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正午。


    劉鈞返迴了景陽城。


    剛進王府,李然和薛常青便前後腳到了。


    “殿下,下官和薛將軍已經將農建營的官員和將領定下來,請殿下過目。”


    李然邊說,邊將一個本子交給劉鈞。


    仔細看了一遍,劉鈞拿起朱筆一一圈閱。


    上麵的人他都了解,進入官府之後表現的還不錯。


    “如今流民越來越多,農建營要立刻上馬,有一批災民就走一批去屯田,否則越是延誤下去,對景州的糧草壓力越大。”劉鈞沉吟道。


    “是,殿下。”李然和薛常青頓時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


    如今整個景州原住民也不過百餘萬人。


    這災民的數量就要超過本地人。


    現在一下管理這麽多人,誰也沒這個經驗。


    看出二人的擔心,劉鈞道:“不要害怕,大膽去幹,有什麽事,本王給你們兜著。”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俱都輕輕鬆了口氣。


    三人又討論了一些屯田事項後,二人離去。


    隨後的三個月,又有大批的災民進入景州,前後相加,人數達到了三百餘萬。


    加上購買的奴婢,景州新增加的人口足有四百餘萬。


    眼見新進人口到了景州的承受極限。


    劉鈞這才下令停止人口的引進。


    與此同時,府衙組織的農建營也向四府開拔,按照計劃實施屯田計劃。


    工曹王瑜更是帶著工曹官員在四府到處督造河渠。


    新的田畝不斷沿著新建的河渠鋪展開來。


    僅是第一個月,李然上報的新增田畝就達到了二百萬畝。


    如果一切順利,在來年開春之前,一半的災民便可以落地從事農桑。


    而到秋收,剩下的災民便可全部安頓下去,從事生產。


    整個景州忙成一鍋粥的時候,劉鈞也沒有閑著。


    軍隊上,他從災民種招募青壯充入軍隊,又令商務司通過商會從北方購買戰馬,正式組建騎兵。


    工業上,他下令擴建位於靜安府的造船坊。


    將從榮朝搜羅的三千造船匠派遣過去。


    同時又給了兩萬木匠作為輔助。


    至於奴婢們,一部分被分派到匠造司,一部分被分派到工業司,剩下的則被納入官田中,從事農桑。


    而挑選出來的精英被送入學堂,先學習文字。


    忙碌的氛圍,直到入冬第一場雪傾斜而下,方漸漸平息。


    而此時,所有計劃內的事項也都塵埃落定了……


    王府。


    昨夜的一場鵝毛大雪後,各處積滿了厚厚的白雪。


    因每日晨跑的習慣,劉鈞早沒了睡懶覺的習慣。


    早早在院子裏欣賞滿地的銀白。


    湯圓,平兒和青兒,服侍劉鈞穿衣洗漱後,便忍不住跑入雪中打起了雪仗。


    寢殿前,俱都是三人的笑鬧聲。


    “好多年沒下過這麽大的雪了。”


    趙玉燕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了過來,滿臉的笑容。


    在她身後跟著王嬤嬤,此時王嬤嬤的懷中正抱著一個嬰兒。


    “瑞雪兆豐年,希望明年景州的糧食能夠來個大豐收。”劉鈞說道。


    趙玉燕抿嘴輕笑,“你呀,現在滿腦子都是政務,如今馬上就要到年關了,你也該休息休息了。”


    “呃……”


    劉鈞莞爾,自他穿越後,的確沒有一天是清閑的。


    畢竟接收一個爛攤子,怎麽也得給收拾妥當了。


    隻是外四府尚未收迴,而榮朝入冬後五州災民更難乞食,餓殍千裏。


    盡管他極力收攏了三百餘萬災民,但沒有活路的災民還是亂了。


    加之漢王在其中興奮作浪。


    與漢王封土最近的趙州亂民已經攻破了趙州九府之地中的六府。


    眼見形勢急轉直下,朝廷派出了四十萬大軍進入五州彈壓。


    在他看來,壓倒榮朝最後一根稻草還是落下了。


    今後,榮朝內會有何變化,他也無法推測。


    “五州民亂若是彈壓不下,隻怕要天下大亂,孩兒不敢有一絲掉以輕心啊。”劉鈞歎了口氣。


    趙玉燕有些心疼劉鈞,畢竟劉鈞今年才十四歲。


    而他剛剛繼承了王爵,就要麵對如此多的困難。


    “母妃不指望你有多大成就,一輩子能開開心心就行了。”趙玉燕接過王嬤嬤懷中的嬰兒,“你舅舅以前那般榮耀,最終不也是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隻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劉鈞說道。


    亂世,從來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要麽成王,要麽成寇。


    趙玉燕微微點頭。


    若是以前,她定然會十分擔心劉鈞。


    但是現在她覺的劉鈞的本事即便不能逐鹿天下,但安居一方也是足夠的。


    畢竟憑借景州的天險,沒有一番本事是絕對打不進來的。


    二人正說著,門官王東跑了過來,說是李然等四府四品以上官員俱都到了。


    劉鈞點了點頭,換上王袍,徑直去了王府內的景仁殿。


    這是一個麵積十分寬敞的大殿。


    每年年終,八府四品及以上官員都要到景仁殿麵見劉鈞。


    同時將一年的成績匯報給靖王,同時規劃明年的事項。


    這個傳統延續了二百餘年。


    隻是今年到他這裏,隻剩下四府官員了。


    “參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景仁殿。


    以李然為首的三十多個官員齊聲向劉鈞行禮。


    在劉鈞從寢殿出來前,王東已經打開王府大門讓他們進來。


    “免禮。”


    劉鈞將目光投向李然,薛常青,蘇縉,王軒,王瑜,龔銘,餘晉以及四府知府等人。


    這些日子以來,製定政策的是他。


    但將這些政策落實下去的是他們。


    所以,真正的辛苦的他們。


    露出笑容,他說道:“馬上就要到年關了,諸位都辛苦了,今日在這景仁殿,合計合計今年的成敗,羅列羅列明年的事項,未雨綢繆,等說完了,本王給你們每個人一份厚厚的賞賜。”


    眾人聞言,俱都露出笑容。


    忙碌了一年,誰都想休息。


    這次景仁殿朝會後,他們馬上就可以放幾天年休了。


    而按照慣例,每年這個時候,靖王都要給重要的官員封賞。


    所以劉鈞開口,他們自然有些期待的興奮。


    因為誰都知道今年景州收入豐厚。


    這個封賞或許真的很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梟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著家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著家的蝸牛並收藏帝國梟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