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個給你!”
城牆上,劉鈞將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給了蘇縉,正是望遠鏡。
“這是何物?”
同劉鈞登城的時候,他便看到劉鈞手中拿著這個東西。
雖然感到奇怪,但他沒有問。
現在,劉鈞把這個東西給了他,他不由奇怪起來。
“豪山府之戰,本王也給了薛長青一個。”劉鈞說道。
“哦?”
蘇縉聞言接過了望遠鏡。
二人一個身為邊軍大將,一個是護軍府大將。
在官場上和和睦睦,但二人一直暗中較勁。
正因為如此,上次見了護軍府的火繩槍戰陣後,他才如此著急。
對於他來說輸給別人可以,輸薛常青不行。
而至於為什麽則要牽扯到年輕時一些糾葛了。
“這個有什麽用?”
蘇縉把望遠鏡拿在手中,上看看,下看看。
劉鈞笑了笑,從他手中拿過望遠鏡,演示了一遍給他看,並指著山上一棵鬆樹,讓他用望遠鏡去瞧。
蘇縉看去,一開始隻看到茫茫藍天。
當他左右晃動望遠鏡時,忽然看見一棵樹出現在自己眼前,樹上一隻喜鵲正在跳來跳去。
喜鵲身上的羽毛甚至都能看得分外清楚。
見到此種場景,他不由怔了一下。
挪開望遠鏡對比了一下,他發現那棵樹肉眼看起來十分模糊。
臉色頓時變了,他再次拿起望遠鏡看了過去,的確就是那棵樹。
“這,這,這……”蘇縉連說了數個這字,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和薛長青當時的心情一樣,他已經震驚到無以複加。
“這個東西叫望遠鏡,乃是戰場之上料敵先機的利器,如今整個軍中隻有你和薛長青兩人有。”劉鈞在一旁解釋。
蘇縉也不知道有沒有聽見劉鈞的話。
他如同魔怔了一般,拿著望遠鏡看來看去,良久他像寶貝一般把望遠鏡揣在了自己的懷中。
“有此利器,簡直像長了一副千裏眼啊,堪比神仙法術了。”蘇縉癡癡道。
劉鈞歎了口氣,估計這位和薛常青一樣,幾天內都無法正常了。
眼見天色漸暗,他不在理會自言自語的蘇縉,轉身下了城牆。
當晚,劉鈞在參軍府中過夜,隔日清晨,他還尚未睡醒,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嗚嗚聲。
“殿下,外麵的士兵說,扶餘人又來襲城了。”
胡為已經探聽過了消息。
穿上衣服,劉鈞向外走去,正遇到趕來的蘇縉。
“殿下不必驚慌,扶餘人騎兵每天都迴來轉一轉的。”蘇縉安慰道,他以為劉鈞是要躲起來。
劉鈞神態輕鬆,他道:“本王什麽時候驚慌了,走,去城牆上看看。”
蘇縉聞言怔了一下,反應過來忙道:“殿下不可,扶餘人的騎射還是很準的,箭矢無眼啊。”
劉鈞哪管他說他什麽,徑直向北城牆去了。
他來到軍中可不是僅僅為了送裝備,更是為了樹立自己在軍中形象。
這點小動靜便龜縮起來,他將來還怎麽統領軍隊。
“噯……”蘇縉忙追上去。
薛石跟在蘇縉身後,道:“殿下已經不是以前的殿下了,豪山府之戰可比這危險多了,殿下也沒怕過。”
蘇縉也在邊軍也聽說了劉鈞豪山府一戰,一擊敗退亂軍的事情。
但他和邊軍將領都認為不過是劉鈞為了自己的威望搶薛常青的功勞。
隻是現在薛石都這麽說,他頓時有些驚訝。
因為他知道薛石是個直腸子,不會拿軍功這種事說謊。
聞言,他望著劉鈞的背影,想到劉鈞給他的《步兵操典》若有所思。
或許他太過低估這位小靖王了,在火器的使用上,他未必比劉鈞強。
登上城樓,塵土翻揚中,劉鈞看見一隊騎兵正向景山塞而來。
城牆上,弓箭手已經依次展開,警惕地注視著扶餘騎兵。
“騷擾的扶餘騎兵越來越多了。”蘇縉走到劉鈞身邊,皺著眉頭說道。
這一隊騎兵至少有八百人,呈一字疾馳而來,倒是顯得氣勢洶洶。
“扶餘人或許已經在調兵遣將,隻等待秋收之後便動手。”劉鈞說道。
望著這麽多騎兵他有些羨慕。
扶餘人隨便一個負責騷擾的騎兵隊就這麽多人,而他整個景州也不過兩千騎兵。
正因為如此,和扶餘人交戰他們一向隻能防守。
即便重創了扶餘人攻城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全殲。
薛石也有些眼熱,他的父親已經告訴了他劉鈞的想法。
用不了多久,他就不用當劉鈞的貼身侍衛,專門負責建設景州的騎兵了。
而當下建設騎兵最要緊的便是馬匹。
眾人各有所思的時候,扶餘人的騎兵逐漸到了城下。
在距離二百步的位置,他們停下,嘴中開始不停咒罵。
還有一些騎兵則彎弓對著城牆一陣拋射。
伴隨一陣“嗖嗖”的破空之聲,數百箭矢如同下雨一般落在城牆上。
“殿下小心。”蘇縉說道,命令士兵將一麵盾牌舉在劉鈞頭頂,抵擋箭雨。
城牆上的弓箭手也沒有閑著,對扶餘騎兵還了一陣拋射。
雙方你來我往,箭矢落在城牆上的聲音不絕於耳。
“若是有火炮在,豈會讓這幫狗崽子如此囂張。”蘇縉惱恨地看向扶餘騎兵。
劉鈞一直在觀察,他發現比起扶餘人,邊軍弓箭手射擊的力度和距離都不如扶餘騎兵。
這樣看來,弓箭方麵景州是不如扶餘人的。
推測出這個結果,他更加堅信了裝備火繩槍的信念。
“或許扶餘騎兵就是為了探查景州是否還有火炮,所以才會如此頻繁襲擾。”劉鈞說道,“如此正妙,等火炮抵達,到時候便能出其不意。”
蘇縉也想過這個可能,聞言,他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後,扶餘騎兵的箭矢似乎空了。
隻聽見一陣唿喝之聲,扶餘騎兵縱馬離去,留下一股煙塵。
“守住景山塞不難,奪迴外四府難啊。”
望著遠去的扶餘騎兵,劉鈞微微歎了口氣。
盡管如今景州上下都渴望奪迴外四府,但隻怕所有人心中也都清楚,這難於登天。
畢竟以州之力抗一國,這是何等的令人絕望。
城牆上,劉鈞將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給了蘇縉,正是望遠鏡。
“這是何物?”
同劉鈞登城的時候,他便看到劉鈞手中拿著這個東西。
雖然感到奇怪,但他沒有問。
現在,劉鈞把這個東西給了他,他不由奇怪起來。
“豪山府之戰,本王也給了薛長青一個。”劉鈞說道。
“哦?”
蘇縉聞言接過了望遠鏡。
二人一個身為邊軍大將,一個是護軍府大將。
在官場上和和睦睦,但二人一直暗中較勁。
正因為如此,上次見了護軍府的火繩槍戰陣後,他才如此著急。
對於他來說輸給別人可以,輸薛常青不行。
而至於為什麽則要牽扯到年輕時一些糾葛了。
“這個有什麽用?”
蘇縉把望遠鏡拿在手中,上看看,下看看。
劉鈞笑了笑,從他手中拿過望遠鏡,演示了一遍給他看,並指著山上一棵鬆樹,讓他用望遠鏡去瞧。
蘇縉看去,一開始隻看到茫茫藍天。
當他左右晃動望遠鏡時,忽然看見一棵樹出現在自己眼前,樹上一隻喜鵲正在跳來跳去。
喜鵲身上的羽毛甚至都能看得分外清楚。
見到此種場景,他不由怔了一下。
挪開望遠鏡對比了一下,他發現那棵樹肉眼看起來十分模糊。
臉色頓時變了,他再次拿起望遠鏡看了過去,的確就是那棵樹。
“這,這,這……”蘇縉連說了數個這字,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和薛長青當時的心情一樣,他已經震驚到無以複加。
“這個東西叫望遠鏡,乃是戰場之上料敵先機的利器,如今整個軍中隻有你和薛長青兩人有。”劉鈞在一旁解釋。
蘇縉也不知道有沒有聽見劉鈞的話。
他如同魔怔了一般,拿著望遠鏡看來看去,良久他像寶貝一般把望遠鏡揣在了自己的懷中。
“有此利器,簡直像長了一副千裏眼啊,堪比神仙法術了。”蘇縉癡癡道。
劉鈞歎了口氣,估計這位和薛常青一樣,幾天內都無法正常了。
眼見天色漸暗,他不在理會自言自語的蘇縉,轉身下了城牆。
當晚,劉鈞在參軍府中過夜,隔日清晨,他還尚未睡醒,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嗚嗚聲。
“殿下,外麵的士兵說,扶餘人又來襲城了。”
胡為已經探聽過了消息。
穿上衣服,劉鈞向外走去,正遇到趕來的蘇縉。
“殿下不必驚慌,扶餘人騎兵每天都迴來轉一轉的。”蘇縉安慰道,他以為劉鈞是要躲起來。
劉鈞神態輕鬆,他道:“本王什麽時候驚慌了,走,去城牆上看看。”
蘇縉聞言怔了一下,反應過來忙道:“殿下不可,扶餘人的騎射還是很準的,箭矢無眼啊。”
劉鈞哪管他說他什麽,徑直向北城牆去了。
他來到軍中可不是僅僅為了送裝備,更是為了樹立自己在軍中形象。
這點小動靜便龜縮起來,他將來還怎麽統領軍隊。
“噯……”蘇縉忙追上去。
薛石跟在蘇縉身後,道:“殿下已經不是以前的殿下了,豪山府之戰可比這危險多了,殿下也沒怕過。”
蘇縉也在邊軍也聽說了劉鈞豪山府一戰,一擊敗退亂軍的事情。
但他和邊軍將領都認為不過是劉鈞為了自己的威望搶薛常青的功勞。
隻是現在薛石都這麽說,他頓時有些驚訝。
因為他知道薛石是個直腸子,不會拿軍功這種事說謊。
聞言,他望著劉鈞的背影,想到劉鈞給他的《步兵操典》若有所思。
或許他太過低估這位小靖王了,在火器的使用上,他未必比劉鈞強。
登上城樓,塵土翻揚中,劉鈞看見一隊騎兵正向景山塞而來。
城牆上,弓箭手已經依次展開,警惕地注視著扶餘騎兵。
“騷擾的扶餘騎兵越來越多了。”蘇縉走到劉鈞身邊,皺著眉頭說道。
這一隊騎兵至少有八百人,呈一字疾馳而來,倒是顯得氣勢洶洶。
“扶餘人或許已經在調兵遣將,隻等待秋收之後便動手。”劉鈞說道。
望著這麽多騎兵他有些羨慕。
扶餘人隨便一個負責騷擾的騎兵隊就這麽多人,而他整個景州也不過兩千騎兵。
正因為如此,和扶餘人交戰他們一向隻能防守。
即便重創了扶餘人攻城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全殲。
薛石也有些眼熱,他的父親已經告訴了他劉鈞的想法。
用不了多久,他就不用當劉鈞的貼身侍衛,專門負責建設景州的騎兵了。
而當下建設騎兵最要緊的便是馬匹。
眾人各有所思的時候,扶餘人的騎兵逐漸到了城下。
在距離二百步的位置,他們停下,嘴中開始不停咒罵。
還有一些騎兵則彎弓對著城牆一陣拋射。
伴隨一陣“嗖嗖”的破空之聲,數百箭矢如同下雨一般落在城牆上。
“殿下小心。”蘇縉說道,命令士兵將一麵盾牌舉在劉鈞頭頂,抵擋箭雨。
城牆上的弓箭手也沒有閑著,對扶餘騎兵還了一陣拋射。
雙方你來我往,箭矢落在城牆上的聲音不絕於耳。
“若是有火炮在,豈會讓這幫狗崽子如此囂張。”蘇縉惱恨地看向扶餘騎兵。
劉鈞一直在觀察,他發現比起扶餘人,邊軍弓箭手射擊的力度和距離都不如扶餘騎兵。
這樣看來,弓箭方麵景州是不如扶餘人的。
推測出這個結果,他更加堅信了裝備火繩槍的信念。
“或許扶餘騎兵就是為了探查景州是否還有火炮,所以才會如此頻繁襲擾。”劉鈞說道,“如此正妙,等火炮抵達,到時候便能出其不意。”
蘇縉也想過這個可能,聞言,他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後,扶餘騎兵的箭矢似乎空了。
隻聽見一陣唿喝之聲,扶餘騎兵縱馬離去,留下一股煙塵。
“守住景山塞不難,奪迴外四府難啊。”
望著遠去的扶餘騎兵,劉鈞微微歎了口氣。
盡管如今景州上下都渴望奪迴外四府,但隻怕所有人心中也都清楚,這難於登天。
畢竟以州之力抗一國,這是何等的令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