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汴梁城周遭有幾個堅城,女真人能這麽猖獗?
張正書是不相信的,兵力不過幾萬的女真人,就敢視中原無人?
真的忘記了當初漢唐是怎麽吊打異族了嗎?
不過,這也不能怪漢人,畢竟被綿羊領著一群狼,狼也會變成了哈士奇。自我閹割的宋朝,沒了武力威脅,就好像小兒持金過市一樣,置身在群狼環伺的環境裏,還能撐這麽久,已經算奇跡了。張正書突然想起,漢唐時之所以武力鼎盛,不外乎當兵打仗有前途,還有錢途。要是立了戰功,升職加薪不說,甚至還能封侯拜相。在這樣的利益誘惑下,哪個有心氣的男兒不想帶著吳鉤去收取關山五十州?
宋朝呢?
嗬嗬了,有功的將士連賞錢都要被層層克扣,這樣的軍隊有士氣才怪,能有戰鬥力才怪。
誘之以利,才能讓士卒爆發出最大的士氣。士氣在冷兵器打仗時的作用太大了,一旦士氣衰弱,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宋朝要怎麽誘之以利?張正書想來想去,隻能靠資本了。
唯有資本興起之後,宋朝轉變了思想,才會對周圍露出獠牙。隻是這個過程太長太長了,短則十數年,多則二三十年。張正書都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時候,要知道處於萌芽期的資本主義,是很容易就被踩死的。隻要有一點點強權,資本主義就沒有了任何發展空間。比如明初、蟎清之時,哪裏還有什麽資本的身影!
曾瑾菡也知道張正書的計劃裏銀行的重要性,但她還是露出了笑意:“郎君,你這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嗎?”
張正書一愣:“這話怎麽說?”
“公公他是錢民,他兒子則是大錢民,這還不算青出於藍勝於藍嗎?”曾瑾菡掩嘴偷笑道。
張正書也笑了,自信地說道:“我爹,他比不上我!”
這話可不是張正書無的放矢,而是有強烈的信心。一旦銀行開展了全國業務,即便張根富放再多的高利貸,也比不上張正書的銀行。
曾瑾菡眨了眨眼睛:“這話我記下來了,下次跟公公說一說……”
張正書也不怕,說道:“這是事實,但我怕他接受不了。”
“嘻嘻……”
曾瑾菡就喜歡這麽捉弄張正書,可惜的是,張正書每次都自信滿滿地解除了“危機”,就算是假裝上當,可他演技太過拙劣,曾瑾菡一眼就識破了。當然了,這是夫妻間的小互動,曾瑾菡當然也知道張正書是故意的,倒也情意濃濃。
定下了建設新城的計劃,張正書估摸著再完善完善,就能妥善地善後了。
這也是曆朝曆代的弊端,隻要賑災就行了,至於後續?誰管百姓的死活?
比如宋朝,隻要把受災的青壯招入禁軍之中,剩下的老弱婦孺,那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了。
這也是為什麽在汴梁城這樣的大城市裏,那麽多流民和乞丐了。隻要一受災,青壯去當兵了,剩下的老弱病殘不做流民,不當乞丐,他們還能怎麽生活?所以,這確實是宋朝不作為。好在,宋朝也不是那麽沒有人道主義精神,起碼在冬天的時候,還會開放福利院,平時也會施醫贈藥,倒也沒那麽餓死、凍死的百姓。
迫於財政,宋朝也隻能做到這等地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在這方麵的作為,已經比正史上任何一個朝代要好得多了。其他朝代,哪一次做善事是朝廷組織的?無一例外都是民間鄉紳縉紳,或者是地主富賈,出於好心施粥救濟罷了。
比如很出名的民間慈善組織——善堂,就是出於鄉紳地主之手,他們籌資集物以行善,比如濟困扶貧、修橋造路、撫孤恤寡、助殘助學、救災救難、收埋無主屍休、調解民間糾紛等等。自有善堂以來,除了宋朝有過慈善福利之舉以外,其他朝代哪怕是民國,也是形式多過實事。
但張正書覺得有慈善組織還不夠,最起碼要授人以漁才行。
隻有授人以漁,才是真正的慈善。不然的話,就像後世的貧苦農村一樣,以好吃懶做為榮,鑽營各種漏洞做“五保戶”。甚至國家想扶貧了,他們都要抗議,想要光榮地當窮人。為何?不就是怕脫貧了以後,不能光明正大地吃“五保金”了嗎!
人性就是這樣,所以張正書還挺認同宋朝的慈善行為的,雖然是迫於財政壓力才在冬天收容貧苦百姓,但是這也等於給了那些妄想好吃懶做的人一個警告——若是來年開春沒有自食其力,那誰也救不了你了。
一句話說完,人一旦起了惰性,那就會形成慣性,最後都不會想去勞動了。
張正書想幫助貧苦百姓,但他卻不願意幫助自己不想上進的人。所以他要完善計劃,必須要加入合法催討欠款的環節。不然的話,銀行也是經營不下去的。有了催討欠款,那麽就沒有人敢惡意貸款不還了。
“郎君,我們還是走吧,這裏濕漉漉的……”
麵對可憐兮兮的曾瑾菡,張正書也心軟了:“誰叫你一定要跟著來的?”
好吧,下一刻張正書就投降了:“行行行,我們走吧……”
決定離開,可鞋子上沾的那些黃泥,卻無法洗幹淨了。
好在,曾瑾菡是富賈人家的千金,也不會心疼一雙鞋。張正書就更沒關係了,在前一世他爬山去祭祖,鞋子比現在更髒。
四輪馬車開始往迴走,這一次要去往西的山區。
說是山區,其實就是平原上的幾處小山包罷了。在開封府到大名府一帶,就沒有什麽高山。隻不過因為避災,要到那裏去住一陣子竹棚罷了。
對了,忘了說有幾家內黃口的地主,因為不相信內黃口會決口,也不知道撤出來沒。不過,看“黑客”的報告,似乎是沒有人傷亡的。這也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那些地主家裏也是有讀書人的,自以為讀了幾本聖賢書就能避災了,殊不知在天災來臨之後,根本不是人力能阻擋的。要不是張正書在修築河堤的時候,特意修了幾條導水渠,才沒讓黃河泛濫的範圍擴大,水流的速度也大大減緩了。要不然,那些地主早就被淹沒,被衝走了。
張正書是不相信的,兵力不過幾萬的女真人,就敢視中原無人?
真的忘記了當初漢唐是怎麽吊打異族了嗎?
不過,這也不能怪漢人,畢竟被綿羊領著一群狼,狼也會變成了哈士奇。自我閹割的宋朝,沒了武力威脅,就好像小兒持金過市一樣,置身在群狼環伺的環境裏,還能撐這麽久,已經算奇跡了。張正書突然想起,漢唐時之所以武力鼎盛,不外乎當兵打仗有前途,還有錢途。要是立了戰功,升職加薪不說,甚至還能封侯拜相。在這樣的利益誘惑下,哪個有心氣的男兒不想帶著吳鉤去收取關山五十州?
宋朝呢?
嗬嗬了,有功的將士連賞錢都要被層層克扣,這樣的軍隊有士氣才怪,能有戰鬥力才怪。
誘之以利,才能讓士卒爆發出最大的士氣。士氣在冷兵器打仗時的作用太大了,一旦士氣衰弱,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宋朝要怎麽誘之以利?張正書想來想去,隻能靠資本了。
唯有資本興起之後,宋朝轉變了思想,才會對周圍露出獠牙。隻是這個過程太長太長了,短則十數年,多則二三十年。張正書都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時候,要知道處於萌芽期的資本主義,是很容易就被踩死的。隻要有一點點強權,資本主義就沒有了任何發展空間。比如明初、蟎清之時,哪裏還有什麽資本的身影!
曾瑾菡也知道張正書的計劃裏銀行的重要性,但她還是露出了笑意:“郎君,你這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嗎?”
張正書一愣:“這話怎麽說?”
“公公他是錢民,他兒子則是大錢民,這還不算青出於藍勝於藍嗎?”曾瑾菡掩嘴偷笑道。
張正書也笑了,自信地說道:“我爹,他比不上我!”
這話可不是張正書無的放矢,而是有強烈的信心。一旦銀行開展了全國業務,即便張根富放再多的高利貸,也比不上張正書的銀行。
曾瑾菡眨了眨眼睛:“這話我記下來了,下次跟公公說一說……”
張正書也不怕,說道:“這是事實,但我怕他接受不了。”
“嘻嘻……”
曾瑾菡就喜歡這麽捉弄張正書,可惜的是,張正書每次都自信滿滿地解除了“危機”,就算是假裝上當,可他演技太過拙劣,曾瑾菡一眼就識破了。當然了,這是夫妻間的小互動,曾瑾菡當然也知道張正書是故意的,倒也情意濃濃。
定下了建設新城的計劃,張正書估摸著再完善完善,就能妥善地善後了。
這也是曆朝曆代的弊端,隻要賑災就行了,至於後續?誰管百姓的死活?
比如宋朝,隻要把受災的青壯招入禁軍之中,剩下的老弱婦孺,那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了。
這也是為什麽在汴梁城這樣的大城市裏,那麽多流民和乞丐了。隻要一受災,青壯去當兵了,剩下的老弱病殘不做流民,不當乞丐,他們還能怎麽生活?所以,這確實是宋朝不作為。好在,宋朝也不是那麽沒有人道主義精神,起碼在冬天的時候,還會開放福利院,平時也會施醫贈藥,倒也沒那麽餓死、凍死的百姓。
迫於財政,宋朝也隻能做到這等地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在這方麵的作為,已經比正史上任何一個朝代要好得多了。其他朝代,哪一次做善事是朝廷組織的?無一例外都是民間鄉紳縉紳,或者是地主富賈,出於好心施粥救濟罷了。
比如很出名的民間慈善組織——善堂,就是出於鄉紳地主之手,他們籌資集物以行善,比如濟困扶貧、修橋造路、撫孤恤寡、助殘助學、救災救難、收埋無主屍休、調解民間糾紛等等。自有善堂以來,除了宋朝有過慈善福利之舉以外,其他朝代哪怕是民國,也是形式多過實事。
但張正書覺得有慈善組織還不夠,最起碼要授人以漁才行。
隻有授人以漁,才是真正的慈善。不然的話,就像後世的貧苦農村一樣,以好吃懶做為榮,鑽營各種漏洞做“五保戶”。甚至國家想扶貧了,他們都要抗議,想要光榮地當窮人。為何?不就是怕脫貧了以後,不能光明正大地吃“五保金”了嗎!
人性就是這樣,所以張正書還挺認同宋朝的慈善行為的,雖然是迫於財政壓力才在冬天收容貧苦百姓,但是這也等於給了那些妄想好吃懶做的人一個警告——若是來年開春沒有自食其力,那誰也救不了你了。
一句話說完,人一旦起了惰性,那就會形成慣性,最後都不會想去勞動了。
張正書想幫助貧苦百姓,但他卻不願意幫助自己不想上進的人。所以他要完善計劃,必須要加入合法催討欠款的環節。不然的話,銀行也是經營不下去的。有了催討欠款,那麽就沒有人敢惡意貸款不還了。
“郎君,我們還是走吧,這裏濕漉漉的……”
麵對可憐兮兮的曾瑾菡,張正書也心軟了:“誰叫你一定要跟著來的?”
好吧,下一刻張正書就投降了:“行行行,我們走吧……”
決定離開,可鞋子上沾的那些黃泥,卻無法洗幹淨了。
好在,曾瑾菡是富賈人家的千金,也不會心疼一雙鞋。張正書就更沒關係了,在前一世他爬山去祭祖,鞋子比現在更髒。
四輪馬車開始往迴走,這一次要去往西的山區。
說是山區,其實就是平原上的幾處小山包罷了。在開封府到大名府一帶,就沒有什麽高山。隻不過因為避災,要到那裏去住一陣子竹棚罷了。
對了,忘了說有幾家內黃口的地主,因為不相信內黃口會決口,也不知道撤出來沒。不過,看“黑客”的報告,似乎是沒有人傷亡的。這也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那些地主家裏也是有讀書人的,自以為讀了幾本聖賢書就能避災了,殊不知在天災來臨之後,根本不是人力能阻擋的。要不是張正書在修築河堤的時候,特意修了幾條導水渠,才沒讓黃河泛濫的範圍擴大,水流的速度也大大減緩了。要不然,那些地主早就被淹沒,被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