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難得老臉一紅,因為在陰謀詭計上麵,他確實沒多少天賦。
當然了,這也是張正書不了解宋朝。宋朝的文官再不擇手段都好,他們都謹守著最後一條底線,就是不會付諸武力,因為一旦事情敗露,那就是殺頭大罪了。宋朝很少殺過文官,那也是有底線的。一旦這個文官造反,你說皇帝要不要殺他?
而動用武力刺殺政敵,這本身就是等同謀逆,是破壞默契規矩的事,別說皇帝容不得,就是文官群體也容不下這種人。試想看看,本來隻是“君子之爭”,卻變成了“生死之爭”,這如何能行?
就好像孔子一樣,他誅殺了少正卯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到了漢朝,皇帝覺得孔子殺少正卯殺得真是好,“正合朕意”,於是就讓博士們將這一條寫進了《王製》之中,成了問罪治罪的法律條文:“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真是一個“殺”字,源遠流長。“偽”與“非”的解釋權,當然在執政者手裏,就算是你不“偽”不“非”,他定你個“偽”或“非”或者又“偽”又“非”,也一樣地說殺就殺。
這樣一來,政治就崩壞了。
政見不合,就能提刀殺人,這是宋朝皇帝最不想見到,也是最忌諱的。
即便是“道統之爭”,也不能開這個先例!更別說,有官員派人來刺殺一個商賈了,這更是要置趙宋的臉麵於不顧!
這也是係統嘲笑張正書的原因,他的想象力真的太豐富了。
“嗯,確定了,來人是王慶。”
係統說了這麽一句,又隱匿起來了。
張正書倒是奇怪,王慶不在家好好睡覺,半夜三更的翻牆進他家幹嘛?
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王慶就到了書房門前。
“張小官人!”
王慶也沒隱藏自己的姓名,“開門,咱家是王慶!”
張正書遲疑了一下,沒有開門:“你怎麽來的?”
“翻牆進來的……別說這個了,事情緊急!”王慶都有點想去撞門了,要不是怕動靜太大,他肯定會這麽做的。
張正書疑惑地打開了房門,事實上他也不是沒有防備的。最起碼,他手中扣著一把冶煉作坊裏製作出來的燧發手槍。雖然沒啥準頭可言,射程也很短。但是張正書也練過好些日子了,短距離內一槍命中是絕對沒問題的。拿來防身,綽綽有餘了。
王慶在門外,看著張正書一臉防備地開了門,他也來不及多想,一個閃身進了書房。
看著王慶穿著夜行衣,十足一個汪洋大盜的模樣,張正書也忍不住好笑:“王公事真的是武藝高強啊,飛簷走壁進來的?”
“嗯,你家的牆院不算高!”王慶的實話,有點打擊人。
確實,“京華報社”的牆院不算高,一丈多而已。但是,這也接近三米了啊,這個王慶說進來就進來,他是超人嗎,有這等彈跳力?!正當張正書百思不得其解的實話,王慶露出了腰間的飛爪鉤,張正書就明白了。特麽的,還是借助了工具才行啊!
“看來前一世那些武俠劇真的不靠譜,根本沒有什麽飛簷走壁的輕功……”張正書心中想著,但他卻忘了,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人。比如彭元量,或許他並不像武俠劇裏那樣真的能飛簷走壁,卻可以根據地形,來一次絕妙的跑酷——借助彈跳力“飛”上屋頂。
當然了,張正書沒有親眼見到,他也是不相信的。
畢竟跑酷還是在物理學範圍之內,要是違反了物理學,張正書就隻能說對方是超人了。
“王公事這麽晚前來,是出了什麽事?”見王慶完全沒有敵意,張正書也暗自鬆開了握住燧發手槍的手,迴到了書房的太師椅上,其實燧發手槍還是在他的掌控之中。隻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拿起來射擊。
“咱家先喝口茶……”說著,王慶就拿起茶杯,咕嚕嚕地喝了一大口,滿足地放下後才說道:“你惹上事了!”
“嗯?你是說那稅務所的官吏,要找我麻煩的事?”
張正書倒是猜到了一兩分,確實以王慶的敏感,不可能看不出這裏麵的貓膩。
“你知道了?”王慶也有點驚訝,不過一想到張正書手中也有一支暗探,他也就明白了。“不錯,你確定應該知道了。咱家此次來,除了報信以外,還有一個喜訊要說給你聽的。”
“喜訊?這時候還有喜訊?”
張正書起身,披了一件鶴氅,有點意外地說道。八月的汴梁城,夜晚也是有點涼意的了。要知道,這時候的八月,可是農曆的八月。再加上是小冰河時期,秋天來得更早一些,張正書也怕得了傷風患了感冒。
“官家親自做了一塊匾額,準備送給你。”王慶低聲地說道,“上麵官家親筆寫著‘建設銀行’,還蓋著印璽……”
“嗯?!”
張正書被嚇了一跳,然後才緩緩地說道:“這還真的是……一個喜訊啊?”才怪,張正書都快哭了,趙煦啊趙煦,你命不久矣就不用來坑我了吧?你親筆題字,要是趙佶登基為帝,他會怎麽看呢?
“稅務所稽查賬本,這倒是尋常手段,但是幕後之人,你一定想不到。”王慶低聲說道。
張正書一愣:“難不成還是蔡京?”
“蔡京?不,他沒有這個膽量了。”王慶苦笑著說道,“是郭知章。”
張正書聽了這個名字,猛地抬起頭來,皺眉說道:“郭知章?!”
“對,中書舍人郭知章。”王慶也是有點苦澀,這個可以說是位微權重的中書舍人,怎麽也要和張正書為敵了?
係統很快給出中書舍人郭知章正史上的記載,張正書驀地發現,這一切居然還是他造成的。為何?因為郭知章在正史上的這會,應該早就被貶官了。正史上,郭知章是接待遼使蕭德崇的主官,和遼國談判完了之後,順利地出賣了大宋的利益,還沒迴京,就被政敵的攻擊,罪名是曾主“導河東流議”。
當然了,這也是張正書不了解宋朝。宋朝的文官再不擇手段都好,他們都謹守著最後一條底線,就是不會付諸武力,因為一旦事情敗露,那就是殺頭大罪了。宋朝很少殺過文官,那也是有底線的。一旦這個文官造反,你說皇帝要不要殺他?
而動用武力刺殺政敵,這本身就是等同謀逆,是破壞默契規矩的事,別說皇帝容不得,就是文官群體也容不下這種人。試想看看,本來隻是“君子之爭”,卻變成了“生死之爭”,這如何能行?
就好像孔子一樣,他誅殺了少正卯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到了漢朝,皇帝覺得孔子殺少正卯殺得真是好,“正合朕意”,於是就讓博士們將這一條寫進了《王製》之中,成了問罪治罪的法律條文:“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真是一個“殺”字,源遠流長。“偽”與“非”的解釋權,當然在執政者手裏,就算是你不“偽”不“非”,他定你個“偽”或“非”或者又“偽”又“非”,也一樣地說殺就殺。
這樣一來,政治就崩壞了。
政見不合,就能提刀殺人,這是宋朝皇帝最不想見到,也是最忌諱的。
即便是“道統之爭”,也不能開這個先例!更別說,有官員派人來刺殺一個商賈了,這更是要置趙宋的臉麵於不顧!
這也是係統嘲笑張正書的原因,他的想象力真的太豐富了。
“嗯,確定了,來人是王慶。”
係統說了這麽一句,又隱匿起來了。
張正書倒是奇怪,王慶不在家好好睡覺,半夜三更的翻牆進他家幹嘛?
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王慶就到了書房門前。
“張小官人!”
王慶也沒隱藏自己的姓名,“開門,咱家是王慶!”
張正書遲疑了一下,沒有開門:“你怎麽來的?”
“翻牆進來的……別說這個了,事情緊急!”王慶都有點想去撞門了,要不是怕動靜太大,他肯定會這麽做的。
張正書疑惑地打開了房門,事實上他也不是沒有防備的。最起碼,他手中扣著一把冶煉作坊裏製作出來的燧發手槍。雖然沒啥準頭可言,射程也很短。但是張正書也練過好些日子了,短距離內一槍命中是絕對沒問題的。拿來防身,綽綽有餘了。
王慶在門外,看著張正書一臉防備地開了門,他也來不及多想,一個閃身進了書房。
看著王慶穿著夜行衣,十足一個汪洋大盜的模樣,張正書也忍不住好笑:“王公事真的是武藝高強啊,飛簷走壁進來的?”
“嗯,你家的牆院不算高!”王慶的實話,有點打擊人。
確實,“京華報社”的牆院不算高,一丈多而已。但是,這也接近三米了啊,這個王慶說進來就進來,他是超人嗎,有這等彈跳力?!正當張正書百思不得其解的實話,王慶露出了腰間的飛爪鉤,張正書就明白了。特麽的,還是借助了工具才行啊!
“看來前一世那些武俠劇真的不靠譜,根本沒有什麽飛簷走壁的輕功……”張正書心中想著,但他卻忘了,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人。比如彭元量,或許他並不像武俠劇裏那樣真的能飛簷走壁,卻可以根據地形,來一次絕妙的跑酷——借助彈跳力“飛”上屋頂。
當然了,張正書沒有親眼見到,他也是不相信的。
畢竟跑酷還是在物理學範圍之內,要是違反了物理學,張正書就隻能說對方是超人了。
“王公事這麽晚前來,是出了什麽事?”見王慶完全沒有敵意,張正書也暗自鬆開了握住燧發手槍的手,迴到了書房的太師椅上,其實燧發手槍還是在他的掌控之中。隻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拿起來射擊。
“咱家先喝口茶……”說著,王慶就拿起茶杯,咕嚕嚕地喝了一大口,滿足地放下後才說道:“你惹上事了!”
“嗯?你是說那稅務所的官吏,要找我麻煩的事?”
張正書倒是猜到了一兩分,確實以王慶的敏感,不可能看不出這裏麵的貓膩。
“你知道了?”王慶也有點驚訝,不過一想到張正書手中也有一支暗探,他也就明白了。“不錯,你確定應該知道了。咱家此次來,除了報信以外,還有一個喜訊要說給你聽的。”
“喜訊?這時候還有喜訊?”
張正書起身,披了一件鶴氅,有點意外地說道。八月的汴梁城,夜晚也是有點涼意的了。要知道,這時候的八月,可是農曆的八月。再加上是小冰河時期,秋天來得更早一些,張正書也怕得了傷風患了感冒。
“官家親自做了一塊匾額,準備送給你。”王慶低聲地說道,“上麵官家親筆寫著‘建設銀行’,還蓋著印璽……”
“嗯?!”
張正書被嚇了一跳,然後才緩緩地說道:“這還真的是……一個喜訊啊?”才怪,張正書都快哭了,趙煦啊趙煦,你命不久矣就不用來坑我了吧?你親筆題字,要是趙佶登基為帝,他會怎麽看呢?
“稅務所稽查賬本,這倒是尋常手段,但是幕後之人,你一定想不到。”王慶低聲說道。
張正書一愣:“難不成還是蔡京?”
“蔡京?不,他沒有這個膽量了。”王慶苦笑著說道,“是郭知章。”
張正書聽了這個名字,猛地抬起頭來,皺眉說道:“郭知章?!”
“對,中書舍人郭知章。”王慶也是有點苦澀,這個可以說是位微權重的中書舍人,怎麽也要和張正書為敵了?
係統很快給出中書舍人郭知章正史上的記載,張正書驀地發現,這一切居然還是他造成的。為何?因為郭知章在正史上的這會,應該早就被貶官了。正史上,郭知章是接待遼使蕭德崇的主官,和遼國談判完了之後,順利地出賣了大宋的利益,還沒迴京,就被政敵的攻擊,罪名是曾主“導河東流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