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常春平沒有想到的是,還好他及時報告了文物局,竟然真的有人去那塊海域轉悠。


    原來問題出在曾良君雇傭的遊輪上麵,船上的兩位船長都是老水手了,也是見多識廣的人。一開始他們還迷糊,曾良君還是吃飽了沒事幹在海上逛一圈,後來他們聯想到曾良君下海的一幕,隱隱約約就猜了出來。


    況且曾良君現在如此出名,他的履曆也不難查詢,在古玩圈子裏麵混過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曾良君以前是玩古玩翡翠發家的,兩下驗證之後,他們就明白這事情的蹊蹺了。


    兩位船長和酒店的老板報告這事情後,酒店的老板就拍板找了兩條大拖船,前往曾良君上次停留的那個地方,一開始兩次啥都沒有撈起來,拖船的網雖然大,但是這裏畢竟有一百多米深。第三次打撈的時候,竟然將船上的一根桅杆撈起來了。


    確認之後,那位酒店老板也是大喜,可是沉船並不是那麽好打撈的,就算拖網將整個沉船兜住,也難以從海底將如此龐大的船體扯起來。那個酒店的老板也是神通廣大之人,迴去就雇傭了一隊深海潛水員,準備下去人工打撈,而就在這個時候,海洋局派遣的兩艘巡邏艇就過去了。因為這事情,海洋局和文物局還將那位老板教訓了一頓。


    船都在下麵了,打撈的進度就快了,隻是這事情還沒有開始,媒體便又開始轟轟烈烈的炒了起來,這次不僅媒體跟著鬧,就連政府都跟著鬧。


    原因很簡單,在全國各地都大力發展旅遊經濟的當下,誰要是將這條船爭取到手上,誰就相當於捧了一個聚寶盆,雖然還沒有確定這艘大船的身份,但是相傳是鄭和寶船的消息就在網絡上炒的沸沸揚揚,開弓沒有迴頭箭,就算這玩意不是鄭和寶船,在觀眾的關注下,它也“應該”就是鄭和寶船。


    打撈的當天,閩南省電視台,還有華夏央視都出動了兩架直升機,盤旋在空中進行航拍,並且還是現場直播。


    這個直播還挺火的,曾良君這個時候同樣也坐在電視機跟前,隻是他身邊還放著那個小銅箱,臉色倒是有些鬱悶。


    之所以曾良君會鬱悶,那是因為這個小銅箱他根本弄不開,迄今為止,曾良君能夠用的手段都用過了,他將自己的神念注入,又或者直接用蠻力,可是身邊的這個小銅箱都是紋絲不動,鬼知道裏麵是什麽玩意。


    整個打撈過程持續了數小時,十幾個深海潛水員跳進水中進行固定和捆綁,裏麵的大部分文物都已經打撈上來,隻剩下整艘船這個最大的文物。


    現場有十幾名打撈專家,其中還有幾名是國外的專業打撈機構2的人,這些打撈機構的人已經和國家簽訂合約之後進行打撈,然後再跟某國家分成,這一次來自然是作為技術指導了。


    在專家的指揮下,深海潛水員將所有的地方都固定好,隨後一艘巨大的船就緩緩開了過來,那艘船上麵有一個巨型吊臂,這個吊臂號稱亞洲第一吊,是全亞洲船舶吊裝中最大的吊臂。


    當這個吊臂放到水麵後,幾個快艇就將一條鋼索套在了吊臂上,那些快遞一離開,吊臂就緩緩起來了,隨後吊臂開始旋轉,鋼索就開始不斷地收縮,當那些鋼索收縮到一定的地步後,在海底沉睡了數百年的船就被扯出了海麵。


    看到這一幕,現場的人都激動了,眼前的這艘船除了桅杆斷裂,腹部破了一個大洞,其他的地方竟然都保持的相當完好,尤其是船舷還有船身上麵的雕刻,朱紅的顏色依舊十分漂亮。


    這艘巨大的船直接被吊在旁邊的一條拖船上,電視台的記者坐在直升機上麵對拖船上的大船進行了三百六十度的拍攝。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看得激動,幾個地方的政府比觀眾們還要激動,那幾處地方本身就有鄭和寶船的仿造品,可是仿造品畢竟是仿造品,影響力絕對不如真家夥,眼前這艘鄭和寶船保存的如此完好,隻需要簡單的修補就能夠開發成一處極佳的景點,這艘大船可是開啟了咱們國家大航海時代的船啊,於是口水仗就越演越烈了。


    這事情肯定跟曾良君毫無關係,曾良君沒有必要往自己身上攬工,雖然常春平一再提議要求通知媒體和文物局,說這個發現是曾良君,這個要求被曾良君拒絕了。因為太空電梯項目,曾良君在媒體麵前已經曝光太多次了,老是他一個人在電視上晃來晃去,估計老百姓們也煩。


    所以所有的殊榮最終都落在了常春平頭上,這事情本來是一個喜事,到了最後卻讓常春平發愁了,常春平也是一個喜好安靜的人,自從沉船打撈之後,他現在門口每天都是門庭若市,等著采訪這位考古教授的記者在後麵都要排隊。


    而常春平不僅要打發這些記者,還要打發那些令人討厭的地方官員,那些官員有些是旅遊局的,有些是地方誌的,他們來找常春平的目的隻有一個,希望他開個口至少在輿論上能夠支持他們一下,畢竟常春平是這個線索的提供人,也是華夏權威的考古學家,要是他能夠在媒體上說兩句話,對於他們爭取到沉船非常有好處。


    一開始常春平還耐心接待一下,支撐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勢頭沒有減緩的趨勢,幹脆準備了一下衣物行李,出門旅遊去了。


    至於鄭和寶船最後能夠歸屬在這個3城市,這跟常春平有些關係, 也可以說沒有關係,畢竟鄭和的一些資料實際上都已經很齊整,問題是鄭和的故鄉,還有鄭和寶船的造船廠所在地,都在爭取,各執一詞,這事情沒法說。


    平衡錘的項目招標結束後,中標的企業就開始開工了,建造這種密封件難度並不大,比航母的蒸汽儲藏瓶都還要簡單,不過這事情事關重大,一旦出了責任事故,可不是他們哪家企業能夠承擔的起的,所以在製造的過程中都用上最好的技術和材料。


    至於纜繩……


    天梯公司內部的鬥爭,現在是越演越烈了。


    而且這把火不僅在公司內部燒開,現在還把外麵的人也牽扯進來了,原因是蕭炎鬆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請來了外援。


    今天的辯論會曾良君也參加了,他照例坐在下麵充當觀眾,一般來說,隻要不是屬於材料學的範疇,他是不發言的。今天討論的實際上和曾良君的專業也沾邊,那就是材料結構學。


    不過曾良君覺得這種結構學已經歸結到宏觀結構,而曾良君的材料結構則屬於微觀結構。


    照例,上麵的辯論激烈無比,前一段時間高波還隻是中間派,隨著這段時間的辯論,高波現在已經是旗幟鮮明的支持侯林濤,他也認為扁平型纜繩的優勢很大,這點不光體現在使用壽命上,在抗風,抗凍上麵都有優勢。


    所以這段時間,搞得蕭炎鬆有些鬱悶,他也是一個急性子,當初中老師當了那麽多年將他的性子給磨平了,但是現在蕭炎鬆翻身了就慢慢的恢複了本來的性格,在很多事情上都有點說一不二的傾向。


    況且現在最應該管事的曾良君並不怎麽管事,才有了蕭炎鬆現在發揮的餘地。


    今天蕭炎鬆沒有上台說話,上台的是一位從燕京來的教授,這邊是蕭炎鬆請的外援了。其實蕭炎鬆出去請外麵的人進來幫忙,大家都有點惱怒和不屑。須知道甭管你是教授還是研究生,在天梯公司都算不了什麽,現在天梯公司技術這一塊,最差的都是博士,除了蕭炎鬆之外,其他的哪一個都在自己的行業闖蕩出過名氣。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點在華夏可以吃香,但是在天梯公司內部,絕對無法吃開!


    所以上麵的教授一開口,下麵的人頓時沒啥反應了,特別是支持侯林濤高波一派的人,一個個都聳拉著腦袋,放佛睡著了一般。


    曾良君在旁邊看的有點想笑,可是看人家一本正經的在上麵闡述自己的論點和理由,他又不好說什麽,心裏卻在琢磨著這事情要快點定下來了。


    現在在折騰的還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一旦準4備完畢,接下來的進度的速度就會大大的提升,所以曾良君不能夠讓天梯公司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現在該定下來的都必須定下來了。


    會議上曾良君沒有說什麽,但是會議之後,曾良君卻將幾個關鍵人物都請進了辦公室,侯林濤是後來加入天梯公司的,而且不是曾良君招進來的,所以跟曾良君不熟悉,幾個月來也僅僅見過幾次麵,從來沒有跟曾良君說過話。


    坐下後曾良君就詢問了蕭炎鬆關於纜繩的方案敲定沒有,蕭炎鬆還是那個態度,這種事情穩妥為先,絕對不能夠走什麽偏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翡翠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內並收藏翡翠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