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枝丫上桃花含苞欲放,不難想像過幾天,這棵樹上的花骨朵全部開放起來,該是如何光景。
滿園桃花香,地上甚至都會鋪著厚厚一層掉落下來的花瓣。
顧錦央推開了院門,沿著長長的碎石路,走到了前院。
前院裏修砌了一個人工湖,在中間架起了一個涼亭,貫通著兩岸。湖裏的水很清澈,在一邊種植了些睡蓮,舉著青澀的花骨朵,等著季節的到來。
涼亭上還坐著兩人,依稀可以看見身影。
其中一人慵懶的躺靠在亭邊的座位上,不拘小節的翹著腿,一隻手還伸到了亭子外麵,手裏貌似還拿著一個酒杯,另一人給她倒滿了酒,她拿著杯子,很久,才仰頭一飲而盡,動作說不出來的恣意灑脫。
一路走來,都沒有看見幾個人,想起之前在山莊也是,那人喜歡安靜,住處也隻是有著最基本的人來照顧起居,一個諾大的住所,幾乎沒什麽人煙氣。
看著那人如此隨意,異常的灑脫,顧錦央倒是有些好奇,踩著岸邊通往那亭子的路走了上去。
葉安塵老遠瞧見了她,輕柔的笑著,又將火爐上煨著的酒加了一些,頓時酒香四溢。
等顧錦央到了時,拿著杯子為她斟了一杯,放到一邊的空位前,示意她坐:「殿下請。」
涼亭裏一人是葉安塵,另一人顧錦央並不認識,卻還是有些被那人驚艷到了。
那人隨意的靠在涼亭的柱子上,穿著一身紅衣,修長的腿也放在了那石凳上交疊著,小腿處還壓著一根魚竿,借著空隙,伸到了亭子外麵,正釣著湖裏的魚。
聽見了葉安塵的那聲「殿下。」她突然轉過了頭,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顧錦央,欲言又止,最後隻是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姣好的臉上有些微醺。
這人看著不過三十左右的模樣,眼角有著淡淡的細紋,經過時間的沉澱,更有韻味,一舉一動都帶著成熟的魅力。
姣好的麵容依舊風華絕代,美艷絕倫,特別是那顧盼流轉的桃花眼,眼角微微上挑著,輕笑起來如同那勾子一般,撓人心魂。
眉眼之間又夾雜著幾分英氣,平添了幾分威嚴,不怒自威。
她看著顧錦央,仔細打量著她的眉眼,突然笑了起來,桃花眼灼灼生輝,周身氣質突然變得柔和起來,她坐了起來,將魚竿從水裏提了起來,檢查著魚餌,隨意的問道:「殿下?這是哪位殿下啊?」她的聲音很好聽,似水如歌,悠揚婉轉。
「哦?自然是慶安長公主殿下了。」葉安塵有些疑惑:「笙姨你居然不知道?」
她捏著魚竿的手緊了幾分,桃花眼微睜,復又輕笑了起來:「這不是有些糊塗了嘛。」
葉安塵調笑道:「莫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笙姨你可是千杯不醉呢,何來糊塗一說。」
又轉過頭對著顧錦央介紹道:「這位是沐其笙,笙姨。」
沐其笙輕笑,補充了一句:「水木的那個沐。」
顧錦央有些驚訝,沒想到蘇清也之前所說的笙姨竟然是這般年輕的人物,出乎意料的漂亮,能蘇清也如此敬重的,怕也不是簡單的人物,更何況她這模樣瞧著都不似普通人。
為了留下一個好印象,恭敬的喊道:「笙姨好。」居然姓沐,倒是和自己母後一個姓氏。
沐其笙笑了起來,她將魚竿收了起來,靠在了亭子邊的柱子上,桃花眼有些迷離,她又接連喝了幾杯,險些被自己嗆到。
她問向葉安塵:「安塵,現在是多少年月了?」
「大鄴七十五年,怎的了笙姨?」
沐其笙搖了搖頭,「無事,隻是覺著殿下很是眼熟,才發現快十八載未見到故人了。」
葉安塵自從認識沐其笙以來,她就一直是孤生一人,根本就沒聽說過她還有什麽家人朋友,不免又多看了顧錦央幾眼,又瞧著沐其笙,突然說道:「這般瞧著,殿下眉眼間倒是和笙姨很像,特別是眼睛,簡直一模一樣。」
聞言顧錦央也看向了沐其笙,看著她那雙和自己如出一轍的桃花眼,一時有些愣神。
沐其笙抬起眼眸,卻笑了起來,她表現得很灑脫,甚至有些毫不在意,「是嗎?那還真是和殿下有緣呢。」
顧錦央淺笑,她喝了一口杯中的酒,語氣有些懷念:「母後常說,我這雙眼睛很像姑姑,若是母後她見了笙姨,怕是會覺得更像了。」
眼底有些落寞,沐其笙垂下眼眸,捏緊了手裏的杯子:「皇恩浩蕩,殿下說笑了。」
葉安塵卻來了興趣,接著顧錦央的話問道:「殿下的姑姑,可是大長公主容樂殿下?」
「正是。」顧錦央點點頭。
葉安塵嘆了一口氣,頗為遺憾的說道:「容樂殿下當年可謂真是風華無限,風姿綽約,當時京城裏傳著的都是那位殿下的佳話,隻是可惜,當年她就突然去了。我爹說,他還記得那年京都城裏全城縞素,宮裏更是鳴鍾不斷,送喪的百姓都在那隊伍後麵跟了老長。」
「我倒是覺得容樂殿下去得太為突然,疑點頗多,更奇怪的是,當年宮裏沒人去查。」葉安塵抿了一口酒,繼續道:「不然那殿下要是還在,大鄴至少還會更上幾層樓。」
「我,都不知道這些。」
葉安塵嗤笑:「殿下不知道是自然的。畢竟那年之後,容樂殿下幾字就在宮裏成為了禁忌,要是有人敢提,就會被。」她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所以無人敢翻出來說,漸漸的民間也忘卻了。」
</br>
滿園桃花香,地上甚至都會鋪著厚厚一層掉落下來的花瓣。
顧錦央推開了院門,沿著長長的碎石路,走到了前院。
前院裏修砌了一個人工湖,在中間架起了一個涼亭,貫通著兩岸。湖裏的水很清澈,在一邊種植了些睡蓮,舉著青澀的花骨朵,等著季節的到來。
涼亭上還坐著兩人,依稀可以看見身影。
其中一人慵懶的躺靠在亭邊的座位上,不拘小節的翹著腿,一隻手還伸到了亭子外麵,手裏貌似還拿著一個酒杯,另一人給她倒滿了酒,她拿著杯子,很久,才仰頭一飲而盡,動作說不出來的恣意灑脫。
一路走來,都沒有看見幾個人,想起之前在山莊也是,那人喜歡安靜,住處也隻是有著最基本的人來照顧起居,一個諾大的住所,幾乎沒什麽人煙氣。
看著那人如此隨意,異常的灑脫,顧錦央倒是有些好奇,踩著岸邊通往那亭子的路走了上去。
葉安塵老遠瞧見了她,輕柔的笑著,又將火爐上煨著的酒加了一些,頓時酒香四溢。
等顧錦央到了時,拿著杯子為她斟了一杯,放到一邊的空位前,示意她坐:「殿下請。」
涼亭裏一人是葉安塵,另一人顧錦央並不認識,卻還是有些被那人驚艷到了。
那人隨意的靠在涼亭的柱子上,穿著一身紅衣,修長的腿也放在了那石凳上交疊著,小腿處還壓著一根魚竿,借著空隙,伸到了亭子外麵,正釣著湖裏的魚。
聽見了葉安塵的那聲「殿下。」她突然轉過了頭,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顧錦央,欲言又止,最後隻是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姣好的臉上有些微醺。
這人看著不過三十左右的模樣,眼角有著淡淡的細紋,經過時間的沉澱,更有韻味,一舉一動都帶著成熟的魅力。
姣好的麵容依舊風華絕代,美艷絕倫,特別是那顧盼流轉的桃花眼,眼角微微上挑著,輕笑起來如同那勾子一般,撓人心魂。
眉眼之間又夾雜著幾分英氣,平添了幾分威嚴,不怒自威。
她看著顧錦央,仔細打量著她的眉眼,突然笑了起來,桃花眼灼灼生輝,周身氣質突然變得柔和起來,她坐了起來,將魚竿從水裏提了起來,檢查著魚餌,隨意的問道:「殿下?這是哪位殿下啊?」她的聲音很好聽,似水如歌,悠揚婉轉。
「哦?自然是慶安長公主殿下了。」葉安塵有些疑惑:「笙姨你居然不知道?」
她捏著魚竿的手緊了幾分,桃花眼微睜,復又輕笑了起來:「這不是有些糊塗了嘛。」
葉安塵調笑道:「莫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笙姨你可是千杯不醉呢,何來糊塗一說。」
又轉過頭對著顧錦央介紹道:「這位是沐其笙,笙姨。」
沐其笙輕笑,補充了一句:「水木的那個沐。」
顧錦央有些驚訝,沒想到蘇清也之前所說的笙姨竟然是這般年輕的人物,出乎意料的漂亮,能蘇清也如此敬重的,怕也不是簡單的人物,更何況她這模樣瞧著都不似普通人。
為了留下一個好印象,恭敬的喊道:「笙姨好。」居然姓沐,倒是和自己母後一個姓氏。
沐其笙笑了起來,她將魚竿收了起來,靠在了亭子邊的柱子上,桃花眼有些迷離,她又接連喝了幾杯,險些被自己嗆到。
她問向葉安塵:「安塵,現在是多少年月了?」
「大鄴七十五年,怎的了笙姨?」
沐其笙搖了搖頭,「無事,隻是覺著殿下很是眼熟,才發現快十八載未見到故人了。」
葉安塵自從認識沐其笙以來,她就一直是孤生一人,根本就沒聽說過她還有什麽家人朋友,不免又多看了顧錦央幾眼,又瞧著沐其笙,突然說道:「這般瞧著,殿下眉眼間倒是和笙姨很像,特別是眼睛,簡直一模一樣。」
聞言顧錦央也看向了沐其笙,看著她那雙和自己如出一轍的桃花眼,一時有些愣神。
沐其笙抬起眼眸,卻笑了起來,她表現得很灑脫,甚至有些毫不在意,「是嗎?那還真是和殿下有緣呢。」
顧錦央淺笑,她喝了一口杯中的酒,語氣有些懷念:「母後常說,我這雙眼睛很像姑姑,若是母後她見了笙姨,怕是會覺得更像了。」
眼底有些落寞,沐其笙垂下眼眸,捏緊了手裏的杯子:「皇恩浩蕩,殿下說笑了。」
葉安塵卻來了興趣,接著顧錦央的話問道:「殿下的姑姑,可是大長公主容樂殿下?」
「正是。」顧錦央點點頭。
葉安塵嘆了一口氣,頗為遺憾的說道:「容樂殿下當年可謂真是風華無限,風姿綽約,當時京城裏傳著的都是那位殿下的佳話,隻是可惜,當年她就突然去了。我爹說,他還記得那年京都城裏全城縞素,宮裏更是鳴鍾不斷,送喪的百姓都在那隊伍後麵跟了老長。」
「我倒是覺得容樂殿下去得太為突然,疑點頗多,更奇怪的是,當年宮裏沒人去查。」葉安塵抿了一口酒,繼續道:「不然那殿下要是還在,大鄴至少還會更上幾層樓。」
「我,都不知道這些。」
葉安塵嗤笑:「殿下不知道是自然的。畢竟那年之後,容樂殿下幾字就在宮裏成為了禁忌,要是有人敢提,就會被。」她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所以無人敢翻出來說,漸漸的民間也忘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