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之見!”欒縣丞重重一嘆氣,拂袖而去。
第494章 兔死狐悲
不怨欒縣丞生氣,放排人也是人,皆是人生父母養,浦陽鎮這次運木材出事的兩個放排人乃父子二人。從趙老爹家裏徒步至淺水灘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四十來歲的趙老爹非常精瘦,看著個頭不高,但因常年做放排的費力營生手腳十分靈活,臂力強健,他的大兒子趙水生從十來歲開始就會幫著趙老爹放排,等長到了十五六歲自然也就是放排人的一員了,就好像淺水灘附近的其他人家一樣,祖祖輩輩都是這麽過來的,放排是他們的生計、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宿命。
放排那日,父子倆穿著自家編的草鞋,腰上掛著個小簍,裏頭裝著鐮刀、斧子等工具,趙老娘和水生媳婦兒送到門口,囑咐著小心,父子倆擺著手讓她們迴去,口中應道“曉得了”,如同以往出去放排前一樣,但誰又能預料到這一揮手就是永遠的訣別。
附近的十來個放排人一同輕巧地穿行於山林之間,到達一個坡度約莫六十度左右的陡坡之後,三下五除二就一路順溜到了坡底,走到已經砍伐好的木材旁邊開始紮排。依據多年的紮排經驗,放排人用隨身攜帶的那些工具將十幾二十米的雜木分別一分為二,接著就地取材,搜集些牢固的藤蔓將鋸好的雜木兩頭巧妙地捆綁起來。
排放的漢子們大吼一聲,將紮好的木排推入河後,迅速爬上木排,屈膝穩定住身體,然後用手中的撐竿往河裏使勁撐了一下,木排便順著水流往下遊移動。趙老爹用盡全身力氣將身體穩固在木排上,同時聚精會神地觀測木排的走向,並不時用撐竿頂住岸邊的石塊,防止木排擱淺。
下行了百十來米,驚險的一幕出現了。趙老爹腳一滑,一隻腿卡進了兩根木材之間,而木排仍在順流而下。同在木排上的趙水生連忙去扶,可腿卡地深了,水勢又湍,父子二人立時失去了重心,木排也沒了準頭。
其餘木排上的放排人心急如焚,大喊:“小心!小心!”
可父子倆已被一個急浪撲進了河裏,再喊也無濟於事,等打撈起來,父子二人額頭上都河麵下的突石撞得淤青一片,顯然水性極好的他們進了水後先被撞暈了,那再好的水性也無濟於事了,可憐聞訊而來的趙家人,連老帶小,哭得幾乎昏死過去,這種悲慟最後被李康派來的手下用十兩銀子打發了。
“喏!”十兩白花花的銀子被那下人施捨般地扔下,別說撫恤了,就連同情之色也不見,還不忘囑咐他們拿了錢不許鬧事,又讓前來幫忙殮葬的放排人以後都機靈著些,別給東家惹麻煩雲雲。
趙水生的媳婦兒牙關緊咬,怒目圓睜想要將那銀子砸那來人,被婆婆死死拉住,“咱們這等人哪裏惹得起這些有錢的老爺?”
旁邊的小閨女也無措地邊哭邊拉著自己的衣角,上有老下有下,爭這一時之氣以後的日子可咋辦呢?屈辱地撿起地上的十兩雪花白銀,想著這是父子二人用性命換來的,拿銀錠的手幾乎沉地抬不起來。
其他放排人也未免兔死狐悲,跟著悲從中來,但這一片的愁雲慘霧並沒有對來人造成什麽影響,似乎呆著嫌晦氣,來人將要辦的事兒辦了、要說的話說了,半刻不多停留,匆匆離去復命去了。
欒縣丞對於李康三番兩次為生意場上的事來自己這裏通門路本就頗有微詞,這次放排出了事自然關
注,派了人去了解個大概,氣得沉吟半晌,對李康也十分失望,這才叫來藉此好生敲打訓責一番,按理說李康辦的這事兒的確是不少生意人的做法,擱在別人身上欒縣丞不會這麽生氣,正是因為以後要成為自己外甥女婿的人,才如此責之切。
不過李康並不領情,他覺得欒縣丞這是在故意刁難自己、給自己難堪。求著辦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哪一次不是推三阻四總也不肯幫忙,並沒有因為自己和李曼的關係就多通融些,好容易這一次求成了,出了人命自己也不想的,倒朝著自己撒氣起來,至於什麽撫恤家屬,嗬,真當自己年紀小就什麽都不曉了,也不打聽打聽,一人賠五兩,真真兒算不得少了,在這放排的行當裏,說到刻薄不通人情那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自己的。
正年輕氣盛著,被欒縣丞那般不留情麵的斥責,李康覺得麵兒上十分無光,越想越氣。
第495章 寧撞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可連家裏爹娘和哥嫂都來勸自己咽下這口氣,萬不該被訓之後奪門就走,這幾日總是勸著自己好好去陪個不是,呆在家裏也是憋氣,因此出來散散悶。這陣子城裏十分時興去吃酪,家裏也吃過,味兒十分不錯,今兒個不妨親去那鋪子嚐嚐。
好吃歸好吃,卻又碰上個老煙槍,煙燻火燎地惹人心煩,李康心裏暗道晦氣,喝涼水都塞牙,想著趕緊吃完走人。
“…可不是?少說一個月三四十兩啊…”
那老煙槍與同桌的人不知在說些什麽,但李康對於錢財之事十分上心,已經在加速吃酪的手放慢了下來,原本著急要走人的心情也不再迫切,且去聽一聽隔壁那桌在說些什麽。
“能有這麽多?”
“就這,我還是往少了算呢,你們也不想想,若是掙得不多,那錢掌櫃能砸本錢直接另外盤下這間鋪子嗎?”
</br>
第494章 兔死狐悲
不怨欒縣丞生氣,放排人也是人,皆是人生父母養,浦陽鎮這次運木材出事的兩個放排人乃父子二人。從趙老爹家裏徒步至淺水灘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四十來歲的趙老爹非常精瘦,看著個頭不高,但因常年做放排的費力營生手腳十分靈活,臂力強健,他的大兒子趙水生從十來歲開始就會幫著趙老爹放排,等長到了十五六歲自然也就是放排人的一員了,就好像淺水灘附近的其他人家一樣,祖祖輩輩都是這麽過來的,放排是他們的生計、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宿命。
放排那日,父子倆穿著自家編的草鞋,腰上掛著個小簍,裏頭裝著鐮刀、斧子等工具,趙老娘和水生媳婦兒送到門口,囑咐著小心,父子倆擺著手讓她們迴去,口中應道“曉得了”,如同以往出去放排前一樣,但誰又能預料到這一揮手就是永遠的訣別。
附近的十來個放排人一同輕巧地穿行於山林之間,到達一個坡度約莫六十度左右的陡坡之後,三下五除二就一路順溜到了坡底,走到已經砍伐好的木材旁邊開始紮排。依據多年的紮排經驗,放排人用隨身攜帶的那些工具將十幾二十米的雜木分別一分為二,接著就地取材,搜集些牢固的藤蔓將鋸好的雜木兩頭巧妙地捆綁起來。
排放的漢子們大吼一聲,將紮好的木排推入河後,迅速爬上木排,屈膝穩定住身體,然後用手中的撐竿往河裏使勁撐了一下,木排便順著水流往下遊移動。趙老爹用盡全身力氣將身體穩固在木排上,同時聚精會神地觀測木排的走向,並不時用撐竿頂住岸邊的石塊,防止木排擱淺。
下行了百十來米,驚險的一幕出現了。趙老爹腳一滑,一隻腿卡進了兩根木材之間,而木排仍在順流而下。同在木排上的趙水生連忙去扶,可腿卡地深了,水勢又湍,父子二人立時失去了重心,木排也沒了準頭。
其餘木排上的放排人心急如焚,大喊:“小心!小心!”
可父子倆已被一個急浪撲進了河裏,再喊也無濟於事,等打撈起來,父子二人額頭上都河麵下的突石撞得淤青一片,顯然水性極好的他們進了水後先被撞暈了,那再好的水性也無濟於事了,可憐聞訊而來的趙家人,連老帶小,哭得幾乎昏死過去,這種悲慟最後被李康派來的手下用十兩銀子打發了。
“喏!”十兩白花花的銀子被那下人施捨般地扔下,別說撫恤了,就連同情之色也不見,還不忘囑咐他們拿了錢不許鬧事,又讓前來幫忙殮葬的放排人以後都機靈著些,別給東家惹麻煩雲雲。
趙水生的媳婦兒牙關緊咬,怒目圓睜想要將那銀子砸那來人,被婆婆死死拉住,“咱們這等人哪裏惹得起這些有錢的老爺?”
旁邊的小閨女也無措地邊哭邊拉著自己的衣角,上有老下有下,爭這一時之氣以後的日子可咋辦呢?屈辱地撿起地上的十兩雪花白銀,想著這是父子二人用性命換來的,拿銀錠的手幾乎沉地抬不起來。
其他放排人也未免兔死狐悲,跟著悲從中來,但這一片的愁雲慘霧並沒有對來人造成什麽影響,似乎呆著嫌晦氣,來人將要辦的事兒辦了、要說的話說了,半刻不多停留,匆匆離去復命去了。
欒縣丞對於李康三番兩次為生意場上的事來自己這裏通門路本就頗有微詞,這次放排出了事自然關
注,派了人去了解個大概,氣得沉吟半晌,對李康也十分失望,這才叫來藉此好生敲打訓責一番,按理說李康辦的這事兒的確是不少生意人的做法,擱在別人身上欒縣丞不會這麽生氣,正是因為以後要成為自己外甥女婿的人,才如此責之切。
不過李康並不領情,他覺得欒縣丞這是在故意刁難自己、給自己難堪。求著辦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哪一次不是推三阻四總也不肯幫忙,並沒有因為自己和李曼的關係就多通融些,好容易這一次求成了,出了人命自己也不想的,倒朝著自己撒氣起來,至於什麽撫恤家屬,嗬,真當自己年紀小就什麽都不曉了,也不打聽打聽,一人賠五兩,真真兒算不得少了,在這放排的行當裏,說到刻薄不通人情那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自己的。
正年輕氣盛著,被欒縣丞那般不留情麵的斥責,李康覺得麵兒上十分無光,越想越氣。
第495章 寧撞金鍾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可連家裏爹娘和哥嫂都來勸自己咽下這口氣,萬不該被訓之後奪門就走,這幾日總是勸著自己好好去陪個不是,呆在家裏也是憋氣,因此出來散散悶。這陣子城裏十分時興去吃酪,家裏也吃過,味兒十分不錯,今兒個不妨親去那鋪子嚐嚐。
好吃歸好吃,卻又碰上個老煙槍,煙燻火燎地惹人心煩,李康心裏暗道晦氣,喝涼水都塞牙,想著趕緊吃完走人。
“…可不是?少說一個月三四十兩啊…”
那老煙槍與同桌的人不知在說些什麽,但李康對於錢財之事十分上心,已經在加速吃酪的手放慢了下來,原本著急要走人的心情也不再迫切,且去聽一聽隔壁那桌在說些什麽。
“能有這麽多?”
“就這,我還是往少了算呢,你們也不想想,若是掙得不多,那錢掌櫃能砸本錢直接另外盤下這間鋪子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