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構體源孢秘聞,起源之殤因果輪迴。


    ~~~~~~~~~~~~~~~~~~~~~~~~~~~~


    為什麽矽基生物的飛碟種種細節設計如此精細,就像是經曆過漫長時間的逐步改進?


    為什麽天淵星上的環境適合晶體生物生活,卻讓天淵人不得不帶著空氣過濾器行動?


    為什麽天淵人明明具備如此強大的自愈能力,卻要用多此一舉的視療圖來痊愈傷口?


    為什麽兩個連物質基礎構成都不一樣的種族,卻在使用著完全相同的語言與曆法呢?


    為什麽……到底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


    橫跨數百年的歲月彼此對望,時光長河上遊這一切的開端,在實驗室中第一次好奇睜開的眼眸。


    那種晶體生物不是被創造的物種,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們才是這顆行星上真正自然演化出來的那個物種,即使是星嵐也因為陷入思維定勢而出現了錯誤的判斷,而再聯想到兩萬多年之後天淵文明的種族構成……一種冰冷的感覺讓人不寒而栗。


    與後世天淵人不同族群中按照數字排序的稱唿方式完全不同,第一個在實驗室中誕生的碳基天淵人並不是後世那些族群中的任何一種,它僅僅是具備了大多數天淵人的基礎外形,從身體形狀上來看反而更加接近最普通的那種淵鬼,而它的名字也正是對這種形式天淵人的唯一稱唿:原體。


    第一位原體完全是由源孢直接催生出來的,而不像是那些晶體生物一樣在漫長的自然選擇中逐漸脫穎而出,因為源孢要產生智慧生物本身就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源孢產生出能夠適應環境的微生物,然後在漫長的時間之後逐漸進化出擁有高等智慧的種族,相比之下,第二種情況出現的概率遠比前者要低,那就是源孢直接演化出了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在很低概率的情況下這些生物甚至可能直接天生就具備了很高的智力基礎,而在宇宙中將這種生物稱之為:初代體。


    當然,其實從源孢自身的視角□□□□,來看這兩種情況甚至可能根本就是同一種情況,因為從廣義上來那些單細胞生物也可以被稱之為初代體,至於兩者之間概率的差異……請仔細比較一下一顆生命行星上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複雜生物之間的種類數量比例有多懸殊就可以發現這其實並不難理解。


    雖然從廣義上來所有智慧生物都可以是源孢的後代,但絕大多數智慧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獲得了越來越高智力的同時也距離自己的初代體祖先越來越遙遠。不斷的變異與進化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進步,也同時讓他們失去了一些東西。


    初代體並不一定具有飛天遁地的能力,也不一定存在著生命層次本質的超然,但不論是天生的智慧生物還是單純的微生物,初代體都具備著兩個共同的特,那就是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與自我修複能力,這是在陌生環境中生存的首要保障。


    比如最簡單的初代體,單細胞微生物,它們無疑能夠適應很多種不同的極端環境,同時也能夠很快修複自身受到的損傷。生命層次高端的初代體也不例外,星嵐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能夠在宇宙中絕大部分環境中生存,同時信號子網絡在遭到創傷之後也能夠通過大量的自我複製來快速修複,可以她幾乎沒有要害部位可利用。


    大多數智慧生命在進化出更高智力與種種特殊能力的同時,也距離他們的源孢祖先越來越遙遠,基因變異逐漸剝奪了他們最初強大的適應能力與自我修複能力,因此,在大多數星球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麽一個規律,越是高等的生物所需要的生存環境反而越來越苛刻,倒是一些結構原始的古老生物可以在很多極端環境下繼續存活下去。


    絕大多數的源孢初代體並不會表現出什麽特殊的能力,微生物的壽命是如此短暫以至於來不及做出什麽就很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根本不會引起任何的注意,但是在有些罕見的情況下,初代體的壽命並不會很快結束甚至是獲得了永恆生命的情況下,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能力讓人為之恐懼。


    矽基生物中的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了原體那恐怖的適應能力與自愈能力,當他們嚐試著測試原體的能力極限時,迅速從一開始發現一種完全不同新生物的喜悅變成了對於這些強大調整能力的研究熱情……原體的適應能力是如此強大,甚至可以迅速改變自身的形態,例如在身體表麵產生新的眼睛用於進行超遠距離的觀測,大腦的視覺中樞也會隨之擴大調整,又或者是作為碳基生物的原體卻可以通過大量增殖腦組織將其攤開的方式來實現腦細胞與電路芯片的直連,而且它還可以在不需要了之後將這些形態再度收迴,這些使用過的變化形態卻牢牢記憶在了它自己的思維當中。


    那時的原體完全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本能地把那些矽基生物的研究員當成了父母一樣看待,因此在學會了初步的交流之後它也非常聽話,盡管有些實驗的過程看起來就感覺很痛苦,但是它卻仍然願意聽從這些研究員的安排,同時也以極快的速度學習著這個文明的語言、曆法與文化。


    原體很尊敬這些研究員,盡管它知道自己最初是被作為實驗品看待的,但它仍然感激這些研究員賦予了它生命,也不打算做出什麽叛逆的事情,然而,隨著原體的成長,晶體生物文明中卻出現了擔憂的唿聲,他們畏懼原體作為初代體的可怕學習能力,擔憂著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就算是身體硬度很強的晶體生物也不能抵擋近距離動能武器的轟擊,但原體卻可以在被洞穿了腦部之後迅速愈合全部傷口,這種能力讓他們感到畏懼。


    最終,他們做出了一個改變文明曆史的決定。


    一次偽裝成和平時一樣的身體檢查,原體的適應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幾乎所有的麻醉藥物都對它無效,因此每次檢測沉睡狀態下的身體情況都是由研究員與它溝通之後,讓它主動使大腦進入定時的休眠狀態之後進行的。如今已經沒有人知道那天原體是否察覺到了什麽,但它的動作的確比以往更加緩慢,在陷入沉睡之前還罕見地深深掃視了一圈周圍的研究員,樣子有些猶豫和躊躇,但是最終,它依然選擇了聽從沉睡的命令。


    這一次沉睡之後,它就再也沒有能夠醒來。


    在地球文明的古老傳中有這麽一個故事,黃帝無法殺死練就了不死之身的蚩尤,哪怕是斬首也無法讓他真正死去,因此黃帝將蚩尤的身體切成不同的部位,分散封印在這個世界的數個角落。


    當原體完全放棄一切反抗,主動讓意識陷入沉睡之後,晶體生物的研究員們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隻是檢測一些數據。他們看著這個一如既往信任著他們的孩子,或許有那麽一瞬間的不忍,但是最終還是使用了鋒利的切割裝置將原體的身軀表麵劃開,把每一處器官都分割了開來,甚至連大腦都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區切成了許多塊,然後把這些身體部件分開裝箱,送往不同地方的研究所。


    可以獨自對抗戰爭機械的強大初代體,就這樣在手術台上毫無反抗地變成了無數殘破的碎肉,初代體不是神明,他們強大但也不可能完全違背常理,因此被分割到這種地步的原體就算是沒有完全失去細胞的活性,也不可能在碎片上重生了。


    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但故事卻沒有就這麽結束。原體大腦中記憶不同身體形態的部分被晶體生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將這些數據提取出來,加上一些原體的細胞和源孢,創造出了沒有那種適應環境的變化能力,但是卻可以固定擁有這些現成形態的新生命。望氣者,逐星使,淵鬼……一個又一個新的族群在實驗室中被創造出來,他們可以擁有原體曾經創造過的那些形態全部的能力,卻失去了源孢初代體最強大的特性。


    晶體生物不再恐懼他們了,或者,至少大部分晶體生物覺得已經完全安全了,他們看著這些新的孩子,同樣的天真,卻沒有了能夠讓父母驚恐萬狀的潛力,不過仍然有一些晶體生物感覺到了危機,而其中一位在試圖限製這些孩子的同時,將日記記錄在了一個銀灰色的十字形播放器中。


    登臨者留下了一些較簡單的源孢引導方法,而晶體生物迅速把這種方法應用到了實踐中。他們利用源孢在最原始的細胞階段封存了原體的自我修複能力,而解開這種基因鎖的方式也像是編寫程序一樣寫入了這些天淵人的每一個細胞中。他們需要視療圖作為外界的刺激,否則體內的免疫係統會無法工作,哪怕是活活流血至死的情況下。


    這個時候,晶體生物當中的一些研究員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們覺得發展到這個地步,原體的殘骸已經完全失去了利用價值,反而可能會產生一些未知的危險,因此覺得是時候完全毀掉它們了。


    完完全全的毀滅,每一個細胞都不能殘留下來。


    最終被通過的提議是利用一個能夠加熱到數十萬攝氏度的激光裝置毀滅原體的殘骸,而在真正毀滅之前還需要用一部分殘骸進行實驗。這就像是一個莊重的儀式,這些曾經創造了原體的科學家再一次聚集到了這個裝置的周圍,看著那個被原體血肉所充斥的密封盒被送入激光裝置的內部。


    悲傷?喜悅?還是充滿了矛盾的痛苦?


    如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當天那些研究員最後的心情了,就像是沒有人知道原體在被解剖之前最後的心情一樣,因為在激光裝置開始加熱之後僅僅數十秒的時候,一次異常強大的高能輻射爆發直接將裝置所處位置數公裏之內完全化為了死地。


    被引力扭曲的激光裝置殘骸所在處,一顆微型中子星在原地快速旋轉,卻沒有沉入天淵星內部。


    名為中樞腦的族群,在那一天誕生了。


    (呐,最近在貼.吧上傳了一些文中的場景圖片,一些是網上找的類似圖片,還有一些則是原圖,總之,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體意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翎空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翎空羽並收藏星體意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