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陣依舊在緊張架設,看樣子全部完成還需時日,方言對陣法並不精通,也幫不上什麽忙,索性就在山上找些其他事做。品書網身為靈植師,又有靈峰在手,在自己的山峰上正好可以一展所學,還能借此打磨心性,可謂一舉數得。


    隨後幾日,方言就在山峰上各處忙碌,將靈峰上靈氣沉積之處全部開墾出來,並未苛求太多靈田,隻撿其中靈氣濃鬱之處,而且便於種植的地方。盡管如此,也被他平整出十餘塊靈田,初算下來接近百畝,主要是這座靈峰條件優越,又有靈脈貫穿其下。


    將這些靈田打理完畢,方言就在其中種下一些成熟時間短的靈穀靈草。這裏畢竟是生地,初次種植的品種無需太高階,再說大陣尚未開啟,等以後靈峰上的靈氣濃度提升上來,他再用手段將靈田的等階提升,到那時就可以種上一些堪用的靈藥。


    又過了幾日,蘇映雪給他發來傳訊,說是為他找了些仆從,要他自己前去挑選。做這種事情,自是林氏最在行,方言把這事與她一說,林氏立刻答應下來。她早就在這裏憋悶壞了,當即就將兩個呀呀學語的孩子交給青鸞照管,自己飛也似地跑了出去。


    沒幾天方言又將靈田諸事基本做完,現在他並不需要靠靈植來掩人耳目,也就無需在這上麵花費太多心思,隻是作為閑暇之時輔助修煉之用,以他現在的修為再來做這些事情,並未耗費他太多時間。


    不過靈峰初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待這邊事情完工,方言又來到對麵的靈峰上布置丹房。修為到了築基期以上,丹藥就會成為修煉上的一大困擾,因為築基期丹藥與煉氣期完全不同,普通坊市裏很難買到,大都要在拍賣會上才會出現。價格也自然不菲。


    以方言的身家,供給自己自然綽綽有餘,可他還有青鸞那一份要供應,若是蘇燕青也築基成功,就又添了一雙要丹藥的手。況且林氏他也很想讓她築基,曾經為此向蘇家老祖隱晦地提起過,若是真有可能。自己母親需要的丹藥他更是責無旁貸。


    再說市麵上買得到的丹藥,隻有一些藥效普通的大路貨。品質也差強人意,與宗門月俸裏的丹藥都無法相比。即便如此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除了大把靈石,還要花費不少時間來收購。


    所以從長遠來看,煉丹術恐怕不是他想放下就能放得下的,盡管方言對此信心不足,也隻能勉力為之。不過修習煉丹術他也並非全無優勢,不說藍珠空間可以為他提供取之不盡的靈藥,還有他奇異的成丹。大半的中品丹或許連一些專業煉丹師都無法做到,而中品丹就連拍賣會上都不多見。


    一番權衡下來,方言隻得咬牙堅持下來,或許熟能生巧,有自己不計成本的靈藥砸下去,總會有一點點看得見的進步吧。是以方言明知在煉丹術上沒有天賦,哪怕糟蹋再多的靈藥他也沒有將其放棄。走到哪裏都會開爐煉丹。


    再說家裏不是還有一位陣法師麽,這麽多有利條件還不善加利用,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前些日子用於煉丹的房屋已經蓋好,而他現在要做的便是溝通地火,將煉丹時能夠借助的一切條件都盡心準備,就不信出丹率還像以前那樣紋絲不動。


    在這座靈峰山腰處的一片山穀中。一座用白色岩石砌成的兩層石屋佇立在穀口,這就是剛建造不久的煉丹房。之所以當初選擇建在這裏,是因為此地火靈氣最為濃鬱,這座靈峰下又有靈脈支撐,各種屬性的靈氣本就活躍,而火靈氣匯聚之地對地火的品質也會有加成作用。


    那些弟子在修建丹房時,已經向地下岩層深挖了數百丈。離地火的出口已然不遠。不過這些地火並非靈焰,隻是普通的地底火焰而已,況且方言也不可能單憑此火煉丹,他的目的隻是取其火力元氣,用來加持自己的靈火。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打開地火出口,再將其與丹房火口相連,位置也早就留好,事情並不複雜。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溝通地火之時,迅速將地下的火焰導入丹房火口所在的通道,避免地火四處亂竄,這對於修習過控火術的方言來說,也不算什麽難事,隻需多一些耐心就可以做到。


    不到一天工夫,地火就被他成功引入丹房,整個過程比預想的還要順利。接下來方言依舊沒有時間休息,又匆匆來到一座接近峰頂處的樓宇中,這裏是他專門為自己建造的製符室,也是方言在靈峰上花費心思最多的地方。


    製作符籙並非隻是簡單的畫符,整個過程都離不開天地元氣的輔助,不管製作何種符籙,若是在與之相匹配的靈氣環境之下,無論成符率,還是製作出來的符籙威力,都會比尋常條件下製成的高出不少。


    而且製符術本就與天地大道密切相關,在周圍適宜情境的烘托下,更容易進入相應的狀態之中,說不定還有機會讓他感悟符籙術的玄妙。若是真有機緣進入這種類似於悟道的感覺,更加是任何寶物也換不來的,作為一名有誌於符籙之道的修士,在這上麵花費再多功夫也值得。


    以前方言製作符籙非常簡單,隻是在一個普通的房間,有桌椅便可以開始,甚至條件再簡陋些他也依然堅持下來。可那都是囿於各種限製,並非他願意如此,符籙之道已被他確定為主修,以後與此相關的事情再不可等閑視之。


    建立一座真正的製符室,遠非修建一幢房屋就可以做到,而是要輔以大量的手段,建成靈氣屬性各有側重的空間,若是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純淨的單屬性靈氣自然最為理想,可要做到絕非易事。以後方言要製作某種屬性的符籙,就可以選擇在相應的房間內進行,有同屬性靈氣的加成,在製符時自是大占便宜。


    而這樣的製符室,高等級的靈脈卻必不可少,單靠靈石驅動的陣法之力遠遠不夠,這也是方言以前對此不敢奢望的主要原因。現在他手上擁有兩座靈峰,又有青元宗的大型靈脈支撐,可以任他施為,這樣的好機會又如何舍得錯過。


    在這座用玉石精心建造的兩層樓宇中,一共布置有十餘間這樣的房間,建造之初方言就有頗多考慮,而且這些招來幫他修建的弟子中,也有一些曾經為其他製符師建造過製符室的老手,正好能為他提供一些借鑒。


    每間房間都由方言精心設計,盡可能被布置成單屬性符籙製作室,以後再輔以各種條件加以完善,一處真正的製符室便為期不遠,當然其中的陣法還是要靠蘇燕青來完成。


    除此以外,用於符籙測試的場地也必不可少,單是在野外試驗條件有限,對於符籙改進的意義也不大。光是這個場所又有不少物品需要添置,修真界用於測試各種傷害的物品也有不少,方言現在還是草創,以後再逐步配置起來。


    之後山上幾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就在這一日,林氏從山外帶迴四人,這些就是蘇映雪推薦的仆從,經過林氏的反複挑選,終於將他們帶迴山來。雖然這幾人修為都不高,很難當得大用,可也能為方言他們分擔一些瑣事,從日益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這幾名被選來的修士,當然花費了林氏一番心思,不過為何選中他們也頗有些意思。四人中年紀最大的是一名中年仆婦,喚作秦氏,原本是蘇家附屬家族一名修士的家眷,可是家人卻在這場大劫中幾乎喪盡,隻餘下她獨自一人,在族中苦苦求存。


    秦氏的性格和經曆與林氏都極為相似,連愛好都大致相同,兩人可說是一見如故,而林氏也非常樂意將她引為臂助,還因此將她的侄子,也就是兩名男修中相對年輕一些,那位名叫秦明的修士也帶上了山。


    而另一名年齡略大的男修名喚洪升,三十開外年紀,看上去身形壯碩,孔武有力,為人沉默寡言,幹活不惜力,是宗門附近一個小家族洪家的弟子。最後是一名十五六歲年紀的年少女修,名喚苗五妹,是一個小家族的家生子。


    幾人都是修士,並且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出身來曆清白,都是蘇家附屬家族的族人或是家生子,有些人的家眷就在宗門外不遠,值得信任。隻是他們的修為都不高,苗五妹才剛剛入道,靈根資質不佳無法進入青元宗,來此做仆從也算是條出路。


    另外三人雖然都有煉氣中期修為,但僅憑自身,基本上已進階無望,選擇進山為仆,不僅是想找個安身之地,或許還想在仙路上有所進展,否則何苦來山上為他人賣命。


    隨著幾人的到來,靈峰上又多了一些生氣,事情也可以從容地分派下去,免得眾人再那般辛苦地勞作,而且峰上一些繁難之事大都完成,再有他們相助讓方言等人輕鬆了許多。幾天後,住處邊上蓋起了一幢小樓,幾人就在山上定居下來。


    約莫十天過去,蘇燕青的大陣終於完成,就在這日,蘇燕青知會眾人之後,又獨自匆匆離去,想是進入山洞之中開啟陣法。片刻之後,隻聽見靈峰上“嗡”的一聲悶響,然後就見一道巨大的藍色光柱從靈峰上衝天而起,直入雲霄,轉瞬間又消失不見。


    靈峰上沒有明顯變化,隻是原本略顯陰暗的天空中,忽然間多了一抹淡淡的藍色,不仔細端詳很難察覺。這也是因為大劫之後的天空一直昏暗,若是在大劫之前藍天白雲的映照之下,單憑肉眼很難看出其中的變化。(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途凡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過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過隨風並收藏仙途凡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