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告訴曾良君,這個任務並不是紅岸基地的,而是另外一支部隊,華夏海軍。
紅岸基地主要負責的項目是大型風洞項目,核聚變與裂變項目,還有一些路基導彈等研究,海軍的事情,是由另外的研究院負責。
曾良君在聽到張倩說出海軍之後,就笑道:“不會是因為航母的問題吧?”
誰知道還真被曾良君猜中了,張倩點頭說道:“就是航母的問題,我國的航母現在遇到了許多問題。”
關於國內的航母,曾良君大概還是知道一些情況,前蘇聯倒台之後,俄羅斯的軍費預算嚴重不足,他們一邊需要錢,可同樣也不願意將尖端武器賣給華夏,華夏就算拿著票子也買不到。
於是華夏政府最開始,就以開遊樂場的名義去買航母,將那些老舊退役的航母弄迴來。當然,這種航母上麵的主要設施都是已經拆下來的,價錢也很便宜,也就是千來萬美金。
這種航母,華夏這邊的企業一共購買了三架。後來,烏克蘭又有一家航母要出售的時候,華夏國內又找烏克蘭要求購買。這架航母有點特殊,它其實是一個未完工的航母,完工率大概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烏克蘭原本是打算出售給俄羅斯的,但是俄羅斯當時連軍隊都養不起了,根本就無意購買航母,所以這個航母就一直以未完工的狀態停在港口十幾年,華夏提出購買的要求之後,他們就將航母上麵所有主要的設備,關鍵的東西全部清理掉了。
這個時候,其他的國家,包括米國都看出了華夏是想利用這艘舊航母,於是紛紛出手阻攔。
在經過土耳其的時候,土耳其以其有可能沉默的理由,在他們海峽拖延了兩年之久,經過重重阻攔才迴到了國內,隨即華夏政府就對這架航母進行了改裝,重新整備等等。
可是這艘航母有一些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航母的起降方式。
一般航母有兩種起降方式,其中最老式的一種就是滑翔式起降,這種起降方式就是利用航母的跑道直接起飛。在二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航母都是這種起降方式。
這種起降方式就有一個缺點,飛機出擊的速度慢,從第一架飛機到所有飛機全部升空,間隔時間太長了。
而第二種起飛方式,就是彈射式。在飛機的下方有一個拉索,當飛機要起飛的時候就掛上這個拉鎖,然後直接將這架飛機彈出去,彈射出去的飛機能夠在瞬間達到起飛需要的加速度,所以一架飛機起飛需要的跑道大大的減少,速度也同時加快了許多,對於航母來說,無疑這是相當重要的。
張倩給曾良君的要求就是,幫忙完成這個彈射器。
“你在開玩笑麽?”曾良君一臉茫然的看著張倩,一個彈射器,聽起來如此簡單,可是實際上要求非常的高!彈射器是一個係統工程,即便是米國擁有如此多航母,可是在彈射器上麵也有許多麻煩沒有解決。
首先彈射器非常消耗淡水資源,平常每發射一架飛機就要消耗一噸多淡水。航母作戰是全球性質的,所以他們必須儲備相當多的淡水,可是航母的容積畢竟是有限的,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空間用來存儲淡水,於是航母上麵就必須配備淡水處理係統。
除了淡水處理係統,彈射器的設計方案也很重要,當然, 設計方案對國內專家來說倒不是一個大難題,畢竟這個彈射器的原理顯而易見,真正困難的是彈射器的材料。
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要將十幾噸的飛機彈射出去,所需要的拉伸力可以想象是多麽驚人,一般的材料絕對無法擔此重任,在材料的甄選上麵就非常嚴格了。讓人沮喪的是,國家根本就沒有幾種材料能夠提供,因為那種強度的材料,國內還無法生產。
關鍵的問題,又扯到了材料上麵來了,曾良君的老本行。
“怎麽?不是要你設計什麽彈射器,這玩意早就有人弄好了,關鍵是讓你解決材料的問題。”張倩似笑非笑的看著曾良君。
“你當我是百事通啊?核聚變的問題找我,這什麽彈射器的問題也找我……”曾良君哭笑不得,感覺怎麽隻要碰到麻煩,立刻都是找自己。
張倩嘿嘿笑了兩聲,說道:“能者多勞!小君,你做的這些人民不會忘記你的。”
“少給我來這一招,”曾良君搖搖頭,隨即問道:“地點在哪裏,要是太遠了,我可不去,紅岸基地那地方,鳥都看不見一個。”
“放心,這一次的位置非常的近,”張倩眨巴了一下眼睛。
原來這一次的目的地就在楚南市,曾良君並沒有急著答應張倩的要求,隻是告訴張倩,先過去看看,看看總不會犯法。
張倩也不在乎,這一次委托張倩的人不是她的直屬上司,她在這之中牽線搭橋完全就是賣個人情罷了。
於是張倩就帶著曾良君到了一家寫著“海鑽”的工廠門口停下來了,看這個公司,大家能夠聯想到這家工廠是用於製造海上用品的公司,但是誰也想不到這僅僅隻是一個表麵的幌子。
在工廠的外部,是一家用來製造深海無縫管,鑽頭的大型企業,占地麵積達到上完公頃,南海還有東海油田的油管與鑽頭,都是找這家公司采購的。
但是進去之後,張倩就帶著曾良君一路向前走,經過了幾道嚴密的檢查之後,就到了一片綠色的廠房裏麵,這些綠色的廠房非常高達,進去之後,曾良君就看出了這裏與外麵簡直是大不相同。
因為曾良君一眼看過去,就看到了幾台特殊的儀器,這些儀器一般人不知道是幹啥的,但是曾良君卻非常清楚,一般的企業根本就用不到如此精密的儀器,它們唯一的通途就是用於製造軍工業製品。
進去之後,張倩就給曾良君引薦了一個人,那人跟曾良君的年紀相仿, 算是曾良君在軍隊裏麵遇見的少部分年輕人。
“我叫曹鑫,你好。”
“你好,曾良君。”
“曾先生,您現在才材料界裏麵可是鼎鼎大名,現在咱們碰到了麻煩,還是要迴頭找你呀。”
曾良君隔著旁邊的窗戶問道:“這些彈射器,不是應用在現有的航母上麵的吧?”
曹鑫點頭說道:“是的,現在的航母結構已經定型了,這幾個正在研究的彈射器是運用在新型航母上的,我們現在一共為航母提供了七種解決方案,但是每一種解決方案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解決材料問題就可以了?”曾良君笑著說道。
“曾新生,你說對了,我們有幾種方案能夠成功的避開材料問題,可是避開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其他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想來想去,還是材料問題相對容易解決,這不是就將您給請過來了?”曹鑫倒是一個爽朗人,“我帶你下去看看?”
曹鑫走過去之後,就將工廠上麵的大燈一盞盞打開,這裏的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嚴格,牆壁上麵的窗戶都是全封閉式的,即便現在是白天,外麵也沒有絲毫的亮光漏進來,所以必須開燈。
就在工廠的盡頭,擺放著一排彈射器材,這些器材都建設在水泥基柱上麵,而在他們彈射的裝置上麵,則擺放著一架模型飛機。飛機雖然是模型,但是做的比例,尺寸,包括重量都和現在的戰機一模一樣。
而在那些水泥基柱的前方,建造了一**水池,水池的兩邊則有吊裝用的機器。
這裏就是彈射器的實驗場所,他們就是在這樣一遍遍的彈射之中,測定彈射器的力量,速度,偏差,飛機上麵的加速度等等。
當然,這種測試也是不全麵的,因為實際上在海麵上的情況比這裏複雜的多,航母平常行駛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上下顛簸的,況且還有劇烈的海風等情況,而在這裏測試,幾乎沒有任何不利因素。
不過這是初期的實驗,等到這裏的實驗成功後,將會進行第二期的實驗,問題是現在初期實驗都沒有成功。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彈射力度不夠,倒不是他們不能夠將力量變大,但是實際情況是,如果力量太大,彈射器的損耗非常嚴重。一般航母上麵的彈射器要求至少能夠發射一千架次飛機再進行更換,可是現在擺放在跟前的這些彈射器,僅僅隻能夠使用二十次到五十次左右,然後就徹底報廢了。
歸根結底,就在於材料的問題。
國內的材料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曾良君的輕鋼雖說是非常優秀的材料,特別是高級輕鋼,適用於飛機,火箭等很多領域,但是輕鋼之所以叫做輕鋼,就在乎它的材質很輕盈,雖說輕鋼的硬度同樣也是達標。
不隻是鋼的問題,還有蒸汽罐的問題。
一架飛機的重量是十幾噸,彈射的時候是將導索掛在飛機的前段,然後再用巨大的蒸汽罐中的壓力釋放出來,一瞬間讓飛機的加速度到三百米每秒的速度,這個動能是非常恐怖的。
國產的蒸汽罐倒也能夠使用,畢竟生產這種大型的密封罐,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就能夠生產了,隻是這種蒸汽罐的密閉性並不是很好,在運用的途中還是有不少的蒸汽溢出,導致能量損耗。
米國的蒸汽罐同樣也會有蒸汽溢出,同樣也會損耗,但是他們在損耗的比率非常小,至少比華夏的蒸汽罐的損耗小多了。
曾良君現在在軍用技術研究的這個圈子中名字很大,一方麵曾良君並不是圈子內的人,他不是軍人,沒有服役,另外一方麵他幫助熱核聚變項目解決了關鍵的東西,所以這個特殊的學術圈子裏麵的人都高看曾良君一眼,曹鑫也不例外。
“曾先生,要不要看一下彈射的過程?”曹鑫笑道。
“彈射一次的費用也不低吧?”曾良君問道。
“嗬嗬,算上折舊的話,我們彈射一次的費用大概在三十萬左右。”
曾良君擺擺頭,這種實驗也是沒辦法而為之的,軍事研究在很多時候都是燒錢,燒對了方向還好,要是燒錯了方向,就自認倒黴了。就像蘇聯當年也是燒錯了方向,國內硬是認為滑躍式起飛比彈射器起飛要優秀,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個國家實行滑躍式起飛,其實蘇聯不知道,米國佬早就已經論證過滑躍式起飛非常落後,事實證明與此,直接導致蘇聯當時最大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減少百分之七十。
曹鑫將曾良君帶到安全的地方,隨即手中多了一個對講機,問道:“準備就緒了嗎?”
那邊表示已經準備完畢,隨即就有幾個工作人員出現,在彈射器周圍進行了一輪調試,這裏是他們專用的一個演示台,估計領導們過來都是要掩飾一番的,沒辦法,不管這玩意最後能不能用,總要給上麵看得見東西,否則領導過來這裏空空如也,啥都沒用,那可就不好了。
那幾個人撤離之後,曾良君就聽到“嘶……”的一聲,那是蒸汽溢出的聲音,緊接著就看到前方的滑索迅速的收縮,然後猛然就朝著前方牽引,那個重達十四噸的飛機唿唿的衝了出去,瞬間加速度十分驚人。
飛機自然沒有飛起來,而是直接落進了前方的一個大型水塘中,水塘裏麵有一**絲網,飛機落在水中,就躺在了鋼絲網上麵。
儀表上麵現實剛才飛機的瞬間加速度是一百二十米每秒,這是純粹的彈射速度,還沒有算上飛機自身的衝刺速度,如果在航母上麵還要計算當時的風速等等。
曹鑫隨即就跟曾良君介紹了相關的一些關鍵知識,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那個巨大地金屬網被上麵的天車拉了起來,又慢慢的放在了旁邊。
就這一次彈射,花費就是幾十萬……
紅岸基地主要負責的項目是大型風洞項目,核聚變與裂變項目,還有一些路基導彈等研究,海軍的事情,是由另外的研究院負責。
曾良君在聽到張倩說出海軍之後,就笑道:“不會是因為航母的問題吧?”
誰知道還真被曾良君猜中了,張倩點頭說道:“就是航母的問題,我國的航母現在遇到了許多問題。”
關於國內的航母,曾良君大概還是知道一些情況,前蘇聯倒台之後,俄羅斯的軍費預算嚴重不足,他們一邊需要錢,可同樣也不願意將尖端武器賣給華夏,華夏就算拿著票子也買不到。
於是華夏政府最開始,就以開遊樂場的名義去買航母,將那些老舊退役的航母弄迴來。當然,這種航母上麵的主要設施都是已經拆下來的,價錢也很便宜,也就是千來萬美金。
這種航母,華夏這邊的企業一共購買了三架。後來,烏克蘭又有一家航母要出售的時候,華夏國內又找烏克蘭要求購買。這架航母有點特殊,它其實是一個未完工的航母,完工率大概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烏克蘭原本是打算出售給俄羅斯的,但是俄羅斯當時連軍隊都養不起了,根本就無意購買航母,所以這個航母就一直以未完工的狀態停在港口十幾年,華夏提出購買的要求之後,他們就將航母上麵所有主要的設備,關鍵的東西全部清理掉了。
這個時候,其他的國家,包括米國都看出了華夏是想利用這艘舊航母,於是紛紛出手阻攔。
在經過土耳其的時候,土耳其以其有可能沉默的理由,在他們海峽拖延了兩年之久,經過重重阻攔才迴到了國內,隨即華夏政府就對這架航母進行了改裝,重新整備等等。
可是這艘航母有一些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航母的起降方式。
一般航母有兩種起降方式,其中最老式的一種就是滑翔式起降,這種起降方式就是利用航母的跑道直接起飛。在二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航母都是這種起降方式。
這種起降方式就有一個缺點,飛機出擊的速度慢,從第一架飛機到所有飛機全部升空,間隔時間太長了。
而第二種起飛方式,就是彈射式。在飛機的下方有一個拉索,當飛機要起飛的時候就掛上這個拉鎖,然後直接將這架飛機彈出去,彈射出去的飛機能夠在瞬間達到起飛需要的加速度,所以一架飛機起飛需要的跑道大大的減少,速度也同時加快了許多,對於航母來說,無疑這是相當重要的。
張倩給曾良君的要求就是,幫忙完成這個彈射器。
“你在開玩笑麽?”曾良君一臉茫然的看著張倩,一個彈射器,聽起來如此簡單,可是實際上要求非常的高!彈射器是一個係統工程,即便是米國擁有如此多航母,可是在彈射器上麵也有許多麻煩沒有解決。
首先彈射器非常消耗淡水資源,平常每發射一架飛機就要消耗一噸多淡水。航母作戰是全球性質的,所以他們必須儲備相當多的淡水,可是航母的容積畢竟是有限的,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空間用來存儲淡水,於是航母上麵就必須配備淡水處理係統。
除了淡水處理係統,彈射器的設計方案也很重要,當然, 設計方案對國內專家來說倒不是一個大難題,畢竟這個彈射器的原理顯而易見,真正困難的是彈射器的材料。
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要將十幾噸的飛機彈射出去,所需要的拉伸力可以想象是多麽驚人,一般的材料絕對無法擔此重任,在材料的甄選上麵就非常嚴格了。讓人沮喪的是,國家根本就沒有幾種材料能夠提供,因為那種強度的材料,國內還無法生產。
關鍵的問題,又扯到了材料上麵來了,曾良君的老本行。
“怎麽?不是要你設計什麽彈射器,這玩意早就有人弄好了,關鍵是讓你解決材料的問題。”張倩似笑非笑的看著曾良君。
“你當我是百事通啊?核聚變的問題找我,這什麽彈射器的問題也找我……”曾良君哭笑不得,感覺怎麽隻要碰到麻煩,立刻都是找自己。
張倩嘿嘿笑了兩聲,說道:“能者多勞!小君,你做的這些人民不會忘記你的。”
“少給我來這一招,”曾良君搖搖頭,隨即問道:“地點在哪裏,要是太遠了,我可不去,紅岸基地那地方,鳥都看不見一個。”
“放心,這一次的位置非常的近,”張倩眨巴了一下眼睛。
原來這一次的目的地就在楚南市,曾良君並沒有急著答應張倩的要求,隻是告訴張倩,先過去看看,看看總不會犯法。
張倩也不在乎,這一次委托張倩的人不是她的直屬上司,她在這之中牽線搭橋完全就是賣個人情罷了。
於是張倩就帶著曾良君到了一家寫著“海鑽”的工廠門口停下來了,看這個公司,大家能夠聯想到這家工廠是用於製造海上用品的公司,但是誰也想不到這僅僅隻是一個表麵的幌子。
在工廠的外部,是一家用來製造深海無縫管,鑽頭的大型企業,占地麵積達到上完公頃,南海還有東海油田的油管與鑽頭,都是找這家公司采購的。
但是進去之後,張倩就帶著曾良君一路向前走,經過了幾道嚴密的檢查之後,就到了一片綠色的廠房裏麵,這些綠色的廠房非常高達,進去之後,曾良君就看出了這裏與外麵簡直是大不相同。
因為曾良君一眼看過去,就看到了幾台特殊的儀器,這些儀器一般人不知道是幹啥的,但是曾良君卻非常清楚,一般的企業根本就用不到如此精密的儀器,它們唯一的通途就是用於製造軍工業製品。
進去之後,張倩就給曾良君引薦了一個人,那人跟曾良君的年紀相仿, 算是曾良君在軍隊裏麵遇見的少部分年輕人。
“我叫曹鑫,你好。”
“你好,曾良君。”
“曾先生,您現在才材料界裏麵可是鼎鼎大名,現在咱們碰到了麻煩,還是要迴頭找你呀。”
曾良君隔著旁邊的窗戶問道:“這些彈射器,不是應用在現有的航母上麵的吧?”
曹鑫點頭說道:“是的,現在的航母結構已經定型了,這幾個正在研究的彈射器是運用在新型航母上的,我們現在一共為航母提供了七種解決方案,但是每一種解決方案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解決材料問題就可以了?”曾良君笑著說道。
“曾新生,你說對了,我們有幾種方案能夠成功的避開材料問題,可是避開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其他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想來想去,還是材料問題相對容易解決,這不是就將您給請過來了?”曹鑫倒是一個爽朗人,“我帶你下去看看?”
曹鑫走過去之後,就將工廠上麵的大燈一盞盞打開,這裏的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嚴格,牆壁上麵的窗戶都是全封閉式的,即便現在是白天,外麵也沒有絲毫的亮光漏進來,所以必須開燈。
就在工廠的盡頭,擺放著一排彈射器材,這些器材都建設在水泥基柱上麵,而在他們彈射的裝置上麵,則擺放著一架模型飛機。飛機雖然是模型,但是做的比例,尺寸,包括重量都和現在的戰機一模一樣。
而在那些水泥基柱的前方,建造了一**水池,水池的兩邊則有吊裝用的機器。
這裏就是彈射器的實驗場所,他們就是在這樣一遍遍的彈射之中,測定彈射器的力量,速度,偏差,飛機上麵的加速度等等。
當然,這種測試也是不全麵的,因為實際上在海麵上的情況比這裏複雜的多,航母平常行駛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上下顛簸的,況且還有劇烈的海風等情況,而在這裏測試,幾乎沒有任何不利因素。
不過這是初期的實驗,等到這裏的實驗成功後,將會進行第二期的實驗,問題是現在初期實驗都沒有成功。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彈射力度不夠,倒不是他們不能夠將力量變大,但是實際情況是,如果力量太大,彈射器的損耗非常嚴重。一般航母上麵的彈射器要求至少能夠發射一千架次飛機再進行更換,可是現在擺放在跟前的這些彈射器,僅僅隻能夠使用二十次到五十次左右,然後就徹底報廢了。
歸根結底,就在於材料的問題。
國內的材料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曾良君的輕鋼雖說是非常優秀的材料,特別是高級輕鋼,適用於飛機,火箭等很多領域,但是輕鋼之所以叫做輕鋼,就在乎它的材質很輕盈,雖說輕鋼的硬度同樣也是達標。
不隻是鋼的問題,還有蒸汽罐的問題。
一架飛機的重量是十幾噸,彈射的時候是將導索掛在飛機的前段,然後再用巨大的蒸汽罐中的壓力釋放出來,一瞬間讓飛機的加速度到三百米每秒的速度,這個動能是非常恐怖的。
國產的蒸汽罐倒也能夠使用,畢竟生產這種大型的密封罐,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就能夠生產了,隻是這種蒸汽罐的密閉性並不是很好,在運用的途中還是有不少的蒸汽溢出,導致能量損耗。
米國的蒸汽罐同樣也會有蒸汽溢出,同樣也會損耗,但是他們在損耗的比率非常小,至少比華夏的蒸汽罐的損耗小多了。
曾良君現在在軍用技術研究的這個圈子中名字很大,一方麵曾良君並不是圈子內的人,他不是軍人,沒有服役,另外一方麵他幫助熱核聚變項目解決了關鍵的東西,所以這個特殊的學術圈子裏麵的人都高看曾良君一眼,曹鑫也不例外。
“曾先生,要不要看一下彈射的過程?”曹鑫笑道。
“彈射一次的費用也不低吧?”曾良君問道。
“嗬嗬,算上折舊的話,我們彈射一次的費用大概在三十萬左右。”
曾良君擺擺頭,這種實驗也是沒辦法而為之的,軍事研究在很多時候都是燒錢,燒對了方向還好,要是燒錯了方向,就自認倒黴了。就像蘇聯當年也是燒錯了方向,國內硬是認為滑躍式起飛比彈射器起飛要優秀,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個國家實行滑躍式起飛,其實蘇聯不知道,米國佬早就已經論證過滑躍式起飛非常落後,事實證明與此,直接導致蘇聯當時最大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減少百分之七十。
曹鑫將曾良君帶到安全的地方,隨即手中多了一個對講機,問道:“準備就緒了嗎?”
那邊表示已經準備完畢,隨即就有幾個工作人員出現,在彈射器周圍進行了一輪調試,這裏是他們專用的一個演示台,估計領導們過來都是要掩飾一番的,沒辦法,不管這玩意最後能不能用,總要給上麵看得見東西,否則領導過來這裏空空如也,啥都沒用,那可就不好了。
那幾個人撤離之後,曾良君就聽到“嘶……”的一聲,那是蒸汽溢出的聲音,緊接著就看到前方的滑索迅速的收縮,然後猛然就朝著前方牽引,那個重達十四噸的飛機唿唿的衝了出去,瞬間加速度十分驚人。
飛機自然沒有飛起來,而是直接落進了前方的一個大型水塘中,水塘裏麵有一**絲網,飛機落在水中,就躺在了鋼絲網上麵。
儀表上麵現實剛才飛機的瞬間加速度是一百二十米每秒,這是純粹的彈射速度,還沒有算上飛機自身的衝刺速度,如果在航母上麵還要計算當時的風速等等。
曹鑫隨即就跟曾良君介紹了相關的一些關鍵知識,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那個巨大地金屬網被上麵的天車拉了起來,又慢慢的放在了旁邊。
就這一次彈射,花費就是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