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亭亭如蓋也


    此去經年,念妾手植果木,今已亭亭如蓋歟?


    信至末尾,曲青青擱下手中的筆,輕輕吹幹精美的桃花箋,嗤笑一聲。


    當年項脊生一句“庭有批把樹”,感動了數百年千萬計男男女女。如今青青原模原樣地抄了,縱章和帝郎心如鐵,怕也不免觸動。


    是了,如今玉德妃娘娘可沒在天家富貴處嬌養著,反而是離了天子,孤身在外。


    三年前,“千歲寶藏疑塚”現世,初時各方試探,之後你爭我奪。朝中、江湖風起雲湧,情勢變換之快,令無數“聰明人”折戟沉沙、枉送性命。本來漸漸有了些星星之火的江湖勢力,更是徹底沉寂下去。五莊七島、三賢九怪、四穀八幫,一個個零落流散,再無昔日輝煌光景。就連才出露鋒芒的魔道妖女,狼女,也墜落懸崖,九死無生。而那惹人眼紅的寶藏,言之鑿鑿的秘籍,卻最終不知去處。


    天下人畢竟都不是傻子,那令人血脈噴張、頭腦漿糊的利益消散,眾人心頭的迷霧也自然散去。


    再迴頭,當中朝廷的手段,還真是絲毫不層層隱藏呢。


    想起自己在這場混亂中失去的親友故舊、忠情恩義,那高高在上,以天下為棋的狗皇帝自然可恨,可那被利益衝昏頭腦,不顧一切的自己,卻才是當之無愧的罪魁禍首,又能怪得了誰呢?


    此身唯剩寥落,除一聲歎息,又能做些什麽呢?


    章和帝一開始是誌得意滿的。


    從忘塵樓一介螻蟻起始,到如今天下人盡入他棋局,當真是智計過人。


    可惜世事多變,得意沒多久,章和帝就從江湖上的殘餘勢力個個龜縮,又有一些似有似無的傳言涉及自身,便明白這些人終於還是發現了自己的手筆,想來也是心懷怨懟。雖然那些人想甚、做甚,都不會對章和帝造成什麽影響,但是本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有了些微瑕疵,章和帝還是很是遺憾的。


    畢竟,他還是個在乎名聲的人。


    事事已畢,太後卻忽然“重病”。


    有神道私下對章和帝說,玉德妃恩寵太過,她自己倒是福澤綿長,可正當應該的太後、皇後和太子妃都很有些妨礙,是以近些年都不怎麽安穩。


    章和帝,非常清楚太後並沒有病——當然,太後也根本沒做遮掩。她就是明擺著說了,她老人家就是不待見玉德妃,隻看你皇帝夠不夠孝順,攆了她出去罷了。


    也不知是太後始終對曲青青留了些情誼,還是不願和兒子太過針鋒相對,她倒是既沒有流出任何謠言,也不曾要皇帝對曲青青下狠手,隻提出讓這女子到護國寺邊上的皇家別院暫居三年而已。


    當然,憑借曲青青早年布下的護國寺和欽天監兩顆棋子,要破太後這局其實是極其容易的。奈何小鳳凰修煉太過順利,若在皇宮,實在是多有不便,再加上她自己在沈良的寶藏中,漁翁得利,著實拿著了夙寐以求卻不敢真的去想的好處,也需要暫避獨居。


    於是太後的計劃倒是前所未有的順利了。


    老皇帝自然是舍不得的。


    但是他在沈良的寶藏裏,得了兩本奇書,其一自然是沈良那被人妖魔化的邪功秘笈,隻是章和帝身體條件並不適合,未免禍患,直接付之一炬。本來他年齡地位管著,對武功天下第一什麽的,倒也不會有什麽執念。


    而另一本,竟然是延年益壽之法。


    章和帝當然是欣喜若狂,而且其中需要的天材地寶、血引魂方、采補爐鼎都好得,他乃一國之君,做起來自然也能周詳隱蔽,不被人知曉。唯一一點,此法在有所小成之前,要求禁欲。


    章和帝富貴已極,什麽都享用過來,本來是不難的。偏偏遇上一個曲青青,極品二字不能道盡,要是時刻陪在身邊,他還真沒有信心能一直忍住。若是在宮中卻不去相見,宮裏跟紅頂白,這柔弱清高的女子要受多少踐踏磋磨,章和帝略一想想,也是心如刀割。


    求長壽,本來也是想著和這女子白頭偕老,若中間出了變故,紅顏蹉跎,也是不美。


    太後的提議,居然恰到好處。


    試探著對青青提了太後的意思,這女子果然不凡,一點兒沒有自怨自艾或悌淚漣漣,隻直接問道——


    “啟郎是為孝心?為權衡?或為其他?”


    章和帝摟過這絕色,於她耳邊將自己連妻子、親母、心腹都不曾透露的實情一一道來。


    曲青青睜大了眼,歡悅的淚珠兒瞬間劃過芙蓉麵,低聲道:“青青知啟郎為何隱蔽,隻是此法畢竟不知根由,還請啟郎謹慎,啟郎權柄天下,定能尋一二忠心醫者。”


    章和帝當然歡喜他女人一片關心。


    兩人又商量了一夜,終於定下謀劃。


    到此時,青青才顯出不舍來,隻軟語道:“若成,青青自當保重,唯願白首。”


    話隻說一半,卻將“若不成,定隨君碧落泉”的意思表現得清楚明白,讓個老皇帝不知還能如何疼愛。


    章和二十四年三月,玉德妃令天下女人都嫉妒豔羨的生辰宴會上,章和帝興之所至,笑著道:“吾甚愛玉德妃,旦有所請,傾天下從耳!”


    這話驚得在場所有人心都跳沒了。


    老皇帝這是昏了頭?


    喝多了?


    這種實打實昏君言辭,居然這樣大喇喇說出來,不怕明兒早朝大殿柱子被一竿子臣子撞斷麽?


    所有人都看向身子剛剛轉好,就來參加一介嬪妃生辰宴會的太後。


    誰知,太後竟然也瘋了,居然一點兒不生氣,笑意盈盈地道:“玉德妃傾城絕色、德行尤佳,哀家也愛之難盡,皇帝一言九鼎,玉德妃今日旦有所請,必從之!”


    這下子眾人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接話了。


    剛好,絲竹已歇,一時間場麵寂靜尷尬之極。


    這本是商量好的劇本,青青當然全力出演。


    她整儀容,跪到中堂,叩首,曰——


    “妾自入宮來,得聖上垂憐,又有太後愛寵,竟從不知疾苦,實乃三生有幸。虛長年歲,無一功德,今見太後年高,皇後多病,公主體弱,每一思之,唯恐妾恩寵太過,虛耗福澤,竟致妾至親之人有礙。妾萬死不足償還一二,隻願青燈古佛,祈福上蒼。”


    語畢,叩首不起。


    還沒從“皇帝太後都瘋了”緩過神來的眾人,又被玉德妃這神來一筆給嚇懵了。


    聖眷正濃的寵妃要出家?


    這就對了,原來是我沒睡醒,就說怎麽上頭幾座大山集體抽風呢。


    不管大家怎麽無言以對,反正皇帝、太後和玉德妃顯然是準備充分,流程感十足,眾人一晃神兒的功夫,人家就已經三請三辭、三拜三扶,你哭我跪,弄得十分感人。


    但是!


    但是到最後,皇帝和太後居然含淚答應了!


    上至皇後貴妃,下至夫人宮婢,無不覺天上一聲驚雷,心裏一句“臥槽,什麽鬼!”


    雖然“群演”不太到位,心知肚明的三個人還是十分盡職盡責地把自己的角色演得感人肺腑。


    於是,在所有人都不明究竟的時候,玉德妃已經帶著長宸公主和全副儀架,去了皇家別院,並說是三年後才歸。


    當然,說是不明白,其實大多數人一看皇帝三人的架勢,就知道此時絕對不是什麽抽風或者臨時起意,分明是深思熟慮,準備充分。既然這樣,其中的內情就很值得大家再三思量了。


    首先,不像是失寵——沒看皇帝送人時那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也不像是玉德妃失德——不然悄悄弄死或送到廟裏都是有的,但玉德妃出行的儀仗,那可真不比皇後差幾分了。更有後宮朝臣集體送行,不知道的,還以為哪個聖寵公主和親去了呢!


    也有人猜是太後謀劃,畢竟,太子的生母不是皇後,偏偏幾乎能左右皇帝決策的玉德妃又和皇後相交莫逆。玉德妃德行出眾,從無錯處,太後無奈之下,把她送走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


    唉,可憐紅顏天妒,皇上竟如此孝順,心頭肉也肯割舍,實在令人拜服。


    真相如何,上頭不開口,眾人也沒有一定要追根究底的意思。


    畢竟,不管其中到底有多少隱情,不管玉德妃有多麽風光,都已經過去。


    天家情薄,此時深情厚誼的皇帝都能割舍下她,三年後,還能記得什麽呢?


    再有萬分唏噓,忙忙碌碌、汲汲營營的眾人,也不會將一個失敗者掛在心上。


    如此,三年。


    “皇上今兒還沒傳膳,程公公,這……”


    “嘿,你這兔崽子,往日憊懶得很,今兒卻勤勉起來,想來是哪位貴主子出手格外大方了!”


    機靈乖巧的小太監撓頭笑著,扭捏不言,程元珍倒是也不逼他定要如實相告。這徒弟帶了一年多,還算有幾分靈氣,看著不靠譜,實際上嘴嚴實得很,是塊好料子。


    隻是搖頭道:“不用你撓心,今兒大家都繃緊了皮子吧。去,跟晉王說一聲兒,讓他來勸勸。”


    小太監不懂其中奧妙,隻低頭去了。


    程元珍搖搖頭,那位可真是千年狐狸修成精,三年裏多少各色美人,皆入不得皇帝心裏,偶爾多看一眼,卻從無恩寵。偏那位,遠在宮外,三年不得一見,卻隻憑隔三差五的書信,就把那帝王心占得滿滿的。今兒又來信來,皇帝心裏想必不好受,伺候的人可不得小心著嗎?好在還有晉王殿下在,總能讓皇帝舒心些許。


    果然,不多會兒,章和帝喚人,程元珍快步進殿。


    “召小石榴兒隨朕去永和宮用膳。”


    “奴才就想著皇上定是思念玉德妃娘娘,剛剛就著人去尋晉王殿下,想來不久就到了,倒是奴才自作主張,白讓晉王殿下多走些路了。”


    “他哪兒會在意,你這奴才又給他上眼藥,可見是晉王平日裏紅包沒給夠,你們便盡欺負個娘沒在身邊的孩子了。”又歎氣,道:“隻是如今也就元珍你知曉些朕的心思了,朕竟舍不得罰你。”


    程元珍連忙說了些賣醜的話。


    其實隨意揣度皇帝的心思,是他們這些人的大忌,但是說白了,你跟著上位者這麽多年了,多一步都不敢邁過,不是心思深沉、所圖甚大,就是對主子不夠用心了。沒有時不時踩一踩底線,怎麽顯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


    章和帝今日卻似乎心情還不錯,笑罵道——“怕你這老貨得意不了許久了,老對頭可要迴來了!”


    程元珍猛然一驚,低頭引路,不再多言。


    章和帝也沒有再和太監貧嘴的意思,往永和宮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後宮當成副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落花未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落花未眠並收藏把後宮當成副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