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麽多銀子,高鴻允倒是肯下血本。“
高鴻允薛石前後腳剛走,趙玉燕便過來了。
走上前,一一看過箱子裏的銀錠,她不住搖頭。
“這些都是景州的民脂民膏,惶急之下,這麽輕易就拿出額外二十萬兩,足見府庫的銀子被他貪墨了許多。”劉鈞狠狠錘了一下木頭。
“此次陰差陽錯,讓他吐出來些總歸是好事,不過,你也不必著急,將來扳倒了他和他的一眾黨羽,那些被貪墨的銀子還會迴來的。”又瞥了眼滿箱的銀子,她問:“你就準備這麽放過他了?”
“自然不是,孩兒同他說了,要同母妃商議。”
”待會兒孩兒會令下人放出話去,說是孩兒同母妃大吵了一架,他高鴻允死罪可免,但用人不淑,必須懲戒,趁機削了他王府參軍的頭銜。”
”沒了調兵之權,他便無法再把手伸向軍中,至於他已經安插的人,孩兒會想辦法除掉。“劉鈞說道。
幹活的時候他腦袋沒閑著,一直在思考怎麽對付高鴻允。
“王兒真是長大了。”趙玉燕神情欣喜
劉鈞自悔悟後,給了她太多的意外。
她本以為劉鈞還需要她輔佐,現在看來是她多慮了。
雙掌合十,又念叨了一陣感謝佛祖之類的,趙玉燕也不問劉鈞為什麽做木匠活,轉身就要走。
想到什麽,她又迴身說道:“對了,那四個狐媚子死了,今後總得有人伺候你洗漱穿衣,在房中為你做些雜物,以讓你專心政務,那個湯舟有個妹妹,母妃剛去見了,倒是不錯。”
劉鈞張了張嘴,本想拒絕,但心想自己現在大小也是個王爺。
身邊沒個丫鬟侍奉傳出去會被外人笑話。
再者,古代生活確實不如現代方便。
洗漱的水,喝的水都需要從井中取。
取來還得燒,一身衣服穿起來也是麻煩,若是大小事情都自己來,的確會浪費很多時間。
而對他而言,現在時間很寶貴。
“胡為倒是說過湯舟有個妹妹,這個湯舟秉性不錯,他的妹妹定也是個妥帖的人,她叫什麽?”劉鈞問道。
“她的名字倒是有趣,叫湯圓。”趙玉燕說時,忍不住掩嘴輕笑。
“……”劉鈞無語,不過倒是挺可愛的名字。
止住笑,趙玉燕忽然麵色一肅,冷聲道:“母妃令湯圓侍奉你,你絕不可任性胡來,那湯舟是個烈性子,你待他有恩,他舍命相報,你若負了他,隻怕他便要拚命相搏了。”
“孩兒知道了。”
劉鈞翻了翻白眼,他可不是小王爺那頭種豬,見母的走不動道。
又囑咐了一番,趙玉燕折身迴去了。
現在她很安心,也放心劉鈞去做什麽,她隻幫打理王府中的雜務,讓他無後顧之憂即可。
劉鈞依舊沉浸在木匠活中。
對他而言,景州目前的困境隻能依靠科技來突破。
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可不是句空話。
所以暫時壓製高鴻允之後,他準備多費些心思改良景州匠造司中的各項技術。
龔銘固然有點底蘊,但比起接受過當代正規教育他來說還差十萬八千裏。
由他野蠻發展和自己親自主導之間差別巨大。
一連忙了兩天,第三天中午的時候珍妮式紡織機大功告成,比原本計劃的時間少了一天半。
“王爺,棉花來了。”胡為抱著一個竹筐放在劉鈞麵前。
擦了擦汗,劉鈞望著半個人高,像是床架子的紡紗機,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同於大榮朝隻有一個橫放錠子的紡紗機,珍妮式紡紗機的錠子是立式的,這樣的錠子有八十個。
在立式木架的尾部和中間各有兩排三十公分寬,且平行的木梁。
木梁中間間隔豎著許多上部帶鉤的細棍,細棍下麵嵌在木梁的圓孔內,上部置空,這些細棍叫錠杆。
兩排木梁中間是一個木製滾筒,滾筒上有繩環繞錠杆下部,滾筒和手搖大轉輪以麻繩鏈接。
搖動大轉輪,滾筒轉動,帶動錠杆旋轉。
而錠子是筒型的,可以套在錠杆上,錠杆旋轉,錠子便旋轉起來。
“拿來!”
立式紡紗機製作完成,但還要看效果如何,所以他準備親自上陣紡紗。
從竹筐中拿出去了棉籽的棉花,劉鈞手拿一段現成的紗線鉤住錠杆上部下彎的鉤子。
又將棉花與紗線接住,撚在手中,棉花便被錠杆鉤與手固定了。
這時,他手搖大轉輪帶動滾筒,滾筒又帶動錠杆轉動起來。
紗線扯動棉花,不斷拉伸成線。
完成這個步驟,他不再轉動大轉輪,力道一鬆,紗線便從鉤子上脫離,落到錠子上去了。
在紡紗機的前端,還有一個能夠前後移動的小走車。
小走車下麵有凹槽,嵌在紡紗機兩側的縱向木梁上。
車上麵裝有兩塊壓板,拉起後能通過粗紗,放下後能壓住棉花。
劉鈞將手中棉花用壓板壓住,將之前的動作又重複了七十九次才讓全部的錠子工作起來。
剩下他要做的就是不斷搖動大轉輪同時添加棉花。
“老漢活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做出如此神物。”
木匠中的老者眼中淚光點點,激動非常。
胡為已經看傻,王府中經過的下人也都停下來,目瞪口呆地望著劉鈞紡紗。
日頭漸落,竹筐中的棉花越來越少,紡紗機的錠子上纏繞的棉線越來越多。
棉花耗盡,劉鈞累的微微喘息,但精神卻清爽了百倍。
“你們這些女兒家最精通女紅,看看本王紡的棉線如何?”劉鈞取下一個錠子交給呆住看熱鬧的一個丫鬟。
微微紅了臉,丫鬟接住錠子,扯一段棉線細細看了起來。
“這棉線真真的好,比我娘親紡的還細,若是用此棉線織布,織出來的布絕對是上上品的。”丫鬟神色驚奇。
聽了這話,劉鈞渾身舒坦,這幾天忙碌總沒白費。
有了這種高效的紡紗機,景州總算有了一個穩賺不賠的行當。
接下來,他便要量產紡紗機,招南逃的百姓進入紡紗坊。
到了那時候,白花花的棉花進去,出來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高鴻允薛石前後腳剛走,趙玉燕便過來了。
走上前,一一看過箱子裏的銀錠,她不住搖頭。
“這些都是景州的民脂民膏,惶急之下,這麽輕易就拿出額外二十萬兩,足見府庫的銀子被他貪墨了許多。”劉鈞狠狠錘了一下木頭。
“此次陰差陽錯,讓他吐出來些總歸是好事,不過,你也不必著急,將來扳倒了他和他的一眾黨羽,那些被貪墨的銀子還會迴來的。”又瞥了眼滿箱的銀子,她問:“你就準備這麽放過他了?”
“自然不是,孩兒同他說了,要同母妃商議。”
”待會兒孩兒會令下人放出話去,說是孩兒同母妃大吵了一架,他高鴻允死罪可免,但用人不淑,必須懲戒,趁機削了他王府參軍的頭銜。”
”沒了調兵之權,他便無法再把手伸向軍中,至於他已經安插的人,孩兒會想辦法除掉。“劉鈞說道。
幹活的時候他腦袋沒閑著,一直在思考怎麽對付高鴻允。
“王兒真是長大了。”趙玉燕神情欣喜
劉鈞自悔悟後,給了她太多的意外。
她本以為劉鈞還需要她輔佐,現在看來是她多慮了。
雙掌合十,又念叨了一陣感謝佛祖之類的,趙玉燕也不問劉鈞為什麽做木匠活,轉身就要走。
想到什麽,她又迴身說道:“對了,那四個狐媚子死了,今後總得有人伺候你洗漱穿衣,在房中為你做些雜物,以讓你專心政務,那個湯舟有個妹妹,母妃剛去見了,倒是不錯。”
劉鈞張了張嘴,本想拒絕,但心想自己現在大小也是個王爺。
身邊沒個丫鬟侍奉傳出去會被外人笑話。
再者,古代生活確實不如現代方便。
洗漱的水,喝的水都需要從井中取。
取來還得燒,一身衣服穿起來也是麻煩,若是大小事情都自己來,的確會浪費很多時間。
而對他而言,現在時間很寶貴。
“胡為倒是說過湯舟有個妹妹,這個湯舟秉性不錯,他的妹妹定也是個妥帖的人,她叫什麽?”劉鈞問道。
“她的名字倒是有趣,叫湯圓。”趙玉燕說時,忍不住掩嘴輕笑。
“……”劉鈞無語,不過倒是挺可愛的名字。
止住笑,趙玉燕忽然麵色一肅,冷聲道:“母妃令湯圓侍奉你,你絕不可任性胡來,那湯舟是個烈性子,你待他有恩,他舍命相報,你若負了他,隻怕他便要拚命相搏了。”
“孩兒知道了。”
劉鈞翻了翻白眼,他可不是小王爺那頭種豬,見母的走不動道。
又囑咐了一番,趙玉燕折身迴去了。
現在她很安心,也放心劉鈞去做什麽,她隻幫打理王府中的雜務,讓他無後顧之憂即可。
劉鈞依舊沉浸在木匠活中。
對他而言,景州目前的困境隻能依靠科技來突破。
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可不是句空話。
所以暫時壓製高鴻允之後,他準備多費些心思改良景州匠造司中的各項技術。
龔銘固然有點底蘊,但比起接受過當代正規教育他來說還差十萬八千裏。
由他野蠻發展和自己親自主導之間差別巨大。
一連忙了兩天,第三天中午的時候珍妮式紡織機大功告成,比原本計劃的時間少了一天半。
“王爺,棉花來了。”胡為抱著一個竹筐放在劉鈞麵前。
擦了擦汗,劉鈞望著半個人高,像是床架子的紡紗機,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同於大榮朝隻有一個橫放錠子的紡紗機,珍妮式紡紗機的錠子是立式的,這樣的錠子有八十個。
在立式木架的尾部和中間各有兩排三十公分寬,且平行的木梁。
木梁中間間隔豎著許多上部帶鉤的細棍,細棍下麵嵌在木梁的圓孔內,上部置空,這些細棍叫錠杆。
兩排木梁中間是一個木製滾筒,滾筒上有繩環繞錠杆下部,滾筒和手搖大轉輪以麻繩鏈接。
搖動大轉輪,滾筒轉動,帶動錠杆旋轉。
而錠子是筒型的,可以套在錠杆上,錠杆旋轉,錠子便旋轉起來。
“拿來!”
立式紡紗機製作完成,但還要看效果如何,所以他準備親自上陣紡紗。
從竹筐中拿出去了棉籽的棉花,劉鈞手拿一段現成的紗線鉤住錠杆上部下彎的鉤子。
又將棉花與紗線接住,撚在手中,棉花便被錠杆鉤與手固定了。
這時,他手搖大轉輪帶動滾筒,滾筒又帶動錠杆轉動起來。
紗線扯動棉花,不斷拉伸成線。
完成這個步驟,他不再轉動大轉輪,力道一鬆,紗線便從鉤子上脫離,落到錠子上去了。
在紡紗機的前端,還有一個能夠前後移動的小走車。
小走車下麵有凹槽,嵌在紡紗機兩側的縱向木梁上。
車上麵裝有兩塊壓板,拉起後能通過粗紗,放下後能壓住棉花。
劉鈞將手中棉花用壓板壓住,將之前的動作又重複了七十九次才讓全部的錠子工作起來。
剩下他要做的就是不斷搖動大轉輪同時添加棉花。
“老漢活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做出如此神物。”
木匠中的老者眼中淚光點點,激動非常。
胡為已經看傻,王府中經過的下人也都停下來,目瞪口呆地望著劉鈞紡紗。
日頭漸落,竹筐中的棉花越來越少,紡紗機的錠子上纏繞的棉線越來越多。
棉花耗盡,劉鈞累的微微喘息,但精神卻清爽了百倍。
“你們這些女兒家最精通女紅,看看本王紡的棉線如何?”劉鈞取下一個錠子交給呆住看熱鬧的一個丫鬟。
微微紅了臉,丫鬟接住錠子,扯一段棉線細細看了起來。
“這棉線真真的好,比我娘親紡的還細,若是用此棉線織布,織出來的布絕對是上上品的。”丫鬟神色驚奇。
聽了這話,劉鈞渾身舒坦,這幾天忙碌總沒白費。
有了這種高效的紡紗機,景州總算有了一個穩賺不賠的行當。
接下來,他便要量產紡紗機,招南逃的百姓進入紡紗坊。
到了那時候,白花花的棉花進去,出來的就是白花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