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樓練成中丹田後,開始修煉下丹田。
下丹田是藏精之所,“精”指的是精元,像唐樓先前擊殺的兩頭妖獸,將精元藏在血肉骨骼當中,但是人類的修道之士不同,專門開辟下丹田藏精。
普通的凡夫俗子,通過從食物中吸收精元,補益壯大自身,可是修道之士不同,將精元藏在下丹田內。
玉露仙髓功的藏精之法,要配合專門丹藥修煉,唐樓先前煉製的百芝丹派上用場。
下丹田的開辟,比中丹田更加有驚無險,三天後,唐樓開始服用丹藥,填充下丹田的同時,開始擴張丹田容量。
百芝丹一顆顆服用下去,化作最精粹的精元,填補進入唐樓的下丹田內。
這個時候,唐樓就發現品級高的丹藥好處,一品丹藥壓根沒有雜質,入口即化,無需派出雜質的過程。
隨著品級降低,丹藥中雜質越多,唐樓服食一段時間丹藥,就要休息片刻,將丹藥中的雜質排除。
在下丹田藏精元,除了危急時刻,可以煉精化氣,增強戰勝的拜我外,更大作用便是,提升體質,增強五感。
傳說中有些體修功法,專門修煉下丹田,便是通過吞吃天才地寶,儲存海量精元,無限製提升體質,達到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金剛不壞之體。
但是目前,唐樓的目標很簡單,下丹田和中丹田配合無間,提升他的綜合實力。
某天,唐樓正在修煉飛沙走石,將人頭大的岩石在空中搬來搬去,如果外人擅闖入內,輕則頭破血流,重則全身骨碎而死。
“不錯不錯,你修煉的是土行法術!”一個聲音從唐樓背後響起。
唐樓認得這個聲音,是嶽文的師父孑然。
孑然老道士最近氣色好多了,每日都要排出許多妖毒,盡管血中殘毒未清,卻已經能走下病榻,開始外出散步。
“老前輩有何指教?”唐樓問道。
孑然身穿寬大道袍,雙手攏在胸前的袖子裏,“你的玉露仙髓功,是嶽文傳授,論輩分,你該叫我一聲師祖才對。”
唐樓愣了愣,果斷下拜,“拜見師祖!”
孑然也不推辭,歡快大笑,“不錯不錯,嶽文雖然和你有交易,但將致虛觀秘傳傾囊相授,若不給你個名分,以後難堵悠悠眾口。”
“授業之恩,我永世不忘!”唐樓慎重說道。
“我身為師祖,也該給你些指點。”孑然想了想,“你修煉功法方麵,嶽文教的不錯,倒是法術方麵,我頗有心得。”
“還請師祖指點!”唐樓恭敬說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隻教你法術的原理,不會傳授給你任何一門法術,那樣會束縛你的天賦。”
孑然一指地上的岩石,“你修煉土行法術,可知道這門法術有何優點?”
“便於就地取材,擅長防禦!”唐樓迴答。
孑然點點頭,朝著地麵一指,唐樓雙腳落空,落入平空出現的洞口,待要跳出洞外,隻見兩邊牆壁合攏,將他徹底埋在地下。
轟,土浪飛濺到空中,唐樓跳出地麵,正要詢問孑然,卻見到四周懸浮無數尖銳的石筍,從四麵八方對著他,隨時能將他射成馬蜂窩。
“如何?”
孑然散掉石筍,散成地上的碎石。
“祖師厲害,我佩服!”
唐樓心服口服,剛才孑然一套法術組合,打得唐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看到沒有,所謂法術,以一人之力溝通天地,人的法力有限,但天地無限,想要發揮更大的威力,就要懂得借勢,天時地利皆為‘勢’。”
孑然指向地麵,“平原地區,你要懂得挖掘陷阱,營造節奏,讓敵人主動踏入你的陷阱。
如果在山中,土行法術的破壞力更強,隻需挪開巴掌大的石子,就能讓一整座山峰崩塌。
而在沙漠丘陵地區,你能揮手招出無邊無際的流沙,便是一千大軍都能淹沒。”
唐樓恍然大悟,“師祖,我明白了。”
孑然笑著問他,“你明白什麽了?”
“道家清淨無為,師法天地自然,法術的作用,不應該是對自然的破壞和毀滅,更應該是溝通和共存。”
唐樓這一刻,心中升起感悟,他仿佛能聽到周圍土地的唿吸和心跳,地麵每塊岩石的形狀,牆壁的每條裂紋,以及腳下土壤何處疏鬆、何處致密。
他充滿信心,如果有敵人踏入這片土地,將會輕而易舉死在飛沙走石之下。
天人合一,師法自然,才是修道之士的初心和本意。
經過孑然的指點,唐樓開始領悟到,修道的核心奧秘,需要真正達到和自然的融合。
唐樓心服口服,孑然教授弟子的本領,要超過嶽文無數倍。
“多謝師祖指點!”
孑然點點頭,“你天賦驚人,有件東西交給你正合適?”
說完,孑然遞給唐樓一塊透明寶石,“這件寶物,如果你能參透,將來在土行法術上的造詣,必然無可限量。”
唐樓收下寶石,感到內部恐怖的力量,心中震撼,將寶石收入體內。
拜別孑然後,唐樓迴到房間修煉。
這次的修煉非常隱秘,唐樓不能讓任何人見到。
拳頭大的方鼎,放在唐樓麵前地麵。
唐樓此刻練成法力,開始嚐試煉化這件法寶。
第一絲法力輸入方鼎內,這件法寶抖動兩下,竟頭次產生感應。
唐樓欣喜若狂,自從他轉世以來,無數次溝通方鼎,都沒有得到迴應,現在終於得到迴應。
但是,方鼎抖動兩下後,再度陷入沉寂。
唐樓不死心,輸入第二絲法力,結果如同石沉大海。
接連輸入法力後,方鼎卻始終沒有感應,和先前一般。
唐樓最終放棄了,看來時機未到,法力也不是打開方鼎的鑰匙。
“難道真要修士境界,才能打開方鼎?”唐樓如是想道。
當晚,唐樓嚐試再三,始終對方鼎無可奈何,最終隻得大小注意,將方鼎收迴。
方鼎雖是寶物,但遵守“神物自晦”的道理,看上去就是普通的鑄鐵方鼎,用來盛著香灰等物,外表灰撲撲的,丟到路邊也沒人撿拾。
可唐樓始終慎重無比,專門準備其他幾個類似的鐵鼎,將方鼎混合在其中。
下丹田是藏精之所,“精”指的是精元,像唐樓先前擊殺的兩頭妖獸,將精元藏在血肉骨骼當中,但是人類的修道之士不同,專門開辟下丹田藏精。
普通的凡夫俗子,通過從食物中吸收精元,補益壯大自身,可是修道之士不同,將精元藏在下丹田內。
玉露仙髓功的藏精之法,要配合專門丹藥修煉,唐樓先前煉製的百芝丹派上用場。
下丹田的開辟,比中丹田更加有驚無險,三天後,唐樓開始服用丹藥,填充下丹田的同時,開始擴張丹田容量。
百芝丹一顆顆服用下去,化作最精粹的精元,填補進入唐樓的下丹田內。
這個時候,唐樓就發現品級高的丹藥好處,一品丹藥壓根沒有雜質,入口即化,無需派出雜質的過程。
隨著品級降低,丹藥中雜質越多,唐樓服食一段時間丹藥,就要休息片刻,將丹藥中的雜質排除。
在下丹田藏精元,除了危急時刻,可以煉精化氣,增強戰勝的拜我外,更大作用便是,提升體質,增強五感。
傳說中有些體修功法,專門修煉下丹田,便是通過吞吃天才地寶,儲存海量精元,無限製提升體質,達到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金剛不壞之體。
但是目前,唐樓的目標很簡單,下丹田和中丹田配合無間,提升他的綜合實力。
某天,唐樓正在修煉飛沙走石,將人頭大的岩石在空中搬來搬去,如果外人擅闖入內,輕則頭破血流,重則全身骨碎而死。
“不錯不錯,你修煉的是土行法術!”一個聲音從唐樓背後響起。
唐樓認得這個聲音,是嶽文的師父孑然。
孑然老道士最近氣色好多了,每日都要排出許多妖毒,盡管血中殘毒未清,卻已經能走下病榻,開始外出散步。
“老前輩有何指教?”唐樓問道。
孑然身穿寬大道袍,雙手攏在胸前的袖子裏,“你的玉露仙髓功,是嶽文傳授,論輩分,你該叫我一聲師祖才對。”
唐樓愣了愣,果斷下拜,“拜見師祖!”
孑然也不推辭,歡快大笑,“不錯不錯,嶽文雖然和你有交易,但將致虛觀秘傳傾囊相授,若不給你個名分,以後難堵悠悠眾口。”
“授業之恩,我永世不忘!”唐樓慎重說道。
“我身為師祖,也該給你些指點。”孑然想了想,“你修煉功法方麵,嶽文教的不錯,倒是法術方麵,我頗有心得。”
“還請師祖指點!”唐樓恭敬說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隻教你法術的原理,不會傳授給你任何一門法術,那樣會束縛你的天賦。”
孑然一指地上的岩石,“你修煉土行法術,可知道這門法術有何優點?”
“便於就地取材,擅長防禦!”唐樓迴答。
孑然點點頭,朝著地麵一指,唐樓雙腳落空,落入平空出現的洞口,待要跳出洞外,隻見兩邊牆壁合攏,將他徹底埋在地下。
轟,土浪飛濺到空中,唐樓跳出地麵,正要詢問孑然,卻見到四周懸浮無數尖銳的石筍,從四麵八方對著他,隨時能將他射成馬蜂窩。
“如何?”
孑然散掉石筍,散成地上的碎石。
“祖師厲害,我佩服!”
唐樓心服口服,剛才孑然一套法術組合,打得唐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看到沒有,所謂法術,以一人之力溝通天地,人的法力有限,但天地無限,想要發揮更大的威力,就要懂得借勢,天時地利皆為‘勢’。”
孑然指向地麵,“平原地區,你要懂得挖掘陷阱,營造節奏,讓敵人主動踏入你的陷阱。
如果在山中,土行法術的破壞力更強,隻需挪開巴掌大的石子,就能讓一整座山峰崩塌。
而在沙漠丘陵地區,你能揮手招出無邊無際的流沙,便是一千大軍都能淹沒。”
唐樓恍然大悟,“師祖,我明白了。”
孑然笑著問他,“你明白什麽了?”
“道家清淨無為,師法天地自然,法術的作用,不應該是對自然的破壞和毀滅,更應該是溝通和共存。”
唐樓這一刻,心中升起感悟,他仿佛能聽到周圍土地的唿吸和心跳,地麵每塊岩石的形狀,牆壁的每條裂紋,以及腳下土壤何處疏鬆、何處致密。
他充滿信心,如果有敵人踏入這片土地,將會輕而易舉死在飛沙走石之下。
天人合一,師法自然,才是修道之士的初心和本意。
經過孑然的指點,唐樓開始領悟到,修道的核心奧秘,需要真正達到和自然的融合。
唐樓心服口服,孑然教授弟子的本領,要超過嶽文無數倍。
“多謝師祖指點!”
孑然點點頭,“你天賦驚人,有件東西交給你正合適?”
說完,孑然遞給唐樓一塊透明寶石,“這件寶物,如果你能參透,將來在土行法術上的造詣,必然無可限量。”
唐樓收下寶石,感到內部恐怖的力量,心中震撼,將寶石收入體內。
拜別孑然後,唐樓迴到房間修煉。
這次的修煉非常隱秘,唐樓不能讓任何人見到。
拳頭大的方鼎,放在唐樓麵前地麵。
唐樓此刻練成法力,開始嚐試煉化這件法寶。
第一絲法力輸入方鼎內,這件法寶抖動兩下,竟頭次產生感應。
唐樓欣喜若狂,自從他轉世以來,無數次溝通方鼎,都沒有得到迴應,現在終於得到迴應。
但是,方鼎抖動兩下後,再度陷入沉寂。
唐樓不死心,輸入第二絲法力,結果如同石沉大海。
接連輸入法力後,方鼎卻始終沒有感應,和先前一般。
唐樓最終放棄了,看來時機未到,法力也不是打開方鼎的鑰匙。
“難道真要修士境界,才能打開方鼎?”唐樓如是想道。
當晚,唐樓嚐試再三,始終對方鼎無可奈何,最終隻得大小注意,將方鼎收迴。
方鼎雖是寶物,但遵守“神物自晦”的道理,看上去就是普通的鑄鐵方鼎,用來盛著香灰等物,外表灰撲撲的,丟到路邊也沒人撿拾。
可唐樓始終慎重無比,專門準備其他幾個類似的鐵鼎,將方鼎混合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