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不可自滿
而對於楚荊歌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自從進入到長生堂之後,很多的事情根本不用他來過問,而且,他現在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抓緊時間開辟氣海,修行到真正的氣海境界。之前所說的氣海境界,屬於修為到了,但是氣海尚未開辟出來,這樣的氣海境界,自欺欺人而已。
真正的氣海境界,真氣圓轉自如,生生不息,一旦催動,如同浪潮洶湧,除非是到了最終的臨界值,否則根本無法消耗完全,這種才是所謂的氣海境界。現在很多的修行者,因為第一次開辟氣海的時候遭到挫折,無法成功在身體的竅穴之中開辟出真正的氣海,故而沒有再度開辟,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案,也是很多大宗門之中所鄙夷的方案。
其實修行本身是沒有這麽多的鄙夷,之所以出現被別人鄙夷的現象,也隻是相對而言。
大宗門有資源,有能力讓自己的弟子去消耗,直到最後成為真正的氣海境界。但是那些無門無派的散修,並沒有這麽多的資源儲備,如果強行開辟氣海,相當於用了更加多的資源來浪費在前期一個並不算是最重要的境界上麵,這對於未來的修行並不是最有利的做法,當然會遭到舍棄。相比較之下,散修明麵上是弱了宗門弟子一層。
但是真的如此嗎?
散修在江湖上的地位,除了名望上麵不如宗門出身的弟子之外,其他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有能力,也有作為,隻不過是修行上麵弱了別人,但是手段,不可能說什麽弱了。
就像是楚荊歌一樣,他在沒有進入鶴鳴山之前,就已經能做到殺天涼山弟子如探囊取物,別人真的敢說楚荊歌在玄關一竅的境界,就是弱者?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隻不過,有氣海,還是比沒有氣海更好一點,這也是現實情況。
參加過進入到長生堂之後,精神便來到了真正的長生堂之中,和宗天樞等數位鶴鳴山的祖師爺一番促膝長談之後,已經定下來自己修行的基調。
心髒這個位置必須要拿下,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這個地方,不得出現任何的缺失,因為太重要了。如果換做是以前,楚荊歌可能沒有這個覺悟,在熔爐的力量逐漸將整個心髒的作用覆蓋甚至是徹底取代,擴大化之後,這種焦慮感出現的也越發頻繁,在這一次詛咒的力量滲透在自己的身體之中,熔爐鎮壓住了這種力量的時候,楚荊歌就已經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始終無法徹底下決定。
畢竟,如果真的開辟氣海在自己的心髒之中,相當於熔爐隻算是一個寶物,而不是取代心髒的地位。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這之前,熔爐從他進入中原以來,就一直處於十分強勢的位置上,而且還一次次的大戰之中,都為楚荊歌提供強大的支撐作用。但是外物畢竟是外物。
宗天樞的話很簡單:如果你自己一個人都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需要依靠別人的話來當做是你的座右銘,其實是最不好的做法。修行是個人的事情,不是別人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你的師尊,也不可能在人生最重要的關頭強行為你下決定,這樣他你就不是他的弟子,而是他的奴仆。你現在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修行是個人的事情,這句話說明了重點所在。
楚荊歌出在迷茫的時期,需要別人的幫忙。
但是幫忙,適可而止。
有一些忙,幫了就是在害了楚荊歌。這是在鶴鳴山之中,明令禁止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個觀點,其實和初代祖師也有一定的關係。
宗天樞之前的一位祖師爺也為楚荊歌講了一個其實不算美好的故事。
初代祖師曾經有十三名弟子,但是成名的隻有十二名,最後一位,也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曾經最受寵愛,不管是師兄弟之間,還是初代祖師,對於這個年紀最小,天賦驚人的弟子,都極為嗬護。
可惜的是,到了最後,他還是沒有達到先天境界。
很多事情不用說的太明白,那位祖師爺也僅僅是簡單的提了這個故事,楚荊歌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初代祖師的第十三位弟子,曾經天分出眾,明明是有資格問鼎先天境界的巔峰,但是為什麽沒有達到先天境界,不是因為天賦不行,而是因為缺乏一定的自主。
而在後天境界,最後一關上,妄境是沒有人為他做決定的,到了最後,他仍舊是困在妄境,無法掙脫。
宗天樞他們的說法,楚荊歌已經明白了。
其實氣海開辟的位置,別人真的能為楚荊歌做決定嗎?當然是可以的,身為楚荊歌的師長,祖師爺們,他們如果真的強行讓楚荊歌在丹田的位置開辟氣海,楚荊歌不能說一定同意,但也絕對不會幹脆利落的答應。鶴鳴山講究修行的方法,不會這麽做,在接引弟子入門之後,很多事情,就需要弟子來做決定了。
吃山山空,吃水水枯,隻有靠自己,才是真的有成就。
在經過這樣的一番交流之後,楚荊歌才真正的明白過來,自己出道以來取得的這麽多的成績,其實不算是真正的自己的成績,雖然每一份戰績上,都是有自己的名字,但是,熔爐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別人認為,寶物是實力的一部分。寶物真的是永久存在的嗎?它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身邊,或許有一天,失去了熔爐,楚荊歌的戰力缺乏太多,他到時候相當於是瘸腿的巨人,可能在某一次與人交手的時候,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但是這種事情,總有一天會被人知道。
這就是危機。
危機感,從來到大乾時代之後,就一直在楚荊歌的腦海之中紮根生長。
不管是那位一劍斷了大乾半條龍脈的陸地劍仙,還是那些曾經聲名鵲起,最終隕落在盛世之中的強人,這都是楚荊歌所需要警惕的對象。
不能因為一時的成績而驕傲自滿,這就是楚荊歌在長生堂真正學到的東西。
而對於楚荊歌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自從進入到長生堂之後,很多的事情根本不用他來過問,而且,他現在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抓緊時間開辟氣海,修行到真正的氣海境界。之前所說的氣海境界,屬於修為到了,但是氣海尚未開辟出來,這樣的氣海境界,自欺欺人而已。
真正的氣海境界,真氣圓轉自如,生生不息,一旦催動,如同浪潮洶湧,除非是到了最終的臨界值,否則根本無法消耗完全,這種才是所謂的氣海境界。現在很多的修行者,因為第一次開辟氣海的時候遭到挫折,無法成功在身體的竅穴之中開辟出真正的氣海,故而沒有再度開辟,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案,也是很多大宗門之中所鄙夷的方案。
其實修行本身是沒有這麽多的鄙夷,之所以出現被別人鄙夷的現象,也隻是相對而言。
大宗門有資源,有能力讓自己的弟子去消耗,直到最後成為真正的氣海境界。但是那些無門無派的散修,並沒有這麽多的資源儲備,如果強行開辟氣海,相當於用了更加多的資源來浪費在前期一個並不算是最重要的境界上麵,這對於未來的修行並不是最有利的做法,當然會遭到舍棄。相比較之下,散修明麵上是弱了宗門弟子一層。
但是真的如此嗎?
散修在江湖上的地位,除了名望上麵不如宗門出身的弟子之外,其他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有能力,也有作為,隻不過是修行上麵弱了別人,但是手段,不可能說什麽弱了。
就像是楚荊歌一樣,他在沒有進入鶴鳴山之前,就已經能做到殺天涼山弟子如探囊取物,別人真的敢說楚荊歌在玄關一竅的境界,就是弱者?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隻不過,有氣海,還是比沒有氣海更好一點,這也是現實情況。
參加過進入到長生堂之後,精神便來到了真正的長生堂之中,和宗天樞等數位鶴鳴山的祖師爺一番促膝長談之後,已經定下來自己修行的基調。
心髒這個位置必須要拿下,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這個地方,不得出現任何的缺失,因為太重要了。如果換做是以前,楚荊歌可能沒有這個覺悟,在熔爐的力量逐漸將整個心髒的作用覆蓋甚至是徹底取代,擴大化之後,這種焦慮感出現的也越發頻繁,在這一次詛咒的力量滲透在自己的身體之中,熔爐鎮壓住了這種力量的時候,楚荊歌就已經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始終無法徹底下決定。
畢竟,如果真的開辟氣海在自己的心髒之中,相當於熔爐隻算是一個寶物,而不是取代心髒的地位。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這之前,熔爐從他進入中原以來,就一直處於十分強勢的位置上,而且還一次次的大戰之中,都為楚荊歌提供強大的支撐作用。但是外物畢竟是外物。
宗天樞的話很簡單:如果你自己一個人都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需要依靠別人的話來當做是你的座右銘,其實是最不好的做法。修行是個人的事情,不是別人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你的師尊,也不可能在人生最重要的關頭強行為你下決定,這樣他你就不是他的弟子,而是他的奴仆。你現在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修行是個人的事情,這句話說明了重點所在。
楚荊歌出在迷茫的時期,需要別人的幫忙。
但是幫忙,適可而止。
有一些忙,幫了就是在害了楚荊歌。這是在鶴鳴山之中,明令禁止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個觀點,其實和初代祖師也有一定的關係。
宗天樞之前的一位祖師爺也為楚荊歌講了一個其實不算美好的故事。
初代祖師曾經有十三名弟子,但是成名的隻有十二名,最後一位,也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曾經最受寵愛,不管是師兄弟之間,還是初代祖師,對於這個年紀最小,天賦驚人的弟子,都極為嗬護。
可惜的是,到了最後,他還是沒有達到先天境界。
很多事情不用說的太明白,那位祖師爺也僅僅是簡單的提了這個故事,楚荊歌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初代祖師的第十三位弟子,曾經天分出眾,明明是有資格問鼎先天境界的巔峰,但是為什麽沒有達到先天境界,不是因為天賦不行,而是因為缺乏一定的自主。
而在後天境界,最後一關上,妄境是沒有人為他做決定的,到了最後,他仍舊是困在妄境,無法掙脫。
宗天樞他們的說法,楚荊歌已經明白了。
其實氣海開辟的位置,別人真的能為楚荊歌做決定嗎?當然是可以的,身為楚荊歌的師長,祖師爺們,他們如果真的強行讓楚荊歌在丹田的位置開辟氣海,楚荊歌不能說一定同意,但也絕對不會幹脆利落的答應。鶴鳴山講究修行的方法,不會這麽做,在接引弟子入門之後,很多事情,就需要弟子來做決定了。
吃山山空,吃水水枯,隻有靠自己,才是真的有成就。
在經過這樣的一番交流之後,楚荊歌才真正的明白過來,自己出道以來取得的這麽多的成績,其實不算是真正的自己的成績,雖然每一份戰績上,都是有自己的名字,但是,熔爐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別人認為,寶物是實力的一部分。寶物真的是永久存在的嗎?它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身邊,或許有一天,失去了熔爐,楚荊歌的戰力缺乏太多,他到時候相當於是瘸腿的巨人,可能在某一次與人交手的時候,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但是這種事情,總有一天會被人知道。
這就是危機。
危機感,從來到大乾時代之後,就一直在楚荊歌的腦海之中紮根生長。
不管是那位一劍斷了大乾半條龍脈的陸地劍仙,還是那些曾經聲名鵲起,最終隕落在盛世之中的強人,這都是楚荊歌所需要警惕的對象。
不能因為一時的成績而驕傲自滿,這就是楚荊歌在長生堂真正學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