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鳴看著台上的穆旻天吃吃笑了,說:「您也這麽覺得啊!」
安瀾的大眼睛一瞪,誇張而又篤定地說:「當然了!」
蕭鳴這才反應過來安瀾是在逗自己,立馬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漸漸收迴了笑容和視線,不再說話了。
「這就不好意思了?別啊,文工團迷穆旻天的小姑娘多了去,我們都希望話劇隊能近水樓台,摘星攬月,別自家辛辛苦苦種的大白菜給別人家養的豬給拱走了。」
蕭鳴「噗嗤」笑了,安瀾接著說:「是真的!可惜話劇隊裏的小姑娘太少,隻有幾個我們這樣的半老徐娘,還都是有主的,隻能眼睜睜看著什麽舞蹈隊啊,歌隊啊,那些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們無事獻殷勤。」
安瀾說到這裏看了眼蕭鳴,見她低頭不做聲,繼續說道:「不過現在我們有你啦!」
作為工會組織委員,大齡男女隊員的脫單問題一直是箍在安瀾頭上的緊箍咒,工會主席徐娘娘時不時都會對她念一念。
難得話劇隊新來了一個要長相有長相,有才華有才華的,還不趕緊內部消化掉。
「安瀾姐,您就別開我玩笑啦,我剛來,主要還是學習為主,盡快熟悉業務。其他的,暫時沒有考慮。」
蕭鳴說話時,眼睛對著台上那高不可攀的人,與其在說服安瀾,更像是在說服自己。
「嗯,不急,慢慢來,這人啊,總要在相處中逐漸互相了解,是吧!」 安瀾似是洞察一切的笑。
「是啊,安瀾姐,說實話我特別羨慕你們,您和嚴軒他們,認識有十幾年了吧!」
「是幾十年!」 安瀾脫口而出時自己也是一震,原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已然在這幾十年的打鬧中無聲無息地溜走。
「啊?那你們幾歲就進文工團了?」
「我和嚴軒都是十二歲,孫佩京是十三歲。現在想想,那時我們都還是小孩子!現在這是大了,以前同吃同住的時候,天天鬧騰的,這文工團沒被他們拆了,真是萬幸!」
話劇隊裏,其實按著人員經歷的結構,明晰地分為大學畢業分配入團的科班派和打小入團在團裏學習成長起來的團代學員派,盡管這兩個派係相處融洽,但因為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鮮明的烙印是刻在一言一行中的。
科班派以穆旻天為首,都接受過正規高等院校的係統規範教育,彼此之間以業務為主要聯繫,沒有過深的交集,而團代學員多半十幾歲入團,可以說打小一起長大,共同經歷了青春期最為難忘的一段歲月,自然感情篤厚,嬉笑打罵起來,經常沒有底線。
「是啊,每次聽你們說起學員隊裏的事,總覺特別有意思。」蕭鳴頷首,歲月裏那些紅綠油亮的畫麵,極具現場感,一幀幀跳躍過她眼前,如同她曾親身經歷一般,遐想無限。
「你來的晚,不知道,其實以前我們團代學員和你們這樣大學畢業分配來文工團的,因為沒什麽共同語言,都不怎麽說話,有時候還會因對專業的認識不同,在業務上產生一些分歧。」
安瀾悠悠說著,眼神不自覺地投向台上,那裏,穆旻天正和林海澄摳小品處理上的一個細節。情節設定是林海澄在站台上,正焦急等待許久未見的愛人前來探親。穆旻天想讓林海澄收著演,他的觀點是小品表演中這樣充沛的感情戲不能太過,過猶不及。林海澄一開始並不贊同,抱著胳膊站那看穆旻天示範了一遍,自己又演了一遍,點了點頭算是認可。
安瀾接著對蕭鳴說:「直到十年前老穆大學畢業分配來了話劇隊,這種情形才慢慢有了改觀。起初大家都排斥他,覺得他總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直到後來在一次次排練中,他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細節,深深觸動到了話劇隊的每一個人,不完全是因為他的專業紮實,那種感覺怎麽說呢,可以算是對他人格魅力的集體認可。」
「記得有一次我們下去慰問演出,已經快到國境線了,因為沒有地方住,演出完了需要當晚趕迴縣城。結果迴來的路上下暴雨,我們坐的大轎子車趴窩了。當時大傢夥都累了一天了,外麵又下著大雨,誰都不願動。隻有穆旻天什麽話也沒說,默默地衝進雨裏開始推車,大家一看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很快一車的人基本都下去了,在他的帶領下大傢夥喊著號子,沒兩下就把車推出了泥坑。」
「後來,老穆就逐漸成為了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如同在甚少共同語言的團體中架起一座溝通的橋,話劇隊之所以比其他專業隊都要團結,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很大程度上要算是他的功勞。」
安瀾所陳述的事實,一方麵是她作為工會委員藉機向蕭鳴推銷話劇隊的優良種苗,另一方麵,是她作為一個老資格的話劇隊隊員這十年來真實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麽三年前穆旻天感情受挫時,話劇隊會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甚至不惜受全團處分的原因。
蕭鳴看著台上正在給其他演員認真講戲的穆旻天,不覺沉默了。她開始明白為何趙兆遇事總是要徵求穆旻天的意見,明白為什麽賀東陽對他這個師傅如此的死心塌地,明白為什麽團裏那麽多專業隊,隻有話劇隊每次來迴都是齊整整的一群人。
台上的排練還在繼續,蕭鳴先走了。
她錄下了兩個節目的視頻,想迴去盡快把聲音趕出來,配合大家合排。好在聲音調度不複雜,配樂她也已經有了想法。
</br>
安瀾的大眼睛一瞪,誇張而又篤定地說:「當然了!」
蕭鳴這才反應過來安瀾是在逗自己,立馬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漸漸收迴了笑容和視線,不再說話了。
「這就不好意思了?別啊,文工團迷穆旻天的小姑娘多了去,我們都希望話劇隊能近水樓台,摘星攬月,別自家辛辛苦苦種的大白菜給別人家養的豬給拱走了。」
蕭鳴「噗嗤」笑了,安瀾接著說:「是真的!可惜話劇隊裏的小姑娘太少,隻有幾個我們這樣的半老徐娘,還都是有主的,隻能眼睜睜看著什麽舞蹈隊啊,歌隊啊,那些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們無事獻殷勤。」
安瀾說到這裏看了眼蕭鳴,見她低頭不做聲,繼續說道:「不過現在我們有你啦!」
作為工會組織委員,大齡男女隊員的脫單問題一直是箍在安瀾頭上的緊箍咒,工會主席徐娘娘時不時都會對她念一念。
難得話劇隊新來了一個要長相有長相,有才華有才華的,還不趕緊內部消化掉。
「安瀾姐,您就別開我玩笑啦,我剛來,主要還是學習為主,盡快熟悉業務。其他的,暫時沒有考慮。」
蕭鳴說話時,眼睛對著台上那高不可攀的人,與其在說服安瀾,更像是在說服自己。
「嗯,不急,慢慢來,這人啊,總要在相處中逐漸互相了解,是吧!」 安瀾似是洞察一切的笑。
「是啊,安瀾姐,說實話我特別羨慕你們,您和嚴軒他們,認識有十幾年了吧!」
「是幾十年!」 安瀾脫口而出時自己也是一震,原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已然在這幾十年的打鬧中無聲無息地溜走。
「啊?那你們幾歲就進文工團了?」
「我和嚴軒都是十二歲,孫佩京是十三歲。現在想想,那時我們都還是小孩子!現在這是大了,以前同吃同住的時候,天天鬧騰的,這文工團沒被他們拆了,真是萬幸!」
話劇隊裏,其實按著人員經歷的結構,明晰地分為大學畢業分配入團的科班派和打小入團在團裏學習成長起來的團代學員派,盡管這兩個派係相處融洽,但因為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鮮明的烙印是刻在一言一行中的。
科班派以穆旻天為首,都接受過正規高等院校的係統規範教育,彼此之間以業務為主要聯繫,沒有過深的交集,而團代學員多半十幾歲入團,可以說打小一起長大,共同經歷了青春期最為難忘的一段歲月,自然感情篤厚,嬉笑打罵起來,經常沒有底線。
「是啊,每次聽你們說起學員隊裏的事,總覺特別有意思。」蕭鳴頷首,歲月裏那些紅綠油亮的畫麵,極具現場感,一幀幀跳躍過她眼前,如同她曾親身經歷一般,遐想無限。
「你來的晚,不知道,其實以前我們團代學員和你們這樣大學畢業分配來文工團的,因為沒什麽共同語言,都不怎麽說話,有時候還會因對專業的認識不同,在業務上產生一些分歧。」
安瀾悠悠說著,眼神不自覺地投向台上,那裏,穆旻天正和林海澄摳小品處理上的一個細節。情節設定是林海澄在站台上,正焦急等待許久未見的愛人前來探親。穆旻天想讓林海澄收著演,他的觀點是小品表演中這樣充沛的感情戲不能太過,過猶不及。林海澄一開始並不贊同,抱著胳膊站那看穆旻天示範了一遍,自己又演了一遍,點了點頭算是認可。
安瀾接著對蕭鳴說:「直到十年前老穆大學畢業分配來了話劇隊,這種情形才慢慢有了改觀。起初大家都排斥他,覺得他總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直到後來在一次次排練中,他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細節,深深觸動到了話劇隊的每一個人,不完全是因為他的專業紮實,那種感覺怎麽說呢,可以算是對他人格魅力的集體認可。」
「記得有一次我們下去慰問演出,已經快到國境線了,因為沒有地方住,演出完了需要當晚趕迴縣城。結果迴來的路上下暴雨,我們坐的大轎子車趴窩了。當時大傢夥都累了一天了,外麵又下著大雨,誰都不願動。隻有穆旻天什麽話也沒說,默默地衝進雨裏開始推車,大家一看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很快一車的人基本都下去了,在他的帶領下大傢夥喊著號子,沒兩下就把車推出了泥坑。」
「後來,老穆就逐漸成為了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如同在甚少共同語言的團體中架起一座溝通的橋,話劇隊之所以比其他專業隊都要團結,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很大程度上要算是他的功勞。」
安瀾所陳述的事實,一方麵是她作為工會委員藉機向蕭鳴推銷話劇隊的優良種苗,另一方麵,是她作為一個老資格的話劇隊隊員這十年來真實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麽三年前穆旻天感情受挫時,話劇隊會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甚至不惜受全團處分的原因。
蕭鳴看著台上正在給其他演員認真講戲的穆旻天,不覺沉默了。她開始明白為何趙兆遇事總是要徵求穆旻天的意見,明白為什麽賀東陽對他這個師傅如此的死心塌地,明白為什麽團裏那麽多專業隊,隻有話劇隊每次來迴都是齊整整的一群人。
台上的排練還在繼續,蕭鳴先走了。
她錄下了兩個節目的視頻,想迴去盡快把聲音趕出來,配合大家合排。好在聲音調度不複雜,配樂她也已經有了想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