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淵元初星辰,血色蒼穹三星齊聚。
~~~~~~~~~~~~~~~~~~~~~~~~~~~~
或者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對錯,隻有生死。
在很久很久以前,漫長到如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生命體知道準確時間的那個古老時刻,有兩顆古老的恆星在誕生之後依然在恆星係中留下了大量的物質,經過很久的互相碰撞與吸引,一顆未來會被稱作天淵星的行星與兩顆受到引力吸引圍繞著它運轉的小號衛星就這樣從創造恆星遺留的殘骸中沐浴著紅巨星與藍巨星的刺眼光芒誕生了。
後世很多年後,這顆行星上有一個擅長思考問題的生物曾經這麽總結過這個問題:這是整個宇宙的一小步,但卻是我們這個文明誕生的一大步。
這是一顆年輕的行星,與大多數生命星球的起源類似,它環繞著運轉的恆星是兩顆二代恆星……也就是從古老超新星爆炸之後的遺留物中再一次坍縮形成的恆星,因此擁有大量隻有在超新星爆發時才能形成的重元素。這是絕大多數生命誕生的基本要求,行星本身隻有擁有了大量豐富的元素才能更加容易形成那些複雜多變的最初生命體。
誕生之後的生活便是旋轉,自己原地旋轉,繞著恆星旋轉,被幾顆衛星圍繞著旋轉……這顆行星如果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生活的話,它很有可能在未來被某個星際文明發現之後作為一處礦場,也有可能在環繞的幾顆恆星消亡的同時結束自己漫長的生命,甚至也有可能孕育出一個本土的文明。
然而,一群不速之客的到來改變了這個恆星係。
那個年代實在是太久遠了,二十多億年前曾經發生的一切到了現在都幾乎完全被時光掩埋,或許隻有這顆行星本身還記得那批遠古年代的來客。那時候整個行星的地殼才初步凝固,大地上仍然遍布蔓延的岩漿,從內部泄露出的零星氣體根本就沒法組成最簡單的大氣層,以至於當那些以極高速度從太空深處飛來的小行星墜落在這顆新生的行星上時,每一次都是驚天動地的巨大爆炸。
在那個洪荒的歲月,如今令宇宙中無數文明聞風喪膽的曳空碟文明的祖先甚至還隻是在母星上艱難生存的單細胞生物,他們卻伴隨著空間躍遷時出現的銀白色閃光來到了這裏,一個極其古老的星際文明,掌握著讓這片星係為之顫抖的恐怖力量。
傳說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被扭曲篡改,就算是從古老年代一直延續下來的存在也會因為眾多的經曆與他人的認知而改變自己的看法,當輝煌的年代成為曆史傳奇中沒人知道真假的故事時,人們就完全遺忘了他們最初的名字。其它文明崇拜他們的技術,羨慕他們的力量,將他們稱之為登臨者,登臨天頂的最強文明。久而久之,就連這個文明自己也不再執著,同樣開始自稱為登臨者。
在天淵星文明看來,登臨者的造訪改變了他們的整個世界,然而當時真正造訪這裏的其實隻是登臨者文明中的一小部分存在,一個隱秘行動的科學團隊,甚至根本就沒有引起過登臨者文明高層的任何注意,這僅僅是個民間的科研團隊而已。
他們是來做實驗的,這趟星際旅行中他們帶來了一種被稱之為源孢的神奇生命。整個宇宙中已知的一切智慧生物都起源於源孢,就算是登臨者文明自身也不例外,這個小型的科研團隊偶然發現了一片飄蕩在宇宙中的源孢海洋……大多數源孢都以原始的形態在星際空間中緩緩漂流,而其中偶爾也會形成一片大規模集群,但是由於星際空間的廣袤,發現這種大規模源孢的概率實在是低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這個小型科研團隊在一次旅程中發現了這片珍貴的源孢集群,但是卻沒有把它們帶迴母星,登臨者文明同樣有內部競爭,那裏的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根本不可能讓他們獨享這麽多的源孢,因此他們最終做出了一個改變整個天淵星曆史的決定:尋找一個位置偏僻的星球,直接對這些源孢進行實驗,等做出了足夠的成果再返迴母文明,從而可以獲得足夠的地位。
熔岩沸騰的原始行星並不能阻止登臨者,他們根本無需親自動手,那些伴隨著銀光閃爍出現的艦隊在第一時間完全拆解了天淵星的一顆衛星作為能量與物質來源……龐大的質量被轉換為能量,而這些能量卻隻是讓他們用於製造最初的行星改造機械。如果天淵星擁有自我意識的話,它絕對不會忘記那些火紅色的微機械雲被投放到天淵星表麵之後就像是真正的火焰一樣燃燒蔓延,星星之火不到一天的時候就燒遍了整顆行星。從太空中望去,整顆行星都像是恆星一樣被火焰所包裹。
過熱的地熱能被強行抽走,沸騰的地表熔岩迅速冷卻了下來,根本無需去其它地方尋找水源,那些微機械雲直接改變了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將原本幹燥的大地化為海洋與大氣。它們如同真正的火焰一樣迅速燒遍了天空,但登臨者也沒有忘記他們原先的目的,測試源孢需要的可不是生命的溫床,而是大多數生命都不能存活的極端環境。
第一天,天淵星還沒有大氣,不論是夜晚還是白天,抬頭都可以看到巨大的天淵星雲柱橫跨天空中央,而無數璀璨的星光則是灑滿了整片蒼穹。
第二天,天淵星的天空中除了圍繞運轉的恆星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一顆星辰,火紅色的光焰在天際燃燒,刺眼的紅光照耀得整個世界一片血色。
第三天,天淵星天空中的火焰漸漸改變了色彩,末日般的恐怖景象開始褪去,那色彩斑斕的天空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如此夢幻如此絢爛。
登臨者刻意改變了天淵星大氣的成分,他們製造出了一個詭異的環境……無數種成分完全不同的氣體混雜在一起,當生物適應了其中一部分氣體之後,另外的一些氣體就會變成對它而言的劇毒,這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環境,他們想知道源孢會如何展現它的無限可能性,而且還不僅是這種程度,不同等級的文明研究源孢的目的完全不同。
最初級的文明研究源孢往往都是為了製造出強大的生物武器,從而可以在戰爭中改變局勢。稍微高明一點的研究者則是試圖用源孢改造環境,製造出全新的生態體係,同時還可以從它那無限衍生的可能性中不斷發展仿生學技術,從而在源孢創造奇跡的同時持續提高自己真正的科技水平。
然而,登臨者不需要。他們的科技水平幾乎已經到達瓶頸無法再次提升,他們也可以自己製造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環境,到了這個地步,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其實是源孢本身。這種不可思議的白色孢絲是如何存在的?它到底為什麽會具備在微觀世界的不可見性?源孢在轉變為普通生物的時候那種概率坍縮的具體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甚至還有最根本的,所謂靈魂的本質到底會是什麽?
這才是登臨者在源孢坍縮過程中真正所要追尋的那些東西,他們渴望研究出真正能超脫的技術。
同時維持這麽多複雜氣體的存在非常麻煩,它們之間總是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化學反應,為了維持這種幾乎不可能天然產生的環境,登臨者的行星改造機械幾乎是深入這顆行星內部進行了一番完全的改造,但是這種環境的維持還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這種能量的供給必須是持久性的,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至少要以幾十億年為單位。
哪怕是以登臨者的技術水平,要把這麽一個大型能量發生器放在行星內部還不能影響到行星環境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此在進行了一番內部討論之後,在拆解了一顆衛星之後就把事情完全交給微機械雲的艦隊終於再次開始了行動。
他們盯上了這個雙星係統,那顆紅巨星與那顆藍巨星,通過某種跨空間物質搬運技術,這兩顆巨星的質量被近處的星艦源源不斷地開始抽取出來。恆星的壽命往往與質量息息相關,但是因為巨星越是巨大就越不穩定,燃燒速度也會越快,因此這種抽取質量非但沒有削弱這兩顆恆星的壽命,反而讓它們的壽命得到了延長,而這遠遠超過天淵星質量的恆星物質則是被登臨者聚集在了一個專門製造的核心裝置外圍,采用人工技術吸引住了這些物質之後,直接點燃了這些氫的核反應!
幾個天文單位之內的無線能量傳輸,這對於登臨者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他們隻需要將這個星空中的巨型能量反應堆連接到天淵星內部的裝置上,就可以解決供能問題又不會影響環境了。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個巨型能量反應堆實在是太大了一點,以至於對整個恆星係的萬有引力體係都會產生影響,因此登臨者的艦隊對這個恆星係的星體完全進行了一次重新排列。整個過程都是通過人造重力的引導完成的,原本互相環繞的兩顆巨星被移動到了圍繞一個無形中心點運轉的平衡軌道上,而那個巨型能量反應堆則是作為第三個質量點加入了這個引力係統。至於天淵星和它僅剩的一顆衛星,則被放到了外圍的安全地帶。
當那個巨型能量反應堆被點燃時,內部強烈的光輻射頻率甚至完全壓製了外部核聚變火焰的自然色彩,散發出了恆星中不應該存在的綠色幽光。
這也正是天淵星最初的單晝,雙重晝和三重晝。
(感謝“星宇心海”的10起點幣打賞,祝大家清明節快樂……誤~)
~~~~~~~~~~~~~~~~~~~~~~~~~~~~
或者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對錯,隻有生死。
在很久很久以前,漫長到如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生命體知道準確時間的那個古老時刻,有兩顆古老的恆星在誕生之後依然在恆星係中留下了大量的物質,經過很久的互相碰撞與吸引,一顆未來會被稱作天淵星的行星與兩顆受到引力吸引圍繞著它運轉的小號衛星就這樣從創造恆星遺留的殘骸中沐浴著紅巨星與藍巨星的刺眼光芒誕生了。
後世很多年後,這顆行星上有一個擅長思考問題的生物曾經這麽總結過這個問題:這是整個宇宙的一小步,但卻是我們這個文明誕生的一大步。
這是一顆年輕的行星,與大多數生命星球的起源類似,它環繞著運轉的恆星是兩顆二代恆星……也就是從古老超新星爆炸之後的遺留物中再一次坍縮形成的恆星,因此擁有大量隻有在超新星爆發時才能形成的重元素。這是絕大多數生命誕生的基本要求,行星本身隻有擁有了大量豐富的元素才能更加容易形成那些複雜多變的最初生命體。
誕生之後的生活便是旋轉,自己原地旋轉,繞著恆星旋轉,被幾顆衛星圍繞著旋轉……這顆行星如果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生活的話,它很有可能在未來被某個星際文明發現之後作為一處礦場,也有可能在環繞的幾顆恆星消亡的同時結束自己漫長的生命,甚至也有可能孕育出一個本土的文明。
然而,一群不速之客的到來改變了這個恆星係。
那個年代實在是太久遠了,二十多億年前曾經發生的一切到了現在都幾乎完全被時光掩埋,或許隻有這顆行星本身還記得那批遠古年代的來客。那時候整個行星的地殼才初步凝固,大地上仍然遍布蔓延的岩漿,從內部泄露出的零星氣體根本就沒法組成最簡單的大氣層,以至於當那些以極高速度從太空深處飛來的小行星墜落在這顆新生的行星上時,每一次都是驚天動地的巨大爆炸。
在那個洪荒的歲月,如今令宇宙中無數文明聞風喪膽的曳空碟文明的祖先甚至還隻是在母星上艱難生存的單細胞生物,他們卻伴隨著空間躍遷時出現的銀白色閃光來到了這裏,一個極其古老的星際文明,掌握著讓這片星係為之顫抖的恐怖力量。
傳說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被扭曲篡改,就算是從古老年代一直延續下來的存在也會因為眾多的經曆與他人的認知而改變自己的看法,當輝煌的年代成為曆史傳奇中沒人知道真假的故事時,人們就完全遺忘了他們最初的名字。其它文明崇拜他們的技術,羨慕他們的力量,將他們稱之為登臨者,登臨天頂的最強文明。久而久之,就連這個文明自己也不再執著,同樣開始自稱為登臨者。
在天淵星文明看來,登臨者的造訪改變了他們的整個世界,然而當時真正造訪這裏的其實隻是登臨者文明中的一小部分存在,一個隱秘行動的科學團隊,甚至根本就沒有引起過登臨者文明高層的任何注意,這僅僅是個民間的科研團隊而已。
他們是來做實驗的,這趟星際旅行中他們帶來了一種被稱之為源孢的神奇生命。整個宇宙中已知的一切智慧生物都起源於源孢,就算是登臨者文明自身也不例外,這個小型的科研團隊偶然發現了一片飄蕩在宇宙中的源孢海洋……大多數源孢都以原始的形態在星際空間中緩緩漂流,而其中偶爾也會形成一片大規模集群,但是由於星際空間的廣袤,發現這種大規模源孢的概率實在是低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這個小型科研團隊在一次旅程中發現了這片珍貴的源孢集群,但是卻沒有把它們帶迴母星,登臨者文明同樣有內部競爭,那裏的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根本不可能讓他們獨享這麽多的源孢,因此他們最終做出了一個改變整個天淵星曆史的決定:尋找一個位置偏僻的星球,直接對這些源孢進行實驗,等做出了足夠的成果再返迴母文明,從而可以獲得足夠的地位。
熔岩沸騰的原始行星並不能阻止登臨者,他們根本無需親自動手,那些伴隨著銀光閃爍出現的艦隊在第一時間完全拆解了天淵星的一顆衛星作為能量與物質來源……龐大的質量被轉換為能量,而這些能量卻隻是讓他們用於製造最初的行星改造機械。如果天淵星擁有自我意識的話,它絕對不會忘記那些火紅色的微機械雲被投放到天淵星表麵之後就像是真正的火焰一樣燃燒蔓延,星星之火不到一天的時候就燒遍了整顆行星。從太空中望去,整顆行星都像是恆星一樣被火焰所包裹。
過熱的地熱能被強行抽走,沸騰的地表熔岩迅速冷卻了下來,根本無需去其它地方尋找水源,那些微機械雲直接改變了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將原本幹燥的大地化為海洋與大氣。它們如同真正的火焰一樣迅速燒遍了天空,但登臨者也沒有忘記他們原先的目的,測試源孢需要的可不是生命的溫床,而是大多數生命都不能存活的極端環境。
第一天,天淵星還沒有大氣,不論是夜晚還是白天,抬頭都可以看到巨大的天淵星雲柱橫跨天空中央,而無數璀璨的星光則是灑滿了整片蒼穹。
第二天,天淵星的天空中除了圍繞運轉的恆星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一顆星辰,火紅色的光焰在天際燃燒,刺眼的紅光照耀得整個世界一片血色。
第三天,天淵星天空中的火焰漸漸改變了色彩,末日般的恐怖景象開始褪去,那色彩斑斕的天空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如此夢幻如此絢爛。
登臨者刻意改變了天淵星大氣的成分,他們製造出了一個詭異的環境……無數種成分完全不同的氣體混雜在一起,當生物適應了其中一部分氣體之後,另外的一些氣體就會變成對它而言的劇毒,這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環境,他們想知道源孢會如何展現它的無限可能性,而且還不僅是這種程度,不同等級的文明研究源孢的目的完全不同。
最初級的文明研究源孢往往都是為了製造出強大的生物武器,從而可以在戰爭中改變局勢。稍微高明一點的研究者則是試圖用源孢改造環境,製造出全新的生態體係,同時還可以從它那無限衍生的可能性中不斷發展仿生學技術,從而在源孢創造奇跡的同時持續提高自己真正的科技水平。
然而,登臨者不需要。他們的科技水平幾乎已經到達瓶頸無法再次提升,他們也可以自己製造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環境,到了這個地步,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其實是源孢本身。這種不可思議的白色孢絲是如何存在的?它到底為什麽會具備在微觀世界的不可見性?源孢在轉變為普通生物的時候那種概率坍縮的具體過程是如何發生的?甚至還有最根本的,所謂靈魂的本質到底會是什麽?
這才是登臨者在源孢坍縮過程中真正所要追尋的那些東西,他們渴望研究出真正能超脫的技術。
同時維持這麽多複雜氣體的存在非常麻煩,它們之間總是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化學反應,為了維持這種幾乎不可能天然產生的環境,登臨者的行星改造機械幾乎是深入這顆行星內部進行了一番完全的改造,但是這種環境的維持還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這種能量的供給必須是持久性的,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至少要以幾十億年為單位。
哪怕是以登臨者的技術水平,要把這麽一個大型能量發生器放在行星內部還不能影響到行星環境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此在進行了一番內部討論之後,在拆解了一顆衛星之後就把事情完全交給微機械雲的艦隊終於再次開始了行動。
他們盯上了這個雙星係統,那顆紅巨星與那顆藍巨星,通過某種跨空間物質搬運技術,這兩顆巨星的質量被近處的星艦源源不斷地開始抽取出來。恆星的壽命往往與質量息息相關,但是因為巨星越是巨大就越不穩定,燃燒速度也會越快,因此這種抽取質量非但沒有削弱這兩顆恆星的壽命,反而讓它們的壽命得到了延長,而這遠遠超過天淵星質量的恆星物質則是被登臨者聚集在了一個專門製造的核心裝置外圍,采用人工技術吸引住了這些物質之後,直接點燃了這些氫的核反應!
幾個天文單位之內的無線能量傳輸,這對於登臨者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他們隻需要將這個星空中的巨型能量反應堆連接到天淵星內部的裝置上,就可以解決供能問題又不會影響環境了。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這個巨型能量反應堆實在是太大了一點,以至於對整個恆星係的萬有引力體係都會產生影響,因此登臨者的艦隊對這個恆星係的星體完全進行了一次重新排列。整個過程都是通過人造重力的引導完成的,原本互相環繞的兩顆巨星被移動到了圍繞一個無形中心點運轉的平衡軌道上,而那個巨型能量反應堆則是作為第三個質量點加入了這個引力係統。至於天淵星和它僅剩的一顆衛星,則被放到了外圍的安全地帶。
當那個巨型能量反應堆被點燃時,內部強烈的光輻射頻率甚至完全壓製了外部核聚變火焰的自然色彩,散發出了恆星中不應該存在的綠色幽光。
這也正是天淵星最初的單晝,雙重晝和三重晝。
(感謝“星宇心海”的10起點幣打賞,祝大家清明節快樂……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