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書地圖在起點app詳情頁書友圈置頂帖,隻要點一下正在看的小說頁麵,上麵會出現…的標誌,打開就是詳情頁,詳情頁往下翻,能看見紅色的書友圈三個字,點開進去,最上麵有藍色的置頂兩個字,點進去就是地圖。


    朝會之後,日子清閑下來。


    但喜慶的日子裏,時間仿佛流逝的越發迅速。


    隻是相比景州的祥和氛圍,榮朝內許多人卻度日如年。


    宣州,大梁城。


    趙祁在書房內來迴踱著步子。


    宰相蕭玉山立在一側,眼觀鼻,鼻觀心,似乎對一切熟視無睹。


    “廢物,都是廢物!”趙祁罵道:“堂堂朝廷的禁軍竟然連一幫亂民都打不贏,簡直豈有此理,該殺,這些混賬全都該殺!”


    “皇上息怒,朝廷的禁軍戍衛皇城,從未外出作戰,乍一接敵潰敗,也在情理之中。”蕭玉山淡淡說道。


    趙祁聞言,狠狠一拍桌子,又急步來到榮朝的地圖前仔細端詳。


    自秋季五州爆發民亂後,他第一時間派出禁軍彈壓。


    他的本意是讓這隻直屬他的禁軍此番曆練一番。


    但令他惱怒的是,禁軍直接被亂民組成的軍隊擊敗。


    入冬以來更是一路潰敗,被亂軍攻入了陳州。


    這陳州位於宣州的東北方向。


    一直是宣州的東方門戶,若是宣州失守,亂軍便可以直接逼近宣州東北方向的陳關。


    而這還不止,唐州,茂州,梁州的戰火也是越燒越旺。


    一個名叫孟嚐的人甚至在唐州自立為王,稱自己為唐王,並稱麾下有百萬之兵。


    其崛起之勢毫不輸給當年崛起的漢王。


    “若是茂州,湯舟,梁州,陳州,趙州皆失,宣州就危險了。”趙祁越想越是心驚。


    看到最後,他轉過身來,看向蕭玉山,“蕭相,你一定要救我。”


    蕭玉山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皇上玩笑了,老臣不過一介文官,輪起武功怎麽能同陛下相提並論,以老臣看,皇上當繼續擴充禁軍,彈壓亂民才是。”


    趙祁聞言,眼中的羞怒一閃而逝,最終露出謙和的笑容。


    “蕭相,擴充禁軍是朕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朕現在就下令處死這些奸佞小人。”趙祁說道。


    蕭玉山的眼角微微睜開,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皇上明白就好,有這些小人在,皇上如何做一個明君。”


    “蕭相說的是,還望蕭相能夠調遣黑旗軍進入五州平亂。”趙祁以商量的口吻說道。


    蕭玉山笑了笑,他道:“黑旗軍有戍守西部邊陲的重任,此時不能調動,否則西秦和大楚趁機興兵,那便是內憂加上外患了。”


    趙祁暗罵一聲老狐狸,心道你是舍不得自己家的軍隊。


    但他臉上依舊帶著笑容,“可是若是民亂再繼續擴大,波及其他州,隻怕榮朝……”


    “皇上不要心急,老臣倒想起一件事,當初高祖與九大異姓王的誓約中有一條,那就是榮朝危急之時,異姓王們有義務出兵襄助,否則視同背約,皇上不如派出使者前往九王封土,令他們履行誓約。”


    趙祁聞言,恍然大悟。


    如今五州民亂如同燃燒起來的熊熊大火。


    朝廷的兵馬填進去杯水車薪。


    此番,即便朝廷傾盡全力,到時候也必然會極大的衰落,甚至有傾覆的危險。


    若是向異姓王借兵,則可以削弱異姓王的同時又解決民亂。


    而且若是有異姓王拒不履行,那麽失態平息後,他便有理由動兵了。


    “還是蕭相高明啊。”趙祁頓時高興起來。


    蕭玉山點了點頭,“如果沒有什麽事,老臣便迴去了。”


    “蕭相請。”趙祁將蕭玉山送到門口。


    見蕭玉山離去,眼中頓時泛起濃烈的恨意。


    這些年他在軍中的功績俱都是黑旗軍幫他撈的。


    登基之夜,也是蕭玉山一手策劃。


    可以說沒有蕭玉山,他不可能有現在的一切。


    也正因為如此,登基後他才給了蕭家無上的榮耀。


    甚至娶了蕭玉山那個奇醜無比的女兒,將其立為皇後。


    但享受到至尊的榮耀後,他又怎麽甘心一直受到蕭玉山的擺布。


    所以這段時間他才冷落蕭家官員和將領,加強禁軍。


    但是一場民亂把這一切都毀了。


    皇城外。


    蕭玉山登上一輛馬車,臉上陡然變得陰沉起來。


    當初他選擇扶持趙祁,看中的便是其沒有背景,易於掌控。


    但他沒想到這趙祁登上皇位後便同他變了臉色。


    在他麵前不再唯唯諾諾,而是端著一副皇上的架子。


    “哼,無知小兒,我蕭玉山能讓你登上皇位,自然也能把你拉下來,等禁軍,異姓王和那些亂民兩敗俱傷,到時便是我蕭家出手的時候。”低低沉吟了數語,蕭玉山冷笑連連。


    ……


    漢州。


    榆陽城,漢王府。


    漢王陶敢望著院中的落雪輕鎖眉頭。


    他年約五十歲,身材高大,眉目有神。


    即便兩鬢添了白發,也難掩身上的英氣。


    在身邊,一個四十歲,穿著盔甲的將領正向他說著什麽。


    不多時,他便皺起了眉頭。


    “這個唐王什麽來路,竟然拒絕本王拉攏?”陶敢心中不悅。


    五州的災民聽見他的名號,無不搶著投奔於麾下。


    這個唐王也太不識抬舉了。


    “不過一個識得幾個字的小吏而已,以末將看,其不過因麾下聚眾甚多,才如此猖狂。”將領說道。


    漢王沉吟了一會兒,“既然他不識抬舉,就不要再枉費氣力,當前還是拿下陳州為重,蟄伏了十五年,是該讓榮朝天翻地覆了。”


    將領眼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此次五州大亂,眾多漢王府的將領進入五州。


    甚至一部分漢王的軍隊也扮成亂軍進入五州。


    也正是在漢王軍隊的引領下,朝廷的禁軍才節節敗退。


    不過當前,他們主要的勢力範圍還集中在趙州和陳州,茂州和唐州則被那個唐王占據。


    至於梁州。


    這個地方眾多災民進入了景州,人口少了一半,沒有大亂。


    而且因為顧忌那個唐王,他們沒有大舉進入梁州。


    那個唐王似乎也顧忌漢王,所以目前梁州反而是最平靜的。


    “末將等這一天已經太久了,這天下將是殿下的。”將領朗聲說道。


    漢王輕捋長須。


    十五年的時間,他在楚州,漢州和江州苦心經營。


    如今三州富庶,兵強馬壯。


    現在,是他實現早年夙念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