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淡定地踏進房門,並不關上,對坐在椅上的明覺大師點頭微笑,坐到主人位。


    明覺大師同樣神色如常,絲毫沒有為私闖後妃臥房的大膽舉動解釋一二的意思。他看了眼屋外完全無視自己的沙彌,撥動手中念珠,定定看向曲青青,問道:“不知娘娘可否告知,您來自何方?貧僧某日參禪,忽見菩薩流淚——此為魔星下界,亂世之預兆。後搖簽卜之,簽文似乎意指娘娘……”說著,他將一張黃符簽文遞給青青。


    魔星亂世什麽的,是不是玩的大了點?


    青青結果簽文,上麵寫著:


    “小戶深閨傾城色,一朝選在君王側。杜鵑不問鳥兒言,摔落梧桐幼子殤。”


    青青挑眉,鳩占鵲巢,亡其子嗣,挺直白精準的嘛。將簽文放在桌上,青青微笑,輕聲問——


    “小女,人否?”


    明覺點頭,道:“然也。”


    “小女,亂否?”


    明覺停頓一息,似有所悟,道:“非也。娘娘無幹政之言行,奢靡之享樂。”


    青青最後一問:“蒼生苦否?”


    明覺立身,對青青微微鞠躬,言道:“蒼生不苦,不為亂世,是貧僧著相了。多謝娘娘指點。”說完轉身離去,對於周圍人似乎完全看不見他的靈異事件漠不關心。


    青青喝一口茶,心裏鬆了一口氣。


    好在這位神僧是個天真良善的,重要是,還一點兒不迂腐,並且不願涉世過甚,招惹因果,否則今日可稱一大劫數。取出倉庫裏的點心狠狠大吃一頓,青青撤去幻境屏障,去了觀音殿。話說,之前稍微掃了眼章和帝和林寶林溫泉水滑鴛鴦浴的景象,青青一邊讚歎林寶林資本的確不錯,一邊心裏微諷,人類啊,當時再怎麽愧疚、感激和悲傷,時光匆匆,餘下的也不過是一場完全不走心的儀式(介子推事)。


    盤腿坐在觀音像前的蒲團上,青青一邊撥動手中念珠,一邊念起經文,心中一片平靜。所謂魔星之言,其實未必有錯。青青深知自己,絕不是個喜歡平淡安樂的,那一個個計劃,分明會將至少表麵歌舞升平的大湯朝攪亂,豈不是亂世?隻是,青青更清楚,自己心中是有底線的,絕不至於真的陷民眾於水火,反而會給這一方百姓帶來豐足衣食和廣闊土地,擔不起神佛地責難隻是,今日看似解決了明覺,除了他的確善良純稚,像孩童一樣黑白分明、是非明辨,且心性寬和外,也有他超然物外,對俗世權貴有一份骨子裏的漠不關心,這樣的因素在。可其他頗有道行卻涉世很深的僧尼、道士卻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決定。現在青青還不顯,等日後,自然會有人拿著她的四柱到處批算,若是遇上真本事的,算出和明覺差不多的命卦,事情會非常麻煩。


    青青抬頭望向慈眉善目的觀音像,心裏略煩躁。


    古人迷信,如果自己真有了妲己媚喜之類的批命,即使已經做到太後,恐怕也站不住腳。到時候,難道真要武力鎮壓整個國家的人麽?那無疑是一件很傻的事。就是神佛,恐怕也不願意和全部人類為敵,因為人類的潛力永遠超乎想象,廣大民眾的智慧和實力也不是一個個體可以壓製的——即使他再強大——君不見刑天否?


    那麽,未雨綢繆,善之善者也。


    清明,章和帝、兩宮太後和幾位後妃一同在護國寺沐浴齋戒、誦經祈福,足足十日後才迴返宮中。前庭有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和七皇子共同監國,又有眾多賢臣輔助,井井有條。後宮裏麗妃和賢妃也處置得當,並無大事。及至帝後迴歸,後宮事務仍然迴到之前那樣,皇後掌權柄,四妃分事務。前庭卻發生重大變化——章和帝自覺自己上了年紀,他們夏侯家又向來不長壽,開始將政務交給幾個出眾的兒子處理。除了大皇子、三皇子和七皇子,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是,向來如隱形人、小跟班一般的二皇子,也得封魏王,領了實實在在的差事,同他的母妃吳德儀一起,成為後宮前庭的新勢力。賢妃母子對此反應很大,很是傳出些不好的流言蜚語。二皇子如今風光起來,卻給出一個不算好的訊息和暗示,惹得其他五皇子、六皇子等平日裏不聲不響的皇子們躁動起來,活動頻繁。


    淑妃因為四皇子這個唯一的兒子失去繼承大同的可能,很是沉寂了一段日子,這幾天卻又重新抖擻起來——好不好的,她名下還有一個以前沒在意過得十五皇子呢,剛好這位生母早亡,舅家寒微,而且年剛十六,正是要議親的時候,恰好給了忽然轉變態度的淑妃一個不錯的台階。


    今年上祀節時,章和帝給長華大公主長女永樂公主與貴妃幼弟,新科探花朱庭賜了婚,婚期定在六月。雖然輩分差了足足兩輩,但皇家和世家向來都不在意這些,他們之間聯姻頻繁,真論起輩分來,誰都尷尬。大湯朝駙馬地位還行,雖然比起自己妻子差一截顯得夫綱不正,卻也有曾“醉打金枝”不獲罪的前輩做榜樣,且參政議事也不受限製,日子還是很好過的。況且,作為同輩中唯一特封公主的永樂小姑娘,她本身就有著讓人追捧的天然資本,是以不管是朱庭或者朱家,都還是很滿意的。


    怪外抹角的,現在青青也算是和朱貴妃扯上了關係。


    大湯無大事,邊境卻有些小情況。


    婠婠公主之事終於還是有了反應。


    之前南蠻本來在和南緬幹架,卻在婠婠公主亡故不到七日,兩方和談,現在還在商議和談一事。按理說,公主的棺槨和亡訊還沒有送到南蠻,但這樣巧合的和談,當然會觸動大湯男人們敏感的神經,一方麵大力排查起鄰國密探來,一方麵也派遣使節,同時還積極防備起來。大湯以武立國,現在卻偏向以文治國,武將世家們心中早有不爽,如今明明是章和帝處置不當,惹來禍端,武將們卻大力支持,恨不能立刻為君王奔赴沙場。對比文臣唧唧歪歪、似有微詞,即便章和帝心中防備武將,擔心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之事,心中也難免也所好惡偏向。


    淑妃三哥哥剛好權掌南蠻邊境,雲貴,是以本來應該再起流言的四皇子,並沒有人提及,反而對淑妃、長平公主和十二皇子多有奉承,風光無限。同時,因為要防備北戎趁機攪亂,有父兄鎮守邊關的淑妃和麗妃,順搭一個曲青青,這段時間都備受寵愛尊重,後宮眾人隻能避其鋒芒。


    青青深思熟慮下,在封蕪又一次入宮探望時,提出希望父親辭官迴家頤養天年的事情。一方麵曲平年過六旬仍然是個五品小官,卻是比較尷尬;更重要的,卻是要讓父親為兄長騰位子了。本來,有麗妃娘家照顧,曲士廉雖不是什麽天縱英才的人物,也不至於爛泥扶不上牆,可因為父親死死占住五品的位子不動,當兒子的也不能越過老父,生生耽誤了前程。此番波瀾,青青雖然斷定知道北戎不會起戰事,但也知道軍中貓膩,若能抓住機會,曲士廉就可以悄悄升官。家世不顯,目前是青青的優勢,但等她繼續升位,就會成為最大的阻礙,所以可以的話,哥哥大人還是不要大意成長起來吧!


    示敵以弱是一時之計,卻不代表真的要一直頂著弱者的頭銜,暗地裏都不知道好好發展。


    曲平千般不好,對於曲青青來說卻又三點值得稱道——識時務、愛妻子、良心不壞。雖然愛權,但心知肚明自己確實在官場上沒有天賦,難以混出頭,在封蕪傳達了自己如今貴為嬪的女兒的意見,並沒有猶豫多久就答應了。章和帝對於曲平辭官的請求非常滿意,他也是覺得這人在朝廷上無甚用處,有時候想給他升官,讓青青臉上有光彩些,都要擔心讓其身處高位反而會遭人設計,連累青青和自己的聲名。好在青青是個懂事的,也不在意功名利祿,否則要是她堅決懇求,章和帝會覺得相當難辦。如今他要賦閑在家,既可以用心研究農事,說不定會突然激發祖上血統(章和帝認為曲平沒那個本事,改良農具是沾祖上的光,也是曲明暗箱操作的結果),再改良一些農具出來,那就是大湯百姓福祉了。同時,自己也終於可以賜其虛位,這樣他身份顯得高些,青青也能得些榮光。


    曲平本以為日後就是個白身,卻不想章和帝賜下“戶部員外郎”身份,相當於從三品官身。雖沒實權,但在外行走時身份也夠高,心中驚喜非常,銘感君恩。同時,這個平時駑鈍,關鍵時候卻總會靈光一現的男人,心中閃過一個想法。


    他恐怕是第一個真正隱約意識到,曲青青的野望的人。


    章和十七年四月末,大湯派往南蠻的使節失去消息,朝廷震怒,命雲貴節度使立刻調查緣由,並積極備戰。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後宮當成副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落花未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落花未眠並收藏把後宮當成副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