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天災塵土飛揚,彈指之間行星破碎。
~~~~~~~~~~~~~~~~~~~~~~~~~~~~
星火呦~星火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豈止燎原!
審判日的那一天,瓊,降臨了。
星嵐在霜霖上看著遠方,那一道滅世之光轟擊在嵐星上的一瞬間,真空中沒有聲音。
一陣在冰之月上都覺得刺眼的眩目閃光之後,嵐星透明的大氣層出現了清晰可見的波紋。星球表麵的樣子在霜霖上看起來就好像是水麵晃動時水底的景物,開始扭曲了起來,顯得模糊而又不真切。
“開始了……”星嵐遠遠地看著一個肥皂泡一樣的火球在嵐星表麵鼓起,輕輕地歎息了一聲,“舊的世界將被摧毀,新的輪迴開啟了。”
小行星撞擊方向與星球切麵夾角:15度。撞擊末速度:秒速38公裏。小行星直徑:8公裏。
這是何等可怕的大災難!
在這種斜斜切下的撞擊中,瓊幾乎是擦著地麵撞上去的,龐大的動能在撞擊的一瞬間化為同樣龐大的內能,溫度之高直接就把整顆小行星與下方的大塊地麵直接升華成了高溫氣體!
傾斜的衝擊角使大量的物質在撞擊點前方呈扇形飛出,在太空中也可以清晰地看見撞擊點前方的這片扇形衝擊區迅速被灰色籠罩,這片灰色地帶還在不斷地向前方飛速增長。
撞擊點處,一個巨大的火球在原地膨脹開來,直徑數十公裏的火牆以撞擊點為中心向四麵八方擴散開來,焚天煮地,嵐星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這種力量。它一直衝過了大半座大陸才逐漸平息,留下滿地燒得黝黑的玄武岩。最左側的火焰甚至衝入了沿海地帶,蒸發了大片大片的海水,無數的海洋生物在一瞬間被化為灰燼……
大地顫抖了,小行星撞擊地麵的衝擊波是如此之巨大,以至於堅實的地殼居然像水麵一樣開始抖動。地震波從撞擊點向全球擴散,沿途撕開了大片大片的地殼岩石,然後讓整片海洋都隨之顫抖了起來……
這種威力與之前海底火山爆發的威力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海底岩床的劇烈震顫引起了無數的山崩,大量的海底生物被掩埋在泥沙之下。海麵也受到了影響,巨大的動能產生了海嘯,浪濤甚至能夠橫穿泛大洋直接撞擊在另一側的海岸上!
淺海完全變成了一場災難,深海也不再安全。這一刻,哪怕是再強大,再神秘莫測的生物在這種天威麵前也隻能無力地垂死掙紮。
無數的碎石崩裂了,這些離撞擊點較遠的岩石碎屑沒有被高溫直接氣化,而是變成了炙熱的熔岩團,在巨大的力量下高高飛起,直衝天空……
當上衝的力量耗盡之後,這些熔岩團就會在高空的低溫大氣中冷卻凝結,化為堅硬的岩石,然後再次被重力拉下來,在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化作滿天流星向地麵轟擊而去!
或許應該慶幸此時沒有陸地植物,否則這滿天墜落的火星又將引發一場波及全大陸的超級森林火災了。
大量的塵埃湧起來了,它們在撞擊點上方的天空中匯聚,化為厚厚的塵埃雲,然後擴散擴散再擴散,最終將會籠罩整顆星球的天空,擋住外界陽光,讓浮遊植物因為缺乏光照而大片大片死去。浮遊植物一旦死去,除非是多孔管蟲這類與眾不同的生物和食腐動物,其它生物都將要麵臨前所未有的大饑荒。
然而,這些都還隻是小行星撞擊的普遍現象而已,別忘記了這次的撞擊點是什麽地方。
泛古陸,139號大型地下熔岩湖。
斜著削過的小行星直接撕裂了外層的岩石,這些在地底積蓄了無數年的力量也終於衝破了束縛。
熔岩,熔岩啊!
火紅色的熔岩在小行星轟擊的巨坑中湧出,地下巨大的壓力完全爆發出來,如同一個巨泵將熔岩壓到地表,向上噴出百米之高,而隨之噴出的塵埃雲更是直上萬米高空,與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塵埃雲混雜在一起,遮天蔽日。
火紅色的熔岩匯成河流,沿著大陸一路流淌。這次的大爆發規模幾乎可以與終日熊熊燃燒的火之月罡離相媲美。熔岩河從撞擊點向四麵八方流去,有些止步於焦土,有些在數天之後直接衝入了大海!
是的,泛大洋。
星嵐離開了霜霖,來到嵐星的沿海地帶。來自大陸中央熔岩湖的岩漿一路上熔化地表,成功引爆了數座地下熔岩湖。積蓄已久的壓力全部爆發之時,這些熔岩保持液態一路流淌到了海邊。
黑色的大地上,如同紅色果凍般的熔岩慢慢流淌。頂部的紅色熔岩在空氣中凝固,形成了一層黝黑的薄薄硬殼,這層硬殼又很快被後續的熔岩熔化,翻滾著高溫氣泡。
咕嚕咕嚕……這不是海水的氣泡聲,而是岩漿的氣泡聲。
然後,這些熔岩河與普通的河流一樣,流入了大海。
伴隨著滋滋聲,滾燙的岩漿在海水中迅速冷卻,升騰起大量白色氣體的同時凝固堆積,一點一點地擴大著大陸的麵積。
當然,這些都隻是小事,這麽一點麵積的增長對於整片泛古陸來說根本微不足道,星嵐所真正在意的……是熔岩流的切割能力。
瓊降臨之後的一周,整顆嵐星都呈現出一派末日景象。灰蒙蒙的天空被厚厚的塵埃雲籠罩,狂風夾雜著灰塵席卷赤地千裏的大陸,就連海洋也不能幸免……連續的光照短缺已經使得海麵上出現了大量生物的屍體。
熔岩流依舊熾熱,來自地下源源不斷的支援還在不斷抵達。它們慢慢地滲入大地,以緩慢而又堅定的步伐侵蝕著這片陸地,幾條貫穿大陸的超級熔岩河正在將這片大陸切開……
“還真是可怕,不過應該說是……意料之中嗎?”星嵐飄蕩在大地上俯瞰著這一切,地下熔岩湖的全麵爆發也引起了強烈的地質活動,再加上小行星撞擊的餘波,最近的地震簡直和吃飯一樣尋常,“第一次的大規模造山運動要開始了啊……”
“嵐星,這隻是一次手術而已。它的目的不是毀滅,而是新生。”似乎是在說服自己,星嵐反複地念叨著,“星火引領生命離開搖籃,踏上堅實的大地。瓊的到來……隻是一個開始!”
“大陸的切割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又是需要等待的時候了啊。”星嵐計算過,這次連續湧出的熔岩流能夠連續噴射一個月,雖然可能還是不足以切開整座大陸,但是再加上原本的地下張力應該是足夠了,“大工程什麽的還真是麻煩呢。”
……
太空,星光點點的平靜。
“這還真是……糟糕啊。”看著已經從蔚藍變為灰色的嵐星,星嵐苦笑了一下,“雖然是為了未來考慮,但總感覺自己幹了很殘忍的事情呢……”
那麽,重新再來審視一下自己的恆星係吧。
從中央恆星開始向外界擴散,距離最近的是……涅星與熾星。
涅星啊,這可是第一次嚐試著拚裝星球的失敗品呢。星嵐在太空中以全景視角看著這顆星球。
雖然說因為受到蕭程影響的習慣問題,星嵐也喜歡以單麵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但是如果必要的話,同時看到一個立方體六個麵的全景視角也是能夠做到的……哦,不僅如此,星嵐還可以在高維視角上同時看到一個立方體的十二個麵(裏麵六個麵和外麵六個麵)甚至更多,隻不過那種感覺過於玄妙難以言喻罷了。至少,星嵐顯然沒有在漢語中找到能夠準確形容高維視角的詞匯。
現在觀察星球,六個麵就夠了。
灰白色的死寂世界在恆星的烈焰之外飄蕩著,涅星太小了,內部的熱量早已在數億年的時光中散失殆盡。雖然十分靠近太陽,但是沒有大氣層的涅星晝夜溫差相當大,能夠達到數百攝氏度!
熾星,作為一顆同軌對星,它與涅星分享同一條公轉軌道,卻永遠處在太陽的兩側。與灰白色的涅星不同,擁有大量溫室氣體組成大氣層的熾星幾乎是和罡離一樣在熊熊燃燒。超高的地表溫度與酸性大氣能夠將金屬探測器都腐蝕得幹幹淨淨!
再往外一點,第二條公轉軌道上,恆星係的第三顆行星自然就是嵐星了。它被冰之月霜霖,火之月罡離與雷之月擎殤所環繞。
越過嵐星軌道之後,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它不是星嵐主動創造的行星,而是在恆星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成形的天然行星,與它的兄弟一起被賦予蒼穹之名。它是蒼星。
作為一顆很少被星嵐主動關注的行星,蒼星的存在感似乎很是薄弱,但是畢竟是氣態巨行星,它身邊圍繞著大量的小型固體衛星和碎石。因為數量太多,星嵐都懶得給這些小衛星一一命名……嗯,這種工作就交給以後的智慧種族好啦!某不負責任的恆星少女這樣想著,偷懶什麽的最喜歡了~
咳咳,剛才咱什麽都沒說來著……
那麽,繼續恆星係的旅程,下一個目標是:小行星帶!
誒……誒誒?
這次星嵐著實被震驚了一把,她明明記得當初這裏全是混亂的小行星來著,可是現在的小行星帶居然稀疏了好多……對了,是界星!
一番查找之後,星嵐果然在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那顆火紅色,遍布隕石坑的半成品行星。想不到,這麽久沒仔細看,界星居然已經成長到開始清空運行軌道了……
不過,咱不喜歡。星嵐有些不爽。
當初特地留下形成中的界星是為了給未來的智慧生物一顆形成中的行星作為研究樣本,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等不到智慧生物出現,界星就會完全成形了……
啊啦,那就隻能按照之前的計劃辦嘍~
……
仿佛一個大細胞團一樣的橘紅色飛行物從恆星係內部飛來,它的名字顯然大家也都知道了:行星製造者。
尾部的信號子變形組成長長的噴射口,推動著這個龐然大物一路高速前行。它甚至絲毫不避讓沿途飛過的小行星,而是仗著信號子刀槍不入的能力直接撞開了全部的擋路石!
然後,它到了目的地。
噴射方向瞬間反轉,行星製造者緩慢地向著那顆火紅色的行星落了下去。它隻是在外殼表麵輕輕釋放出一點熱量,就熔開了界星半液態的地表,逐漸潛入了這顆星球的內部。
數個小時以後,星嵐感覺到行星製造者已經完全進入了界星的內部,她遠遠地看著那顆火紅色的行星,輕輕地笑了:“起爆!”
刹那間,一顆已經能夠開始清空運行軌道的固體行星在宇宙中無聲無息地炸開,再一次被打迴了原型:無數的小行星。
整個過程簡單得……就好像砸開一個西瓜。
“或許……”剛剛毀滅了一顆行星的女孩微微眯起視線,在內心露出了一個狡黠的可愛笑容,“這個形態應該叫行星毀滅者?”
~~~~~~~~~~~~~~~~~~~~~~~~~~~~
星火呦~星火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豈止燎原!
審判日的那一天,瓊,降臨了。
星嵐在霜霖上看著遠方,那一道滅世之光轟擊在嵐星上的一瞬間,真空中沒有聲音。
一陣在冰之月上都覺得刺眼的眩目閃光之後,嵐星透明的大氣層出現了清晰可見的波紋。星球表麵的樣子在霜霖上看起來就好像是水麵晃動時水底的景物,開始扭曲了起來,顯得模糊而又不真切。
“開始了……”星嵐遠遠地看著一個肥皂泡一樣的火球在嵐星表麵鼓起,輕輕地歎息了一聲,“舊的世界將被摧毀,新的輪迴開啟了。”
小行星撞擊方向與星球切麵夾角:15度。撞擊末速度:秒速38公裏。小行星直徑:8公裏。
這是何等可怕的大災難!
在這種斜斜切下的撞擊中,瓊幾乎是擦著地麵撞上去的,龐大的動能在撞擊的一瞬間化為同樣龐大的內能,溫度之高直接就把整顆小行星與下方的大塊地麵直接升華成了高溫氣體!
傾斜的衝擊角使大量的物質在撞擊點前方呈扇形飛出,在太空中也可以清晰地看見撞擊點前方的這片扇形衝擊區迅速被灰色籠罩,這片灰色地帶還在不斷地向前方飛速增長。
撞擊點處,一個巨大的火球在原地膨脹開來,直徑數十公裏的火牆以撞擊點為中心向四麵八方擴散開來,焚天煮地,嵐星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這種力量。它一直衝過了大半座大陸才逐漸平息,留下滿地燒得黝黑的玄武岩。最左側的火焰甚至衝入了沿海地帶,蒸發了大片大片的海水,無數的海洋生物在一瞬間被化為灰燼……
大地顫抖了,小行星撞擊地麵的衝擊波是如此之巨大,以至於堅實的地殼居然像水麵一樣開始抖動。地震波從撞擊點向全球擴散,沿途撕開了大片大片的地殼岩石,然後讓整片海洋都隨之顫抖了起來……
這種威力與之前海底火山爆發的威力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海底岩床的劇烈震顫引起了無數的山崩,大量的海底生物被掩埋在泥沙之下。海麵也受到了影響,巨大的動能產生了海嘯,浪濤甚至能夠橫穿泛大洋直接撞擊在另一側的海岸上!
淺海完全變成了一場災難,深海也不再安全。這一刻,哪怕是再強大,再神秘莫測的生物在這種天威麵前也隻能無力地垂死掙紮。
無數的碎石崩裂了,這些離撞擊點較遠的岩石碎屑沒有被高溫直接氣化,而是變成了炙熱的熔岩團,在巨大的力量下高高飛起,直衝天空……
當上衝的力量耗盡之後,這些熔岩團就會在高空的低溫大氣中冷卻凝結,化為堅硬的岩石,然後再次被重力拉下來,在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化作滿天流星向地麵轟擊而去!
或許應該慶幸此時沒有陸地植物,否則這滿天墜落的火星又將引發一場波及全大陸的超級森林火災了。
大量的塵埃湧起來了,它們在撞擊點上方的天空中匯聚,化為厚厚的塵埃雲,然後擴散擴散再擴散,最終將會籠罩整顆星球的天空,擋住外界陽光,讓浮遊植物因為缺乏光照而大片大片死去。浮遊植物一旦死去,除非是多孔管蟲這類與眾不同的生物和食腐動物,其它生物都將要麵臨前所未有的大饑荒。
然而,這些都還隻是小行星撞擊的普遍現象而已,別忘記了這次的撞擊點是什麽地方。
泛古陸,139號大型地下熔岩湖。
斜著削過的小行星直接撕裂了外層的岩石,這些在地底積蓄了無數年的力量也終於衝破了束縛。
熔岩,熔岩啊!
火紅色的熔岩在小行星轟擊的巨坑中湧出,地下巨大的壓力完全爆發出來,如同一個巨泵將熔岩壓到地表,向上噴出百米之高,而隨之噴出的塵埃雲更是直上萬米高空,與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塵埃雲混雜在一起,遮天蔽日。
火紅色的熔岩匯成河流,沿著大陸一路流淌。這次的大爆發規模幾乎可以與終日熊熊燃燒的火之月罡離相媲美。熔岩河從撞擊點向四麵八方流去,有些止步於焦土,有些在數天之後直接衝入了大海!
是的,泛大洋。
星嵐離開了霜霖,來到嵐星的沿海地帶。來自大陸中央熔岩湖的岩漿一路上熔化地表,成功引爆了數座地下熔岩湖。積蓄已久的壓力全部爆發之時,這些熔岩保持液態一路流淌到了海邊。
黑色的大地上,如同紅色果凍般的熔岩慢慢流淌。頂部的紅色熔岩在空氣中凝固,形成了一層黝黑的薄薄硬殼,這層硬殼又很快被後續的熔岩熔化,翻滾著高溫氣泡。
咕嚕咕嚕……這不是海水的氣泡聲,而是岩漿的氣泡聲。
然後,這些熔岩河與普通的河流一樣,流入了大海。
伴隨著滋滋聲,滾燙的岩漿在海水中迅速冷卻,升騰起大量白色氣體的同時凝固堆積,一點一點地擴大著大陸的麵積。
當然,這些都隻是小事,這麽一點麵積的增長對於整片泛古陸來說根本微不足道,星嵐所真正在意的……是熔岩流的切割能力。
瓊降臨之後的一周,整顆嵐星都呈現出一派末日景象。灰蒙蒙的天空被厚厚的塵埃雲籠罩,狂風夾雜著灰塵席卷赤地千裏的大陸,就連海洋也不能幸免……連續的光照短缺已經使得海麵上出現了大量生物的屍體。
熔岩流依舊熾熱,來自地下源源不斷的支援還在不斷抵達。它們慢慢地滲入大地,以緩慢而又堅定的步伐侵蝕著這片陸地,幾條貫穿大陸的超級熔岩河正在將這片大陸切開……
“還真是可怕,不過應該說是……意料之中嗎?”星嵐飄蕩在大地上俯瞰著這一切,地下熔岩湖的全麵爆發也引起了強烈的地質活動,再加上小行星撞擊的餘波,最近的地震簡直和吃飯一樣尋常,“第一次的大規模造山運動要開始了啊……”
“嵐星,這隻是一次手術而已。它的目的不是毀滅,而是新生。”似乎是在說服自己,星嵐反複地念叨著,“星火引領生命離開搖籃,踏上堅實的大地。瓊的到來……隻是一個開始!”
“大陸的切割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又是需要等待的時候了啊。”星嵐計算過,這次連續湧出的熔岩流能夠連續噴射一個月,雖然可能還是不足以切開整座大陸,但是再加上原本的地下張力應該是足夠了,“大工程什麽的還真是麻煩呢。”
……
太空,星光點點的平靜。
“這還真是……糟糕啊。”看著已經從蔚藍變為灰色的嵐星,星嵐苦笑了一下,“雖然是為了未來考慮,但總感覺自己幹了很殘忍的事情呢……”
那麽,重新再來審視一下自己的恆星係吧。
從中央恆星開始向外界擴散,距離最近的是……涅星與熾星。
涅星啊,這可是第一次嚐試著拚裝星球的失敗品呢。星嵐在太空中以全景視角看著這顆星球。
雖然說因為受到蕭程影響的習慣問題,星嵐也喜歡以單麵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但是如果必要的話,同時看到一個立方體六個麵的全景視角也是能夠做到的……哦,不僅如此,星嵐還可以在高維視角上同時看到一個立方體的十二個麵(裏麵六個麵和外麵六個麵)甚至更多,隻不過那種感覺過於玄妙難以言喻罷了。至少,星嵐顯然沒有在漢語中找到能夠準確形容高維視角的詞匯。
現在觀察星球,六個麵就夠了。
灰白色的死寂世界在恆星的烈焰之外飄蕩著,涅星太小了,內部的熱量早已在數億年的時光中散失殆盡。雖然十分靠近太陽,但是沒有大氣層的涅星晝夜溫差相當大,能夠達到數百攝氏度!
熾星,作為一顆同軌對星,它與涅星分享同一條公轉軌道,卻永遠處在太陽的兩側。與灰白色的涅星不同,擁有大量溫室氣體組成大氣層的熾星幾乎是和罡離一樣在熊熊燃燒。超高的地表溫度與酸性大氣能夠將金屬探測器都腐蝕得幹幹淨淨!
再往外一點,第二條公轉軌道上,恆星係的第三顆行星自然就是嵐星了。它被冰之月霜霖,火之月罡離與雷之月擎殤所環繞。
越過嵐星軌道之後,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它不是星嵐主動創造的行星,而是在恆星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成形的天然行星,與它的兄弟一起被賦予蒼穹之名。它是蒼星。
作為一顆很少被星嵐主動關注的行星,蒼星的存在感似乎很是薄弱,但是畢竟是氣態巨行星,它身邊圍繞著大量的小型固體衛星和碎石。因為數量太多,星嵐都懶得給這些小衛星一一命名……嗯,這種工作就交給以後的智慧種族好啦!某不負責任的恆星少女這樣想著,偷懶什麽的最喜歡了~
咳咳,剛才咱什麽都沒說來著……
那麽,繼續恆星係的旅程,下一個目標是:小行星帶!
誒……誒誒?
這次星嵐著實被震驚了一把,她明明記得當初這裏全是混亂的小行星來著,可是現在的小行星帶居然稀疏了好多……對了,是界星!
一番查找之後,星嵐果然在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那顆火紅色,遍布隕石坑的半成品行星。想不到,這麽久沒仔細看,界星居然已經成長到開始清空運行軌道了……
不過,咱不喜歡。星嵐有些不爽。
當初特地留下形成中的界星是為了給未來的智慧生物一顆形成中的行星作為研究樣本,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等不到智慧生物出現,界星就會完全成形了……
啊啦,那就隻能按照之前的計劃辦嘍~
……
仿佛一個大細胞團一樣的橘紅色飛行物從恆星係內部飛來,它的名字顯然大家也都知道了:行星製造者。
尾部的信號子變形組成長長的噴射口,推動著這個龐然大物一路高速前行。它甚至絲毫不避讓沿途飛過的小行星,而是仗著信號子刀槍不入的能力直接撞開了全部的擋路石!
然後,它到了目的地。
噴射方向瞬間反轉,行星製造者緩慢地向著那顆火紅色的行星落了下去。它隻是在外殼表麵輕輕釋放出一點熱量,就熔開了界星半液態的地表,逐漸潛入了這顆星球的內部。
數個小時以後,星嵐感覺到行星製造者已經完全進入了界星的內部,她遠遠地看著那顆火紅色的行星,輕輕地笑了:“起爆!”
刹那間,一顆已經能夠開始清空運行軌道的固體行星在宇宙中無聲無息地炸開,再一次被打迴了原型:無數的小行星。
整個過程簡單得……就好像砸開一個西瓜。
“或許……”剛剛毀滅了一顆行星的女孩微微眯起視線,在內心露出了一個狡黠的可愛笑容,“這個形態應該叫行星毀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