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就依你的主意!”
“你們坐吧,我同老爺說完了就迴來,再去吩咐廚房多做些菜,若是老爺那邊說成了,正好坐下來一起吃一頓,昨天鬧的那些不愉快就算都過去了。”
欒夫人這話術也是拿捏得精準,剛剛李曼被自己娘拉了衣袖不許她再說,正委屈著,自己出的主意也沒錯啊,怎麽就都不聽自己的呢,被欒夫人幾句話說得復又高興起來。
也不過半炷香的時間,欒夫人就迴來了,李曼緊張地直接站了起來,滿眼期待得瞧著欒夫人的神色:“姨媽,姨夫他這麽說?同意了嗎?”
“放心,你姨夫已經派人駕了馬車去村裏接了,你隻管安心坐著就是。”欒夫人給外甥女兒吃了顆定心丸,拉著李曼的手讓她坐下。
哪裏安心得了?李曼又拉著她姨媽刨根究底:“那姨夫聽了什麽態度?姨夫打算怎麽同裴華哥說?”
欒夫人暗自搖了搖頭,人的脾氣秉性大抵都是天生胎子裏帶出來的,自己對這個外甥女兒沒少花心思培養,卻還是毛躁、沉不住氣,剛剛自己拿話帶過去,她自己又饒了迴來,隻含混說了幾句“姨夫也很生氣,會好好兒同裴華說的,你放心”之類,又有丫鬟端了點心來,“別幹坐著,嚐嚐。”
“我已經吩咐過廚房了,有迪化那裏產的馬奶子和阿勒泰大尾羊的一整條羊腿,肉上麵還烙了買賣的印子,聽送來的人說,那印子本地人都叫做唐巴拉,今兒讓廚房做了,聽說比咱們本地羊肉還香。”
在今天以前,李曼聽到姨媽談論這些她都是豎著耳朵仔細聽的,就如同昨兒個的漪瀾堂點心一樣,是自己一心嚮往的上等生活的縮影,村裏別的姑娘想這些那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可她就不同了,會投胎多了,與裴華哥一成婚就住到了縣裏,來往的再也不是那些滿身窮酸氣的鄉下泥腿子,有姨媽這麽個靠山,城裏的千金小姐、掌事媳婦都要讓著她三分。
可李曼現在沒心情聽這些,有一耳朵沒一耳朵地順帶著聽一聽,盤算著不知道裴華哥現在到了哪裏,按照馬車的腳程應該已經上了馬車吧?聽見姨夫叫他,又知道她一早就來了縣裏,肯定是她的主意,不知道他會不會生氣?
隻管胡思亂想,也不答欒夫人的話,還是她爹同欒夫人寒暄了起來:“那今兒個托姐姐的福了。迪化那地界我雖未去過,可是聽說那裏物產富饒,那裏有條喀什河,碧玉一樣。”
“可不是?那裏也有不少杉山,極高,滿山滿穀長遍了密匝匝的雲杉,那雲杉長得極慢。”說著,欒夫人用雙手圈起來,比劃了個碗口粗細的大小,“足一百年,也攏共才能長成這個樣兒!”
李曼的爹點頭讚嘆:“確實是個好地方!”
“那是自然,”欒夫人笑道,“到處都是花,那花海裏就有養蜂人設了種蜂場,且那裏的花多可入藥,什麽黨參、貝母,因此那裏出的蜂蜜還能治咳嗽、喘疾。人都說你們吉安村雖然貧了些、偏了些,卻風景甚好,有山有水,可俗話都說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好風景的地方海了去了,你說是不是啊,小曼?”
李曼也壓根沒怎麽認真聽姨媽和爹剛剛在說些什麽,隻一味想著自己的心事,根據時辰推算裴華此刻該到哪裏了,被姨媽點著名問了,胡亂點了點頭:“姨媽說的是!”
欒夫人這番話看似閑聊,用意不可謂不深,用心不可謂不良苦。剛剛老爺就說,裴華這孩子心內有主意得很,既然話都同小曼說到了那個份兒上,不太可能有迴旋的餘地,若按著他的意思,說了也是枉然,隻是妹夫一家三口一大早求到了家裏,親戚的情分總還要顧忌,盡力一試罷了,讓欒夫人多和小曼說一說,別認死理兒,天下好男兒多的是,何必非要勉強。
所以才有了剛剛欒夫人那一番談話,明麵上閑聊風景,其實在勸李曼眼界放開闊些,外麵的美景多的是,人也如此。
隻可惜,正如那杯特意給李曼的玫瑰花茶,放涼了也沒喝上一口,最後白白倒掉。欒夫人的話也白說了,李曼壓根也沒聽進去。
“姨媽,怎麽半天人還沒到?要不要去看看?”她一心隻惦記著接裴華的馬車到了沒有。
“急什麽?金簪子掉進井裏頭,有你的隻是有你的。若你倆有緣呢,憑你兩家隔著海、有世仇的,也能結為夫妻;若是沒那緣分,就算你打小起年年在一處,也再不能成。”
“姨夫派的人做事也太不利落了,老半天了都!”
欒夫人心想,得,她還是沒聽進去,罷了,自己這外甥女兒對裴家那小子可真是一往情深,不撞南牆不迴頭,看來也隻好等她撞了南牆,這事才能罷休。
第210章 撲了個空
欒縣丞派去的人到裴家的時候,裴大娘和李菊花正在給柱子做骨頭湯,家裏原本哪裏來的骨頭?原想著去隔壁杜家尋兩根,這些好東西他們家一直是不缺的,可是剛剛季桂月和杜芊芊姑嫂倆剛當著眾人的麵譏諷婆媳倆小肚雞腸,因此舍了杜家,拿了十來個銅板找了幾家,才找到家裏有肉骨頭的。
那家的骨頭也是割豬肉的時候掌櫃隨手拿了當添頭的,上頭幾乎刮不下二兩肉,加上柱子摔折了腿,“鄉裏鄉親的,這兩根骨頭盡管拿迴去給孩子熬湯,別給銅板這麽外道了。”
</br>
“你們坐吧,我同老爺說完了就迴來,再去吩咐廚房多做些菜,若是老爺那邊說成了,正好坐下來一起吃一頓,昨天鬧的那些不愉快就算都過去了。”
欒夫人這話術也是拿捏得精準,剛剛李曼被自己娘拉了衣袖不許她再說,正委屈著,自己出的主意也沒錯啊,怎麽就都不聽自己的呢,被欒夫人幾句話說得復又高興起來。
也不過半炷香的時間,欒夫人就迴來了,李曼緊張地直接站了起來,滿眼期待得瞧著欒夫人的神色:“姨媽,姨夫他這麽說?同意了嗎?”
“放心,你姨夫已經派人駕了馬車去村裏接了,你隻管安心坐著就是。”欒夫人給外甥女兒吃了顆定心丸,拉著李曼的手讓她坐下。
哪裏安心得了?李曼又拉著她姨媽刨根究底:“那姨夫聽了什麽態度?姨夫打算怎麽同裴華哥說?”
欒夫人暗自搖了搖頭,人的脾氣秉性大抵都是天生胎子裏帶出來的,自己對這個外甥女兒沒少花心思培養,卻還是毛躁、沉不住氣,剛剛自己拿話帶過去,她自己又饒了迴來,隻含混說了幾句“姨夫也很生氣,會好好兒同裴華說的,你放心”之類,又有丫鬟端了點心來,“別幹坐著,嚐嚐。”
“我已經吩咐過廚房了,有迪化那裏產的馬奶子和阿勒泰大尾羊的一整條羊腿,肉上麵還烙了買賣的印子,聽送來的人說,那印子本地人都叫做唐巴拉,今兒讓廚房做了,聽說比咱們本地羊肉還香。”
在今天以前,李曼聽到姨媽談論這些她都是豎著耳朵仔細聽的,就如同昨兒個的漪瀾堂點心一樣,是自己一心嚮往的上等生活的縮影,村裏別的姑娘想這些那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可她就不同了,會投胎多了,與裴華哥一成婚就住到了縣裏,來往的再也不是那些滿身窮酸氣的鄉下泥腿子,有姨媽這麽個靠山,城裏的千金小姐、掌事媳婦都要讓著她三分。
可李曼現在沒心情聽這些,有一耳朵沒一耳朵地順帶著聽一聽,盤算著不知道裴華哥現在到了哪裏,按照馬車的腳程應該已經上了馬車吧?聽見姨夫叫他,又知道她一早就來了縣裏,肯定是她的主意,不知道他會不會生氣?
隻管胡思亂想,也不答欒夫人的話,還是她爹同欒夫人寒暄了起來:“那今兒個托姐姐的福了。迪化那地界我雖未去過,可是聽說那裏物產富饒,那裏有條喀什河,碧玉一樣。”
“可不是?那裏也有不少杉山,極高,滿山滿穀長遍了密匝匝的雲杉,那雲杉長得極慢。”說著,欒夫人用雙手圈起來,比劃了個碗口粗細的大小,“足一百年,也攏共才能長成這個樣兒!”
李曼的爹點頭讚嘆:“確實是個好地方!”
“那是自然,”欒夫人笑道,“到處都是花,那花海裏就有養蜂人設了種蜂場,且那裏的花多可入藥,什麽黨參、貝母,因此那裏出的蜂蜜還能治咳嗽、喘疾。人都說你們吉安村雖然貧了些、偏了些,卻風景甚好,有山有水,可俗話都說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有好風景的地方海了去了,你說是不是啊,小曼?”
李曼也壓根沒怎麽認真聽姨媽和爹剛剛在說些什麽,隻一味想著自己的心事,根據時辰推算裴華此刻該到哪裏了,被姨媽點著名問了,胡亂點了點頭:“姨媽說的是!”
欒夫人這番話看似閑聊,用意不可謂不深,用心不可謂不良苦。剛剛老爺就說,裴華這孩子心內有主意得很,既然話都同小曼說到了那個份兒上,不太可能有迴旋的餘地,若按著他的意思,說了也是枉然,隻是妹夫一家三口一大早求到了家裏,親戚的情分總還要顧忌,盡力一試罷了,讓欒夫人多和小曼說一說,別認死理兒,天下好男兒多的是,何必非要勉強。
所以才有了剛剛欒夫人那一番談話,明麵上閑聊風景,其實在勸李曼眼界放開闊些,外麵的美景多的是,人也如此。
隻可惜,正如那杯特意給李曼的玫瑰花茶,放涼了也沒喝上一口,最後白白倒掉。欒夫人的話也白說了,李曼壓根也沒聽進去。
“姨媽,怎麽半天人還沒到?要不要去看看?”她一心隻惦記著接裴華的馬車到了沒有。
“急什麽?金簪子掉進井裏頭,有你的隻是有你的。若你倆有緣呢,憑你兩家隔著海、有世仇的,也能結為夫妻;若是沒那緣分,就算你打小起年年在一處,也再不能成。”
“姨夫派的人做事也太不利落了,老半天了都!”
欒夫人心想,得,她還是沒聽進去,罷了,自己這外甥女兒對裴家那小子可真是一往情深,不撞南牆不迴頭,看來也隻好等她撞了南牆,這事才能罷休。
第210章 撲了個空
欒縣丞派去的人到裴家的時候,裴大娘和李菊花正在給柱子做骨頭湯,家裏原本哪裏來的骨頭?原想著去隔壁杜家尋兩根,這些好東西他們家一直是不缺的,可是剛剛季桂月和杜芊芊姑嫂倆剛當著眾人的麵譏諷婆媳倆小肚雞腸,因此舍了杜家,拿了十來個銅板找了幾家,才找到家裏有肉骨頭的。
那家的骨頭也是割豬肉的時候掌櫃隨手拿了當添頭的,上頭幾乎刮不下二兩肉,加上柱子摔折了腿,“鄉裏鄉親的,這兩根骨頭盡管拿迴去給孩子熬湯,別給銅板這麽外道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