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張正書在心中說了一句,耶律洪基不久於人世,這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遼國會不會接受西夏的投降,也是兩說。不過,以遼國自大的心態,張正書認為很有可能耶律洪基會賭一把。


    畢竟宋遼已經好幾十年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了,雙方都很克製。


    這就給了耶律洪基很大的信心,因為耶律洪基不傻,雖然他不怎麽喜歡打仗,隻喜歡玩樂,喜歡圍獵。可這並不妨礙耶律洪基的眼光,他知道,一旦宋朝得到了河套之地,那將會是實力上的劇變。


    遼國和宋朝之間,差了什麽?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一塊低成本的養馬地罷了。當西夏和遼國聯手遏止住宋朝的馬源,就足以導致宋朝如今的模樣——缺戰馬。沒錯,其實宋朝不缺馬,民間有很多馬匹。但是這些馬匹,並不能作為戰馬,隻能算做是駑馬。不堪大用不說,就連做駑馬拉車,都有點勉強了。


    可一旦宋朝得了河套之地,那就是輪到遼國不好受了。


    讓敵人難受,就是得利。相反,如果任由著敵人得好處,那自己的下場肯定不會好到哪裏去。不管怎麽說,遼國都應該和西夏達成協議的。明麵上西夏是向遼國投降了,但遼國可能隻會提供少量糧食援助而已。


    這些,都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因為遼國不可能出兵的,一旦遼國出兵,就會激化宋遼之間的矛盾,得不償失。但是,遼國會進駐河套,斷了宋朝的念想。最後,三國會找到一個平衡點,然後準備坐下來繼續扯皮了。


    很無恥吧?


    你想得到的,就是不讓你如願;我想得到的,我就能不擇手段去得到。你看我不順眼?有本事你打過來啊!


    大體上遼國就是這麽一個心態,賭宋朝不會和它發生戰事的,可能摩擦會有點,但也不至於弄成一次大戰。沒錯,這就是賭徒心態了,玩的就是心跳。


    當張正書說出自己的判斷後,周銘也很認同:“那些契丹人,都不是甚麽好人!”


    張正書樂了:“朝廷裏哪有好人呐?好人在朝廷裏,早就死了!”


    “嗬,那倒是!”周銘樂得迴了這麽一句。


    “遼國那邊暫且不說,女真人有消息麽?”


    張正書最為擔心的就是女真人了,沒人比張正書知道女真人的潛力。說實話,草原上的部族,幾十年間興衰都很正常。為什麽呢?說是女真人部落,或者說契丹人部落,哪怕是遼國,它仍然是一個多部落的王朝。草原部落就這麽個尿性,誰強大誰能獲得利益,他們就跟誰走。


    這也是為什麽女真人區區幾十年間就崛起的緣故了,完完全全是靠劫掠人口嗎?


    並不是,而是把很多小部落都綁上了自己的戰車。等女真人覺得自己的人口能夠和遼國掰一掰手腕了,它自然就會忍耐不住了。就好像狼群裏頭狼地位一樣,是會被年輕的狼挑戰的。這是自然更替,也可以說是必然的選擇。除非草原上的王朝,都學會像漢人一樣,把部落製度先消除了。不然的話,這樣的劇情幾千年,上萬年都會這麽上演的。


    這樣的挑戰,是你死我活的。張正書樂於培養一個還算強大的女真人,但他更樂意在適當的時候,把情報捅給遼國。


    為什麽?自然是要遼國頭疼去啊,這就是遼國的死穴,為什麽張正書不能利用呢?


    至於大宋能不能抵擋得住未來的金兵?


    張正書也不敢誇下海口,但有了“天險之城”的大宋,再怎麽輸,也不至於說皇帝都被擄了去吧?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很多時候都是無可奈何的。明知道這樣下去兩敗俱傷,但由於某種原因,還是不得不進行下去。就好似宋夏遼一樣,這還加上一個女真呢,外麵還有交趾啊、迴鶻啊在“密切關注”著,這樣的國際局勢,可比三國那會複雜多了。


    “女真那邊須渡海才能傳迴消息,是慢了些。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獲的。最起碼女真在前一段時間,又挖了遼國不少人馬過去。”周銘也很佩服現在的女真,為了崛起幾乎是不擇手段了。


    “完顏盈歌這麽能幹的嗎?”張正書倒是有點驚訝了,合該女真人崛起啊,看看這幾代女真酉長,從完顏綏可到完顏石魯,再到完顏烏古乃、完顏劾裏缽、完顏烏雅束,更別說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完顏阿骨打了。這麽天才赫赫的幾代人下來,女真人合該從小部落變成一個大部落!


    但是呢,女真人的酉長製度並不是父死子繼的,而是類似於禪讓製,大多情況下是兄終弟及。好比完顏劾裏缽現如今已經死了,元祐七年就死了,但他的“都勃極烈”,也就是女真的酉長位置並不是傳給完顏烏雅束的,而是傳給了他的弟弟,完顏頗剌淑。但好景不長,兩年後的元祐九年,也就是紹聖元年的時候,完顏頗剌淑也死了,又傳給他的弟弟完顏盈歌。


    所以,現在女真的當家人是完顏盈歌,和張正書以前的認知並不一樣。


    女真人崇尚武力,以武力論英雄。


    所以“都勃極烈”這個位置,往往是傳給智勇雙全的人的。


    比如當初完顏烏古乃就沒有把位子傳給相對柔弱的長子完顏劾者,而是傳給了強悍的完顏劾裏缽。女真人並不認為這樣有什麽不妥,他們崇尚武力,哥哥完顏劾者和弟弟完顏劾裏缽兩家相處得還不錯,後來完顏劾者的兒子完顏撒改和孫子完顏宗翰一直是完顏劾裏缽家的重要支柱,長期擔任“論勃極烈”(相當於國相)一職。


    所以張正書很驚訝,一個曆史上聲名不顯的完顏盈歌,居然會有這樣的手段,實在出乎意料。


    不過,周銘冷笑一聲道:“還不是完顏烏雅束和完顏阿骨打這兩兄弟才幹過人?據‘黑客’的消息,女真人趁亂掠劫遼國人口的主意,就是他們兩人聯手提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依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依雨並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