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聲,張二娘拍了櫻子後背一下:“每次剛誇完你,你就現原形,就知道嘴裏胡浸,有讓自己哥哥和驢一起吃飯的嗎?”
“你們怎麽都過來了?我這就迴去吃了。”驢槽裏還有最後幾口炒棉子,最後還要再餵些水才行,張正生想要這些都忙完再進屋吃飯,可娘、媳婦兒、小妹、兒子、侄兒齊齊站在一旁,也沒法兒再等下去了。
看他不放心的樣兒,他媳婦兒搖頭笑道:“你放心去吃吧,我來餵它水。”
張正生又要張嘴囑咐,他媳婦兒搶先說:“我省的,要餵溫水,你就放心吧!”
這才迴了屋吃飯,一家人坐在一起就閑聊,張二娘問道:“柱子今兒沒事兒吧?”
“沒事兒。”張正生餓的前胸貼後背,簡短迴了一句,繼續扒飯。
“你有沒有聽勇子說,華子和小曼的親事到底還能成嗎?”
一筷子夾了兩三顆青菜,張正生就著一大口飯,吃得賊香,“不清楚,我也沒怎麽好意思問。”
不管是站在哪一邊,村子裏的人都在等著最後的結果呢。
村長一家三口從縣裏迴來之後,李曼就被關在了家裏哪兒也沒讓去,她娘看著她,而村長,誰吃了雄心豹子膽敢去問他去?
可事情今天下午又有新動向了。
據村長家附近的幾個鄰居說,裴大娘和李菊花下午被罵得那叫個狗血淋頭,出來時候都麵帶土色,更有耳尖膽大的貼在院牆外頭聽見,裴家婆媳走了之後,李曼又是好一頓鬧騰。
“娘,你說,那縣丞還真不錯,華子還當差當的好好兒的。”張正誠雖然沒有杜大山同裴華走得近,但也是從小長到大的情分,處得也可以,他最關心的不是最後裴華能不能和李曼成親,而是能不能保住差事。
張二娘嘆了口氣:“現在倒也說不準,誰知道縣丞是怎麽同華子說的呢?”
張正生聽著心裏也不是滋味,想著這幾次送柱子去醫館,那家子婆媳對裴華的態度,隻怕若是丟了差事,這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可他不是個愛學舌、搬弄是非的人,隻低著頭吃飯,沒有學那些糟心的事。
櫻子難得的沒有插嘴,她想到這些日子偶爾同芊芊談起這事兒時候,杜芊芊的態度。
村子裏那麽多人對這事兒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但一致的是,裴華若是丟了這差事,肯定是極倒黴的,但隻有一個人例外,就是杜芊芊。
雖然芊芊提到這件事都不深聊,但是態度卻很明確,認為這差事也沒什麽了不起,櫻子雖然比杜芊芊大,但是對杜芊芊很是信服,想著杜芊芊雲淡風輕完全不將這衙役差事當一迴事的樣子,櫻子雖然不明白為什麽,但她心裏更傾向於相信杜芊芊。
其實張二娘問這事兒倒不是為了八卦閑磨牙,她心裏有自己的盤算。
這村子裏的小夥子,不用說,裴華那是誰提到都要豎個大拇指的,從小跟著爹打獵,半大了就開始在衙門裏當差,一身的好身手,為人正直仗義,通身的氣派長相,那就更不用說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個理想的女婿類型,以前他與李曼的那層關係在,二來櫻子也小,張二娘沒想過,可如今不同了,和李曼的親事眼看就要黃,而櫻子也剛過了十四的生辰,張二娘心思就活泛起來。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張二娘也是瞧著裴華長大的,還真是個很不錯的孩子,家底不豐厚沒啥,自己貼補些就是了,他娘偏心,那更不愁,張二娘想著若是以後能住到自己家就更好了,櫻子出嫁她還真捨不得,平白又多個兒子,一大家子熱熱鬧鬧不知有多好。
是越想越滿意,越想越合適,隻是有一點,這差事若是沒了,倒可惜了,不是張二娘勢利,哪個娘不給自己閨女做打算?
不過,也不急於這一時,眼下這情況還不明朗,等裴家同李家這些事兒理清了再籌謀也來得及,若是差事實在保不住,那也罷了,家裏還有幾十兩的積蓄,靠著自家果園子邊再給小兩口買七八畝地,有上頭兩個哥哥帶著,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齊將果子生意做起來,雖然沒有當差爺風光、有門路,但日子也差不了。
一旁摟著順子和虎子瞎鬧的櫻子,對於自己娘已經替自己想了那麽長遠的主意一點也不知情,隻顧著咯吱順子,將順子撓得縮成一團不斷告饒。
第230章 大寒三候
當晚柱子喝了一副藥,夜裏熱度就褪了,第二天一大早裴大娘一瞧,剩下幾副藥可以剩下了,留著防止以後柱子再發個小熱不用再費銀子費氣力往醫館跑了。
“柱子他娘,你去請蘇先生,咱們家柱子燒已經退了,今兒就能補補課了。”
李菊花聽了,想到蘇嶽那一桌子的筆墨紙硯,少有得有些發怯:“娘,咱們一同去。”
“平日家說嘴,那蘇先生一個讀書人有啥好怕的?”
“那您要不怯,您自個兒去。”
結果,婆媳倆梅香拜把子,誰也別說誰,仍舊兩人一起去了。
到了的時候,杜大山也在那裏,是給蘇嶽送夾了蜜炙火腿的烙餅去的。
裴家婆媳一看,這安安離上學堂的年紀離得遠著呢,他倒想得遠,現在就開始獻殷勤了。
</br>
“你們怎麽都過來了?我這就迴去吃了。”驢槽裏還有最後幾口炒棉子,最後還要再餵些水才行,張正生想要這些都忙完再進屋吃飯,可娘、媳婦兒、小妹、兒子、侄兒齊齊站在一旁,也沒法兒再等下去了。
看他不放心的樣兒,他媳婦兒搖頭笑道:“你放心去吃吧,我來餵它水。”
張正生又要張嘴囑咐,他媳婦兒搶先說:“我省的,要餵溫水,你就放心吧!”
這才迴了屋吃飯,一家人坐在一起就閑聊,張二娘問道:“柱子今兒沒事兒吧?”
“沒事兒。”張正生餓的前胸貼後背,簡短迴了一句,繼續扒飯。
“你有沒有聽勇子說,華子和小曼的親事到底還能成嗎?”
一筷子夾了兩三顆青菜,張正生就著一大口飯,吃得賊香,“不清楚,我也沒怎麽好意思問。”
不管是站在哪一邊,村子裏的人都在等著最後的結果呢。
村長一家三口從縣裏迴來之後,李曼就被關在了家裏哪兒也沒讓去,她娘看著她,而村長,誰吃了雄心豹子膽敢去問他去?
可事情今天下午又有新動向了。
據村長家附近的幾個鄰居說,裴大娘和李菊花下午被罵得那叫個狗血淋頭,出來時候都麵帶土色,更有耳尖膽大的貼在院牆外頭聽見,裴家婆媳走了之後,李曼又是好一頓鬧騰。
“娘,你說,那縣丞還真不錯,華子還當差當的好好兒的。”張正誠雖然沒有杜大山同裴華走得近,但也是從小長到大的情分,處得也可以,他最關心的不是最後裴華能不能和李曼成親,而是能不能保住差事。
張二娘嘆了口氣:“現在倒也說不準,誰知道縣丞是怎麽同華子說的呢?”
張正生聽著心裏也不是滋味,想著這幾次送柱子去醫館,那家子婆媳對裴華的態度,隻怕若是丟了差事,這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可他不是個愛學舌、搬弄是非的人,隻低著頭吃飯,沒有學那些糟心的事。
櫻子難得的沒有插嘴,她想到這些日子偶爾同芊芊談起這事兒時候,杜芊芊的態度。
村子裏那麽多人對這事兒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但一致的是,裴華若是丟了這差事,肯定是極倒黴的,但隻有一個人例外,就是杜芊芊。
雖然芊芊提到這件事都不深聊,但是態度卻很明確,認為這差事也沒什麽了不起,櫻子雖然比杜芊芊大,但是對杜芊芊很是信服,想著杜芊芊雲淡風輕完全不將這衙役差事當一迴事的樣子,櫻子雖然不明白為什麽,但她心裏更傾向於相信杜芊芊。
其實張二娘問這事兒倒不是為了八卦閑磨牙,她心裏有自己的盤算。
這村子裏的小夥子,不用說,裴華那是誰提到都要豎個大拇指的,從小跟著爹打獵,半大了就開始在衙門裏當差,一身的好身手,為人正直仗義,通身的氣派長相,那就更不用說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個理想的女婿類型,以前他與李曼的那層關係在,二來櫻子也小,張二娘沒想過,可如今不同了,和李曼的親事眼看就要黃,而櫻子也剛過了十四的生辰,張二娘心思就活泛起來。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張二娘也是瞧著裴華長大的,還真是個很不錯的孩子,家底不豐厚沒啥,自己貼補些就是了,他娘偏心,那更不愁,張二娘想著若是以後能住到自己家就更好了,櫻子出嫁她還真捨不得,平白又多個兒子,一大家子熱熱鬧鬧不知有多好。
是越想越滿意,越想越合適,隻是有一點,這差事若是沒了,倒可惜了,不是張二娘勢利,哪個娘不給自己閨女做打算?
不過,也不急於這一時,眼下這情況還不明朗,等裴家同李家這些事兒理清了再籌謀也來得及,若是差事實在保不住,那也罷了,家裏還有幾十兩的積蓄,靠著自家果園子邊再給小兩口買七八畝地,有上頭兩個哥哥帶著,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齊將果子生意做起來,雖然沒有當差爺風光、有門路,但日子也差不了。
一旁摟著順子和虎子瞎鬧的櫻子,對於自己娘已經替自己想了那麽長遠的主意一點也不知情,隻顧著咯吱順子,將順子撓得縮成一團不斷告饒。
第230章 大寒三候
當晚柱子喝了一副藥,夜裏熱度就褪了,第二天一大早裴大娘一瞧,剩下幾副藥可以剩下了,留著防止以後柱子再發個小熱不用再費銀子費氣力往醫館跑了。
“柱子他娘,你去請蘇先生,咱們家柱子燒已經退了,今兒就能補補課了。”
李菊花聽了,想到蘇嶽那一桌子的筆墨紙硯,少有得有些發怯:“娘,咱們一同去。”
“平日家說嘴,那蘇先生一個讀書人有啥好怕的?”
“那您要不怯,您自個兒去。”
結果,婆媳倆梅香拜把子,誰也別說誰,仍舊兩人一起去了。
到了的時候,杜大山也在那裏,是給蘇嶽送夾了蜜炙火腿的烙餅去的。
裴家婆媳一看,這安安離上學堂的年紀離得遠著呢,他倒想得遠,現在就開始獻殷勤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