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算了,他是你的人,你肯定是護著他的。我不管啊,反正跌打酒什麽的,你得給我一瓶迴去搓一搓,怕是都淤青了。”張正書瞪了彭元量一眼,就欺負他現在不能開口反駁。果不其然,彭元量又被氣得眉頭直挑。
“甚麽是跌打酒?”趙煦倒是奇怪,他還真的沒聽過這種東西。
其實在漢朝,治療跌打損傷已經很有經驗了。甚至還知道用酒來處理傷口,雖然流傳不廣,但卻一直有流傳的。至於為什麽流傳不廣,大抵上和酒精度數不夠有關,在張正書鼓搞出高度數的蒸餾酒之後,這個法子才被廣泛地接受。比如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張仲景等,都有涉獵治療骨傷、逐淤的藥方。而自漢朝到宋朝,治療跌打損傷的法子不外乎熱敷、針灸、蠟療、夾板固定、內服藥劑壯筋骨等等,至於外用的跌打酒,還真的沒有。
“跌打酒就是用活血化瘀的藥材浸泡而成的酒,外敷用的……好吧,看你們的眼神就知道了,沒有這迴事。”張正書失望了,雖然宋朝的醫學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地,但後世一些常備藥卻還是沒有雛形的。因為宋朝這時候堅信病症不同,病人情況不同,能當麵看的就當麵看。
走街販藥的郎中,則會賣些中成藥。比如什麽腸胃藥啊、醒酒丸之類的。而在城西的趙太丞家醫鋪,因為是退下來的翰林醫官,所以醫鋪門前很多人慕名前來看病。這裏是很多郎中的“進貨”地點,有“太醫出丸醫腸胃藥”、“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說白了就是類似藿香正氣丸和醒酒丸的中成藥。至於為啥會有醒酒丸,大抵上是因為開封經濟發達,百姓多喜歡喝酒,酒鬼也多的緣故吧。
但很可惜,並沒有專門針對跌打損傷的中成藥,哪怕是跌打酒也還沒出現。
“待會讓翰林醫官給你看看。”
趙煦淡淡地說道,“還有什麽要求,你一並提出來罷!”
聽著趙煦這話,張正書一下子就警覺了起來:“官家,你要是不舒服,可以躺下說的。”
見張正書眼睛盯著福寧殿中的那張太師椅,趙煦也笑了:“好,我躺下。彭元量,扶我到太師椅上,我躺著和他說……”
張正書的臉有點垮了,這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趙煦也是知道張正書的懶散性子,能坐絕不站,能躺絕不坐,鬆鬆垮垮的,倒像個沒骨頭似的。原先,趙煦接受的宮廷教育告訴他,作為皇帝一定要守禮。所謂的“守禮”,就包括了儀態方麵的要求。但是在張正書麵前,趙煦就沒有這個顧慮了,怎麽舒服怎麽來。再說了,他現在還是一個病號!
“你現在還有什麽要求?”
趙煦戲虐地看著張正書,似乎想看看他能站到什麽時候。
沒有罰過站的人不清楚,站著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久了,腳一樣會疼,腰會酸。趙煦是知道這事的,畢竟他召見群臣的時候,很多臣子也有體力不支的時候。要知道這些大臣已經“練了”很久了,據趙煦所知,張正書是沒站過這麽久,所以他很想看一出好戲。
好吧,預料到趙煦會報複的張正書也沒怨言了。
“要求先放一放,我現在想知道,‘天險之城’那邊,真的不會有人掣肘我吧?”
張正書最關心的是這個,他現在可算是把寶押了一半在那“天險之城”上麵了,容不得有半點意外。
“說實話,我並不能擔保。”趙煦歎了口氣,“朝局之事,波譎雲詭,非你能想象得到的。”
這句話是實話,所以張正書也沒有反駁,隻是嘟噥了一句:“我就知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法子的。”趙煦正色道,“就是不知你願不願意?”
張正書直覺,這裏麵有一個大坑等著他跳。
“不願意。”
張正書很無賴地說道,“反正得利最大的是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趙煦躺在太師椅上,差點都沒被氣得跳了起來:“你這小子,有你這麽說話的嗎?”
“我怕你把我賣了,我還要說謝官家賞賜。”張正書撇了撇嘴,趙家人還真的能做出這種事來。能做皇帝的,都是心黑手辣的主,現在張正書還有用,趙煦自然是護著點;要是哪一天張正書沒多少用了,就該卸磨殺驢了。最不濟,也要把他踢開,自己來玩。畢竟合夥賺的錢,哪裏夠吃獨食來得多?
“你就不先聽聽是甚麽?”趙煦有點鬱悶了,這家夥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啊。
“我猜猜看,難道你想給我一官半職?我謝謝您咧,您還是別害我了,你就算給我做宰相,我也是不會到任的……”
趙煦看張正書如此自大的模樣,倒是氣樂了:“你倒是想,這宰相是個人都能做的?!”
張正書卻接著說道:“你也知道啊,那也該知道,有些人就不適合做官。比如我,你叫我做官,那絕對是把我推入火坑裏。我倒黴倒是沒關係,但是你瞧瞧我那些產業,銀行不說了,還沒開始衝擊錢荒呢;還有那‘天險之城’,沒有我的調度統籌,你認為能在五年內建好這座城池?”
“嗬,這世上就沒有不能替代的人。”趙煦自信地說道。
張正書也不說話了,一副你愛咋咋地的模樣。
趙煦頓了一下,然後才說道:“你可知,你的兩季稻已經成了?”
“我知道啊,必然的事。”張正書早就得到消息了,雖然兩季稻的產量差強人意,也還是一畝地三石糧。但是,兩季稻比一季稻就是翻了一倍!這什麽概念?就等於用原來一樣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人!最關鍵的是,宋朝的糧食危機得到解決。沒錯,宋朝也是有糧食危機的,而且很大。
想想也是,這會宋朝的人口已經在一億左右了,要不是精耕細作,要不是糧食產量有所提高,宋朝早就餓殍滿地,起義遍地了。即便如此,宋朝各地還是烽火不斷,平均半年就要來這麽一次,弄得趙煦不勝其煩。
但現在,最大的危機被張正書解決了,趙煦怎能不動動心思?
“朝廷必須要推廣兩季稻。”趙煦用毋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朕打算賜你一官半職,是寄祿官,不用點卯就職赴任的。”
“甚麽是跌打酒?”趙煦倒是奇怪,他還真的沒聽過這種東西。
其實在漢朝,治療跌打損傷已經很有經驗了。甚至還知道用酒來處理傷口,雖然流傳不廣,但卻一直有流傳的。至於為什麽流傳不廣,大抵上和酒精度數不夠有關,在張正書鼓搞出高度數的蒸餾酒之後,這個法子才被廣泛地接受。比如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張仲景等,都有涉獵治療骨傷、逐淤的藥方。而自漢朝到宋朝,治療跌打損傷的法子不外乎熱敷、針灸、蠟療、夾板固定、內服藥劑壯筋骨等等,至於外用的跌打酒,還真的沒有。
“跌打酒就是用活血化瘀的藥材浸泡而成的酒,外敷用的……好吧,看你們的眼神就知道了,沒有這迴事。”張正書失望了,雖然宋朝的醫學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地,但後世一些常備藥卻還是沒有雛形的。因為宋朝這時候堅信病症不同,病人情況不同,能當麵看的就當麵看。
走街販藥的郎中,則會賣些中成藥。比如什麽腸胃藥啊、醒酒丸之類的。而在城西的趙太丞家醫鋪,因為是退下來的翰林醫官,所以醫鋪門前很多人慕名前來看病。這裏是很多郎中的“進貨”地點,有“太醫出丸醫腸胃藥”、“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說白了就是類似藿香正氣丸和醒酒丸的中成藥。至於為啥會有醒酒丸,大抵上是因為開封經濟發達,百姓多喜歡喝酒,酒鬼也多的緣故吧。
但很可惜,並沒有專門針對跌打損傷的中成藥,哪怕是跌打酒也還沒出現。
“待會讓翰林醫官給你看看。”
趙煦淡淡地說道,“還有什麽要求,你一並提出來罷!”
聽著趙煦這話,張正書一下子就警覺了起來:“官家,你要是不舒服,可以躺下說的。”
見張正書眼睛盯著福寧殿中的那張太師椅,趙煦也笑了:“好,我躺下。彭元量,扶我到太師椅上,我躺著和他說……”
張正書的臉有點垮了,這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趙煦也是知道張正書的懶散性子,能坐絕不站,能躺絕不坐,鬆鬆垮垮的,倒像個沒骨頭似的。原先,趙煦接受的宮廷教育告訴他,作為皇帝一定要守禮。所謂的“守禮”,就包括了儀態方麵的要求。但是在張正書麵前,趙煦就沒有這個顧慮了,怎麽舒服怎麽來。再說了,他現在還是一個病號!
“你現在還有什麽要求?”
趙煦戲虐地看著張正書,似乎想看看他能站到什麽時候。
沒有罰過站的人不清楚,站著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久了,腳一樣會疼,腰會酸。趙煦是知道這事的,畢竟他召見群臣的時候,很多臣子也有體力不支的時候。要知道這些大臣已經“練了”很久了,據趙煦所知,張正書是沒站過這麽久,所以他很想看一出好戲。
好吧,預料到趙煦會報複的張正書也沒怨言了。
“要求先放一放,我現在想知道,‘天險之城’那邊,真的不會有人掣肘我吧?”
張正書最關心的是這個,他現在可算是把寶押了一半在那“天險之城”上麵了,容不得有半點意外。
“說實話,我並不能擔保。”趙煦歎了口氣,“朝局之事,波譎雲詭,非你能想象得到的。”
這句話是實話,所以張正書也沒有反駁,隻是嘟噥了一句:“我就知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法子的。”趙煦正色道,“就是不知你願不願意?”
張正書直覺,這裏麵有一個大坑等著他跳。
“不願意。”
張正書很無賴地說道,“反正得利最大的是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趙煦躺在太師椅上,差點都沒被氣得跳了起來:“你這小子,有你這麽說話的嗎?”
“我怕你把我賣了,我還要說謝官家賞賜。”張正書撇了撇嘴,趙家人還真的能做出這種事來。能做皇帝的,都是心黑手辣的主,現在張正書還有用,趙煦自然是護著點;要是哪一天張正書沒多少用了,就該卸磨殺驢了。最不濟,也要把他踢開,自己來玩。畢竟合夥賺的錢,哪裏夠吃獨食來得多?
“你就不先聽聽是甚麽?”趙煦有點鬱悶了,這家夥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啊。
“我猜猜看,難道你想給我一官半職?我謝謝您咧,您還是別害我了,你就算給我做宰相,我也是不會到任的……”
趙煦看張正書如此自大的模樣,倒是氣樂了:“你倒是想,這宰相是個人都能做的?!”
張正書卻接著說道:“你也知道啊,那也該知道,有些人就不適合做官。比如我,你叫我做官,那絕對是把我推入火坑裏。我倒黴倒是沒關係,但是你瞧瞧我那些產業,銀行不說了,還沒開始衝擊錢荒呢;還有那‘天險之城’,沒有我的調度統籌,你認為能在五年內建好這座城池?”
“嗬,這世上就沒有不能替代的人。”趙煦自信地說道。
張正書也不說話了,一副你愛咋咋地的模樣。
趙煦頓了一下,然後才說道:“你可知,你的兩季稻已經成了?”
“我知道啊,必然的事。”張正書早就得到消息了,雖然兩季稻的產量差強人意,也還是一畝地三石糧。但是,兩季稻比一季稻就是翻了一倍!這什麽概念?就等於用原來一樣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人!最關鍵的是,宋朝的糧食危機得到解決。沒錯,宋朝也是有糧食危機的,而且很大。
想想也是,這會宋朝的人口已經在一億左右了,要不是精耕細作,要不是糧食產量有所提高,宋朝早就餓殍滿地,起義遍地了。即便如此,宋朝各地還是烽火不斷,平均半年就要來這麽一次,弄得趙煦不勝其煩。
但現在,最大的危機被張正書解決了,趙煦怎能不動動心思?
“朝廷必須要推廣兩季稻。”趙煦用毋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朕打算賜你一官半職,是寄祿官,不用點卯就職赴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