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良君喝了一口酒,等到那股辣勁兒散去後說道:“咱們能夠想到的,人家也能夠想到,況且人家已經開始琢磨好多年了,我們現在是應該要起步了。”
米國琢磨太空電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隻是此前一直都沒有機會和好的利益權衡,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有了利益一切都好說。就像當年太空競賽的驅動力是政治問題,而隱藏在政治問題後麵的則是利益問題,所以米國才能夠在那種情況下實現登月。
同理,現在利益問題出來之後,太空電梯方麵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蕭老師,來我這邊吧,總不至於真的做一輩子老師?”曾良君盯著蕭炎鬆說道。
“嗬嗬,我做老師也習慣了,挺好的,這生活……”蕭炎鬆幹笑了兩聲,說道。
曾良君環顧四周,除了那一屋子資料,這裏也算的是家徒四壁了,曾良君便道:“怎麽,還要我學習劉備三顧茅廬?”
“當然……不用了,你先說說怎麽做嘛!”蕭炎鬆說道。
“流程和資金方麵的問題,不用你操心,不過我大概先說說規劃吧,第一步是預算,構圖,設想,第二部是拉資金,第三部動工,這是最粗略的一個想法,事情要一步一步來,可是人要到位啊!”其實太空電梯這個事情,曾良君也未必一定要蕭炎鬆參加,這麽大的工程,什麽樣的專家請不到?隻是曾良君覺得蕭炎鬆手上本來就有這些現成的資料,在理論上麵已經推演的非常不錯了,況且這些資料本來就是那個年代的專家留下了,現在拿起來就相當於是繼承了。
“我明天就去辭職。”蕭炎鬆並沒有猶豫太久,其實他心裏絲毫都沒有猶豫,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多年了,他隻是暗暗慶幸,甚至於有些感謝米國,如果不是米國這一次探月發現富金礦,恐怕他這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所以說有些事情完全就是命中注定的。
第二天一大早,蕭炎鬆就寫了一封辭職信,然後就往政教處走去。
推開校長辦公室的門,蕭炎鬆走了進去。
校長看了蕭炎鬆一眼,問道:“老蕭,一大早有什麽事情?”
蕭炎鬆在學校並不是什麽重要人物,不過是一個代課老師,地位就跟清潔工那些差不多。
“校長,我來辭職。”蕭炎鬆笑道。
“辭職?現在?”校長愣住了,在校長看來,學校裏麵誰辭職都有可能,唯獨不會是他蕭炎鬆,這家夥又沒啥本事,整天渾渾噩噩在學校混日子,辭職了喝西北風去?
“是的,校長,這是辭職信,”說著蕭炎鬆就將辭職信放2在了校長的桌子上麵。
校長皺了皺眉頭,問道:“怎麽,老蕭,不想幹了?是不是工作上麵有什麽不愉快,我這……”
“不是,校長,我辭職跟學校的工作沒有什麽關係,隻是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蕭炎鬆說道。實際上依靠蕭炎鬆的能力,一心想要轉為正職並不是難事,但是蕭炎鬆從來就沒有將這份工作放在眼中,以蕭炎鬆的學術能力,別說帶初中生,就算讓他帶研究生壓力都不大。
聽到蕭炎鬆這麽說,校長有些啼笑皆非,校長本來還要勸說兩句,但是被蕭炎鬆用話打住了:“校長,我這不是跟您開玩笑,事情有些急,您就給我批了吧。”
校長這才知道蕭炎鬆辭職是來真格的,就在蕭炎鬆準備離開的時候校長問道:“老蕭,能告訴我你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去做嗎?”
蕭炎鬆迴頭說道:“現在還不能夠說,不過我想您很快就會知道了。”
曾良君在楚南市的大學城旁邊租下了一個三層樓的帶院子的廠區,這個廠區曾經是一家led商的辦公地址,雖說隻有三層樓但是麵積卻不小,外形做的很現代,租下來之後,曾良君就打算將這裏當做臨時的策劃部,負責太空電梯這一塊。
現在策劃部裏麵還隻有蕭炎鬆一個人,辭職之後蕭炎鬆請了一輛貨車,去學校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拖了過來,隨後他將其中一個房間改裝成為資料室,用來存放這些資料。
曾良君沒有給蕭炎鬆算工資,而是直接給了蕭炎鬆兩百萬,隨即派了一個開天科技的采購與蕭炎鬆一同采購辦公用品,包括電腦,桌椅板凳等等。
足足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兩人才將這裏需要的東西配好。
隨後曾良君就去注冊了一個公司名字,叫做天梯公司,將這些硬件弄好之後,曾良君就開始挖人了。
材料學與天體物理學是有重疊的地方的,想要衝出地球,沒有好的材料是不可能的,可以說材料學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天體物理學的進展,例如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的鏡片,就是材料工程領域最尖端的產品。
曾良君現在就開始委托自己在材料學方麵的同學,讓他們幫忙挖人,物理學的,高分子的,天體物理的,流體工程學的,隻要是相關方麵的人才,曾良君又不惜高薪挖掘。
不過將他們招聘過來,就不像在研究所裏麵那樣做實驗了,做太空電梯,實驗並不是重要的環節,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理論的推導,還有各種計算精度。
天空電梯這種係統工程,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也不是憑借曾良君一個公司就能夠做起來的,他3現在隻是完善基礎理論,占據一個先發優勢,將這個穩定之後,才能夠做下一步打算。
為了避免天梯公司對開天科技產品可能的影響,曾良君現在盡可能的低調,誰讓開天科技現在已經上市,股市就是一個事件放大器,任何沒有確定的消息都有可能引爆股價的連鎖反應,就算是一點點小問題,也會被捕風捉影的股民想的比天大。
天梯公司做的事情就是儲備,再儲備。
蕭炎鬆在星期一又提交了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上麵的人,請務必招聘過來,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這些人將會發揮關鍵作用。”蕭炎鬆正色說道。
曾良君掃了一眼上麵的名字,五個名字中竟然有三個名字他很熟悉,然而曾良君熟悉的原因是這三人的知名度很高,知名度高就意味著聘請這三人的價碼將會非常高昂。
這三個人分別是高波,劉暢,舒柏林。
劉暢和舒柏林還好,兩人分別是國家級別的物理學家,大約都是六十年代生人,正值壯年,這兩個人曾良君有八分把握青請來,可是劉暢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家夥不在國內。
劉暢現在在米國,而且已經移居了,算是美籍華人,並且他就在nasa裏麵任職,位高權重,將這樣一位boss級人物弄迴國內,難度可想而知。
於是曾良君麵有難色的說道:“其實單論技術上麵來言,能夠替代的大把,為什麽一定要將這些名人弄迴來?”
蕭炎鬆嘿嘿一笑說道:“曾總,你現在還覺得太空電梯在技術上麵有什麽難題嗎?”
蕭炎鬆的想法是對的,太空電梯雖說存在不少難點,但不是絕對的技術難點,以現有的技術基本都能夠解決和規避,但是天空電梯是一個經濟問題,曾良君現在非常有錢,可是憑借開天科技一家公司,是不可能撐起這個項目的,沒有國家的支持太空電梯項目想都不用想。
這就是蕭炎鬆的策略,利用名人來擴大影響力,隻有將這些在技術上有偌大名氣的專家們納入,那麽天梯公司才能夠有同國家議價的權力。
想了一會兒,曾良君才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這五個人我會盡力。”
劉暢現在正在雙頂山的天文台工作,他從事的是天體物理。說起來,一切搞天文的人都有些像古代的道士,研究的都是玄之又玄的玩意,至少幾千年內人類的這些研究資料恐怕都無法證明,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和經濟價值。
所以天體物理這一塊,在國內的待遇是最少的,國內現在最吃香的研究就是光學和材料學,光學和材料學隻要研發成功,立即4就能夠轉化成滾滾財源,甚至直接轉化為武力。
所以劉暢的名字雖然大,但是工資待遇並不高,每個月就一萬來塊錢,他是純正的燕京人,現在迴燕京還是住著他父母的老房子,憑借他現在一萬塊錢的月薪,想在燕京買一套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劉暢偶爾還出版一下科普讀物,憑借他的名字賺賺稿費。奈何國內喜好天文的人群並不多,出版的基本科普讀物銷量都是平平,所以劉暢現在手頭比較窘迫。
劉暢這段時間就在尋思著什麽創業的路子,天文台的工作很枯燥,每天觀測恆星,記錄下他們的狀態,還有宇宙背景輻射數據等等,現在的數據記錄儀都是全自動化的,基本不需要人來操作,所以在天文台的工作比較閑。
可是天體物理學在實際應用上麵並不廣泛,至少劉暢現在沒有想到什麽好路子,今天剛剛上班,調出昨天計算機記錄的數據開始查看,並沒有什麽異常的狀態,於是他就開始看報紙了,這是一起科學報,研究所裏麵每期都會訂。
報紙上麵連篇累牘的報道了月球上麵的富金礦的事情,看了一會兒,劉暢就在思索這其中的開采價值有多大,對於劉暢來說這種計算並不複雜,因為他該有的資料基本都有。
就在這個時候,劉暢辦公室的電話想了起來。
“劉教授,門口有人找你。”給他打電話的是天文台的門衛,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就是雙頂山腳下的村民,在這裏幹了十多年了,每個月雖說隻有一千塊工資,但是他已經很滿足了,這份工作可是被山下的村民們都盯著呢,至少這位老人不幹,下麵立即就有人想要擠上來。
什麽人會找我呢?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直接來雙頂山找劉暢,他放下報紙,就走到了門口,目光打量了一下門口停靠的那輛大眾輝騰。
曾良君從車上跳下來後,就直奔劉暢而去,臉上堆著笑容說道:“是劉教授吧?”
“是的,我是,請問你是?”劉暢納悶的跟曾良君握了握手,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年輕人,卻不知道今天來找自己幹什麽。
“我叫曾良君,”曾良君先自我介紹道。
“曾良君?”劉暢常年都呆在雙頂上麵,為了獲得好的天氣情況,天文台一般都建立在偏郊,隻有極遠的郊區才能夠避免空氣汙染等一係列影響觀測的麻煩,所以劉暢的消息並不暢通,對於曾良君這個響徹華夏國內的名字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曾良君看到劉暢的反應也在預料之中,便說道:“我是開天科技的負責人,有些事情我想跟您談談。”
說到開天科技,劉暢終於5想起來了,他見過開天科技的產品,那款顛覆手機,他見自己的侄子玩過,不過此時劉暢還隻是將曾良君定義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家,不管是誰站在門口談事情總是不禮貌的,劉暢這才說道:“那裏麵請,有什麽事情坐下再談。”
到了天文台的會客室中,劉暢問道:“你有什麽事情找我呢?”
剛才路上劉暢已經想過了,這位年輕老總應該是一位天文愛好者,估計是有什麽疑問需要自己解答,有些有錢人在奮鬥成功後失去了目標,興趣愛好也就多樣化起來,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不過專程來一趟就為了這個事情,劉暢又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未免有些荒謬。
曾良君坐下之後,便說道:“劉教授,在這裏工作好啊,天天能夠唿吸新鮮空氣。”
劉暢搖搖頭說道:“太偏僻了,這裏完全是一個孤島,感覺咱現在都是成了陶淵明了,與世隔絕。”
聽到劉暢這麽一說,曾良君眼睛微微一亮,有戲。
曾良君就怕劉暢是那種低頭搞學術研究的頑固分子,碰到那種人是最讓曾良君頭疼的,花多少錢都請不到,往往還會被臭罵一頓,聽劉暢的這個口氣,他對自己的現狀並不是很滿意。
於是曾良君問道:“劉教授,不滿意這裏的環境,可以換個環境嘛,城市裏麵工作也是不錯的。”
劉教授歎了一口氣說道:“想換工作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說著劉暢指了指旁邊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說道:“一輩子倒騰這個玩意,想轉行就難了,出去之後我能夠做什麽?”
“劉教授這麽大的名氣,出去找份工作還不簡單?”曾良君問道。
劉暢一揮手,說道:“沒那麽簡單,名氣不能當飯吃,在哪裏做事都是實力說了算,名氣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曾良君點點頭說道:“劉教授,我今天來就是想跟您談談工作的事情。”
劉暢一愣,納悶的說道:“工作的事情?我的專業跟你的公司應該沒有什麽重疊的地方吧?”
“當然沒有,不過我們公司正準備做一個新的項目,不知道劉教授有沒有興趣。”曾良君問。
“什麽項目?”劉暢腦袋裏麵也在思索,什麽項目會跟自己的專業重疊?天體物理如此冷門的專業,簡直比考古學,比地理學還要冷門,考古學至少能進國家考古隊,挖掘東西,再不行還能轉行古玩鑒定,現在古玩市場那麽火爆,還是能有不少收益的。而地理學則能夠搞測繪,在全球定位係統普及的現在,也算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了。
米國琢磨太空電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隻是此前一直都沒有機會和好的利益權衡,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有了利益一切都好說。就像當年太空競賽的驅動力是政治問題,而隱藏在政治問題後麵的則是利益問題,所以米國才能夠在那種情況下實現登月。
同理,現在利益問題出來之後,太空電梯方麵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蕭老師,來我這邊吧,總不至於真的做一輩子老師?”曾良君盯著蕭炎鬆說道。
“嗬嗬,我做老師也習慣了,挺好的,這生活……”蕭炎鬆幹笑了兩聲,說道。
曾良君環顧四周,除了那一屋子資料,這裏也算的是家徒四壁了,曾良君便道:“怎麽,還要我學習劉備三顧茅廬?”
“當然……不用了,你先說說怎麽做嘛!”蕭炎鬆說道。
“流程和資金方麵的問題,不用你操心,不過我大概先說說規劃吧,第一步是預算,構圖,設想,第二部是拉資金,第三部動工,這是最粗略的一個想法,事情要一步一步來,可是人要到位啊!”其實太空電梯這個事情,曾良君也未必一定要蕭炎鬆參加,這麽大的工程,什麽樣的專家請不到?隻是曾良君覺得蕭炎鬆手上本來就有這些現成的資料,在理論上麵已經推演的非常不錯了,況且這些資料本來就是那個年代的專家留下了,現在拿起來就相當於是繼承了。
“我明天就去辭職。”蕭炎鬆並沒有猶豫太久,其實他心裏絲毫都沒有猶豫,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多年了,他隻是暗暗慶幸,甚至於有些感謝米國,如果不是米國這一次探月發現富金礦,恐怕他這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所以說有些事情完全就是命中注定的。
第二天一大早,蕭炎鬆就寫了一封辭職信,然後就往政教處走去。
推開校長辦公室的門,蕭炎鬆走了進去。
校長看了蕭炎鬆一眼,問道:“老蕭,一大早有什麽事情?”
蕭炎鬆在學校並不是什麽重要人物,不過是一個代課老師,地位就跟清潔工那些差不多。
“校長,我來辭職。”蕭炎鬆笑道。
“辭職?現在?”校長愣住了,在校長看來,學校裏麵誰辭職都有可能,唯獨不會是他蕭炎鬆,這家夥又沒啥本事,整天渾渾噩噩在學校混日子,辭職了喝西北風去?
“是的,校長,這是辭職信,”說著蕭炎鬆就將辭職信放2在了校長的桌子上麵。
校長皺了皺眉頭,問道:“怎麽,老蕭,不想幹了?是不是工作上麵有什麽不愉快,我這……”
“不是,校長,我辭職跟學校的工作沒有什麽關係,隻是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蕭炎鬆說道。實際上依靠蕭炎鬆的能力,一心想要轉為正職並不是難事,但是蕭炎鬆從來就沒有將這份工作放在眼中,以蕭炎鬆的學術能力,別說帶初中生,就算讓他帶研究生壓力都不大。
聽到蕭炎鬆這麽說,校長有些啼笑皆非,校長本來還要勸說兩句,但是被蕭炎鬆用話打住了:“校長,我這不是跟您開玩笑,事情有些急,您就給我批了吧。”
校長這才知道蕭炎鬆辭職是來真格的,就在蕭炎鬆準備離開的時候校長問道:“老蕭,能告訴我你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去做嗎?”
蕭炎鬆迴頭說道:“現在還不能夠說,不過我想您很快就會知道了。”
曾良君在楚南市的大學城旁邊租下了一個三層樓的帶院子的廠區,這個廠區曾經是一家led商的辦公地址,雖說隻有三層樓但是麵積卻不小,外形做的很現代,租下來之後,曾良君就打算將這裏當做臨時的策劃部,負責太空電梯這一塊。
現在策劃部裏麵還隻有蕭炎鬆一個人,辭職之後蕭炎鬆請了一輛貨車,去學校將自己的東西全部拖了過來,隨後他將其中一個房間改裝成為資料室,用來存放這些資料。
曾良君沒有給蕭炎鬆算工資,而是直接給了蕭炎鬆兩百萬,隨即派了一個開天科技的采購與蕭炎鬆一同采購辦公用品,包括電腦,桌椅板凳等等。
足足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兩人才將這裏需要的東西配好。
隨後曾良君就去注冊了一個公司名字,叫做天梯公司,將這些硬件弄好之後,曾良君就開始挖人了。
材料學與天體物理學是有重疊的地方的,想要衝出地球,沒有好的材料是不可能的,可以說材料學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天體物理學的進展,例如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的鏡片,就是材料工程領域最尖端的產品。
曾良君現在就開始委托自己在材料學方麵的同學,讓他們幫忙挖人,物理學的,高分子的,天體物理的,流體工程學的,隻要是相關方麵的人才,曾良君又不惜高薪挖掘。
不過將他們招聘過來,就不像在研究所裏麵那樣做實驗了,做太空電梯,實驗並不是重要的環節,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理論的推導,還有各種計算精度。
天空電梯這種係統工程,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也不是憑借曾良君一個公司就能夠做起來的,他3現在隻是完善基礎理論,占據一個先發優勢,將這個穩定之後,才能夠做下一步打算。
為了避免天梯公司對開天科技產品可能的影響,曾良君現在盡可能的低調,誰讓開天科技現在已經上市,股市就是一個事件放大器,任何沒有確定的消息都有可能引爆股價的連鎖反應,就算是一點點小問題,也會被捕風捉影的股民想的比天大。
天梯公司做的事情就是儲備,再儲備。
蕭炎鬆在星期一又提交了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上麵的人,請務必招聘過來,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這些人將會發揮關鍵作用。”蕭炎鬆正色說道。
曾良君掃了一眼上麵的名字,五個名字中竟然有三個名字他很熟悉,然而曾良君熟悉的原因是這三人的知名度很高,知名度高就意味著聘請這三人的價碼將會非常高昂。
這三個人分別是高波,劉暢,舒柏林。
劉暢和舒柏林還好,兩人分別是國家級別的物理學家,大約都是六十年代生人,正值壯年,這兩個人曾良君有八分把握青請來,可是劉暢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家夥不在國內。
劉暢現在在米國,而且已經移居了,算是美籍華人,並且他就在nasa裏麵任職,位高權重,將這樣一位boss級人物弄迴國內,難度可想而知。
於是曾良君麵有難色的說道:“其實單論技術上麵來言,能夠替代的大把,為什麽一定要將這些名人弄迴來?”
蕭炎鬆嘿嘿一笑說道:“曾總,你現在還覺得太空電梯在技術上麵有什麽難題嗎?”
蕭炎鬆的想法是對的,太空電梯雖說存在不少難點,但不是絕對的技術難點,以現有的技術基本都能夠解決和規避,但是天空電梯是一個經濟問題,曾良君現在非常有錢,可是憑借開天科技一家公司,是不可能撐起這個項目的,沒有國家的支持太空電梯項目想都不用想。
這就是蕭炎鬆的策略,利用名人來擴大影響力,隻有將這些在技術上有偌大名氣的專家們納入,那麽天梯公司才能夠有同國家議價的權力。
想了一會兒,曾良君才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這五個人我會盡力。”
劉暢現在正在雙頂山的天文台工作,他從事的是天體物理。說起來,一切搞天文的人都有些像古代的道士,研究的都是玄之又玄的玩意,至少幾千年內人類的這些研究資料恐怕都無法證明,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和經濟價值。
所以天體物理這一塊,在國內的待遇是最少的,國內現在最吃香的研究就是光學和材料學,光學和材料學隻要研發成功,立即4就能夠轉化成滾滾財源,甚至直接轉化為武力。
所以劉暢的名字雖然大,但是工資待遇並不高,每個月就一萬來塊錢,他是純正的燕京人,現在迴燕京還是住著他父母的老房子,憑借他現在一萬塊錢的月薪,想在燕京買一套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劉暢偶爾還出版一下科普讀物,憑借他的名字賺賺稿費。奈何國內喜好天文的人群並不多,出版的基本科普讀物銷量都是平平,所以劉暢現在手頭比較窘迫。
劉暢這段時間就在尋思著什麽創業的路子,天文台的工作很枯燥,每天觀測恆星,記錄下他們的狀態,還有宇宙背景輻射數據等等,現在的數據記錄儀都是全自動化的,基本不需要人來操作,所以在天文台的工作比較閑。
可是天體物理學在實際應用上麵並不廣泛,至少劉暢現在沒有想到什麽好路子,今天剛剛上班,調出昨天計算機記錄的數據開始查看,並沒有什麽異常的狀態,於是他就開始看報紙了,這是一起科學報,研究所裏麵每期都會訂。
報紙上麵連篇累牘的報道了月球上麵的富金礦的事情,看了一會兒,劉暢就在思索這其中的開采價值有多大,對於劉暢來說這種計算並不複雜,因為他該有的資料基本都有。
就在這個時候,劉暢辦公室的電話想了起來。
“劉教授,門口有人找你。”給他打電話的是天文台的門衛,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就是雙頂山腳下的村民,在這裏幹了十多年了,每個月雖說隻有一千塊工資,但是他已經很滿足了,這份工作可是被山下的村民們都盯著呢,至少這位老人不幹,下麵立即就有人想要擠上來。
什麽人會找我呢?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直接來雙頂山找劉暢,他放下報紙,就走到了門口,目光打量了一下門口停靠的那輛大眾輝騰。
曾良君從車上跳下來後,就直奔劉暢而去,臉上堆著笑容說道:“是劉教授吧?”
“是的,我是,請問你是?”劉暢納悶的跟曾良君握了握手,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年輕人,卻不知道今天來找自己幹什麽。
“我叫曾良君,”曾良君先自我介紹道。
“曾良君?”劉暢常年都呆在雙頂上麵,為了獲得好的天氣情況,天文台一般都建立在偏郊,隻有極遠的郊區才能夠避免空氣汙染等一係列影響觀測的麻煩,所以劉暢的消息並不暢通,對於曾良君這個響徹華夏國內的名字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曾良君看到劉暢的反應也在預料之中,便說道:“我是開天科技的負責人,有些事情我想跟您談談。”
說到開天科技,劉暢終於5想起來了,他見過開天科技的產品,那款顛覆手機,他見自己的侄子玩過,不過此時劉暢還隻是將曾良君定義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家,不管是誰站在門口談事情總是不禮貌的,劉暢這才說道:“那裏麵請,有什麽事情坐下再談。”
到了天文台的會客室中,劉暢問道:“你有什麽事情找我呢?”
剛才路上劉暢已經想過了,這位年輕老總應該是一位天文愛好者,估計是有什麽疑問需要自己解答,有些有錢人在奮鬥成功後失去了目標,興趣愛好也就多樣化起來,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不過專程來一趟就為了這個事情,劉暢又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未免有些荒謬。
曾良君坐下之後,便說道:“劉教授,在這裏工作好啊,天天能夠唿吸新鮮空氣。”
劉暢搖搖頭說道:“太偏僻了,這裏完全是一個孤島,感覺咱現在都是成了陶淵明了,與世隔絕。”
聽到劉暢這麽一說,曾良君眼睛微微一亮,有戲。
曾良君就怕劉暢是那種低頭搞學術研究的頑固分子,碰到那種人是最讓曾良君頭疼的,花多少錢都請不到,往往還會被臭罵一頓,聽劉暢的這個口氣,他對自己的現狀並不是很滿意。
於是曾良君問道:“劉教授,不滿意這裏的環境,可以換個環境嘛,城市裏麵工作也是不錯的。”
劉教授歎了一口氣說道:“想換工作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說著劉暢指了指旁邊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說道:“一輩子倒騰這個玩意,想轉行就難了,出去之後我能夠做什麽?”
“劉教授這麽大的名氣,出去找份工作還不簡單?”曾良君問道。
劉暢一揮手,說道:“沒那麽簡單,名氣不能當飯吃,在哪裏做事都是實力說了算,名氣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曾良君點點頭說道:“劉教授,我今天來就是想跟您談談工作的事情。”
劉暢一愣,納悶的說道:“工作的事情?我的專業跟你的公司應該沒有什麽重疊的地方吧?”
“當然沒有,不過我們公司正準備做一個新的項目,不知道劉教授有沒有興趣。”曾良君問。
“什麽項目?”劉暢腦袋裏麵也在思索,什麽項目會跟自己的專業重疊?天體物理如此冷門的專業,簡直比考古學,比地理學還要冷門,考古學至少能進國家考古隊,挖掘東西,再不行還能轉行古玩鑒定,現在古玩市場那麽火爆,還是能有不少收益的。而地理學則能夠搞測繪,在全球定位係統普及的現在,也算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