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 林淵這下是真的繃不住了,他不敢置信地看著宋石昭:“先生何以知曉?” 宋石昭說道:“莊子裏的人大多來路不同,唯有興化那群人五十多個,東家既然收下他們,必然有東家的道理,他們乃是鹽民出身,下頭的低賤小民罷了,哪裏值得東家費心?” “興化有鹽,東家想要還說得過去。” “但興化此地易有狂風,土地含鹽不利耕種。” 宋石昭:“高郵距興化不遠,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林淵拱手,認認真真地朝宋石昭行了個禮,他不得不承認,他之前確實有點小瞧這個人了。 宋石昭也正色說:“正因如此,我才覺得東家是個可投效之人。” “不知東家可有計劃?” 林淵卻微笑道:“天機不可泄露。” 宋石昭也沒有繼續追問。 他也知道,林淵肯定不會把他當成心腹,至少現在不會。 想要得到林淵的信任,必然要做出成績不可。 對於知道曆史的林淵而言,他清楚的知道韓山童他們會在明年的五月造反,到時候元朝廷會把最主要的精神力放在韓山童他們身上,那個時候,也正是他們的時機。 於是他找來了張士誠他們兄弟。 張九四他們這幾個月一直都跟著別人一起做事。 訓練,捕魚或打獵,每天雖然忙碌,但也充實,每晚幹完了活,還能圍聚在火堆旁邊吹吹牛皮,嚼些豆子,不用擔心明天的生計在哪兒,也不用擔心會被克扣工錢無米下肚。 張九四甚至都有點想不起來自己在興化的日子了。 好像被監工的毆打,被克扣都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 “叫你來,是有件事想問你。”林淵微笑著對張九四說,“你先坐。” 又對張九四的弟弟們說:“你們也坐,不必客氣。” 他們幾個還是有些拘束。 畢竟林淵是東家,哪裏有東家這般和言細語的? 林淵說道:“你們來莊子裏也有大半年了?” 張九四是大哥,自然是他說話:“差三月滿一年。” 林淵問道:“這麽久了,想迴去看看嗎?” 張九四一愣,他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東家……是要攆他們迴去的意思? 林淵也發現張九四的表情不對,連忙說道:“先時聽你們提起過,聽得你們說興化鹽民苦不堪言。” 張九七連忙說:“正是呢!那狗娘養的鹽督!從不把我們鹽民當人看!” 張九五:“鹽民起早貪黑,一身病痛,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 林淵歎了口氣,很有點悲天憫人的樣子:“我有心幫忙,卻怕無人可信。” 張九四他們七嘴八舌地說:“東家可是想把鹽民都帶出來?” “東家,那可不容易呢!” “那許多人,糧食怕是不夠哩!” 林淵隻說:“你們誰願意迴去一趟?” 幾人互相看看,最終還是張九四站出來說:“東家,您吩咐就是。” 林淵說:“我叫刀哥楊哥還有李大陪你一同迴去,看看時局,若是可行,便多救些人出來,你看如何?” 張九四的眼睛都亮了。 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最終低下頭去,哽咽道:“東家,我竟不知道,天底下真有您這樣的人。” 他還有些認識的朋友待在興化。 來這裏這麽長時間,說心裏不愧疚是不可能的。 他來過好日子了,朋友們還在興化吃苦,沒了他的救濟,他們過得應當更加辛苦。 隻要東家把他們接過來,全部接過來就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民主啥的是不太可能的。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第43章 043 陽光灑滿大地, 冬日難得有個好天氣,這個冬天總是天陰, 寒風濕冷, 要冷到骨子裏頭去, 莊子裏的人正想著幹完了活坐到廣場裏, 好好的曬個太陽, 最好把床褥也弄出來曬一曬, 南方潮濕,總覺得被子也是**的。 隻是剛上工還沒有半個時辰, 就有敲鑼的敲響了銅鑼, 迴蕩在廣場上。 “你們聽說了嗎?今天有演練, 我們都能去看。” “甚演練?” “就是新來的那夥人,領頭姓陳的那個, 帶了百二十的兄弟來, 跟咱們這邊的人演練呢!” “就是對打,但不許碰要害, 倒地了就不能再爬起來, 武器就是木棍,看誰更厲害。” “那我可得去看看!” “頭迴碰到這麽厲害的事!” 林淵也正坐在高處的山坡看,薑桂坐在他身旁。 至於朱元璋和陳柏鬆, 則是分別指揮一百人對戰。 雖然隻有一百人,但在雙方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林淵也想看看那邊更厲害。 薑桂看著下頭的人,嘴裏嚼著炒好加鹽的黃豆, 問林淵:“你看哪邊能贏?” 林淵說:“看下去就知道了。” 朱元璋此時也隻是一個剛二十的小夥子,也沒打過什麽仗,帶領打仗除了小部分的理論知識以外,更多的還是實戰訓練,他所經曆的實戰訓練也隻有那麽一兩次,還都是小型對戰,說不定跟兩個村子打群架差不了多少。 但陳柏鬆不同,他能活下來,靠的就是跟不同的流匪和土匪寨子對戰,他沒什麽理論知識,甚至識字都不多,可是經驗豐富。 林淵越看,越覺得朱元璋還需要學習。 曆史上朱元璋剛開始當的隻是一個小兵,每次戰役都衝在最前方,身先士卒。 他所有的經驗和對戰爭的決策,都來自於一次又一次跟鬼門關擦肩而過的經曆。 其實林淵也想過,朱元璋或許有一天不會願意屈居人下,或許終有一日自立門戶。 但是林淵並不想因此就永遠不提拔朱元璋,或者直接殺了他。 他本來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從來到這裏開始,他最先想的是保命。 沒有萬貫家財,隻是想有個棲身之所,能夠照顧原主的家人。 後來就想讓莊子能夠良心發展,自給自足。 現在是覺得大勢所趨,莊子如今有了千餘人,有糧有錢——雖然是假玉石,怎麽看都是塊容易吃的香饃饃,他就覺得需要壯大自己的力量,用以保護自己,讓莊子裏的人都能活下去。 林淵低下頭,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出了野心。 可是幾個男人沒有野心呢? 林淵握緊了拳頭。 有野心從來不是錯誤,錯的是有野心,卻沒有足夠與野心匹配的智力。 林淵揉了揉脖子,繼續看著下麵的戰局,他想,他從踏出第一步起,就做好了走進亂局的準備。 最後的結果無論如何,他都可以接受。 讓他帶人去投靠紅巾軍?那不現實,紅巾軍的問題在於內部矛盾,郭子興和孫德崖他們內部鬥得就厲害。 他叫刀哥楊子安李大他們跟張士誠去興化,目的就是張士誠了解興化,跟底層鹽民交好,刀哥他們也能借此打入鹽民內部,在韓山童他們造反的時候也從鹽民內部策反,到時候裏應外合,拿下興化難度不大。 之所以沒有跟張士誠交底,原因還是信不過。 他信的過刀哥,也信得過楊子安還有李大。 刀哥為人莽撞,但有兄弟義氣,這是難得的個人魅力,跟鹽民們稱兄道弟不是問題,別說六七個月混熟,估計六七月都夠他結交幾百個義兄弟了。 楊子安有頭腦,義兄弟幾個裏,楊子安是最清醒的,他能分析利弊,還識字懂道理,關鍵時刻楊子安才是壓軸的那個。 至於李大……這完全是害怕他們幾個人手不夠,而且李大的老婆還在莊子裏。 張士誠扮演的角色隻是一個領路人罷了。 而且張士誠的兄弟們也還在莊子。 至於陳友諒,林淵從一開始就沒考慮過這個人,陳友諒是個獨夫,稱孤道寡之人,在戰術領域和朱元璋類似,都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典型,但是他的運氣沒有朱元璋好。 有野心,有頭腦,但是多疑,信不過任何人,如果他投靠陳友諒,陳友諒最後又當了皇帝。 林淵摸摸自己的脖子。 估計他這顆項上人頭就不保了,刀哥他們就更別提了。 當今之計,先走一步看一步。 擁有保護自己的武裝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快結束了。”薑桂在一旁說。 林淵集中注意力,盯著下方的戰局。 陳柏鬆那邊贏了,意料之中。 朱元璋其實指揮的很好了,但是一邊是普通人出身,一邊是匪徒出身,雙方戰力完全不同。 再加上陳柏鬆指揮的並不差,朱元璋落敗並不奇怪。 畢竟現在的朱元璋還沒有經曆戰爭的洗禮。 贏的一方今天可以加餐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