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太後朱氏,14歲時,先皇後,嫡姐朱神愛無故暴斃,先帝欲立王貴妃為後,群臣激憤,後宮前庭動蕩不安。朱氏毅然悔婚,拒絕了和獨孤氏嫡子的美滿姻緣,未及笄就入了宮。


    先帝雖然迫於各方壓力,不得不立小朱氏為皇後,卻非常不待見她,比之對先皇後雖然無寵卻十分尊重,小朱氏受到了無法想象的冷遇。足足兩年,甚至連皇帝的臉都沒見過。青春少女,就此成為霍寡婦。之後,朱家和獨孤家達成協議,在先帝32歲時,章和帝出生了。先帝雖然性好漁色,卻對王貴妃是真愛,是以後宮中子嗣稀少,出於世家血統的,更是一個沒有。章和帝的出生,讓先帝和王貴妃都感到了威脅,獨孤氏盡管出身高貴,仍然在生了一子後還是停在昭儀位,備受奚落。在各方迫害下,小朱氏毅然將章和帝養在自己膝下,百般嗬護。兩個之前因為都愛慕朱神愛而彼此不合的女人,因為孩子緊緊團結在了一起,在詭譎的後宮,將章和帝順利養大。


    之後,章和帝因為算是嫡子,終於在先帝遊幸江南暴斃之後,順利登基,小朱氏也成為東太後。


    她潔身自好,沒有養太監、男寵的傳聞;並不幹涉朝政,即使早年因為朱貴妃的事稍有動作,在章和帝心中,卻是比自家親身母親還要為自己著想,“懂事知禮”許多倍。因此,母子感情非常深厚。


    東太後今年六十六歲,雖然不算是喜喪,但因為沒受什麽折磨,也算是壽終正寢,不必十分悲痛。但不管是章和帝還是後宮、朝臣、命婦,都必須做出哀毀的樣子來,所以,至少這三天內,誰都別想傳膳了。


    在深秋的晨露中,曲青青到了長春宮,此時,天空還一片灰黑,星子閃爍。


    青青到得不早不晚,走到自己的位子站定。


    長長的,女人組成的隊伍分為兩邊,左邊是朱貴妃打頭,及至采女;右邊是章和帝唯一的弟弟,順王的王妃為首,及至五品縣君。足有百人的人群,卻都寂寂無聲,白衣素縞,麵色憔悴哀痛,眼角紅腫。即使一眼就瞄到了封蕪,青青也隻能神色悲肅,不敢亂看,封蕪更是頭都不敢抬——每次貴人大喪,多少小鬼兒遭殃?曲青青現在雖然有了些地位,但正因此,不知多少人想拉她下馬,由不得不謹言慎行。在長輩喪事上出了錯,章和帝也保她不得。


    卯時二刻,尚宮宣眾人金殿,從三品以下還是在殿外等候。因為事情特殊,今天皇後自然不會多作閑話,隻雷厲風行安排了各人的事物,就帶著浩浩蕩蕩的女人隊伍前往大福宮,也就是東太後停靈之處。


    三刻,眾人依序跪在大福宮外,在東太後的貼身大太監,被封為神威大將軍,也是岐山“老爹”的岐連宣讀完東太後遺詔後,皇後也念了一篇言辭悲切誠懇、長篇累牘的悼文,中途數度哽咽。似乎,早年東太後數番為難,皇後忍耐不得幾次針鋒相對落了汙點,都是大家記錯了一樣。之後,身為親侄女,又是四妃之首的貴妃朱氏,也哀切地念了一篇悼文,比之皇後,貴妃更加悲痛,幾不成言。


    之後,眾人三跪九叩,後遷至西側殿。再然後,就是靜靜地跪著,不食不起,足足一整天。即使是七老八十,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章和帝率領眾臣來到殿外。


    章和帝念罷悼文,禮部尚書宣布東太後諡號以及喪事規製等等事物。之後,章和帝痛苦,臣子隨之,十五聲止。接著,章和帝進殿跪靈,大臣們三跪九叩後就哀哭著抹著淚被宮人帶出宮外。


    男人們總是比較輕鬆。


    他們這三天都隻需要這樣哭十五聲,叩拜,然後保持悲痛肅穆,就沒什麽了。哪怕要節製飲食,不可享樂,但反正也是放假,點心也不禁,真沒什麽。女眷真是地獄一般地考驗——跪一整天,而且要一直保持默默流淚的狀態,即使有生薑汁染了帕子,眼睛適應了可怎麽好!但是,隻要你做不出悲容,哭不出眼淚,就等著萬劫不複吧。好在,青青有神奇的羅帕,體質又好,還有好基友係統君隨時幫忙補充水分,哭三天沒壓力。


    中午過後,女眷中漸漸有人昏厥,這也是每次喪事的必經之事。絕不會有人說她們是餓昏或者幹渴過度的,太醫們總是眾口一詞——哀毀過度。昏過去也隻是能稍微喝兩口水,一清醒就得立刻迴到女眷隊伍,然後再次昏倒,如此反複。


    殿外,宮人們更加悲慘,還要按照尚儀地指揮,一陣陣痛哭出聲,涕泗橫流,整天不停。


    戌時三刻,在宮人的攙扶下,妃嬪命婦們各迴各家,再不用假裝,都是一副哀莫大於心死的狀態。青青還好,有化妝地掩飾,物質上並沒有虧待自己;因為神奇的羅帕,雙眼自然紅腫,卻不會火辣辣的疼痛;還能在腦海中看書學習,也不無聊。之前設想的種種陰謀,也暫時沒有發生——實在是其他女人都快被折磨死了,真沒心力再去管曲青青。


    可是夏侯任就不好過了。


    被青青抱著,別說在地上踢蹬一會兒鬆鬆筋骨,連哭嚎兩聲都不敢——他畢竟生而知之,不會隨意給自家母親惹禍。而且,青青給喂得營養劑,因為不能露餡兒,雖能保證孩子的健康,卻不會有飽腹感,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真實情況的夏侯任看來,忍饑挨餓的痛苦都是次要的,對自己健康的擔憂才更要命。好在,他還有學習機,可以裝睡看書,才不至於因為無聊更加發散想象力,更添恐懼與痛苦。


    就這樣,三天時間,後妃和命婦都麵有菜色,行動如弱柳扶風。男人們稍好些,但他們忍饑挨餓的本事本來也要差些,自然也很痛苦,眼睛都放著綠光。


    第三天,三皇子登高招魂,之後,勝世淑順慈思肅聖德瑞皇後大殮,殿內殿外,群臣命婦痛哭不止。


    第七天,順王扶靈,勝世淑順慈思肅聖德瑞皇後入東陵。同天,在朝臣數次上折子哀祈後,章和帝強忍悲痛,終於宣布次日恢複早朝,隻是卻堅持不肯除服,飲食也仍然保持簡素。他都這樣了,後宮眾人也不敢大吃大喝,身上自然還是一片素縞。青青帶著自己熬煮的甜湯勸慰章和帝,章和帝終不肯用,青青哀聲苦求,不得,黯然離去。章和帝聽聞,青青已經七日不思飲食,太醫甚是擔憂,終於,晚上幸永和宮,陪青青一起用了膳。


    至此,章和帝更愛曲青青,疼寵之意,溢於言表。


    一月後,順王上折子,希望在東陵為太後守孝一年,章和帝悲痛又起,苦勸不得,終於準奏。滿朝皆說,順王一向荒唐,但此番看來,心性還好,孝心可嘉,章和帝深以為然。


    一月過去,因為皇帝守孝是以日代年,宮中已經恢複奢華,倒是民間還是一片素縞。後妃宮人也試探著恢複紅裝綠裹,見無人觸怒帝王,終於開始鬆快起來。青青仍然一生淡色棉衣,不飾釵環,不算犯忌,也足以表示出哀痛之意。


    因為為太後哭靈,後宮前朝,病倒無數。


    封蕪進宮時就傳來消息,曲明不大好,可能就是這幾個月的事兒了。青青安慰幾句,囑咐母親萬事小心,對嫡支那邊近來多多上心,千萬不要在這檔口傳出什麽“不孝”的名聲。封蕪自然言聽計從,又對自家女兒消瘦得厲害表示了擔憂,眼淚那是止不住的流,一個勁兒地說她傻。心裏卻明白,青青這是正在火上烤,一點兒錯都不能犯,還要比任何人都做得好,也是無可奈何。作為母親,她幫不上忙,也隻能說些無用的勸說之言,希望青青心中好受些。青青自然領會,心中溫暖。


    特殊時期,封蕪不敢久待,膳食未用,就出宮迴家了。


    青青歎了口氣,轉身去了翊坤宮。


    這次病倒的人不少,麗妃也是其中之一。


    其實,自從進了宮,一向體格健康的麗妃身子骨就不怎麽好。太醫輪番看了,都找不出問題,隻說是水土不合。麗妃和薑家都懷疑是有人下了暗手,可偷偷送進宮的神醫仍然查不出問題,結論和太醫們仿佛。這次她病勢洶湧,本來不怎麽把自己身體的問題放在心上的麗妃也擔憂起來,有了不好的猜想。但終究覺得自己年輕,以前身體也好,聽說許多水土不合的,大病一場反而好起來,自己應該也是如此。


    青青走進翊坤宮寢殿,見麗妃躺在床上,容顏憔悴,眼中渾濁,心中複雜。


    別誤會,麗妃的病和青青從來沒有半點關係,她隻是很清楚問題在哪兒而已。


    非是天命,實乃*也。


    大湯民間,有個名叫江湖的地方,沒有確切的地點,但確實勢力很大。不聲不響的張修容,就是出自江湖世家,醫穀張家。這件事連章和帝都不清楚,青青也是有係統才略知一二,對於她的目的卻並不清楚。


    青青不是沒有救麗妃的法子,隻是那解毒的丸藥需要大量運氣值,青青有些舍不得。她總想著,反正有係統時時監控麗妃的身體狀況,不到最後時刻,暫時不用也沒關係。傀儡們早就在盡心尋找解藥,張修容那裏也有春雨在使力,贏麵兒還是很大的。隻是,看著麗妃現在的樣子,青青心中劃過一絲悔意,但終究沒有兌換解毒藥。


    再等等吧,她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女主真是冷血無情三觀不正到不能直視……


    這章一出來, 你們肯定不愛我了……


    嚶嚶嚶


    《唐六典》所載關於官員母妻詔封外命婦的規定是:一品官妻、母為國夫人,三品以上為郡夫人,四品為郡君,五品為縣君。母親與妻子的區別,是封號上加“太”字。如玄宗時姚崇拜相,官居一品,其妻封鄭國夫人,他的母親就是太夫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後宮當成副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落花未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落花未眠並收藏把後宮當成副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