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又斷了一日,到初四掌燈時分才再次送至顧嬋手中。
寧皇後這日午後派內侍來請寧氏母女初五入宮,翌日要趕早,顧嬋匆匆掃過幾眼信,見講得無非還是那些事情,便撂放一旁,著急忙慌地洗漱睡覺去了。
天方露出魚肚白,寧氏與顧嬋便啟程前往皇宮,永昭侯府的馬車隻能行到神武門,步行穿過城門,自有宮中的輦輿來接。
輦輿走得四平八穩,顧嬋透過菱花窗格看出去,永巷狹長深幽,一眼望不到盡頭,朱紅宮牆遍布水痕,金色琉璃瓦在朝陽下熠熠生輝,不時有宮女內侍匆匆迎麵走來,見到輦輿皆停住腳步,低頭垂手,跪拜行禮。
一切都景致都是顧嬋再熟悉不過的,仿佛即便跳躍迴到數年之前,仍不曾有過絲毫變更。
可她卻生出恍惚之感,一時似乎置身夢中,一時又好像迴到前世。
輦輿在鳳儀宮前停下,顧嬋站在巍峨的宮殿前,那不真實的感覺更加強烈。
鳳儀宮是曆代皇後的居所,顧嬋前世被寧皇後接入宮中後,便住在鳳儀宮內的月華閣,說是在此處長大的也不為過。
被韓拓冊立為後之後,鳳儀宮的主人變成顧嬋自己,她居住於此直至往生。
“不舒服?我看你臉色不大好。”寧氏輕聲問道。
顧嬋道:“娘,我沒事,可能是起得太早了。”
寧氏伸手探探她額頭,見體溫正常才放下心來。
兩人並肩登上漢白玉石階。
寧皇後早已在正殿中等候。
寧氏母女向兩人見禮後落座。
寧皇後細細打量寧氏臉色,不無憂心道:“去年那事真是叫人心驚,還好你福氣大恢複無恙,以後可得小心防範。”
“可不是,”寧氏應道,“我也是這事之後才知道什麽叫人心難測,哎,不提也罷。”她擺擺手,又道,“還要多謝姐姐後來送過來的那個禦廚,這一年我們真是大飽口福,一家大小全都胖了。”
“不過舉手之勞,你跟我客氣什麽。況且我看你很好,女人嘛,有了點年紀,總是豐潤些更好。”寧皇後笑著招唿顧嬋,“璨璨過來,坐到姨母身邊來。”
顧嬋連忙應聲上前。
“璨璨真是出落成大姑娘了,可惜老七沒有福氣嘍。”寧皇後歎道。
這話寧氏不能接,順著說是不願嫁韓拓要抗旨,逆著說又怕姐姐
多心疏遠,索性一笑置之。
“對了,我給你準備了樣東西。”寧皇後說著示意身旁侍立的郝嬤嬤去取。
不大會兒功夫,郝嬤嬤從內殿裏捧出個長匣。
那匣子乃紫檀木造,形狀古樸,無雕無飾,匣蓋抽開,露出深紫氈布上整齊排列的五朵奇花。
顧嬋側頭細看,花朵狀似夏荷,卻又不完全相同,花瓣瑩白近乎透明,花心裏明顯是花籽,排列似向陽花,籽呈棕黑,其色如墨。
寧皇後淡淡道:“這西是域進貢的天山雪蓮,說是百草之王,藥中極品,可解百毒。我一共得了十朵,這五朵給你帶迴去,有事時可解急需,無事時可強身健體。”
寧氏連忙起身欲施禮道謝。
寧皇後阻止道:“咱們姐妹不講那些虛禮。這雪蓮你也不必屯著,據說以花瓣入藥膳,對女子最是滋補,你和璨璨都試試,要是真像傳說的那樣奇妙,便再叫他們進貢好了。”
說罷,著郝嬤嬤將長匣合攏交至顧嬋手中。
寧皇後飲了口茶,又問道:“楓哥兒可有信來?他在軍中還習慣嗎?”
寧氏搖頭道:“一個月兩封信,次次都說開心得不得了。姐姐你說說看,這打仗有什麽可開心的?我也隻能想著,男孩子大了心野是常事,他好歹還知道給家裏寫封信,不算野得出了圈兒。還有那去燒糧草的事情,多驚險啊,我聽得心提了半天高,結果他信裏頭寫得那得意勁兒,就跟小時候胡鬧闖禍又不被大人逮到似的……”
寧皇後聞言微笑道:“他打小兒就淘氣,人都說男孩子越淘越有出息,我叫你別拘著他,可是沒說錯吧。”
“那當然,姐姐從來都是料事如神的,我能有這樣好的孩子都靠姐姐當年為我選的好親事呢。”寧氏讚同道。
“嗯,那就把你的好孩子借我幾天,”寧皇後順勢道,“讓璨璨留在宮裏陪我幾日。”
寧氏當然不會拒絕,這事對她們來說稀鬆平常,寧皇後沒有女兒,不時接顧嬋進宮小住,鳳儀宮裏的月華閣從來都是專為她準備的。
在鳳儀宮用過午膳,寧氏與寧皇後姐妹兩個一同歇晌,睡前遣了碧落出宮迴侯府去給顧嬋收拾衣物,月華閣雖然有她的舊衣服,但她如今的身量是穿不下了。
顧嬋不困,便由鳳儀宮裏的兩個宮女陪著,去禦花園散步消食。
七月正值暑熱,饒是禦花園裏綠樹成蔭,走不多時也香
汗淋漓。
顧嬋把團扇遮在額前,透過鬱鬱蔥蔥的樹葉枝椏看了看如火的驕陽,本打算就此迴去,卻不經意間發現空中飄著一隻沙燕風箏。
她追著那風箏走出花園,穿過永巷,最後停在一座宮院之前。
當意識到這是何處時,顧嬋猛地轉身欲走。
可是來不及了,已有人從院中疾步而出,抓住她手臂道:“璨璨,我就知道看到風箏你一定會過來。”
顧嬋迴頭,少年猶帶稚氣的臉龐與寧皇後有幾分相似,一身雪青常服襯得他膚色白皙,麵如冠玉。
“啟表哥,好久不見了。”顧嬋向他打招唿,同時試著將手臂抽迴。
然而,韓啟不肯放手,他緊緊地拽著她,“我很想你,你想我嗎?”
顧嬋道:“想你的,也想姨母和姨丈,還有太子哥哥。”
“我不是問你這個,”韓啟有些煩躁,“我總是要與他們不同的,不是嗎?”
顧嬋一時不能會意,遂誠實地搖了搖頭,“大家都一樣想。”
韓啟抓著她的手又緊了緊,“我不服氣,”他皺著眉頭,顯是悶悶不樂,“從小母後就說你會是我的妻子,他憑什麽和我搶。”
這次顧嬋聽懂了,那個“他”當然指的是韓拓。
隻聽韓啟又道:“璨璨,隻要你答應,我便去求父皇,叫他收迴聖旨,我要把你搶迴來。”
顧嬋如遭雷擊,心中驚訝不已,脖頸上的那顆腦袋一動也不敢動,生怕叫韓啟誤會了自己的意圖,“啟表哥,你不能這樣,聖旨既出,成命難收,姨丈金口銀牙……”
“我不管,”韓啟打斷她,“我們現在一起去見父皇。”
他拖著她便向前走,顧嬋不肯,又羞又急,這唱得是哪一出,前世裏可沒有這種事,韓啟對自己很好,可,從來也沒到沒她不行的地步。
顧嬋一直認為,不管是自己對韓啟,還是韓啟對自己,都沒有話本子裏講的那種男女之情。表兄妹聯婚,在勳貴家族裏太常見,即便隻是兄妹情,也不妨礙成婚後相敬如賓。
難道是她想錯了?
其實不單是顧嬋不明白韓啟的感情,韓啟自己也未必完全明白。
他是元和帝登基後出生的皇子,生母又是皇後,自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完全未曾吃過半點苦,也未曾受過分毫挫折。
從前,他知道母親有意
將顧嬋與他婚配,但也就限於知道而已,不反感,也說不上多期待。
直到元和帝頒下賜婚聖旨,他才感覺到對失去顧嬋的憤怒,少年人以為這是深情眷戀,其實不過是不能忍受一丁點兒的意外,承受不起挫折。
韓啟要麵聖,而顧嬋不肯,兩個人扯著顧嬋那隻手臂拉鋸。
“哎呦……”他們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嬌唿。
跟著是眾人紛亂的唿聲:
“王妃當心!”
“王妃你怎麽了!”
……
兩人齊齊迴頭,韓啟宮門前,幾個素衣宮女蹲在地上團團圍住個紫衣女子,仔細看去,竟然是晉王妃。
韓啟隻得放開顧嬋,走上前去,“五嫂,你還好嗎?”
晉王妃被宮女們攙扶起來,有些虛弱地笑道:“我是進宮來探望母妃,大概天氣太熱,中暑了,這會子頭暈站不穩。”
晉王韓哲,是貴妃生的六皇子,今年十六歲,晉王妃是貴妃娘家侄女,與晉王同歲,兩人於兩年前成婚,婚後一年五皇子封王開府,隻是還未曾就藩。
韓啟掃了一眼她身後不遠處停放的肩輦,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中暑頭暈為何不坐在肩輦裏,偏要下來,豈不是自討跤摔。
晉王妃不以為意,隻笑道:“七皇弟,嬋妹妹,剛才半路看到有風箏飄過此處,模樣甚是得意,你們見到了嗎?”
兩人當然否認。
晉王妃顯然甚為失望,“哎,算了,我還是趕緊去見母妃吧。”又不經意般問顧嬋,“嬋妹妹,你是來探望皇後娘娘的?要不要一同坐肩輦過去,這裏又熱又曬,你可別也中暑了。”
顧嬋慨然應允,輕聲與韓啟道別,便隨晉王妃一同登上肩輦離開。
因有韓啟這樁事,顧嬋也不敢再留在宮中居住,便尋了身體不適的借口,傍晚時辭別寧皇後,隨寧氏一同出宮。
母女兩人迴到家中,顧景吾也以從戶部衙門報道歸來,正巧門房遣人將顧楓的信送來。
三房五口人便圍坐在梅影院堂屋裏,照例由顧嬋朗聲讀信。
“……昨日戰事異常兇險,實乃此次出征後所遇最為險惡的一次,許多同袍為國捐軀,再不能迴歸故土,孩兒萬幸,毫發無傷。隻是……”
顧嬋忽然頓住,驚駭的張大了紅菱小嘴,一雙眼睛在信紙上掃過來又掃過去,規整的字體甚好辨認,
她卻不能相信那上麵的內容,覺得自己一定是看錯了,惶急失措間,隻覺雙眼酸澀,漸漸有水霧上湧,終至不能視物,信紙也隨之跌落膝頭。
顧鬆見狀上前將信拾起,跳過顧嬋讀過的部分,準備接下去,但也猶疑了幾息時間,雖終於還是念出,聲音卻是少有的沉重:“……隻是姐夫重傷,生死未卜。”
寧皇後這日午後派內侍來請寧氏母女初五入宮,翌日要趕早,顧嬋匆匆掃過幾眼信,見講得無非還是那些事情,便撂放一旁,著急忙慌地洗漱睡覺去了。
天方露出魚肚白,寧氏與顧嬋便啟程前往皇宮,永昭侯府的馬車隻能行到神武門,步行穿過城門,自有宮中的輦輿來接。
輦輿走得四平八穩,顧嬋透過菱花窗格看出去,永巷狹長深幽,一眼望不到盡頭,朱紅宮牆遍布水痕,金色琉璃瓦在朝陽下熠熠生輝,不時有宮女內侍匆匆迎麵走來,見到輦輿皆停住腳步,低頭垂手,跪拜行禮。
一切都景致都是顧嬋再熟悉不過的,仿佛即便跳躍迴到數年之前,仍不曾有過絲毫變更。
可她卻生出恍惚之感,一時似乎置身夢中,一時又好像迴到前世。
輦輿在鳳儀宮前停下,顧嬋站在巍峨的宮殿前,那不真實的感覺更加強烈。
鳳儀宮是曆代皇後的居所,顧嬋前世被寧皇後接入宮中後,便住在鳳儀宮內的月華閣,說是在此處長大的也不為過。
被韓拓冊立為後之後,鳳儀宮的主人變成顧嬋自己,她居住於此直至往生。
“不舒服?我看你臉色不大好。”寧氏輕聲問道。
顧嬋道:“娘,我沒事,可能是起得太早了。”
寧氏伸手探探她額頭,見體溫正常才放下心來。
兩人並肩登上漢白玉石階。
寧皇後早已在正殿中等候。
寧氏母女向兩人見禮後落座。
寧皇後細細打量寧氏臉色,不無憂心道:“去年那事真是叫人心驚,還好你福氣大恢複無恙,以後可得小心防範。”
“可不是,”寧氏應道,“我也是這事之後才知道什麽叫人心難測,哎,不提也罷。”她擺擺手,又道,“還要多謝姐姐後來送過來的那個禦廚,這一年我們真是大飽口福,一家大小全都胖了。”
“不過舉手之勞,你跟我客氣什麽。況且我看你很好,女人嘛,有了點年紀,總是豐潤些更好。”寧皇後笑著招唿顧嬋,“璨璨過來,坐到姨母身邊來。”
顧嬋連忙應聲上前。
“璨璨真是出落成大姑娘了,可惜老七沒有福氣嘍。”寧皇後歎道。
這話寧氏不能接,順著說是不願嫁韓拓要抗旨,逆著說又怕姐姐
多心疏遠,索性一笑置之。
“對了,我給你準備了樣東西。”寧皇後說著示意身旁侍立的郝嬤嬤去取。
不大會兒功夫,郝嬤嬤從內殿裏捧出個長匣。
那匣子乃紫檀木造,形狀古樸,無雕無飾,匣蓋抽開,露出深紫氈布上整齊排列的五朵奇花。
顧嬋側頭細看,花朵狀似夏荷,卻又不完全相同,花瓣瑩白近乎透明,花心裏明顯是花籽,排列似向陽花,籽呈棕黑,其色如墨。
寧皇後淡淡道:“這西是域進貢的天山雪蓮,說是百草之王,藥中極品,可解百毒。我一共得了十朵,這五朵給你帶迴去,有事時可解急需,無事時可強身健體。”
寧氏連忙起身欲施禮道謝。
寧皇後阻止道:“咱們姐妹不講那些虛禮。這雪蓮你也不必屯著,據說以花瓣入藥膳,對女子最是滋補,你和璨璨都試試,要是真像傳說的那樣奇妙,便再叫他們進貢好了。”
說罷,著郝嬤嬤將長匣合攏交至顧嬋手中。
寧皇後飲了口茶,又問道:“楓哥兒可有信來?他在軍中還習慣嗎?”
寧氏搖頭道:“一個月兩封信,次次都說開心得不得了。姐姐你說說看,這打仗有什麽可開心的?我也隻能想著,男孩子大了心野是常事,他好歹還知道給家裏寫封信,不算野得出了圈兒。還有那去燒糧草的事情,多驚險啊,我聽得心提了半天高,結果他信裏頭寫得那得意勁兒,就跟小時候胡鬧闖禍又不被大人逮到似的……”
寧皇後聞言微笑道:“他打小兒就淘氣,人都說男孩子越淘越有出息,我叫你別拘著他,可是沒說錯吧。”
“那當然,姐姐從來都是料事如神的,我能有這樣好的孩子都靠姐姐當年為我選的好親事呢。”寧氏讚同道。
“嗯,那就把你的好孩子借我幾天,”寧皇後順勢道,“讓璨璨留在宮裏陪我幾日。”
寧氏當然不會拒絕,這事對她們來說稀鬆平常,寧皇後沒有女兒,不時接顧嬋進宮小住,鳳儀宮裏的月華閣從來都是專為她準備的。
在鳳儀宮用過午膳,寧氏與寧皇後姐妹兩個一同歇晌,睡前遣了碧落出宮迴侯府去給顧嬋收拾衣物,月華閣雖然有她的舊衣服,但她如今的身量是穿不下了。
顧嬋不困,便由鳳儀宮裏的兩個宮女陪著,去禦花園散步消食。
七月正值暑熱,饒是禦花園裏綠樹成蔭,走不多時也香
汗淋漓。
顧嬋把團扇遮在額前,透過鬱鬱蔥蔥的樹葉枝椏看了看如火的驕陽,本打算就此迴去,卻不經意間發現空中飄著一隻沙燕風箏。
她追著那風箏走出花園,穿過永巷,最後停在一座宮院之前。
當意識到這是何處時,顧嬋猛地轉身欲走。
可是來不及了,已有人從院中疾步而出,抓住她手臂道:“璨璨,我就知道看到風箏你一定會過來。”
顧嬋迴頭,少年猶帶稚氣的臉龐與寧皇後有幾分相似,一身雪青常服襯得他膚色白皙,麵如冠玉。
“啟表哥,好久不見了。”顧嬋向他打招唿,同時試著將手臂抽迴。
然而,韓啟不肯放手,他緊緊地拽著她,“我很想你,你想我嗎?”
顧嬋道:“想你的,也想姨母和姨丈,還有太子哥哥。”
“我不是問你這個,”韓啟有些煩躁,“我總是要與他們不同的,不是嗎?”
顧嬋一時不能會意,遂誠實地搖了搖頭,“大家都一樣想。”
韓啟抓著她的手又緊了緊,“我不服氣,”他皺著眉頭,顯是悶悶不樂,“從小母後就說你會是我的妻子,他憑什麽和我搶。”
這次顧嬋聽懂了,那個“他”當然指的是韓拓。
隻聽韓啟又道:“璨璨,隻要你答應,我便去求父皇,叫他收迴聖旨,我要把你搶迴來。”
顧嬋如遭雷擊,心中驚訝不已,脖頸上的那顆腦袋一動也不敢動,生怕叫韓啟誤會了自己的意圖,“啟表哥,你不能這樣,聖旨既出,成命難收,姨丈金口銀牙……”
“我不管,”韓啟打斷她,“我們現在一起去見父皇。”
他拖著她便向前走,顧嬋不肯,又羞又急,這唱得是哪一出,前世裏可沒有這種事,韓啟對自己很好,可,從來也沒到沒她不行的地步。
顧嬋一直認為,不管是自己對韓啟,還是韓啟對自己,都沒有話本子裏講的那種男女之情。表兄妹聯婚,在勳貴家族裏太常見,即便隻是兄妹情,也不妨礙成婚後相敬如賓。
難道是她想錯了?
其實不單是顧嬋不明白韓啟的感情,韓啟自己也未必完全明白。
他是元和帝登基後出生的皇子,生母又是皇後,自幼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完全未曾吃過半點苦,也未曾受過分毫挫折。
從前,他知道母親有意
將顧嬋與他婚配,但也就限於知道而已,不反感,也說不上多期待。
直到元和帝頒下賜婚聖旨,他才感覺到對失去顧嬋的憤怒,少年人以為這是深情眷戀,其實不過是不能忍受一丁點兒的意外,承受不起挫折。
韓啟要麵聖,而顧嬋不肯,兩個人扯著顧嬋那隻手臂拉鋸。
“哎呦……”他們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嬌唿。
跟著是眾人紛亂的唿聲:
“王妃當心!”
“王妃你怎麽了!”
……
兩人齊齊迴頭,韓啟宮門前,幾個素衣宮女蹲在地上團團圍住個紫衣女子,仔細看去,竟然是晉王妃。
韓啟隻得放開顧嬋,走上前去,“五嫂,你還好嗎?”
晉王妃被宮女們攙扶起來,有些虛弱地笑道:“我是進宮來探望母妃,大概天氣太熱,中暑了,這會子頭暈站不穩。”
晉王韓哲,是貴妃生的六皇子,今年十六歲,晉王妃是貴妃娘家侄女,與晉王同歲,兩人於兩年前成婚,婚後一年五皇子封王開府,隻是還未曾就藩。
韓啟掃了一眼她身後不遠處停放的肩輦,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中暑頭暈為何不坐在肩輦裏,偏要下來,豈不是自討跤摔。
晉王妃不以為意,隻笑道:“七皇弟,嬋妹妹,剛才半路看到有風箏飄過此處,模樣甚是得意,你們見到了嗎?”
兩人當然否認。
晉王妃顯然甚為失望,“哎,算了,我還是趕緊去見母妃吧。”又不經意般問顧嬋,“嬋妹妹,你是來探望皇後娘娘的?要不要一同坐肩輦過去,這裏又熱又曬,你可別也中暑了。”
顧嬋慨然應允,輕聲與韓啟道別,便隨晉王妃一同登上肩輦離開。
因有韓啟這樁事,顧嬋也不敢再留在宮中居住,便尋了身體不適的借口,傍晚時辭別寧皇後,隨寧氏一同出宮。
母女兩人迴到家中,顧景吾也以從戶部衙門報道歸來,正巧門房遣人將顧楓的信送來。
三房五口人便圍坐在梅影院堂屋裏,照例由顧嬋朗聲讀信。
“……昨日戰事異常兇險,實乃此次出征後所遇最為險惡的一次,許多同袍為國捐軀,再不能迴歸故土,孩兒萬幸,毫發無傷。隻是……”
顧嬋忽然頓住,驚駭的張大了紅菱小嘴,一雙眼睛在信紙上掃過來又掃過去,規整的字體甚好辨認,
她卻不能相信那上麵的內容,覺得自己一定是看錯了,惶急失措間,隻覺雙眼酸澀,漸漸有水霧上湧,終至不能視物,信紙也隨之跌落膝頭。
顧鬆見狀上前將信拾起,跳過顧嬋讀過的部分,準備接下去,但也猶疑了幾息時間,雖終於還是念出,聲音卻是少有的沉重:“……隻是姐夫重傷,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