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參加鄰居家的洗三,當然得準備添盆之物。
就顧嬋從前參加過的,都是放金銀器皿或玉飾之類,但她也知道那都是王公侯伯家中,這尋常百姓家裏到底應是如何,卻分毫沒有頭緒。
這會兒未曾與鄰居家交往的弊端便顯露出來了。
若是鄰裏間相熟,她可以直接去與同樣被相邀的人家商量請教。
然而,說來說去,他們也隻在今日知道隔壁一家姓林而已。
況且,禮是要送林家的,總不能敲開人家大門,直接問:“你們家娃娃的洗三禮添盆送什麽合適?”
失禮不算,也叫人家沒法子答,說貴了難免有嫌隙,說賤了又對不住自己家孩子。
第二天,韓拓照例帶顧嬋出門下館子,順路便在首飾鋪裏轉了轉。
他們已經盡量穿得樸素不顯眼,但自幼養成的風度太難隱沒,掌櫃閱人無數,即便是生麵孔,也能一眼看出誰是大客而誰窮酸,自是十二分殷勤地招唿起來。
顧嬋並不缺首飾,邊境小城製造的東西難免有些粗糙,她也不大能入眼,挑揀一陣並沒什麽合意的,後來便向掌櫃問起自己心中的疑問來。
“掌櫃大叔,我和夫君明日要參加友人家中的洗三禮,但是初到貴地,不知風俗,想問問看什麽物件用作添盆比較合適?”
“這個嘛,隨意點的金銀錁子就行,講究些的總要打造個鎖片手鐲之類的吉祥物。”
掌櫃答話時也不忘招攬生意,畢竟金銀錁子一般人家隨身就有,打造出來的飾物才要經過他們店鋪,“夫人所說的朋友住在何處?老夫家在宣州住了三代,隻要夫人說個巷子名,老夫就能知道那家大概的境況,才好更仔細的推薦。”
韓拓便說了金魚巷之名。
“那處住的都是小康人家,雖不算大富,卻也有些家底的,用金銀錁子可就失禮了。”掌櫃一壁說,一壁從櫃子裏揀了幾個如意鎖片來,造型不一,用料都是銀質。
最後韓拓做主挑了個銀麒麟長命鎖。
雖然林大嫂說得是同邀顧嬋夫婦兩個,但真到了那日登門,小夫妻兩個還是得分開。
林家哥兒出生才三日,不適宜抱出房來,因此洗三禮是在產婦屋子裏舉行的。
林二嫂還在月中,外男當然是不能到進他房間,韓拓便被林大、林二兄弟兩個拉到堂屋去喝酒談天。
林家的
院子和顧嬋他們住的格局一樣,都是兩進,前院住了兩個做雜事的婆子,還有三個家丁。後院東西廂分別住著林大、林二夫婦,堂屋原本是林老爹夫婦住著,後來老兩口先後走了,便改為會客用飯之所。
顧嬋跟著林大嫂進了東廂。
這會兒已經是三月中,天氣早暖起來,但是為了照顧月子裏的產婦,屋子裏還是生著火盆,顧嬋雖然穿得春衫,還是熱出一身汗。
屋子裏或站或坐,或老或少,一共十幾個女子。
林大嫂一一向顧嬋介紹過,有些是林家的親戚,還有些是金魚巷中與林家關係親近的鄰居。
“馮妹子,過來看看大郎。”林大嫂招唿著顧嬋走到床前。
林二嫂二十出頭,圓胖臉,看著十分憨厚實在,她頭上裹著抹額,身上捂得嚴嚴實實,半坐半臥在床上,旁躺著白白胖胖的嬰孩兒。
才出生不幾日的娃娃,身上紅撲撲的顏色還沒退盡,閉著眼睛睡得正香。
男孩子火力壯,屋裏又熱,因此隻穿了個紅綾肚|兜,露出藕節似的胖乎乎的小手小腳。
“馮妹子生娃娃了嗎?”林二嫂笑著問她。
顧嬋搖頭。
“那快抱抱,都說抱了新生兒會增加子女緣。”
顧嬋沒抱過這麽小的嬰孩,因而有些猶豫,不過林二嫂已經主動把大郎塞進她懷裏。
她笨手笨腳地接過來,在林大嫂和林二嫂的指導下,學會了正確的姿勢。
不過,這樣一折騰,把大郎折騰醒了。
他也不哭不鬧,眯縫著眼睛便往顧嬋胸.前拱,蠕著小嘴便要含東西……
顧嬋臉騰一下紅了,又羞又臊。
屋裏但凡看見這情景的女人全都笑出聲來。
“哎呦,馮家妹子養得嬌,這麽一個可人兒,連豌豆大點兒的娃娃都知道稀罕。”
不知道是誰打趣起來。
顧嬋的臉更紅了。
“馮家妹子別見怪,小孩子剛生下來不認得人,他這是餓了,以為你是我呢。”林二嫂忍著笑,把大郎抱迴去,解開衣裳喂兒子吃奶。
一屋子人說說笑笑,一眨眼功夫便到了吉時。
儀式開始之後,林大嫂身為主人家輩分最高的女性長輩,要抱著孩子配合收生姥姥,便把顧嬋交給一個姓許的小媳婦看顧。
許氏二
十三歲,比林二嫂年紀大,看起來也機靈許多,她尤其愛說話,拉著顧嬋的手問東又問西,“妹子打哪兒搬來的?夫家做什麽營生?成親多久啦?娘家和婆家都還有什麽人?”
既是出門來鄰居家做客,家長裏短的聊天肯定避免不了,韓拓一早便教了顧嬋一套說辭,此時她一一學舌起來,“原本是福州人士,夫君家中經商。但他是庶出,公公死後,嫡母容不得他,便分了家,可是又克扣了他應得的財產。不過,夫君也不想依靠祖蔭,自己經營起茶葉生意,因為銷往瓦剌和韃靼利潤高,便決定過來好好打通路子。”
邊境城鎮,不少人家都做與番邦異國交易的小生意,尤其以販賣南方的茶葉絲帛等物獲利最為客觀。
韓拓與一眾侍衛雖然不與當地人多來往,卻早將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便將此樁事按在自己身上,一來平常不惹眼,二來也順利解釋了為何他經常不在家中,三來,也讓顧嬋一看便是嬌養長大的模樣合情合理,毫不突兀。
果然,許氏聽了便感歎道:“難怪,看著你們就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呐,尤其是你,比通天巷李員外家的姑娘看著還金貴,那李員外可是咱們宣州城裏的首富。”
之後,許氏又熱心為顧嬋講述在座各家的情況,反正一張嘴是一刻也不得閑的。
等到儀式結束,各人吃過茶果離開時,顧嬋不但將金魚巷所有人家的私密知道得一清二楚,還與許氏熟稔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許氏與林大嫂便隔三差五地來串門子,她們每次上門都要帶東西。
雖說不外乎是自家烹煮的糕餅菜肴之類,但有句老話:禮多人不怪。
而且,她們的手藝好,不光顧嬋和四個丫鬟喜歡,就連韓拓和幾個侍衛也喜歡。
自從他們住到這裏之後,前院和後院分開開飯,前院是侍衛們輪流煮飯,滋味可想而知。後院是碧苓碧落煮飯,她們的手藝倒是好些,可也並非擅長。然而因著有從前的教訓,韓拓又不願輕易從外麵雇傭廚子,所以便集體湊合著。
於是,不多久,全部都因為口腹之欲被集體收服了。
就顧嬋從前參加過的,都是放金銀器皿或玉飾之類,但她也知道那都是王公侯伯家中,這尋常百姓家裏到底應是如何,卻分毫沒有頭緒。
這會兒未曾與鄰居家交往的弊端便顯露出來了。
若是鄰裏間相熟,她可以直接去與同樣被相邀的人家商量請教。
然而,說來說去,他們也隻在今日知道隔壁一家姓林而已。
況且,禮是要送林家的,總不能敲開人家大門,直接問:“你們家娃娃的洗三禮添盆送什麽合適?”
失禮不算,也叫人家沒法子答,說貴了難免有嫌隙,說賤了又對不住自己家孩子。
第二天,韓拓照例帶顧嬋出門下館子,順路便在首飾鋪裏轉了轉。
他們已經盡量穿得樸素不顯眼,但自幼養成的風度太難隱沒,掌櫃閱人無數,即便是生麵孔,也能一眼看出誰是大客而誰窮酸,自是十二分殷勤地招唿起來。
顧嬋並不缺首飾,邊境小城製造的東西難免有些粗糙,她也不大能入眼,挑揀一陣並沒什麽合意的,後來便向掌櫃問起自己心中的疑問來。
“掌櫃大叔,我和夫君明日要參加友人家中的洗三禮,但是初到貴地,不知風俗,想問問看什麽物件用作添盆比較合適?”
“這個嘛,隨意點的金銀錁子就行,講究些的總要打造個鎖片手鐲之類的吉祥物。”
掌櫃答話時也不忘招攬生意,畢竟金銀錁子一般人家隨身就有,打造出來的飾物才要經過他們店鋪,“夫人所說的朋友住在何處?老夫家在宣州住了三代,隻要夫人說個巷子名,老夫就能知道那家大概的境況,才好更仔細的推薦。”
韓拓便說了金魚巷之名。
“那處住的都是小康人家,雖不算大富,卻也有些家底的,用金銀錁子可就失禮了。”掌櫃一壁說,一壁從櫃子裏揀了幾個如意鎖片來,造型不一,用料都是銀質。
最後韓拓做主挑了個銀麒麟長命鎖。
雖然林大嫂說得是同邀顧嬋夫婦兩個,但真到了那日登門,小夫妻兩個還是得分開。
林家哥兒出生才三日,不適宜抱出房來,因此洗三禮是在產婦屋子裏舉行的。
林二嫂還在月中,外男當然是不能到進他房間,韓拓便被林大、林二兄弟兩個拉到堂屋去喝酒談天。
林家的
院子和顧嬋他們住的格局一樣,都是兩進,前院住了兩個做雜事的婆子,還有三個家丁。後院東西廂分別住著林大、林二夫婦,堂屋原本是林老爹夫婦住著,後來老兩口先後走了,便改為會客用飯之所。
顧嬋跟著林大嫂進了東廂。
這會兒已經是三月中,天氣早暖起來,但是為了照顧月子裏的產婦,屋子裏還是生著火盆,顧嬋雖然穿得春衫,還是熱出一身汗。
屋子裏或站或坐,或老或少,一共十幾個女子。
林大嫂一一向顧嬋介紹過,有些是林家的親戚,還有些是金魚巷中與林家關係親近的鄰居。
“馮妹子,過來看看大郎。”林大嫂招唿著顧嬋走到床前。
林二嫂二十出頭,圓胖臉,看著十分憨厚實在,她頭上裹著抹額,身上捂得嚴嚴實實,半坐半臥在床上,旁躺著白白胖胖的嬰孩兒。
才出生不幾日的娃娃,身上紅撲撲的顏色還沒退盡,閉著眼睛睡得正香。
男孩子火力壯,屋裏又熱,因此隻穿了個紅綾肚|兜,露出藕節似的胖乎乎的小手小腳。
“馮妹子生娃娃了嗎?”林二嫂笑著問她。
顧嬋搖頭。
“那快抱抱,都說抱了新生兒會增加子女緣。”
顧嬋沒抱過這麽小的嬰孩,因而有些猶豫,不過林二嫂已經主動把大郎塞進她懷裏。
她笨手笨腳地接過來,在林大嫂和林二嫂的指導下,學會了正確的姿勢。
不過,這樣一折騰,把大郎折騰醒了。
他也不哭不鬧,眯縫著眼睛便往顧嬋胸.前拱,蠕著小嘴便要含東西……
顧嬋臉騰一下紅了,又羞又臊。
屋裏但凡看見這情景的女人全都笑出聲來。
“哎呦,馮家妹子養得嬌,這麽一個可人兒,連豌豆大點兒的娃娃都知道稀罕。”
不知道是誰打趣起來。
顧嬋的臉更紅了。
“馮家妹子別見怪,小孩子剛生下來不認得人,他這是餓了,以為你是我呢。”林二嫂忍著笑,把大郎抱迴去,解開衣裳喂兒子吃奶。
一屋子人說說笑笑,一眨眼功夫便到了吉時。
儀式開始之後,林大嫂身為主人家輩分最高的女性長輩,要抱著孩子配合收生姥姥,便把顧嬋交給一個姓許的小媳婦看顧。
許氏二
十三歲,比林二嫂年紀大,看起來也機靈許多,她尤其愛說話,拉著顧嬋的手問東又問西,“妹子打哪兒搬來的?夫家做什麽營生?成親多久啦?娘家和婆家都還有什麽人?”
既是出門來鄰居家做客,家長裏短的聊天肯定避免不了,韓拓一早便教了顧嬋一套說辭,此時她一一學舌起來,“原本是福州人士,夫君家中經商。但他是庶出,公公死後,嫡母容不得他,便分了家,可是又克扣了他應得的財產。不過,夫君也不想依靠祖蔭,自己經營起茶葉生意,因為銷往瓦剌和韃靼利潤高,便決定過來好好打通路子。”
邊境城鎮,不少人家都做與番邦異國交易的小生意,尤其以販賣南方的茶葉絲帛等物獲利最為客觀。
韓拓與一眾侍衛雖然不與當地人多來往,卻早將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便將此樁事按在自己身上,一來平常不惹眼,二來也順利解釋了為何他經常不在家中,三來,也讓顧嬋一看便是嬌養長大的模樣合情合理,毫不突兀。
果然,許氏聽了便感歎道:“難怪,看著你們就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呐,尤其是你,比通天巷李員外家的姑娘看著還金貴,那李員外可是咱們宣州城裏的首富。”
之後,許氏又熱心為顧嬋講述在座各家的情況,反正一張嘴是一刻也不得閑的。
等到儀式結束,各人吃過茶果離開時,顧嬋不但將金魚巷所有人家的私密知道得一清二楚,還與許氏熟稔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許氏與林大嫂便隔三差五地來串門子,她們每次上門都要帶東西。
雖說不外乎是自家烹煮的糕餅菜肴之類,但有句老話:禮多人不怪。
而且,她們的手藝好,不光顧嬋和四個丫鬟喜歡,就連韓拓和幾個侍衛也喜歡。
自從他們住到這裏之後,前院和後院分開開飯,前院是侍衛們輪流煮飯,滋味可想而知。後院是碧苓碧落煮飯,她們的手藝倒是好些,可也並非擅長。然而因著有從前的教訓,韓拓又不願輕易從外麵雇傭廚子,所以便集體湊合著。
於是,不多久,全部都因為口腹之欲被集體收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