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竹連說帶表演,聲情並茂,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把上海話模仿得竟有幾分謝秋思那嗲裏嗲氣的韻味。她說的這段單口相聲且不管是親眼所見還是純屬藝術虛構,卻已使新月忍俊不禁,幾乎噴飯!
笑聲正要隨之而來,恰恰這時候謝秋思拿著空飯盒推門進來!新月急忙掩口,低頭強忍住笑繼續吃飯,羅秀竹卻張口結舌地愣在房間中央,手裏做道具用的筷子還舉在半空,手一鬆,“嘩啦”掉在地上!
“講啊!怎麽不講了?”謝秋思冷冷地問。
羅秀竹不尷不尬,沒法兒下台,隻好訕訕地為自己圓場:“講完了!我剛才給她講了一段家鄉的野史,說的是猛將張飛奉軍師孔明之命,做了當陽縣令……”
“算了,勿要做戲了!”謝秋思瞟了她一眼,從她身後走過去,爬上自己的床。其實,謝秋思剛才已經在門外聽到了羅秀竹的表演中最後也是最精彩的段落,此刻便要報複,居高臨下地坐在上鋪,索性頗有優越感地用上海話說:“儂格表演交關精彩!可惜依是個鄉下人,不然可以進阿拉上海格滑稽劇團做醜角!”這話說得相當刻薄了,羅秀竹連做“醜角”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她是“鄉下人”!見羅秀竹接不上話,謝秋思又乘勝追擊,高傲地說,“miss羅,依格語言天賦蠻靈格嘛,用到課堂浪廂去好勿好?免得一上英語課,老師提問一問三勿知,立嘞浪像隻棒冰!”
這一下擊中了要害!羅秀竹的中國文學、政治、世界曆史以至體育,“門門功課都good”,最怕的就是英語,而不幸英語又是主課!班上的同學,無論男生、女生,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學就學英語的,而且都是各地選拔出來的尖子,惟獨她是“俄轉英”。雖然一年級第一學期從語音開始,但別人已是輕車熟路,燙燙剩飯而已,她卻等於是學童發蒙,格外吃力。楚老師上課全用英語講課,她如同聽天書,直發愣,楚老師才不得已夾雜了漢語,反複講解發音要領,幾乎僅僅為了照顧一個羅秀竹。這就使得一些急於趕進度的同學如謝秋思、唐俊生……為之側目,嫌羅秀竹拖了大家的後腿。現在,哪把壺不開,謝秋思專提哪把壺,揭了羅秀竹的短,得意地笑了。羅秀竹氣得臉色發紫,卻無言以對,剛才還談笑風生的那張利嘴失去了用武之地,憋了一陣,突然“哇”的一聲,趴在桌上委屈地哭了起來。
這局麵讓旁觀者新月感到為難,本來羅秀竹背後說說笑話也未必有多少惡意,謝秋思殺的這個迴馬槍卻太狠了點兒。新月朝對麵的上鋪擺擺手,謝秋思也就不再言語,稀裏嘩啦翻騰自己的東西。
羅秀竹卻哭個不停。
鄭曉京迴來了,進門一愣:“嗯?羅秀竹,鬧什麽情緒啊?剛到北京兩個月就想家了?”說著,放下自己的飯盒,扶著羅秀竹的肩膀,像個大姐姐似的安慰她,“學校就是家嘛!”
這麽一勸,羅秀竹反倒真的想家了,哭得更兇:“我要迴家!我……根本就不該來,我不是學英語的材料!”
鄭曉京明白了,和顏悅色地說:“說什麽傻話?遇到困難就當逃兵?這可不是革命者的態度!我們誰也不是天生就會說英語的,在遊泳中學遊泳嘛!功課跟不上,同學們可以幫助你,今天下午沒有課,要不我就……可惜還有一個會……”
“我幫她複習,我們倆說好了的!”新月說。
“那好!羅秀竹,別哭了,啊?”鄭曉京拍拍她的肩膀,就走到自己床邊,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小本子,又匆匆走了,她老是那麽忙。臨走還迴頭對這三位又說了聲,“注意勞逸結合,晚上都到禮堂看電影去!”
鄭曉京走了。羅秀竹抹著眼淚,彎下腰去撿剛才掉在地下的筷子,她飯盒裏的殘局還沒收拾幹淨,也無心再吃了。
謝秋思換了一身新衣服,從床上爬下來,嘴裏嘟噥著:“哼,就會吃飯,功課匆來事,還不如人家少數民族來得個靈!”一摔門,走了。
“你……資產階級,才專門講吃、講穿、講享受!”羅秀竹等人家走了才找到了詞兒撒她胸中的窩囊氣。
“羅秀竹,別說這種話!”新月從床上下來,把空飯盒放在方桌旁邊屬於自己的抽屜裏。她本想像鄭曉京那樣給羅秀竹講一點兒大道理,“一個人的出身是不能選擇的……”之類。但是她講不出來。謝秋思身上的那股自視高貴的淩人之氣,不僅針對“鄉下人”羅秀竹,而且把她也捎帶著掃了一下,聽聽那語氣:“還不如人家少數民族來得個靈”,似乎少數民族應該是又呆又笨的,韓新月隻是個偶然的特殊,羅秀竹不如韓新月,是奇恥大辱!表麵看來,是讚揚了韓新月這一個“人”,實際上卻把她所屬的民族貶低了。這層意思,新月是決不會毫無察覺的,長期散居在漢族地區的穆斯林對此格外敏感。這也正是穆斯林當中為數不多的學者、作家、演員並不特別在自己的名字旁邊注明“迴族”字樣的原因,他們不願意讓人家說:“噢,少數民族啊?這就不容易了!”或者說:“大概因為是少數民族,才……”他們要憑自己的真才實學,平等地和任何民族的人比個高下,而不願意被別人先看成“弱者”而“讓”一下或是“照顧”一下。韓新月也正是這樣以自身的當然條件考取了北京大學西語係,連第二誌願都沒有,杜絕了任何“照顧”的可能性!
現在,任何大道理都不能表達新月的情感,她要說的隻能是她心中非說不可的話:“羅秀竹,你可要爭氣啊!如果別人一說你不行,你就迴家不幹了,那恰恰證明你真的不行!你難道就這樣無囊無氣嗎?迴去有臉見江東父老嗎?”
“我哪裏想真的迴家?”羅秀竹剛剛擦幹的眼淚又冒了出來,“我離開家的時候,爸爸送我上船,千叮嚀萬囑咐:‘竹妹子,莫想家,把書念好!我家祖孫八代,才出了你一個大學生!’我不能迴去,好歹要拿到畢業文憑!可是,還有五年呢,好難熬啊!”
“怎麽能說是‘熬’?上大學是我們爭得的權利,來之不易,要珍惜!你們家鄉的人一定很羨慕你,好多像你一樣大的‘妹子’都沒有你幸運,你要想著她們,好像她們都站在你背後,眼睜睜地看著你,你是替她們大家來上學的,沒有理由學不好!”新月對羅秀竹說。其實,她也是在對自己說,她心裏想的是陳淑彥和過去的許多穆斯林同學。
“這道理我不是不懂得,可就是……唉!”羅秀竹懊喪地拍著自己的腦殼,兩根短撅撅的小辮子支棱著,好像也在跟著她慪氣,“人家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可我這‘九頭鳥’硬是學不會英國話!”
羅秀竹的自嘲自諷,並沒有使新月覺得好笑,相反,倒感到悲哀,“任何地區、任何民族的人都不會是天生的劣種,更不應該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們迴族,大概在某些人的眼裏就夠可憐的了,好像我們人數少,智力也比別人低似的。哼,有本事就比一比好了!”
笑聲正要隨之而來,恰恰這時候謝秋思拿著空飯盒推門進來!新月急忙掩口,低頭強忍住笑繼續吃飯,羅秀竹卻張口結舌地愣在房間中央,手裏做道具用的筷子還舉在半空,手一鬆,“嘩啦”掉在地上!
“講啊!怎麽不講了?”謝秋思冷冷地問。
羅秀竹不尷不尬,沒法兒下台,隻好訕訕地為自己圓場:“講完了!我剛才給她講了一段家鄉的野史,說的是猛將張飛奉軍師孔明之命,做了當陽縣令……”
“算了,勿要做戲了!”謝秋思瞟了她一眼,從她身後走過去,爬上自己的床。其實,謝秋思剛才已經在門外聽到了羅秀竹的表演中最後也是最精彩的段落,此刻便要報複,居高臨下地坐在上鋪,索性頗有優越感地用上海話說:“儂格表演交關精彩!可惜依是個鄉下人,不然可以進阿拉上海格滑稽劇團做醜角!”這話說得相當刻薄了,羅秀竹連做“醜角”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她是“鄉下人”!見羅秀竹接不上話,謝秋思又乘勝追擊,高傲地說,“miss羅,依格語言天賦蠻靈格嘛,用到課堂浪廂去好勿好?免得一上英語課,老師提問一問三勿知,立嘞浪像隻棒冰!”
這一下擊中了要害!羅秀竹的中國文學、政治、世界曆史以至體育,“門門功課都good”,最怕的就是英語,而不幸英語又是主課!班上的同學,無論男生、女生,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學就學英語的,而且都是各地選拔出來的尖子,惟獨她是“俄轉英”。雖然一年級第一學期從語音開始,但別人已是輕車熟路,燙燙剩飯而已,她卻等於是學童發蒙,格外吃力。楚老師上課全用英語講課,她如同聽天書,直發愣,楚老師才不得已夾雜了漢語,反複講解發音要領,幾乎僅僅為了照顧一個羅秀竹。這就使得一些急於趕進度的同學如謝秋思、唐俊生……為之側目,嫌羅秀竹拖了大家的後腿。現在,哪把壺不開,謝秋思專提哪把壺,揭了羅秀竹的短,得意地笑了。羅秀竹氣得臉色發紫,卻無言以對,剛才還談笑風生的那張利嘴失去了用武之地,憋了一陣,突然“哇”的一聲,趴在桌上委屈地哭了起來。
這局麵讓旁觀者新月感到為難,本來羅秀竹背後說說笑話也未必有多少惡意,謝秋思殺的這個迴馬槍卻太狠了點兒。新月朝對麵的上鋪擺擺手,謝秋思也就不再言語,稀裏嘩啦翻騰自己的東西。
羅秀竹卻哭個不停。
鄭曉京迴來了,進門一愣:“嗯?羅秀竹,鬧什麽情緒啊?剛到北京兩個月就想家了?”說著,放下自己的飯盒,扶著羅秀竹的肩膀,像個大姐姐似的安慰她,“學校就是家嘛!”
這麽一勸,羅秀竹反倒真的想家了,哭得更兇:“我要迴家!我……根本就不該來,我不是學英語的材料!”
鄭曉京明白了,和顏悅色地說:“說什麽傻話?遇到困難就當逃兵?這可不是革命者的態度!我們誰也不是天生就會說英語的,在遊泳中學遊泳嘛!功課跟不上,同學們可以幫助你,今天下午沒有課,要不我就……可惜還有一個會……”
“我幫她複習,我們倆說好了的!”新月說。
“那好!羅秀竹,別哭了,啊?”鄭曉京拍拍她的肩膀,就走到自己床邊,從枕頭底下拿出一個小本子,又匆匆走了,她老是那麽忙。臨走還迴頭對這三位又說了聲,“注意勞逸結合,晚上都到禮堂看電影去!”
鄭曉京走了。羅秀竹抹著眼淚,彎下腰去撿剛才掉在地下的筷子,她飯盒裏的殘局還沒收拾幹淨,也無心再吃了。
謝秋思換了一身新衣服,從床上爬下來,嘴裏嘟噥著:“哼,就會吃飯,功課匆來事,還不如人家少數民族來得個靈!”一摔門,走了。
“你……資產階級,才專門講吃、講穿、講享受!”羅秀竹等人家走了才找到了詞兒撒她胸中的窩囊氣。
“羅秀竹,別說這種話!”新月從床上下來,把空飯盒放在方桌旁邊屬於自己的抽屜裏。她本想像鄭曉京那樣給羅秀竹講一點兒大道理,“一個人的出身是不能選擇的……”之類。但是她講不出來。謝秋思身上的那股自視高貴的淩人之氣,不僅針對“鄉下人”羅秀竹,而且把她也捎帶著掃了一下,聽聽那語氣:“還不如人家少數民族來得個靈”,似乎少數民族應該是又呆又笨的,韓新月隻是個偶然的特殊,羅秀竹不如韓新月,是奇恥大辱!表麵看來,是讚揚了韓新月這一個“人”,實際上卻把她所屬的民族貶低了。這層意思,新月是決不會毫無察覺的,長期散居在漢族地區的穆斯林對此格外敏感。這也正是穆斯林當中為數不多的學者、作家、演員並不特別在自己的名字旁邊注明“迴族”字樣的原因,他們不願意讓人家說:“噢,少數民族啊?這就不容易了!”或者說:“大概因為是少數民族,才……”他們要憑自己的真才實學,平等地和任何民族的人比個高下,而不願意被別人先看成“弱者”而“讓”一下或是“照顧”一下。韓新月也正是這樣以自身的當然條件考取了北京大學西語係,連第二誌願都沒有,杜絕了任何“照顧”的可能性!
現在,任何大道理都不能表達新月的情感,她要說的隻能是她心中非說不可的話:“羅秀竹,你可要爭氣啊!如果別人一說你不行,你就迴家不幹了,那恰恰證明你真的不行!你難道就這樣無囊無氣嗎?迴去有臉見江東父老嗎?”
“我哪裏想真的迴家?”羅秀竹剛剛擦幹的眼淚又冒了出來,“我離開家的時候,爸爸送我上船,千叮嚀萬囑咐:‘竹妹子,莫想家,把書念好!我家祖孫八代,才出了你一個大學生!’我不能迴去,好歹要拿到畢業文憑!可是,還有五年呢,好難熬啊!”
“怎麽能說是‘熬’?上大學是我們爭得的權利,來之不易,要珍惜!你們家鄉的人一定很羨慕你,好多像你一樣大的‘妹子’都沒有你幸運,你要想著她們,好像她們都站在你背後,眼睜睜地看著你,你是替她們大家來上學的,沒有理由學不好!”新月對羅秀竹說。其實,她也是在對自己說,她心裏想的是陳淑彥和過去的許多穆斯林同學。
“這道理我不是不懂得,可就是……唉!”羅秀竹懊喪地拍著自己的腦殼,兩根短撅撅的小辮子支棱著,好像也在跟著她慪氣,“人家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可我這‘九頭鳥’硬是學不會英國話!”
羅秀竹的自嘲自諷,並沒有使新月覺得好笑,相反,倒感到悲哀,“任何地區、任何民族的人都不會是天生的劣種,更不應該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們迴族,大概在某些人的眼裏就夠可憐的了,好像我們人數少,智力也比別人低似的。哼,有本事就比一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