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大夫還真沒騙他,下麵也就是上夾板、抹草藥。
杏林史上一直流傳有醫聖的一則傳言,說是那時候有個人鋸木頭時被木頭砸在小腿上,當場昏厥在地,血流如注。那小腿下麵有一縱形約一紮長的傷口,骨頭外露,且有個寸把長的骨片從傷口掉出,接著醫聖先用甘草與銀花煎汁沖洗,接著取新鮮桃木一塊,按照那掉落出來的骨片形狀削就,外包以佛金(佛像外麵那層黃金薄片),納入缺損處,外敷生肌藥膏,半月之後,腫消痛減、傷口癒合;三月之後能扶拐行走;一年之後完好如初。
所以後來,凡是遇到骨折病患,大夫都用桃木做成夾板用以固定。
最後上藥時,裴勇沒忘了裴大娘和李菊花的囑咐,特意央求大夫:“煩請您一定要用最好的膏藥!不用給我們省銀子。”
倒惹得大夫笑了起來:“老朽行醫數十載,不敢說藥到病除,起碼盡心盡責。你盡管放心,不信,你可以問問你兄弟,他受傷可都在我這裏治的,我可曾給他治壞過?”
什麽?華子還受過傷?聽這大夫的意思還不止一次?
裴勇和張正生都很驚訝,從來都沒聽裴華提過。
“哥,你放心,井大夫醫術極好,他說沒事,那柱子肯定沒事。”裴華隻管去瞧大夫給柱子上藥。
“華子,你還受過傷?怎麽沒聽你提過?”裴勇追著問。
“都是些小傷,沒什麽好說的。”裴華淡淡地一句帶過。
井大夫也抬頭瞧了瞧裴華,這小夥子還挺能抗事兒,雖然的確沒什麽重傷,但也有幾次見血的,也算不得他口中宣稱的不值一提的小傷了。
連上正骨和夾板、草藥這些個加在一起,井大夫收了六百文,其中當然也有看在裴華麵子上的緣故,還額外開了二百文的草藥,有內服的也有外敷的。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兩三個月裏,好生養著,別讓他亂走亂跑。吃上麵,無非就是吃些有營養的,不用我多說了。還有,你們迴去,這些草藥用完,孩子也好得差不多了,可以自己去采些八棱麻,剁成泥再敷一敷就行了。”
這個八棱麻,就是種野草,鄉下地方多的是,莖有約八條稜角,因此而得名。
大人小孩兒、赤腳醫生都知道兩句俗語:“打得地上爬,隻怕八棱麻”、“兩腳不能拿(抬),專吃八棱麻”,由此可見它對骨折這種病痛的神奇效力,所以也被稱為“接骨草”,這和杜芊芊從溪邊采的節骨草,可完完全全兩種不同的東西,這個接骨草,藥用根莖,搗碎敷之,能活血散瘀,村裏人小打小鬧的跌打損傷,都不去找大夫,用它就能治。
第207章 姨媽,你要給我做主
剛正完骨,當然得讓柱子歇一歇,可是醫館裏還有其他病人,井大夫就去忙其他人了。
“正生哥,柱子這樣兒,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再顛簸,不若你先去忙吧,耽誤你送果子了。我們在城裏叫車也方便得緊。”裴華就讓張正生先迴去運果子。
誰料張正生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我去同雜貨鋪的活計打聲招唿,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了,下午送來也是一樣,你們現叫的驢車哪裏有我的方便?就是這烏拉草也斷沒有我堆的多。”
說完也不容裴華再多謙讓,起身去那雜貨鋪子裏打招唿去了。
久病成良醫,裴華打小跟著他爹打獵,後來做衙役,致命傷沒受過,可磕破皮、流血甚或跌打之類的傷倒是時有發生,因此草藥也認得些。
那外敷的草藥裏頭,裴華認出了好幾種,其中川烏尖還有草烏頭都是止痛用的,所以柱子沒一會兒就不掙紮著嚷疼、閉了眼睛睡著了。這一上午也的確夠柱子受的了,又是疼又是嚇,再皮實的孩子也撐不住啊。
張正生沒過一會兒就打完招唿迴來了,陪著一起等柱子略緩一緩再迴村。
再說李曼那邊,欒夫人看到李曼一家三口都來了,有些驚訝,昨兒個李曼母女倆不是剛來過嗎?且氣色都難看得很,看來是發生什麽事了。
“這是怎麽了?”欒夫人親自迎上去,小寶也掙脫來丫鬟的手,小跑跟在欒夫人身後,丫鬟半步不敢離,緊隨其後,手裏給他拿著個銅鏨花瓜棱的手爐。
李曼一眼瞧見欒夫人,心中的委屈噴湧而出,眼圈兒一紅,落下淚來,拖著哭腔叫了一聲:“姨媽!”
旁邊伺候的丫鬟都極有眼色,除了貼身服侍的,其餘都退了出去,並帶上了門。
“有什麽事坐下說。”欒夫人處事鎮定,迴頭囑咐貼身丫鬟,“去泡了窨製的玫瑰花茶來,取那罐子九曲紅梅的。”
都說貧窮和咳嗽是無法人前隱藏的,生活見識和品味也同樣如此。
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又雲“濃艷盡憐勝彩繪,嘉名誰贈作玫瑰”,作為花茶愛好者的欒夫人,自然懂得玫瑰入茶的道理。
九曲玫瑰是以高山野生鳩坑種的九曲紅梅種為茶基,用鮮玫瑰花瓣和剛冒尖兒的嫩芽尖按比例混合,沖泡而成的香氣具濃、輕之別,和而不猛,茶湯微黃、清甜。
欒夫人讓丫鬟給李曼他們三個人倒玫瑰花茶,並不僅僅因為其香氣怡人口感極佳,更因為玫瑰花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溫養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能夠起到鎮靜和安撫之效,用來招待這三個明顯心情的人,自然最合適不過。
</br>
杏林史上一直流傳有醫聖的一則傳言,說是那時候有個人鋸木頭時被木頭砸在小腿上,當場昏厥在地,血流如注。那小腿下麵有一縱形約一紮長的傷口,骨頭外露,且有個寸把長的骨片從傷口掉出,接著醫聖先用甘草與銀花煎汁沖洗,接著取新鮮桃木一塊,按照那掉落出來的骨片形狀削就,外包以佛金(佛像外麵那層黃金薄片),納入缺損處,外敷生肌藥膏,半月之後,腫消痛減、傷口癒合;三月之後能扶拐行走;一年之後完好如初。
所以後來,凡是遇到骨折病患,大夫都用桃木做成夾板用以固定。
最後上藥時,裴勇沒忘了裴大娘和李菊花的囑咐,特意央求大夫:“煩請您一定要用最好的膏藥!不用給我們省銀子。”
倒惹得大夫笑了起來:“老朽行醫數十載,不敢說藥到病除,起碼盡心盡責。你盡管放心,不信,你可以問問你兄弟,他受傷可都在我這裏治的,我可曾給他治壞過?”
什麽?華子還受過傷?聽這大夫的意思還不止一次?
裴勇和張正生都很驚訝,從來都沒聽裴華提過。
“哥,你放心,井大夫醫術極好,他說沒事,那柱子肯定沒事。”裴華隻管去瞧大夫給柱子上藥。
“華子,你還受過傷?怎麽沒聽你提過?”裴勇追著問。
“都是些小傷,沒什麽好說的。”裴華淡淡地一句帶過。
井大夫也抬頭瞧了瞧裴華,這小夥子還挺能抗事兒,雖然的確沒什麽重傷,但也有幾次見血的,也算不得他口中宣稱的不值一提的小傷了。
連上正骨和夾板、草藥這些個加在一起,井大夫收了六百文,其中當然也有看在裴華麵子上的緣故,還額外開了二百文的草藥,有內服的也有外敷的。
“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兩三個月裏,好生養著,別讓他亂走亂跑。吃上麵,無非就是吃些有營養的,不用我多說了。還有,你們迴去,這些草藥用完,孩子也好得差不多了,可以自己去采些八棱麻,剁成泥再敷一敷就行了。”
這個八棱麻,就是種野草,鄉下地方多的是,莖有約八條稜角,因此而得名。
大人小孩兒、赤腳醫生都知道兩句俗語:“打得地上爬,隻怕八棱麻”、“兩腳不能拿(抬),專吃八棱麻”,由此可見它對骨折這種病痛的神奇效力,所以也被稱為“接骨草”,這和杜芊芊從溪邊采的節骨草,可完完全全兩種不同的東西,這個接骨草,藥用根莖,搗碎敷之,能活血散瘀,村裏人小打小鬧的跌打損傷,都不去找大夫,用它就能治。
第207章 姨媽,你要給我做主
剛正完骨,當然得讓柱子歇一歇,可是醫館裏還有其他病人,井大夫就去忙其他人了。
“正生哥,柱子這樣兒,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再顛簸,不若你先去忙吧,耽誤你送果子了。我們在城裏叫車也方便得緊。”裴華就讓張正生先迴去運果子。
誰料張正生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我去同雜貨鋪的活計打聲招唿,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了,下午送來也是一樣,你們現叫的驢車哪裏有我的方便?就是這烏拉草也斷沒有我堆的多。”
說完也不容裴華再多謙讓,起身去那雜貨鋪子裏打招唿去了。
久病成良醫,裴華打小跟著他爹打獵,後來做衙役,致命傷沒受過,可磕破皮、流血甚或跌打之類的傷倒是時有發生,因此草藥也認得些。
那外敷的草藥裏頭,裴華認出了好幾種,其中川烏尖還有草烏頭都是止痛用的,所以柱子沒一會兒就不掙紮著嚷疼、閉了眼睛睡著了。這一上午也的確夠柱子受的了,又是疼又是嚇,再皮實的孩子也撐不住啊。
張正生沒過一會兒就打完招唿迴來了,陪著一起等柱子略緩一緩再迴村。
再說李曼那邊,欒夫人看到李曼一家三口都來了,有些驚訝,昨兒個李曼母女倆不是剛來過嗎?且氣色都難看得很,看來是發生什麽事了。
“這是怎麽了?”欒夫人親自迎上去,小寶也掙脫來丫鬟的手,小跑跟在欒夫人身後,丫鬟半步不敢離,緊隨其後,手裏給他拿著個銅鏨花瓜棱的手爐。
李曼一眼瞧見欒夫人,心中的委屈噴湧而出,眼圈兒一紅,落下淚來,拖著哭腔叫了一聲:“姨媽!”
旁邊伺候的丫鬟都極有眼色,除了貼身服侍的,其餘都退了出去,並帶上了門。
“有什麽事坐下說。”欒夫人處事鎮定,迴頭囑咐貼身丫鬟,“去泡了窨製的玫瑰花茶來,取那罐子九曲紅梅的。”
都說貧窮和咳嗽是無法人前隱藏的,生活見識和品味也同樣如此。
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又雲“濃艷盡憐勝彩繪,嘉名誰贈作玫瑰”,作為花茶愛好者的欒夫人,自然懂得玫瑰入茶的道理。
九曲玫瑰是以高山野生鳩坑種的九曲紅梅種為茶基,用鮮玫瑰花瓣和剛冒尖兒的嫩芽尖按比例混合,沖泡而成的香氣具濃、輕之別,和而不猛,茶湯微黃、清甜。
欒夫人讓丫鬟給李曼他們三個人倒玫瑰花茶,並不僅僅因為其香氣怡人口感極佳,更因為玫瑰花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溫養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能夠起到鎮靜和安撫之效,用來招待這三個明顯心情的人,自然最合適不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