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太陽忙碌了一整天,現在它已經快要慢吞吞的消逝,許是它不願意就這樣平淡的離去,它用自己最後一絲火熱,直把西邊靠近它的層層雲卷烤灼的似橘非紅,為大地保留了最後一絲溫暖。
鄭家村入山間濕地裏冒出來的一朵褐色的蘑菇,它靜靜地偎依在溪流的身畔,莊家果木依戀的環抱著它。漸漸地月光像一片輕柔的巨大的白愁字八鄉村包了起來,一陣清涼的夜風悠悠吹拂,送來溫馨的泥土氣息和莊稼郵箱;夜風像一壺老酒,把鄭家大院前前後後的樹、珠灌得有些微醺,細小的枝葉擺來擺去,弄出些細雨樣的沙沙聲。
“混沌未分世界亂,茫茫渺渺不能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天地從此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話元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
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遂稱美猴王。好了,就到這裏,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隨著鄭彥卿一聲令下,也就結束了一場令他口幹舌燥的故事會。屋內的幾個小姑娘卻還有些流連忘返,一個勁的眼巴巴地望著他。但是鄭彥卿實在有些精神不濟,若是再要講下去他怕是又要昏厥了,麵對眾人的期盼,無奈之下也隻有狠下心腸對著她們擺了擺頭以示拒絕。
自打那日鄭彥卿與柳墨兒相約作伴讀書後,至此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月了。這段時間他沒有再讀那些《論語》之類的高深書籍,反而將之前學得那些個《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發蒙的書籍讀了個通透。一來,他是為了溫故下之前“鄭彥卿”學過的知識,做到同步。二來麽,他也是怕隻是學過《女誡》之類書籍的柳墨兒跟不是教學進度,別再心生怯意,遷就她罷了。至於剛才他為何講那段《西遊記之石猴出世》,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他實在是太無聊了,亦或者說明朝的娛樂生活太無聊了。
這十幾天的朝夕相處,在鄭彥卿刻意討好之下柳墨兒對自己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的拘謹了。雖說一些個時候,她仍是恪守呆板的俗禮。但至少已經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一絲活泛了。
今日鄭彥卿還是像往常一般領著小嬌妻柳墨兒以及她的兩個隨身丫鬟:錦兒、秀兒在他的院落內,溫習前些日子讀過的詩書。本來一切如舊,平凡而有枯燥無味,他竟忍不住當著幾女泛起困來,若不是她們在底下的鶯鶯細語驚擾了他,估計他能睡通好覺。
……………….
“少奶奶,婢子聽說您家以前是江南的,卻不知在江南的哪個地方?”
“錦兒姐姐無緣故的你問這個作甚?莫不是府上有什麽人托你打探我的來曆不成!”柳墨兒小心的問道。
柳墨兒想起那日母親的教導,說千萬不要與外人亂說家中的事,此時她不由得警惕起來。
“迴稟少奶奶,倒也不是有人要我打探什麽,隻是奴家以前常聽人說,江南美景、人比花嬌的,前些日子咱們家少爺不也給咱們念了首詩詞麽!說什麽:十裏荷花、三秋桂子麽!奴家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好看的地方呢!少奶奶你說說,您家以前是不是也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還有三秋不盡的桂花樹?”錦兒卻沒有發現少奶奶的異色,反而一臉憧憬羨慕地問道。
“呃,這…”
“少奶奶您家真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
柳墨兒還沒答話,原本還在犯迷糊秀兒聽到二人斷斷續續的談話,頓時打了個激靈,搶先問道。
“天老爺的那得能挖多少框蓮藕啊!還有一年三開的桂花樹,我滴娘來。難怪人家書上的人都想去江南當官!還說什麽騎著白鶴下揚州的!原來他們像俺一樣稀罕吃桂花糕啊!”秀兒一臉渴望地說完後還不自覺地用衣袖擦了擦也不到有沒有流出來的口水。
柳墨兒見了秀兒的窘狀與錦兒相顧一笑,才悠悠地說道:“呃,嗬嗬。秀兒姐姐說笑了!錦兒姐姐說的那般,妾身家以前確實在江南過活。卻不在揚州,而是蘇州罷了。那裏的夏日確實有像秀兒姐姐說的那般十裏荷花!”
“還真有呢!”錦兒聽到少奶奶親口承認,不由得發出了驚歎。
“咕嘟!”秀兒卻咽了一口饞水。
“噗嗤,…..”
“….嗬嗬!”柳墨兒與錦兒被秀兒那副憨饞的模樣不由得逗笑了。
秀兒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丟人,麵紅耳赤的不依起來:“你們怎麽合起來欺負人呢,咱就是沒見過那般大的陣仗。有什麽可笑的!錦兒,我就不信你見了十裏地的荷花能像咱們少爺那樣麵不改色的!”
“哈哈…..”
“你、你們再欺負我,以後府上有什麽好玩的事兒,我再也不和你們說了!哼!…”
“好了,好了,錦兒姐姐咱們可別再逗秀兒姐姐了,你瞧她都急了!”
……………..
“呃,~哈!你們怎麽笑得這麽開心,是不是有什麽樂子,說出來讓我也聽聽,沾沾喜氣!”
鄭彥卿被她們的嬉鬧聲給吵醒了,打了個哈欠樂嗬嗬地問道。
“啊,少爺您醒了!是不是我們動靜太大,擾到你了?”錦兒連忙問道。
“夫君,您醒了。都怪妾身剛才笑得聲響太大,擾了您的好夢!”柳墨兒一臉抱歉的說道。
“無妨,剛剛不過是有些犯困罷了,聽到你們的嬉笑,我也精神多了。”鄭彥卿揉了揉眼角說道。
“秀兒你剛才的聲音最大,現在怎麽不說話了。臉紅的像個煮熟的蝦子,給我說說,你們剛才和少奶奶說的什麽,樂得這麽開心。”鄭彥卿見平時最是愛吵鬧的秀兒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低頭擺弄著一角也不向自己問安,就存心逗樂她問道。
“少爺,剛才錦兒姐姐問咱家少奶奶以前的家鄉是不是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和三秋不盡的桂花。少奶奶說有,我就說了句難怪以前的官老爺都愛騎著白鶴去揚州的。她們就一個勁的笑話我!少爺您可要為婢子做主啊,婢子沒讀過什麽書,不會說話,但是這個話還是您前些日子和我們說的呢!婢子可沒有亂講的!”秀兒挺著一張紅撲撲的臉蛋,一本正經地說道。
“噗嗤!”錦兒聽了秀兒的一番話又沒忍住笑了出來。
柳墨兒雖然矜持沒有笑出口,但是憋的卻也麵紅耳赤、不敢抬頭,好不辛苦!
“呃,騎白鶴下揚州?這話我是說過!不過當時我說的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詞,可怎麽到了秀兒的嘴裏,怎麽騎白鶴下揚州了。這得多大的白鶴啊,一般的估計走不到半裏地就該累死了吧!哈哈!”鄭彥卿說著也被自己給逗樂了!
“少爺!奴家讀書少,你不幫著人家,還幫著少奶奶、錦兒一起欺負奴家。哼!”秀兒給鄭彥卿遞了個媚眼,諾諾地說道。
秀兒雖年歲不大,長得卻也有些顏色,本來她與錦兒被鄭家夫人安排服侍柳墨兒,也都是從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人尖兒,夫人本就存著養大了給鄭彥卿做通房的打算。而她與錦兒也早就從福伯那得了提點,所以平時都有心無意地存著討好鄭彥卿的心思。
鄭彥卿有著幾十歲的靈魂,見到秀兒的媚態,就知道她的小九九。也不接她的話茬,隻顧向柳墨兒打趣問道“墨兒妹妹以前住在江南,不知道你們那裏。平日裏除了看那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外,還有什麽消遣沒有?”
柳墨兒自是蕙質蘭心,聽出這話裏的味道。無奈地向自家夫君俏皮的翻了個白眼,才說道:“告知夫君,妾身家鄉除了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四季常開的桂花、能載人的白鶴外,能耍樂子的事兒多著哩!咱們那平時隔個三五七天的就有什麽街會、廟會最是喜慶熱鬧,絲綢鋪子會擺出來他們新進樣式的布匹、成衣;胭脂水粉鋪子也會精心研製或是從京城帶來一些新式的粉餅、眉筆;一些老字號的攤販也能把整條大街占得滿滿堂堂的,想吃啥都有;也有跑江湖走行單的,在大街上雜耍賣藝;不過這些個都是最尋常的,妾身最稀罕的卻是父親帶著我和母親去梨園吃茶看戲,好多名角花旦的,像什麽玉堂春、白蘭花的,好多士子名流都會當場留下詩篇的,風雅極了!”
柳墨兒說話時,錦兒、秀兒也不插話,都滿帶豔羨的望著自家少奶奶,真希望她能再多說些,也好一飽耳福。
這讓柳墨兒很是滿足,她說完江南情趣後,還像是挑釁地瞥了瞥鄭彥卿。鄭彥卿理解的卻是,愁啥,你個土包子!
鄭彥卿原本隻是想逗趣下小嬌妻,沒想到像是撓到了她的癢處,巴巴的說了一堆。他深知柳墨兒正在興頭上,這個時候可不能觸了她的眉頭,惹她心厭,也就在一旁裝聾作啞,佯裝一隻寂寞的土包子。
“少奶奶,你們江南可真好,有那麽多耍樂子的去處,像是神仙一樣子哩!不像咱們鄭家村,窮窩窩一個,平時想買點東西,還要勞神子地跑到鎮上!唉,少奶奶您咋就來我們這呢,這不就像大戲裏唱的那樣天上的仙女落凡間麽!”錦兒滿是羨慕地說道。
柳墨兒“….”
“是啊少奶奶,你們江南那麽好的日子不過,咋來我們這呀!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四季不謝的桂花樹、各式各樣的零嘴兒,嘖嘖!要是我,打斷腿都要死賴著!”秀兒附和道。
柳墨兒“…..”
“是啊墨兒妹妹,你們江南風士子風雅,讀書人又多,那大戲都該是一天一換吧?”鄭彥卿打趣說道。
柳墨兒“…”
“墨兒妹妹怎麽不說話了?給我說說你們那都演些什麽曲目的戲,讓我也跟著見識見識!”鄭彥卿見小嬌妻被擠兌的想生氣又不敢發火,鼓著腮幫子氣唿唿的可愛極了,忍不住又都她道。
柳墨兒聞言遞了個大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夫君莫要打趣妾身,妾身一家也是在家鄉活不下去了,才來投奔親戚的。咱們那卻沒你們說的那般好,不過相對景色怡人些罷了。那戲台子上演的曲目,也不是一天一換的,平日裏演的多半是《打金枝》、《西廂記》之類的罷了!”
“原來不是一天一換啊!你不是說江南的士子風雅嗎?”鄭彥卿一臉失望的說道。
柳墨兒更是氣急,瞪著黑溜溜的大眼珠子直愣愣地盯著鄭彥卿看,也不答話,直把鄭彥卿弄得頭皮發麻。
鄭彥卿知道自己玩笑開大了,連忙補救,賣乖說道:“好墨兒,莫要生氣,我就是與你開些玩笑罷了。既然你說自己喜歡聽戲,那我今日就給你們說個從來沒有聽過的劇目。話說那混沌驟起,天地初開….”
太陽忙碌了一整天,現在它已經快要慢吞吞的消逝,許是它不願意就這樣平淡的離去,它用自己最後一絲火熱,直把西邊靠近它的層層雲卷烤灼的似橘非紅,為大地保留了最後一絲溫暖。
鄭家村入山間濕地裏冒出來的一朵褐色的蘑菇,它靜靜地偎依在溪流的身畔,莊家果木依戀的環抱著它。漸漸地月光像一片輕柔的巨大的白愁字八鄉村包了起來,一陣清涼的夜風悠悠吹拂,送來溫馨的泥土氣息和莊稼郵箱;夜風像一壺老酒,把鄭家大院前前後後的樹、珠灌得有些微醺,細小的枝葉擺來擺去,弄出些細雨樣的沙沙聲。
“混沌未分世界亂,茫茫渺渺不能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天地從此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話元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
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遂稱美猴王。好了,就到這裏,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隨著鄭彥卿一聲令下,也就結束了一場令他口幹舌燥的故事會。屋內的幾個小姑娘卻還有些流連忘返,一個勁的眼巴巴地望著他。但是鄭彥卿實在有些精神不濟,若是再要講下去他怕是又要昏厥了,麵對眾人的期盼,無奈之下也隻有狠下心腸對著她們擺了擺頭以示拒絕。
自打那日鄭彥卿與柳墨兒相約作伴讀書後,至此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月了。這段時間他沒有再讀那些《論語》之類的高深書籍,反而將之前學得那些個《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發蒙的書籍讀了個通透。一來,他是為了溫故下之前“鄭彥卿”學過的知識,做到同步。二來麽,他也是怕隻是學過《女誡》之類書籍的柳墨兒跟不是教學進度,別再心生怯意,遷就她罷了。至於剛才他為何講那段《西遊記之石猴出世》,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他實在是太無聊了,亦或者說明朝的娛樂生活太無聊了。
這十幾天的朝夕相處,在鄭彥卿刻意討好之下柳墨兒對自己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的拘謹了。雖說一些個時候,她仍是恪守呆板的俗禮。但至少已經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一絲活泛了。
今日鄭彥卿還是像往常一般領著小嬌妻柳墨兒以及她的兩個隨身丫鬟:錦兒、秀兒在他的院落內,溫習前些日子讀過的詩書。本來一切如舊,平凡而有枯燥無味,他竟忍不住當著幾女泛起困來,若不是她們在底下的鶯鶯細語驚擾了他,估計他能睡通好覺。
……………….
“少奶奶,婢子聽說您家以前是江南的,卻不知在江南的哪個地方?”
“錦兒姐姐無緣故的你問這個作甚?莫不是府上有什麽人托你打探我的來曆不成!”柳墨兒小心的問道。
柳墨兒想起那日母親的教導,說千萬不要與外人亂說家中的事,此時她不由得警惕起來。
“迴稟少奶奶,倒也不是有人要我打探什麽,隻是奴家以前常聽人說,江南美景、人比花嬌的,前些日子咱們家少爺不也給咱們念了首詩詞麽!說什麽:十裏荷花、三秋桂子麽!奴家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好看的地方呢!少奶奶你說說,您家以前是不是也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還有三秋不盡的桂花樹?”錦兒卻沒有發現少奶奶的異色,反而一臉憧憬羨慕地問道。
“呃,這…”
“少奶奶您家真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
柳墨兒還沒答話,原本還在犯迷糊秀兒聽到二人斷斷續續的談話,頓時打了個激靈,搶先問道。
“天老爺的那得能挖多少框蓮藕啊!還有一年三開的桂花樹,我滴娘來。難怪人家書上的人都想去江南當官!還說什麽騎著白鶴下揚州的!原來他們像俺一樣稀罕吃桂花糕啊!”秀兒一臉渴望地說完後還不自覺地用衣袖擦了擦也不到有沒有流出來的口水。
柳墨兒見了秀兒的窘狀與錦兒相顧一笑,才悠悠地說道:“呃,嗬嗬。秀兒姐姐說笑了!錦兒姐姐說的那般,妾身家以前確實在江南過活。卻不在揚州,而是蘇州罷了。那裏的夏日確實有像秀兒姐姐說的那般十裏荷花!”
“還真有呢!”錦兒聽到少奶奶親口承認,不由得發出了驚歎。
“咕嘟!”秀兒卻咽了一口饞水。
“噗嗤,…..”
“….嗬嗬!”柳墨兒與錦兒被秀兒那副憨饞的模樣不由得逗笑了。
秀兒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丟人,麵紅耳赤的不依起來:“你們怎麽合起來欺負人呢,咱就是沒見過那般大的陣仗。有什麽可笑的!錦兒,我就不信你見了十裏地的荷花能像咱們少爺那樣麵不改色的!”
“哈哈…..”
“你、你們再欺負我,以後府上有什麽好玩的事兒,我再也不和你們說了!哼!…”
“好了,好了,錦兒姐姐咱們可別再逗秀兒姐姐了,你瞧她都急了!”
……………..
“呃,~哈!你們怎麽笑得這麽開心,是不是有什麽樂子,說出來讓我也聽聽,沾沾喜氣!”
鄭彥卿被她們的嬉鬧聲給吵醒了,打了個哈欠樂嗬嗬地問道。
“啊,少爺您醒了!是不是我們動靜太大,擾到你了?”錦兒連忙問道。
“夫君,您醒了。都怪妾身剛才笑得聲響太大,擾了您的好夢!”柳墨兒一臉抱歉的說道。
“無妨,剛剛不過是有些犯困罷了,聽到你們的嬉笑,我也精神多了。”鄭彥卿揉了揉眼角說道。
“秀兒你剛才的聲音最大,現在怎麽不說話了。臉紅的像個煮熟的蝦子,給我說說,你們剛才和少奶奶說的什麽,樂得這麽開心。”鄭彥卿見平時最是愛吵鬧的秀兒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低頭擺弄著一角也不向自己問安,就存心逗樂她問道。
“少爺,剛才錦兒姐姐問咱家少奶奶以前的家鄉是不是有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和三秋不盡的桂花。少奶奶說有,我就說了句難怪以前的官老爺都愛騎著白鶴去揚州的。她們就一個勁的笑話我!少爺您可要為婢子做主啊,婢子沒讀過什麽書,不會說話,但是這個話還是您前些日子和我們說的呢!婢子可沒有亂講的!”秀兒挺著一張紅撲撲的臉蛋,一本正經地說道。
“噗嗤!”錦兒聽了秀兒的一番話又沒忍住笑了出來。
柳墨兒雖然矜持沒有笑出口,但是憋的卻也麵紅耳赤、不敢抬頭,好不辛苦!
“呃,騎白鶴下揚州?這話我是說過!不過當時我說的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詞,可怎麽到了秀兒的嘴裏,怎麽騎白鶴下揚州了。這得多大的白鶴啊,一般的估計走不到半裏地就該累死了吧!哈哈!”鄭彥卿說著也被自己給逗樂了!
“少爺!奴家讀書少,你不幫著人家,還幫著少奶奶、錦兒一起欺負奴家。哼!”秀兒給鄭彥卿遞了個媚眼,諾諾地說道。
秀兒雖年歲不大,長得卻也有些顏色,本來她與錦兒被鄭家夫人安排服侍柳墨兒,也都是從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人尖兒,夫人本就存著養大了給鄭彥卿做通房的打算。而她與錦兒也早就從福伯那得了提點,所以平時都有心無意地存著討好鄭彥卿的心思。
鄭彥卿有著幾十歲的靈魂,見到秀兒的媚態,就知道她的小九九。也不接她的話茬,隻顧向柳墨兒打趣問道“墨兒妹妹以前住在江南,不知道你們那裏。平日裏除了看那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外,還有什麽消遣沒有?”
柳墨兒自是蕙質蘭心,聽出這話裏的味道。無奈地向自家夫君俏皮的翻了個白眼,才說道:“告知夫君,妾身家鄉除了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四季常開的桂花、能載人的白鶴外,能耍樂子的事兒多著哩!咱們那平時隔個三五七天的就有什麽街會、廟會最是喜慶熱鬧,絲綢鋪子會擺出來他們新進樣式的布匹、成衣;胭脂水粉鋪子也會精心研製或是從京城帶來一些新式的粉餅、眉筆;一些老字號的攤販也能把整條大街占得滿滿堂堂的,想吃啥都有;也有跑江湖走行單的,在大街上雜耍賣藝;不過這些個都是最尋常的,妾身最稀罕的卻是父親帶著我和母親去梨園吃茶看戲,好多名角花旦的,像什麽玉堂春、白蘭花的,好多士子名流都會當場留下詩篇的,風雅極了!”
柳墨兒說話時,錦兒、秀兒也不插話,都滿帶豔羨的望著自家少奶奶,真希望她能再多說些,也好一飽耳福。
這讓柳墨兒很是滿足,她說完江南情趣後,還像是挑釁地瞥了瞥鄭彥卿。鄭彥卿理解的卻是,愁啥,你個土包子!
鄭彥卿原本隻是想逗趣下小嬌妻,沒想到像是撓到了她的癢處,巴巴的說了一堆。他深知柳墨兒正在興頭上,這個時候可不能觸了她的眉頭,惹她心厭,也就在一旁裝聾作啞,佯裝一隻寂寞的土包子。
“少奶奶,你們江南可真好,有那麽多耍樂子的去處,像是神仙一樣子哩!不像咱們鄭家村,窮窩窩一個,平時想買點東西,還要勞神子地跑到鎮上!唉,少奶奶您咋就來我們這呢,這不就像大戲裏唱的那樣天上的仙女落凡間麽!”錦兒滿是羨慕地說道。
柳墨兒“….”
“是啊少奶奶,你們江南那麽好的日子不過,咋來我們這呀!十裏地的荷花池子、四季不謝的桂花樹、各式各樣的零嘴兒,嘖嘖!要是我,打斷腿都要死賴著!”秀兒附和道。
柳墨兒“…..”
“是啊墨兒妹妹,你們江南風士子風雅,讀書人又多,那大戲都該是一天一換吧?”鄭彥卿打趣說道。
柳墨兒“…”
“墨兒妹妹怎麽不說話了?給我說說你們那都演些什麽曲目的戲,讓我也跟著見識見識!”鄭彥卿見小嬌妻被擠兌的想生氣又不敢發火,鼓著腮幫子氣唿唿的可愛極了,忍不住又都她道。
柳墨兒聞言遞了個大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夫君莫要打趣妾身,妾身一家也是在家鄉活不下去了,才來投奔親戚的。咱們那卻沒你們說的那般好,不過相對景色怡人些罷了。那戲台子上演的曲目,也不是一天一換的,平日裏演的多半是《打金枝》、《西廂記》之類的罷了!”
“原來不是一天一換啊!你不是說江南的士子風雅嗎?”鄭彥卿一臉失望的說道。
柳墨兒更是氣急,瞪著黑溜溜的大眼珠子直愣愣地盯著鄭彥卿看,也不答話,直把鄭彥卿弄得頭皮發麻。
鄭彥卿知道自己玩笑開大了,連忙補救,賣乖說道:“好墨兒,莫要生氣,我就是與你開些玩笑罷了。既然你說自己喜歡聽戲,那我今日就給你們說個從來沒有聽過的劇目。話說那混沌驟起,天地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