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冬日的麥香
第二日,外麵還擦著黑,村裏人家本來就沒有睡懶覺的,今兒個更是起得早,因為今天是大部分人家蒸年饃的日子。
各家廚房裏的爐子在今日就甭想著閑多少時辰了。蒸饃的同時,家裏孩子都會眼巴巴瞅著大人,就等著大人們一個心軟,可以在肆意舔著鍋底的火堆裏頭烤各種小零嘴兒吃了。
比如平時用來燉湯的粉條兒,一根根扯出來放在鍋頭口那裏,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探得深了,粉條兒可就一下子就竄糊了,等讓冒出的火苗稍微烤一下,一股香味就會迅速飄散開,剛剛還是青色的粉條兒驟然之間就變得粗粗胖胖起來,從一個青瘦條兒成為胖乎乎的圓滾胖子。
大人在上頭忙蒸饃,兩手都不得空兒,還不忘囑咐蹲在下麵的孩子:“小心著些,別燙了手哭鼻子!”
猴著身子燒粉條兒的孩子們沒有心思去欣賞粉條兒肥嘟嘟的可愛,直接貪婪得入口嚼著,滿口香,偶爾也有掌握不好火候的時候,吃得興頭上免不了一根又一根從粉條兒捆裏麵往外抽,紮著粉條兒的麻繩眼瞅著鬆了下來,手緊的人家就會嗬斥、收起粉條兒:“別烤粉條兒了,等等烤麵團給你吃。”
起好的麵從炕上用小麵盆端迴廚房,攤到砧板上摻入鹼麵,用力揉,如何判斷麵的發酵程度和鹼麵的輕重,這就是經驗了,一小塊麵團捏成個小小的袖珍饃,放入鍋灶裏頭烤。
烤麵團職責重大,關乎著饃饃能不能蒸得白胖,也關乎著未來一年的好彩頭,必須得絲毫不錯地盯著。
看著這個小麵團從白到黃,慢慢兒胖起來,直到麵團的四邊有一點點發黑,就要快速將其取出,掰開的瞬間,一股蒸饃夾雜著烙饃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催得旁邊的孩子直舔嘴唇,一到手,哪裏還會去攙不夠塞牙縫的烤粉條兒?
吃著歡的孩子,大人在上頭含著笑有條不紊地將發酵、鹼度都十分合適的麵團揉成長條,用刀“沙沙沙”地利落切成小段,雙手合攏將這些小段揉成漂亮的圓球,挨個兒整齊擺放在竹篦上。
“趕緊的,添把柴火將火燒旺囉!”
吃完了烤麵團的孩子滿足地舔舔手指,“好嘞!”然後盡職地添柴燒火。灶膛裏的柴火“劈啪”燃燒聲大了起來,隨之而起的就是蒸饃的麵香味兒。不大功夫,第一鍋蒸饃出鍋了,火候好、白生生、暄騰騰的大蒸饃,看著就特有成就感。
這時候大部分人家都會發揮“寧窮一年、不窮一節”的樸素信條,互相大度贈與蒸饃,拎著饃籃籃,周圍人家都給幾個,各自瞧一瞧比一比誰家的饃更白、更大。若是誰家有手巧的媳婦兒會將蒸饃做出各種圖案來,比如牡丹花、十二生肖之類,那這家的蒸饃絕對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香餑餑,各家都會爭著要幾個。
因為同一天蒸年饃,整個吉安村到處都瀰漫著熱饃出鍋的醇香和煙火氣,這份冬日裏的熱鬧麥香讓人踏實和心安。
第357章 玉蝶綻放
杜家人也起得很早,雖則蒸年饃前兩天已經早先比村子裏大多數人家忙好了,但手頭的事兒一丁點兒也沒少,這是年前最後一次往城裏送貨了,但分量也是最多,從楊二叔那裏往迴直拎了三桶羊乳。
而杜大山手裏的煙杆活計已經交了兩批了,慢工出細活兒,這東西同過節大採購的關係不大,因此上煙杆鋪子的掌櫃倒也不急著催要,最近省城裏的老爺們時興抽鼻煙,這陣風估計很快就會刮到縣裏來了,掌櫃的拿了個雙口兩膛的並蒂壺和兩膛上下各一口的幹坤壺給杜大山,讓他好生琢磨琢磨,轉年也要帶著做了。
而店鋪裏頭已經開始賣上了葉子煙,儲藏年深日久、已經凝練成黃豆粒兒大小的豆煙,實堅而果勁,要想搗碎是要費功夫的,因此平時都是吸多少才搗多少;酸味特濃、吸入鼻腔首先帶著股酸意的螞蟻屎,偶一透風就會立刻自然發酵;還有磋磣結成一塊塊兒不規則的酸棗麵兒種類的,別看塊頭大,但其實其中外堅內虛得緊,疊空累累,到處都是蜂窩狀,用手指頭輕輕一撚很容易就被撚成細碎的粉末。
縣裏有那經常同省城那裏打交道的、消息靈通的,已經開始有抽鼻煙的了,錢掌櫃就是其中一個,他平日又同煙杆店鋪的掌櫃相熟,早已經去買過兩次了。錢掌櫃喜歡吸飛煙,之所以有這麽個名兒,是因為不用撚,就已經細膩無比,比漠北的漫天黃沙還細,捏了些放手掌上,幾乎都感覺不到,當然了,幾種鼻煙裏頭,也屬飛煙最貴。
這煙杆鋪子的掌櫃也是個會做人的,拿了兩個鼻煙壺過來作樣板時,還送了杜大山一小包深紫色的鼻煙。內行人都知道,鼻煙顏色以墨綠色最為難得,好這一口的都稱之為神品,其次就是鴨頭綠和孔雀綠的,再其次就是這深紫色了,是經過發酵的宿煙,吸入鼻腔清香馥鬱,嗅一鼻子能去濕逐穢。
杜大山自己並不抽菸,因此也不大懂這裏頭的門道,想著白白放著也是可惜,送了阿青的爺爺。
今兒個杜大山將手裏的活兒也放下,預備著同季桂月一齊幫杜芊芊忙著年節前最後一批貨。
杜芊芊起床第一件事,仍然是去瞧那盆水仙,外頭天還稍稍擦著黑,但是杜芊芊仍然一眼就瞧見花蕾掙脫了表皮的舒服,揭開了神秘的麵紗,搖身變幻成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朵。實在是出乎意料,杜芊芊使勁兒揉了揉眼、“啪啪”拍了幾下臉,驚擾起旁邊兔籠子裏頭酣睡一一和點點,支棱起耳朵蹲起了身,去瞧主人。
</br>
第二日,外麵還擦著黑,村裏人家本來就沒有睡懶覺的,今兒個更是起得早,因為今天是大部分人家蒸年饃的日子。
各家廚房裏的爐子在今日就甭想著閑多少時辰了。蒸饃的同時,家裏孩子都會眼巴巴瞅著大人,就等著大人們一個心軟,可以在肆意舔著鍋底的火堆裏頭烤各種小零嘴兒吃了。
比如平時用來燉湯的粉條兒,一根根扯出來放在鍋頭口那裏,要掌握好火候,如果探得深了,粉條兒可就一下子就竄糊了,等讓冒出的火苗稍微烤一下,一股香味就會迅速飄散開,剛剛還是青色的粉條兒驟然之間就變得粗粗胖胖起來,從一個青瘦條兒成為胖乎乎的圓滾胖子。
大人在上頭忙蒸饃,兩手都不得空兒,還不忘囑咐蹲在下麵的孩子:“小心著些,別燙了手哭鼻子!”
猴著身子燒粉條兒的孩子們沒有心思去欣賞粉條兒肥嘟嘟的可愛,直接貪婪得入口嚼著,滿口香,偶爾也有掌握不好火候的時候,吃得興頭上免不了一根又一根從粉條兒捆裏麵往外抽,紮著粉條兒的麻繩眼瞅著鬆了下來,手緊的人家就會嗬斥、收起粉條兒:“別烤粉條兒了,等等烤麵團給你吃。”
起好的麵從炕上用小麵盆端迴廚房,攤到砧板上摻入鹼麵,用力揉,如何判斷麵的發酵程度和鹼麵的輕重,這就是經驗了,一小塊麵團捏成個小小的袖珍饃,放入鍋灶裏頭烤。
烤麵團職責重大,關乎著饃饃能不能蒸得白胖,也關乎著未來一年的好彩頭,必須得絲毫不錯地盯著。
看著這個小麵團從白到黃,慢慢兒胖起來,直到麵團的四邊有一點點發黑,就要快速將其取出,掰開的瞬間,一股蒸饃夾雜著烙饃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催得旁邊的孩子直舔嘴唇,一到手,哪裏還會去攙不夠塞牙縫的烤粉條兒?
吃著歡的孩子,大人在上頭含著笑有條不紊地將發酵、鹼度都十分合適的麵團揉成長條,用刀“沙沙沙”地利落切成小段,雙手合攏將這些小段揉成漂亮的圓球,挨個兒整齊擺放在竹篦上。
“趕緊的,添把柴火將火燒旺囉!”
吃完了烤麵團的孩子滿足地舔舔手指,“好嘞!”然後盡職地添柴燒火。灶膛裏的柴火“劈啪”燃燒聲大了起來,隨之而起的就是蒸饃的麵香味兒。不大功夫,第一鍋蒸饃出鍋了,火候好、白生生、暄騰騰的大蒸饃,看著就特有成就感。
這時候大部分人家都會發揮“寧窮一年、不窮一節”的樸素信條,互相大度贈與蒸饃,拎著饃籃籃,周圍人家都給幾個,各自瞧一瞧比一比誰家的饃更白、更大。若是誰家有手巧的媳婦兒會將蒸饃做出各種圖案來,比如牡丹花、十二生肖之類,那這家的蒸饃絕對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香餑餑,各家都會爭著要幾個。
因為同一天蒸年饃,整個吉安村到處都瀰漫著熱饃出鍋的醇香和煙火氣,這份冬日裏的熱鬧麥香讓人踏實和心安。
第357章 玉蝶綻放
杜家人也起得很早,雖則蒸年饃前兩天已經早先比村子裏大多數人家忙好了,但手頭的事兒一丁點兒也沒少,這是年前最後一次往城裏送貨了,但分量也是最多,從楊二叔那裏往迴直拎了三桶羊乳。
而杜大山手裏的煙杆活計已經交了兩批了,慢工出細活兒,這東西同過節大採購的關係不大,因此上煙杆鋪子的掌櫃倒也不急著催要,最近省城裏的老爺們時興抽鼻煙,這陣風估計很快就會刮到縣裏來了,掌櫃的拿了個雙口兩膛的並蒂壺和兩膛上下各一口的幹坤壺給杜大山,讓他好生琢磨琢磨,轉年也要帶著做了。
而店鋪裏頭已經開始賣上了葉子煙,儲藏年深日久、已經凝練成黃豆粒兒大小的豆煙,實堅而果勁,要想搗碎是要費功夫的,因此平時都是吸多少才搗多少;酸味特濃、吸入鼻腔首先帶著股酸意的螞蟻屎,偶一透風就會立刻自然發酵;還有磋磣結成一塊塊兒不規則的酸棗麵兒種類的,別看塊頭大,但其實其中外堅內虛得緊,疊空累累,到處都是蜂窩狀,用手指頭輕輕一撚很容易就被撚成細碎的粉末。
縣裏有那經常同省城那裏打交道的、消息靈通的,已經開始有抽鼻煙的了,錢掌櫃就是其中一個,他平日又同煙杆店鋪的掌櫃相熟,早已經去買過兩次了。錢掌櫃喜歡吸飛煙,之所以有這麽個名兒,是因為不用撚,就已經細膩無比,比漠北的漫天黃沙還細,捏了些放手掌上,幾乎都感覺不到,當然了,幾種鼻煙裏頭,也屬飛煙最貴。
這煙杆鋪子的掌櫃也是個會做人的,拿了兩個鼻煙壺過來作樣板時,還送了杜大山一小包深紫色的鼻煙。內行人都知道,鼻煙顏色以墨綠色最為難得,好這一口的都稱之為神品,其次就是鴨頭綠和孔雀綠的,再其次就是這深紫色了,是經過發酵的宿煙,吸入鼻腔清香馥鬱,嗅一鼻子能去濕逐穢。
杜大山自己並不抽菸,因此也不大懂這裏頭的門道,想著白白放著也是可惜,送了阿青的爺爺。
今兒個杜大山將手裏的活兒也放下,預備著同季桂月一齊幫杜芊芊忙著年節前最後一批貨。
杜芊芊起床第一件事,仍然是去瞧那盆水仙,外頭天還稍稍擦著黑,但是杜芊芊仍然一眼就瞧見花蕾掙脫了表皮的舒服,揭開了神秘的麵紗,搖身變幻成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朵。實在是出乎意料,杜芊芊使勁兒揉了揉眼、“啪啪”拍了幾下臉,驚擾起旁邊兔籠子裏頭酣睡一一和點點,支棱起耳朵蹲起了身,去瞧主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