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活下去,帶著我活下去,就不得不多接戲,從跑龍套重新開始,四處求人,抱著還在繈褓中的我,腆著她那張已經失去靈動但仍帶姿色的臉,將原來還有點交情的人都求了個遍。那些人,曾經把她捧上天,如今願意給她開扇門,聽她說幾句已是格外開恩。」
「轉機是一部叫《人間》的戲,大製作,大班底,從建國初期一直講到改革開放後,年代跨度長,出場人物多,光主要角色就有六、七人。我媽經老白推薦,在劇中扮演其中一位主人公的母親。而你的大伯母陳嘉文,則在這部戲中飾演另一位主人公的母親。」
「知道我媽一路打拚的不易,特別是還帶著個小孩子,老白和你大伯母對我們母子都十分關照。」
「劇組裏的有些勢利眼們看見跌落神壇的奉嫻帶著個拖油瓶,有時會借拍戲的由頭難為她,這個時候,我媽多半抿嘴一笑,全當聽見了卻沒往心裏去,隻有老白和你大伯母跳出來一定要人家把話說明白,絕不吃這啞巴虧。」
「我媽拍大夜的戲徹夜不迴,老白和你的大伯母就輪流就帶著我睡,就連我生病,也是他們輪番照看。一部戲拍完,我媽將我領到你大伯母和老白跟前,讓他我朝他們磕了兩個響頭,說:『叫幹媽』,『叫師傅』。
「從此,我便多了一個疼我的幹媽和一個疼我的師傅。「
第23章
「《人間》一經播出, 便獲得了極大反響,劇中的演員們也都水漲船高, 有了被觀眾所熟知和接受的固定人設——我媽和幹媽都成了母親專業戶,上門找她二人飾演母親角色的劇本源源不斷。」
穆旻天一口氣講到這裏,停住了,蕭鳴等了等, 發現他沒有繼續講下去的打算。
「沒了?」
這樣一個嚐遍人家冷暖, 看盡世態炎涼的故事,竟被他三下兩下就講完了。
「沒了。」
「那後來呢,你媽媽後來怎麽樣了?好像最近幾年也沒再拍戲了吧。」
「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穆旻天輕描淡寫的這些章節中, 蕭鳴能夠讀出, 卻也讀不出他們母子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
穆旻天的童年, 實在不能算做幸福。
或許這也是他不願意多說的原因吧。
「苦了你了。」
「什麽?」
「你小時候。」
「我都記不太清了。剛剛和你說的這些,基本都是我媽或者幹媽告訴我的。」
會嗎?能背下幾十部大部頭的話劇台詞, 記憶力驚人的他,會都記不清了嗎?
蕭鳴不語,穆旻天接著說:「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這些事我從未對第二個人講起過。」
「我明白, 我不會和別人說的。」蕭鳴想了想又問:「不過裴歡可以說嗎?」
「你想說就說吧。」
穆旻天寵溺地笑了笑。
桌上的剩菜已經沒了熱氣。窗外,汽車和行人依舊來來往往,不做停留。
蕭鳴兀自發著感慨,手機響了。
電話是闞焰打來的,上來就急吼吼地問她在哪, 說團裏剛通知所有設備今天要整理完,明天一早裝車。
「知道了,你先在那看著設備,別讓其他部門的人亂動,我馬上迴來。」
蕭鳴叮囑。
穆旻天結完帳迴來,看出她的著急:「怎麽了?」
「讓趕緊迴去整理設備,明早裝車。」
蕭鳴越走越快。
穆旻天跨著大長腿跟著,以他的經驗之談寬慰道:「不用那麽著急,舞美隊向來磨蹭。」
「我不是怕時間不夠。音頻設備不多,肯定弄得完。我是怕他們亂動東西。」
「不會,不是他們部門的東西,他們才懶得碰。放心吧。」
任穆旻天如何篤定,蕭鳴還是一陣陣不安。
她的第六感向來靈,第一次跟隨大部隊下基層,音響這塊可千萬別出什麽問題才好。
趕迴團裏,蕭鳴直奔舞美隊的設備庫房,穆旻天對著她越跑越小的背影無奈地嘆了口氣——
交個工作狂女友,連個goodbye kiss都是奢望。
大部隊出發當天,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這次慰問演出的演職人員一共60人,原本的59人因為賀東陽的執意加入湊了整。華臨峰看在賀行之的麵子上,同意了賀東陽自願當苦力的請求。
負責後勤保障的辦公室副主任朱鴻飛專門建了個慰問演出工作群,行程安排提前一天已經從群裏發給了全體隊員:頭尾共三天,第一天早上九點出發,坐七個小時大巴車到某港口,當晚在港口修整;第二天一早乘船,約四個小時海路登島,下午裝台彩排,晚上演出;第三天返程。
朱鴻飛還在群裏簡要介紹了一下島上的情況,並向大家提前做好說明:島上的物資都是靠渡輪擺渡,咱們一下去那麽多人,不好占用寶貴資源,考慮到方便麵要用水,為了節約島上的淡水,團裏到時候會給大家統一配發麵包、火腿腸和牛奶。
看到這個消息的演員們莫不心中一拎——又是一場硬仗。
團裏自己的大轎車,滿載53人,另外又安排了一輛考斯特,一早等在文工團的主路邊。
朱鴻飛正站在車旁點人頭,他的安排是演員全部坐大轎車,工作人員和技術坐考斯特。
這麽安排的理由是五個專業隊,人數都差不多,把哪個隊甩到考斯特上,估計坐大轎車的都有意見。
</br>
「轉機是一部叫《人間》的戲,大製作,大班底,從建國初期一直講到改革開放後,年代跨度長,出場人物多,光主要角色就有六、七人。我媽經老白推薦,在劇中扮演其中一位主人公的母親。而你的大伯母陳嘉文,則在這部戲中飾演另一位主人公的母親。」
「知道我媽一路打拚的不易,特別是還帶著個小孩子,老白和你大伯母對我們母子都十分關照。」
「劇組裏的有些勢利眼們看見跌落神壇的奉嫻帶著個拖油瓶,有時會借拍戲的由頭難為她,這個時候,我媽多半抿嘴一笑,全當聽見了卻沒往心裏去,隻有老白和你大伯母跳出來一定要人家把話說明白,絕不吃這啞巴虧。」
「我媽拍大夜的戲徹夜不迴,老白和你的大伯母就輪流就帶著我睡,就連我生病,也是他們輪番照看。一部戲拍完,我媽將我領到你大伯母和老白跟前,讓他我朝他們磕了兩個響頭,說:『叫幹媽』,『叫師傅』。
「從此,我便多了一個疼我的幹媽和一個疼我的師傅。「
第23章
「《人間》一經播出, 便獲得了極大反響,劇中的演員們也都水漲船高, 有了被觀眾所熟知和接受的固定人設——我媽和幹媽都成了母親專業戶,上門找她二人飾演母親角色的劇本源源不斷。」
穆旻天一口氣講到這裏,停住了,蕭鳴等了等, 發現他沒有繼續講下去的打算。
「沒了?」
這樣一個嚐遍人家冷暖, 看盡世態炎涼的故事,竟被他三下兩下就講完了。
「沒了。」
「那後來呢,你媽媽後來怎麽樣了?好像最近幾年也沒再拍戲了吧。」
「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穆旻天輕描淡寫的這些章節中, 蕭鳴能夠讀出, 卻也讀不出他們母子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
穆旻天的童年, 實在不能算做幸福。
或許這也是他不願意多說的原因吧。
「苦了你了。」
「什麽?」
「你小時候。」
「我都記不太清了。剛剛和你說的這些,基本都是我媽或者幹媽告訴我的。」
會嗎?能背下幾十部大部頭的話劇台詞, 記憶力驚人的他,會都記不清了嗎?
蕭鳴不語,穆旻天接著說:「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這些事我從未對第二個人講起過。」
「我明白, 我不會和別人說的。」蕭鳴想了想又問:「不過裴歡可以說嗎?」
「你想說就說吧。」
穆旻天寵溺地笑了笑。
桌上的剩菜已經沒了熱氣。窗外,汽車和行人依舊來來往往,不做停留。
蕭鳴兀自發著感慨,手機響了。
電話是闞焰打來的,上來就急吼吼地問她在哪, 說團裏剛通知所有設備今天要整理完,明天一早裝車。
「知道了,你先在那看著設備,別讓其他部門的人亂動,我馬上迴來。」
蕭鳴叮囑。
穆旻天結完帳迴來,看出她的著急:「怎麽了?」
「讓趕緊迴去整理設備,明早裝車。」
蕭鳴越走越快。
穆旻天跨著大長腿跟著,以他的經驗之談寬慰道:「不用那麽著急,舞美隊向來磨蹭。」
「我不是怕時間不夠。音頻設備不多,肯定弄得完。我是怕他們亂動東西。」
「不會,不是他們部門的東西,他們才懶得碰。放心吧。」
任穆旻天如何篤定,蕭鳴還是一陣陣不安。
她的第六感向來靈,第一次跟隨大部隊下基層,音響這塊可千萬別出什麽問題才好。
趕迴團裏,蕭鳴直奔舞美隊的設備庫房,穆旻天對著她越跑越小的背影無奈地嘆了口氣——
交個工作狂女友,連個goodbye kiss都是奢望。
大部隊出發當天,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這次慰問演出的演職人員一共60人,原本的59人因為賀東陽的執意加入湊了整。華臨峰看在賀行之的麵子上,同意了賀東陽自願當苦力的請求。
負責後勤保障的辦公室副主任朱鴻飛專門建了個慰問演出工作群,行程安排提前一天已經從群裏發給了全體隊員:頭尾共三天,第一天早上九點出發,坐七個小時大巴車到某港口,當晚在港口修整;第二天一早乘船,約四個小時海路登島,下午裝台彩排,晚上演出;第三天返程。
朱鴻飛還在群裏簡要介紹了一下島上的情況,並向大家提前做好說明:島上的物資都是靠渡輪擺渡,咱們一下去那麽多人,不好占用寶貴資源,考慮到方便麵要用水,為了節約島上的淡水,團裏到時候會給大家統一配發麵包、火腿腸和牛奶。
看到這個消息的演員們莫不心中一拎——又是一場硬仗。
團裏自己的大轎車,滿載53人,另外又安排了一輛考斯特,一早等在文工團的主路邊。
朱鴻飛正站在車旁點人頭,他的安排是演員全部坐大轎車,工作人員和技術坐考斯特。
這麽安排的理由是五個專業隊,人數都差不多,把哪個隊甩到考斯特上,估計坐大轎車的都有意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