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不作不會死


    才剛發下宮人的冬衣,眼見著就到了年關。


    青青乘著轎輦往飛霜殿而去,左右皆是白茫茫一片,無端顯得蕭索而潔淨。


    皇帝其實並不常住在飛霜殿——若是想在後宮,自然是住到永和宮去;若是想兼顧前朝,卻是紫宸殿、延英殿更方便些。此番,卻是有些不好開口的緣故,不願意時常被大臣們打擾,才住到那裏去了。


    上個月,青青因娘家的事情,又急又怒,內外交加下,終於病倒了,章和帝心中大慟,險些罷了朝事。但是有太醫懷疑玉德妃得的是傷寒而非風寒,事情便立刻複雜起來。


    在大湯,傷寒是要傳染的,而且大多沒能治愈。若是一般的宮人或者家中仆從,一旦有這方麵的懷疑,是必定要立刻趕迴家去的。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玉德妃隻是偶感風寒,又因為生了閑氣,且本身體弱,才使得症狀複雜了些,也不能很快痊愈。太醫們醫術是沒的說,可誰讓玉德妃在太醫院全無勢力呢?太醫們遵從慣例,訥訥不言。


    本來也是,太醫是絕對不會再沒有把握的前提下貿貿然說一位寵妃得了傳染病,可是如果有人提出來,大家卻也不會出言反對——若是真有個萬一,誰敢擔保?誰敢負責?反正他們也是說了,“不太像”,日後玉德妃或者皇帝要找麻煩,槍口也不會指著眾人,不是有擋箭牌在那立著麽?


    而且,此人敢站出來,必然是有護身符的,何必去招惹?


    章和帝粗通醫理,他是覺得這太醫簡直是信口雌黃,便讓他現在最信任的魏源魏禦醫替曲青青看診。魏源為人耿直,醫術高明,而且和永和宮關係還算和睦,也曾耿介直言,幫了曲青青一把,讓先皇後都失了麵子,所以章和帝自然相信他的診斷。


    永和宮裏的人聽到皇帝讓魏禦醫診脈,都鬆了一口氣。


    可惜,這口氣還沒吐出舌尖,就憋了迴去——


    魏禦醫沉思許久後,說:“微臣才疏學淺,愧對聖上隆恩。娘娘脈象複雜,症候似是而非,微臣不敢斷言。”


    這位竟是不肯幫玉德妃美言一句!


    魏源這話雖然稱不上結論,但在場十多位太醫,六、七位醫女,還有他一個禦醫,都不肯說出個一二三四來,便隻能默認那位提出觀點的太醫的論斷——玉德妃很可能染上傷寒。


    在病症上太醫們不敢多言,但流程上的事兒還是門兒清。


    立刻便有老大人懇求章和帝保重龍體,即刻迴宮。接著就有太醫開始詢問皇帝的意思——玉德妃娘娘這是立刻移出宮去,到別莊修養,還是個什麽章程,必須要皇帝下令。


    章和帝眉頭緊皺,但是事關國本,即使他是皇帝,也不能任性,隻能立刻離去。隻是他本心是不相信青青染上的是傷寒——青青多食素,飲食上極其精細,章和帝自己都因為她的照顧身體好了不少,她自己又怎麽會……最重要,青青表現出來的症狀,分明不像是傷寒!章和帝對太醫院和禦醫房裏的門門道道再清楚不過,他又看了眼那個太醫,記住了,決定迴去去查一查此人,看看是誰在背後搗鬼。


    陳雨燕的事情才剛剛過去,章和帝不願意讓青青知道是因為她才連累了娘家姐姐,便將後來的真相瞞了下來,隻是讓皇後找個機會處理掉。現在又出來個,章和帝心裏是真不是個滋味兒。堂堂帝王,竟然還護不住一個女人麽?想一想,先帝時,王貴妃多麽囂張跋扈、霸道狠毒,為人也不算謹慎,卻能在眾多世家的包圍下活得上好,這樣一比較,居然顯得章和帝還比不上他最不願提起的先帝了。


    章和帝到底沒讓青青挪出宮去,也是不敢再盲目自信能護得住她,必須在眼皮子底下守著。於是永和宮暫時封閉,不許出入,飲食等物都專門供給,且讓魏禦醫、黃太醫、朱太醫、徐太醫和十多位醫女留在永和宮照顧。又將夏侯任帶在身邊親自照顧,長宸公主卻是送到了太後身邊去。


    殿門一關,即使有燭火明滅,卻也讓屋內莫名變得晦暗起來。


    玉德妃最近本來心情就不好,現在要和皇帝、兒女分開,更是五內俱焚,立時就昏了過去,讓伺候的人好懸沒嚇出個好歹來。


    這位要是有個萬一,幕後的倒是心想事成,喜大普奔,他們這些人卻是撈不到半點眷顧和好處,絕對會死啦死啦滴,甚至牽連家人。


    “治不好要你們陪葬”,這句話可是所有皇家人最愛的台詞!


    玉德妃突然倒下,竟似有摧枯拉朽之勢,讓後宮前朝都大大震驚了一把。


    這幾年,多少明槍暗箭,多少陰詭計,多少合縱連橫,都沒能奈何得了她,居然就這麽輕易的就倒下了?


    貴妃和珍淑妃眼神交匯時,心裏閃過驚濤駭浪。


    若是對方做的,自己真是白白活了這幾十年。


    可是,若是“新人”做的,不是更可怕麽?


    一時間,後宮裏風聲鶴唳。


    本來,玉德妃這樣的寵妃被硬生生從皇帝身邊隔離開,後宮裏的女人那是絕對會前仆後繼地朝皇帝撲去,以填補空白、占領高地。可是因為大家都在猜想,那高明的、手眼通天的“兇手”是誰,生怕自己成了一箭雙雕裏的另外一隻傻鳥,居然導致了後宮一片風平浪靜,讓暗處的章和帝氣悶不已。


    又七天過去,永和宮仍然沒有傳好消息,眾人才有些篤定,這玉德妃,恐怕是栽了。


    章和帝既憂且痛,看後宮中的女人和朝上的大臣都十分不爽,性子越發陰晴不定,短短幾日,竟然使得數位大臣被抓著小辮子貶了官,宮裏更是十多個太監宮女,甚至女官的,被杖打、貶斥。忽然有一天,皇後等人卻知道,章和帝寵幸了吳禦女,第二日,又寵幸了賈婕妤。


    風向驟然變化。


    不說皇後心裏恨極,便是太後、貴妃和珍淑妃,心裏也有些悵然。


    男人啊。


    既然皇帝心情轉好,又將晉王殿下交給皇後暫時照顧,不管心裏如何想,後宮眾人是必須行動起來的。


    這宮廷,一步落後,便是萬劫不複。


    連消息靈通些的大臣們,也趕緊送上各色美人。


    果然,這次章和帝欣然笑納。


    十一月中旬,永和宮事隻有太後和皇後還在過問關懷,皇帝卻是日漸瀟灑溫柔鄉,新人更勝舊人好。


    十一月底,深夜,章和帝突然昏迷,禦醫稟告太後,蓋因皇上服用藥物,腎陽有虧……


    太後和皇後震怒,下令搜宮,當夜,吳禦女和賈婕妤被看守起來。原來,皇帝年紀大來,那事兒上不大順心,本來有玉德妃在也就罷了,她自己就是超級春-藥,章和帝日子也過得挺好。可是曲青青這一病不打緊,皇帝那份暴躁,的確有關心青青的意思,更多的,卻是力不從心的羞惱。恰在此時,偶遇楊柳細腰吳禦女,當夜竟然龍精虎猛,雖然不如和曲青青時暢快,章和帝自己也能感覺到身體的抗議,卻不知為何,不願深想,不肯抗拒。第二天,是吳禦女推薦的賈婕妤,情況仿佛。


    之後,是三人同樂。


    章和帝其實不是不曾想到過,虎狼之藥,但他也知道,像這兩個女人這樣,有些出身,又沒有子嗣傍身的,雖然會用些下作手段,卻絕對不敢下狠手。


    畢竟,一旦出事,她們全族都要陪葬。


    剛剛經過徐道士的事情,又有曲青青可能會香消玉殞,章和帝心中是百感交集,難免放縱了些。


    誰知,釀成大禍。


    若說前一次大皇子案,章和帝還算是無辜受累,這次,卻實在不太光彩。


    太後和皇後立刻封鎖了消息,隻說皇帝是勞累過度,聖體違和,需要靜養。也幸虧禦醫們醫術高明,到底讓章和帝清醒過來,雖然身體衰弱,至少能召集親信大臣,安撫朝廷。


    隻是這次章和帝的身體是破損得厲害,短時間內是不好再勞累的,好在,這次有太子監國,並未出現亂象。


    章和帝休養時,自然是羞憤欲死,怒火滔天,十分後怕。


    派了暗衛親自審問吳禦女和賈婕妤,半點體麵不肯為她們顧及,什麽手段都用上了。


    但是她們似乎本來也是比較無辜的,隻肯承認秘藥是賈婕妤娘家給的,輔國公是積年的老世家,雖然這些年漸漸沒落了,底蘊還是有的,自然拿得出這樣的秘藥。隻是她們都以為這藥隻是助興而已,選擇它也是因為其十分隱秘,難以覺察,絕對不敢心存謀害之意。


    再查,卻發現賈婕妤之所以和吳禦女結盟,竟然是因為吳禦女從小是按花魁頭牌教養,床中術高深莫測,身份背景’完全是輔國公府上一手操辦,可說是欺君罔上。


    隻是,章和帝是死也不願意這次的事情外傳,輔國公再怎麽沒落,人脈還是有幾分的,無緣無故,就是皇帝也不能做什麽。他們應該也是一清二楚,對於正得寵的宮中貴人突然沒了消息,完全不聞不問。這便是擺明車馬——我們不追究自家女兒的事情,皇上也最好選擇性遺忘。


    本來,他們那樣的世家,也很難一夕而死,所謂百足之蟲,便是了。即使明知道大大得罪了皇帝,但是隻要沒有真憑實據,或者皇帝不願意拿出真憑實據,即使要繼續沒落下去,維持住一般的體麵還是沒問題的,姓名更是沒有半點危險。


    章和帝氣急,又能如何?


    再查下去,卻突然牽扯到,那藥是被調了包的,竟然和太子府上的徐道士手中的某一貼藥若出同門。


    於是,調查戛然而止。


    太後閉宮不出,皇帝心情平靜下來,無悲無喜。


    皇帝病中,十分關心永和宮事,倒是對太子十分放心,朝政全權交給了他,甚少過問。


    之前,雖然有太後和皇後地關心,但到底宮中最重要的還是皇帝的態度,永和宮難免受了些委屈,讓章和帝十分愧疚。現在皇帝關心起來,珍淑妃正是得意時,又有太後提醒,更加謹小慎微,對永和宮也十分關切。貴妃更是滿心擔憂,各種作秀,十分沒有架子。


    “眾誌成城”下,玉德妃竟然漸漸好轉。


    十二月中旬,永和宮終於解禁。


    玉德妃病愈,還不及到皇帝處告狀——原來她的確不是傷寒,且病中遭受數次陷害,性命數度危急,可謂是苦盡甘來——就得知皇帝竟然纏綿病榻。


    於是,再也顧不得其他,帶著許久不見的兒女就到飛霜殿侍疾。


    說也奇怪,這玉德妃在章和帝身邊時,皇帝總是無災無病的,一旦因事分開,章和帝總會遭受大難。前次玉德妃省親,大皇子順王事發,太後和皇帝也隻是心裏閃過一個念頭,這次,他倆心中卻是一萬個篤定了。這不,玉德妃一到,章和帝立刻好轉許多,禦醫也鬆了一口氣,嘖嘖稱奇。


    隻是到底是傷得狠了,在玉德妃的眼淚攻勢下,章和帝終究還是暫時休息,隻讓太子處理國事。隻是黔州大旱之事,太子確實處理不當,在朱家地操作下,朝堂上漸有別樣的聲音。


    無奈,章和帝也隻能強撐著操勞,倒是讓太子十分慚愧。


    作者有話要說:老皇帝不經常生病,大家怎麽會覺得他活不長,不把小石榴當作對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後宮當成副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落花未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落花未眠並收藏把後宮當成副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