就是用這什麽蒸汽的力氣代替水的力氣。”


    “沒錯,就是這個道理。“劉鈞覺得自己的現場教學已經很形象了,若是它們再不動,這智商也就不要再匠造司呆著了。


    龔銘頻頻點頭,“所以這蒸汽機其實就是個水壺,不過這個水壺是鐵的。”


    “沒錯,現在水力鏜床已經有了,你們現在就是想辦法造個封閉性好的大水壺出來。”劉鈞走到圖紙麵前,“上麵還有一些零件都不難,按照上麵來就行了。”


    “是,殿下。”龔銘說道,“這個東西若是造出來,就再也不需要擔心水流的問題了,到時候在任何地方都能達到水力機械的功效。”


    “所以,一旦蒸汽機研造出來,所有的工坊中就都能用上了,那時候造東西可就快多了。”


    龔銘已經嚐到了水力鑽床的好處。


    所以,劉鈞說的這番景象讓他十分渴望。


    “來,都一起看看。”龔銘招唿匠人。


    對他來說,現在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他也要把這個東西造出來。


    “好了,本王不打擾你們了。”


    見龔銘和匠人露出前所未有的興趣,他心中十分滿意。


    對於技術,就要保持這樣的勁頭。


    離開研造院,劉鈞出了王府。


    在侍衛的護送下向高鴻允的宅子去了。


    杏花園建成後,紡紗坊便搬了過去。


    現在這個地方被改成了內學堂。


    三個月前,一些買來的,聰明伶俐的奴婢便被送到這裏。


    李然派遣了一些士子專門來教他們認字和數字的加減法。


    現在這些奴婢基本上能夠看懂一些簡單的書籍了。


    了解到這個情況,他覺得該自己上場了。


    他要用三年的時間讓這些奴婢學會當代高中程度的數理化知識。


    畢竟這些奴婢不學語文,不寫文章,也沒有英語曆史生物地理這些課程。


    隻有數理化。


    他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以最快的速度培養一批景州科學家。


    至於曆史,地理這些,等以後慢慢完善就行了。


    畢竟他有全套的教科書,又不需要重頭摸索。


    “見過殿下!”


    學堂門口,全副武裝的士兵向劉鈞行禮。


    不同於普通的學堂,內學堂采取的是軍事化管理。


    裏麵的學員每個星期隻有一天能夠出門。


    但即便出門也不能獨行,至少要六個人一起出去。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知識的保密。


    同時,這些學員也是飛狐衛監視的重點對象。


    若是出現叛徒,可在第一時間解決掉。


    走進大門,一陣讀書的聲音飄入耳中。


    正對著大門的青石路兩側都是滿座一堂的學員。


    經過篩選,內學堂中當前有學員六百三十二人。


    至於年齡,他沒有選太小的,畢竟太小的不懂事,也無法理解治學的重要。


    所以學員的年齡基本都在十三歲到十八歲。


    這個年齡的學員已經能夠一心服從號令學習了。


    “六百號人,夠嗆啊。”劉鈞心裏有些苦,但是為了景州他也隻能拚了。


    不過好在他已經為景州奠定了穩定的基石。


    他倒是能夠抽出部分時間來親自教學。


    在學堂內轉了一圈,劉鈞發現學員們都很認真。


    這讓他很滿意。


    雖說奴婢這個詞有些殘酷,但也因為這個願意,他們十分聽話。


    這樣的話,他的教學相對就更容易一些了。


    迴到王府的勤政殿,劉鈞在書案上拿起三本教材。


    這些教材是他綜合小數到高中的數學,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化學綜合抄寫出來的。


    裏麵去掉了一些重複的內容,而且都改用了榮朝的字。


    這樣學員看起來也就不吃力了。


    “胡為,將這三本書拿去印六百三十二份出來,一份不能多,若是市麵上有類似的書出來,本王砍了你的腦袋。”劉鈞說道。


    榮朝是有印刷術,比如說雕版印刷。


    印刷的匠人將內容雕刻在木板上,再拓印出來就行了。


    “是,殿下。”胡為額頭冒冷汗。


    帶著書籍,他去了杏花園。


    這裏有官府專門的印刷工坊。


    “六百三十二份,一份不能少,一份不能多,否則砍了你們的腦袋。”


    胡為學著劉鈞的口氣喝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