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玉門關後方十裏,中軍主帥大營。
一杆大隋赤色軍旗,上麵繡著著“楊”字,在風中飄揚,被吹得獵獵作響。
這座營盤連綿數裏,總體上呈圓形,依照地形的特點,一圓套一圓的連接,每一個圈都是一個大營,周長一千多步,直徑約四百五十步,中軍營帳以車布在外圍,然後步甲一千八百人在外圍,騎兵一千人,輜重兵也在內,侍衛軍營等,層層環繞主帥大營。
外圍是左前軍、右前軍、左虞侯軍、後虞侯軍、左後軍、右後軍各二營,這樣成梯度扇形向外擴,每營一千四百人,一共一百四十幕帳,營街寬十五步,荊條有序,人道馬道清晰區分,各營有偏將、校尉率軍巡邏,兩班輪換,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
營地最外層是行轅木柵,挖淺溝、埋鹿角,並每隔五十步豎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不但觀察敵情,也監視著營內的異常動向。
楊素是大隋朝一個梟臣,有梟雄氣質,文武雙全,雖然沒有看過多少兵法,也非武將出身,但是帶兵卻極有個人特色,往往百戰百勝,如果概括起來,無非治軍嚴格,賞罰分明、屢出奇兵。
這些年中,每次出軍,楊素務求馭眾嚴整,每到行軍打仗之時,先尋找一些犯錯的士兵斬之,多的時候有百多人,少的時候也有十數人,以血祭旗,威懾三軍,對於軍令,立竿見影,沒有敢稍微怠慢或不服從的。
在古代,十萬、數十萬大軍,人馬太多,勝負皆在團體作戰,發揮整體力量,隻有軍令使之如臂,無所不能及,才能最快的速度執行,最有力度地服從,往往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此時,楊素正在大帳內召開亞將級別以上的將領會議,周羅睺、屈突通、魚俱羅、楊惠、麥鐵杖、趙才、李善衡這些大隋軍方的猛將聚集一堂,渾身甲胄,神色冷峻,麵對楊公都有些拘謹,在聽候楊素的調遣。
“步迦可汗,這次出兵有些反常,竟然不是過陰山,攻古磴口和五原一帶,而是從西而入,據長孫晟將軍那邊傳來的消息,攻伐楊廣的隊伍,多是西域諸國的兵馬,被突厥裹挾,充當了馬前卒,突厥兵在後,發現西域、仆骨等,哪一國,哪一部落士卒敷衍、或後撤,都會果斷砍殺,逼著攻城,不過陽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十萬大軍駐守,問題不大了,這一戰關鍵在我軍這一方,諸位將軍都有何高見?”
楊素平靜地說完,喜怒不顯,端起一杯茶湯,慢悠悠喝著,眼神掃過堂內的將軍和謀士,想聽一聽這些人的想法。
這些武將都在大隋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一個個性格剛毅,火氣暴躁,尋常人是無法駕馭了,當今朝廷,能同時收羅賬下,還有心考較的人,也隻有楊素了。
畢竟這些將軍,二十年來,基本都在楊素麾下任職,甚至被他提拔而起,算是老將軍的舊部了。
所以不論周羅睺、屈突通等人,都對楊素敬畏有加,加上楊素權傾朝野,勢力極大,楊閥又鼎盛,心中都服氣,故而楊素一問,在場沒有人露出不滿,反而都認真起來。
擔任先鋒軍主將的周羅睺拱手道:“大帥,末將在前線與突厥交鋒多日,發現突厥軍攻城的意向不足,主力大軍至今仍未到來,在西北方位百裏外北山一帶集結,並不斷派散兵遊騎去滋擾沙洲、肅州靠北部一帶的小鎮、村落,燒殺搶奪,由於他們都是騎兵,唿嘯而來,奔騰而去,我大隋在當地的駐軍根本無法攔截和阻擊,突厥明顯在躲避我們鋒芒,卻給我製造麻煩。”
一名中年謀士侯莫乾道:“大帥,如此謀略,不像是突厥人能想出來的,看來步迦可汗背後,請到了西域、吐穀渾或是漠北的能人,在出謀劃策。”
楊素點了點頭,思忖道:“步迦可汗這次統一漠北草原,整合東西突厥的勢力,的確強大許多,經過三年的籌備,才發動這次侵隋戰爭,看來不但軍力提升了,連智謀也用多了,不像以往一根筋地衝殺,猛虎不可怕,但兼具了狐狸的狡猾,就難對付了。”
一位年過五旬的將軍開口道:“大帥,不若我們固守玉門關,堅壘不出,無論突厥有什麽陰謀,破不開城關要塞,終歸無計可施。”
這位老將軍叫趙才,字孝才,出身關隴門閥之一的趙家,其祖父趙隗曾為北魏銀青光祿大夫,其父趙壽,北周時任順政郡太守,而趙才年青時驍勇好鬥、擅長騎馬射箭,一生戎馬,如今過了五旬年紀,用兵謹慎老成。
楊素微微搖頭道:“大隋軍三十萬調集而來,士氣正旺,如果長久在玉門關內耽擱下去,龜縮不出,大軍的鋒芒就要磨沒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盈我竭,敗亡不遠!雖然突厥也要消耗糧草,但是突厥這次有備而來,肯定準備充足,加上從西域等國,鐵勒等部,強征了不少糧草、兵力、戰馬等等,眼下又不斷派騎兵沿著沙洲、肅州長城沿線打草穀,耗下去,對我軍不利!”
一位身穿青衣長袍的謀士劉權道:“大帥,劉某覺得,突厥軍打草穀隻是掩飾,頻頻派出敵軍深入我軍背後,企圖攔截、燒毀我軍糧草運輸道為實,一旦途中的糧草被毀,我軍在前線隻能支持幾個月,周圍村鎮都被突厥搗毀,最後我們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楊素聞言蹙眉,暗暗心驚,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看來後方護送運糧輜重的人馬,也要增強兵力了,配備一些騎兵跟隨護行。
此時,一位四十多歲的將領站起身,身材魁梧,兩臂如猿,渾身充滿了氣力,仿佛能抗起上千斤的重鼎般,更讓人驚訝是他的眼瞳,一個眼睛裏有倆個瞳孔,竟然是雙瞳,目光淩冽,此人正是隋軍名將魚俱羅,楊素最器重的得力部將之一。
魚俱羅拱手道:“大帥,我軍新至,士氣如虹,正是與突厥開戰的時候,拖延下去,隻會讓突厥找到我們的軟肋,畢竟我軍千裏跋涉,府兵的將士思鄉,一旦久了,無心思戰,此外,突厥大軍雖多,但有許多部落組成,不乏烏合之眾,臨時組建,不如我等隋軍帥令通達,如臂揮使,故此,我們要趁著對方諸部還沒有磨合好,予以重擊,這樣才能讓那些西域、仆骨等小邦,膽戰心驚,圍聚大隋,一哄而散!”
玉門關後方十裏,中軍主帥大營。
一杆大隋赤色軍旗,上麵繡著著“楊”字,在風中飄揚,被吹得獵獵作響。
這座營盤連綿數裏,總體上呈圓形,依照地形的特點,一圓套一圓的連接,每一個圈都是一個大營,周長一千多步,直徑約四百五十步,中軍營帳以車布在外圍,然後步甲一千八百人在外圍,騎兵一千人,輜重兵也在內,侍衛軍營等,層層環繞主帥大營。
外圍是左前軍、右前軍、左虞侯軍、後虞侯軍、左後軍、右後軍各二營,這樣成梯度扇形向外擴,每營一千四百人,一共一百四十幕帳,營街寬十五步,荊條有序,人道馬道清晰區分,各營有偏將、校尉率軍巡邏,兩班輪換,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
營地最外層是行轅木柵,挖淺溝、埋鹿角,並每隔五十步豎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不但觀察敵情,也監視著營內的異常動向。
楊素是大隋朝一個梟臣,有梟雄氣質,文武雙全,雖然沒有看過多少兵法,也非武將出身,但是帶兵卻極有個人特色,往往百戰百勝,如果概括起來,無非治軍嚴格,賞罰分明、屢出奇兵。
這些年中,每次出軍,楊素務求馭眾嚴整,每到行軍打仗之時,先尋找一些犯錯的士兵斬之,多的時候有百多人,少的時候也有十數人,以血祭旗,威懾三軍,對於軍令,立竿見影,沒有敢稍微怠慢或不服從的。
在古代,十萬、數十萬大軍,人馬太多,勝負皆在團體作戰,發揮整體力量,隻有軍令使之如臂,無所不能及,才能最快的速度執行,最有力度地服從,往往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此時,楊素正在大帳內召開亞將級別以上的將領會議,周羅睺、屈突通、魚俱羅、楊惠、麥鐵杖、趙才、李善衡這些大隋軍方的猛將聚集一堂,渾身甲胄,神色冷峻,麵對楊公都有些拘謹,在聽候楊素的調遣。
“步迦可汗,這次出兵有些反常,竟然不是過陰山,攻古磴口和五原一帶,而是從西而入,據長孫晟將軍那邊傳來的消息,攻伐楊廣的隊伍,多是西域諸國的兵馬,被突厥裹挾,充當了馬前卒,突厥兵在後,發現西域、仆骨等,哪一國,哪一部落士卒敷衍、或後撤,都會果斷砍殺,逼著攻城,不過陽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十萬大軍駐守,問題不大了,這一戰關鍵在我軍這一方,諸位將軍都有何高見?”
楊素平靜地說完,喜怒不顯,端起一杯茶湯,慢悠悠喝著,眼神掃過堂內的將軍和謀士,想聽一聽這些人的想法。
這些武將都在大隋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一個個性格剛毅,火氣暴躁,尋常人是無法駕馭了,當今朝廷,能同時收羅賬下,還有心考較的人,也隻有楊素了。
畢竟這些將軍,二十年來,基本都在楊素麾下任職,甚至被他提拔而起,算是老將軍的舊部了。
所以不論周羅睺、屈突通等人,都對楊素敬畏有加,加上楊素權傾朝野,勢力極大,楊閥又鼎盛,心中都服氣,故而楊素一問,在場沒有人露出不滿,反而都認真起來。
擔任先鋒軍主將的周羅睺拱手道:“大帥,末將在前線與突厥交鋒多日,發現突厥軍攻城的意向不足,主力大軍至今仍未到來,在西北方位百裏外北山一帶集結,並不斷派散兵遊騎去滋擾沙洲、肅州靠北部一帶的小鎮、村落,燒殺搶奪,由於他們都是騎兵,唿嘯而來,奔騰而去,我大隋在當地的駐軍根本無法攔截和阻擊,突厥明顯在躲避我們鋒芒,卻給我製造麻煩。”
一名中年謀士侯莫乾道:“大帥,如此謀略,不像是突厥人能想出來的,看來步迦可汗背後,請到了西域、吐穀渾或是漠北的能人,在出謀劃策。”
楊素點了點頭,思忖道:“步迦可汗這次統一漠北草原,整合東西突厥的勢力,的確強大許多,經過三年的籌備,才發動這次侵隋戰爭,看來不但軍力提升了,連智謀也用多了,不像以往一根筋地衝殺,猛虎不可怕,但兼具了狐狸的狡猾,就難對付了。”
一位年過五旬的將軍開口道:“大帥,不若我們固守玉門關,堅壘不出,無論突厥有什麽陰謀,破不開城關要塞,終歸無計可施。”
這位老將軍叫趙才,字孝才,出身關隴門閥之一的趙家,其祖父趙隗曾為北魏銀青光祿大夫,其父趙壽,北周時任順政郡太守,而趙才年青時驍勇好鬥、擅長騎馬射箭,一生戎馬,如今過了五旬年紀,用兵謹慎老成。
楊素微微搖頭道:“大隋軍三十萬調集而來,士氣正旺,如果長久在玉門關內耽擱下去,龜縮不出,大軍的鋒芒就要磨沒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盈我竭,敗亡不遠!雖然突厥也要消耗糧草,但是突厥這次有備而來,肯定準備充足,加上從西域等國,鐵勒等部,強征了不少糧草、兵力、戰馬等等,眼下又不斷派騎兵沿著沙洲、肅州長城沿線打草穀,耗下去,對我軍不利!”
一位身穿青衣長袍的謀士劉權道:“大帥,劉某覺得,突厥軍打草穀隻是掩飾,頻頻派出敵軍深入我軍背後,企圖攔截、燒毀我軍糧草運輸道為實,一旦途中的糧草被毀,我軍在前線隻能支持幾個月,周圍村鎮都被突厥搗毀,最後我們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楊素聞言蹙眉,暗暗心驚,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看來後方護送運糧輜重的人馬,也要增強兵力了,配備一些騎兵跟隨護行。
此時,一位四十多歲的將領站起身,身材魁梧,兩臂如猿,渾身充滿了氣力,仿佛能抗起上千斤的重鼎般,更讓人驚訝是他的眼瞳,一個眼睛裏有倆個瞳孔,竟然是雙瞳,目光淩冽,此人正是隋軍名將魚俱羅,楊素最器重的得力部將之一。
魚俱羅拱手道:“大帥,我軍新至,士氣如虹,正是與突厥開戰的時候,拖延下去,隻會讓突厥找到我們的軟肋,畢竟我軍千裏跋涉,府兵的將士思鄉,一旦久了,無心思戰,此外,突厥大軍雖多,但有許多部落組成,不乏烏合之眾,臨時組建,不如我等隋軍帥令通達,如臂揮使,故此,我們要趁著對方諸部還沒有磨合好,予以重擊,這樣才能讓那些西域、仆骨等小邦,膽戰心驚,圍聚大隋,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