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是一個,還有鄭雍、顧臨他們的好友,都是郭知章的好友。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別看他們平時不聯係,但私底下的通信,怕你也查不到……”張正書提醒王慶說道。
王慶一愣,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張正書:“鄭雍、顧臨不都辭世了麽?”他一腦子漿糊,這都啥事啊?
張正書高深莫測地說道:“鄭雍曾經出使過契丹,迴來之後就做了諫議大夫,又推舉了郭知章。再加上當初鄭雍攻訐宰相劉摯,看似義正言辭,其實還是屬於左相呂大防一黨。有了這條思路,就再清晰不過了。再看看左相呂大防的履曆,你不難發現,呂大防最大的功勞,恰恰就是外交——額,就是和遼國、夏國使者談判甚多,往往都是大宋吃虧的。”
“嘶……”
被張正書這麽一提醒,王慶才發現,原來幕後的人物來頭這麽大。
但越是大來頭,王慶就越興奮,如果揪出幕後黑手,完成了朝堂的洗牌,官家趙煦會不會對他刮目相待,從而將他調離皇城司呢?
“呂大防也辭世了,剩下的一黨人裏,就剩下劉安世、張舜民、刑恕這幾個人了。”王慶沉吟了一番,奇怪地說道:“他們也皆是被貶在外,豈能與郭知章密謀?”
張正書搖了搖頭,說道:“或許郭知章並沒有被契丹人收買,而是被他自己收買了。”
“此話怎講?”王慶不明所以,連忙問道。
張正書冷笑著把形勢分析了一遍,指出了那些文人士大夫隻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卻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說著說著,張正書突然說道:“……這種事,現在的樞密院事曾布曾相公好像也經常做!”
“曾布?”王慶沉吟了一番,把這事記在了心裏,打算派人去查查曾布的老底。
見到王慶沉吟著,張正書也沒催促,而是慢慢地喝著那杯溫酒。
“小官人,多謝了!”
王慶對著張正書一拱手說道,張正書卻笑道:“你我現在是盟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對了,你把這封書信交給陛下,請他務必抽時間和我見一見,我有重要事情稟告。”
“甚麽事情?”出於職業習慣,王慶脫口而出地問道。
張正書說道:“我要幫官家治理河患。”
“甚麽?!”王慶差點沒拍案而起,“你瘋了,朝廷治河百餘年,都未曾取得良效,你一介平民,也敢插手治河一事?”
“我有萬全之法,必然能治河成功。”張正書自信地說道。
王慶卻苦笑道:“小官人,你這是自尋死路啊,萬一治河不成,那便是欺君之罪了,要殺頭的!”
“我都說了,我有萬全之法,你且幫我遞書信上去就是了。”張正書歎了一聲說道,“我本來也不打算這麽激進的,可今年大宋也好,夏國也罷,甚至遼國都普降大雪。冰雪融化之後,必定混雜著泥沙衝入黃河之中。黃河水位,肯定要比往年都高,一旦夏日暴雨來襲,則黃河必然決口泛濫。那時候,就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要是賑災不當,怕是到時候流民四起,瘟疫橫行,則我大宋江山危矣!”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先例在前的。王慶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那小官人打算怎麽做?”
“現在說這個還為時尚早,關鍵還是看官家的意思。隻有官家點頭了,我才能放手施為。不然的話,隻能囤積糧食,以備賑災了。”張正書攤了攤手說道。
王慶有點無語,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什麽治河法子,沒有趙煦的點頭能行的?王慶還是勸了一句:“小官人,三思啊,萬一治水失敗,那就是欺君之罪了。你可是答應過咱家,要助咱家脫離皇城司的……”
“放心,我不會坑你的,更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張正書半真半假地說道,“你忘了我有水泥嗎,隻要有水泥在,修築堤壩那算什麽事啊……”
王慶也是半信半疑,隻好把信件收起來。
其實,張正書沒跟他透底,也一樣能呈遞密信給趙煦的,因為他拿著可以號令皇城司的令牌,哪怕是王慶都無法用借口來搪塞。換句話說,隻要張正書想呈遞書信,皇城司就隻能充當一迴跑腿了。
“小官人憂國憂民,咱家是佩服的。”王慶苦笑道,“但下次能不能別玩這般大,會嚇死人哩!”
張正書似笑非笑地看著王慶,說道:“沒能攢個大功勞,王公事又如何升官發財呢?”
大抵上是被張正書吃得死死的,王慶連反駁的力氣都沒。“治水之功,堪稱潑天大功勞,可咱家身子板小,承受不起啊……”王慶都快哭了,這不是要坑他嗎?
“淡定,淡定。”張正書笑了笑說道,“所以才讓你跑腿送信而已,等時機到了,以你的本事,還不能從中攫取一份功勞?反正我是一個白身,連舉人都不是,也不當官,這功勞給誰都是給……”
被張正書戳中了心思,王慶也難得臉紅了一下:“小官人哪裏話,咱們既然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咱家自是會幫小官人的……”
“好啦,客氣話就少說,你我都是聰明人。”張正書不想聽王慶的鬼話,要是真的信了這個情報頭子,他就是傻子。不花力氣就能賺取功勞的事,誰不想分一杯羹啊?就好像後世衙門的工作報告那樣,哪一次的官八股,前麵不是歌頌領導有方的?長篇大論一番之後,最多也就幾十上百個字寫到了實處,這上麵的人名,才是實打實真正做事的。前麵那些領導,都是來爭功勞的。臨到末了,才把真正幹實事的人名字提一提,一筆帶過,就開始總結整篇文章了。這樣的官八股,形勢、內容基本一模一樣,真正做事的人,卻還要裝作多感動一樣。為啥?有領導關懷你,有領導“指點”你,有領導的精神指引你,你還不感動?不想混了吧?
這話雖然難聽了點,但官場的事曆來如此,這也是張正書極度厭惡官場的原因之一。
王慶一愣,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張正書:“鄭雍、顧臨不都辭世了麽?”他一腦子漿糊,這都啥事啊?
張正書高深莫測地說道:“鄭雍曾經出使過契丹,迴來之後就做了諫議大夫,又推舉了郭知章。再加上當初鄭雍攻訐宰相劉摯,看似義正言辭,其實還是屬於左相呂大防一黨。有了這條思路,就再清晰不過了。再看看左相呂大防的履曆,你不難發現,呂大防最大的功勞,恰恰就是外交——額,就是和遼國、夏國使者談判甚多,往往都是大宋吃虧的。”
“嘶……”
被張正書這麽一提醒,王慶才發現,原來幕後的人物來頭這麽大。
但越是大來頭,王慶就越興奮,如果揪出幕後黑手,完成了朝堂的洗牌,官家趙煦會不會對他刮目相待,從而將他調離皇城司呢?
“呂大防也辭世了,剩下的一黨人裏,就剩下劉安世、張舜民、刑恕這幾個人了。”王慶沉吟了一番,奇怪地說道:“他們也皆是被貶在外,豈能與郭知章密謀?”
張正書搖了搖頭,說道:“或許郭知章並沒有被契丹人收買,而是被他自己收買了。”
“此話怎講?”王慶不明所以,連忙問道。
張正書冷笑著把形勢分析了一遍,指出了那些文人士大夫隻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卻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說著說著,張正書突然說道:“……這種事,現在的樞密院事曾布曾相公好像也經常做!”
“曾布?”王慶沉吟了一番,把這事記在了心裏,打算派人去查查曾布的老底。
見到王慶沉吟著,張正書也沒催促,而是慢慢地喝著那杯溫酒。
“小官人,多謝了!”
王慶對著張正書一拱手說道,張正書卻笑道:“你我現在是盟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對了,你把這封書信交給陛下,請他務必抽時間和我見一見,我有重要事情稟告。”
“甚麽事情?”出於職業習慣,王慶脫口而出地問道。
張正書說道:“我要幫官家治理河患。”
“甚麽?!”王慶差點沒拍案而起,“你瘋了,朝廷治河百餘年,都未曾取得良效,你一介平民,也敢插手治河一事?”
“我有萬全之法,必然能治河成功。”張正書自信地說道。
王慶卻苦笑道:“小官人,你這是自尋死路啊,萬一治河不成,那便是欺君之罪了,要殺頭的!”
“我都說了,我有萬全之法,你且幫我遞書信上去就是了。”張正書歎了一聲說道,“我本來也不打算這麽激進的,可今年大宋也好,夏國也罷,甚至遼國都普降大雪。冰雪融化之後,必定混雜著泥沙衝入黃河之中。黃河水位,肯定要比往年都高,一旦夏日暴雨來襲,則黃河必然決口泛濫。那時候,就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要是賑災不當,怕是到時候流民四起,瘟疫橫行,則我大宋江山危矣!”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先例在前的。王慶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那小官人打算怎麽做?”
“現在說這個還為時尚早,關鍵還是看官家的意思。隻有官家點頭了,我才能放手施為。不然的話,隻能囤積糧食,以備賑災了。”張正書攤了攤手說道。
王慶有點無語,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什麽治河法子,沒有趙煦的點頭能行的?王慶還是勸了一句:“小官人,三思啊,萬一治水失敗,那就是欺君之罪了。你可是答應過咱家,要助咱家脫離皇城司的……”
“放心,我不會坑你的,更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張正書半真半假地說道,“你忘了我有水泥嗎,隻要有水泥在,修築堤壩那算什麽事啊……”
王慶也是半信半疑,隻好把信件收起來。
其實,張正書沒跟他透底,也一樣能呈遞密信給趙煦的,因為他拿著可以號令皇城司的令牌,哪怕是王慶都無法用借口來搪塞。換句話說,隻要張正書想呈遞書信,皇城司就隻能充當一迴跑腿了。
“小官人憂國憂民,咱家是佩服的。”王慶苦笑道,“但下次能不能別玩這般大,會嚇死人哩!”
張正書似笑非笑地看著王慶,說道:“沒能攢個大功勞,王公事又如何升官發財呢?”
大抵上是被張正書吃得死死的,王慶連反駁的力氣都沒。“治水之功,堪稱潑天大功勞,可咱家身子板小,承受不起啊……”王慶都快哭了,這不是要坑他嗎?
“淡定,淡定。”張正書笑了笑說道,“所以才讓你跑腿送信而已,等時機到了,以你的本事,還不能從中攫取一份功勞?反正我是一個白身,連舉人都不是,也不當官,這功勞給誰都是給……”
被張正書戳中了心思,王慶也難得臉紅了一下:“小官人哪裏話,咱們既然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咱家自是會幫小官人的……”
“好啦,客氣話就少說,你我都是聰明人。”張正書不想聽王慶的鬼話,要是真的信了這個情報頭子,他就是傻子。不花力氣就能賺取功勞的事,誰不想分一杯羹啊?就好像後世衙門的工作報告那樣,哪一次的官八股,前麵不是歌頌領導有方的?長篇大論一番之後,最多也就幾十上百個字寫到了實處,這上麵的人名,才是實打實真正做事的。前麵那些領導,都是來爭功勞的。臨到末了,才把真正幹實事的人名字提一提,一筆帶過,就開始總結整篇文章了。這樣的官八股,形勢、內容基本一模一樣,真正做事的人,卻還要裝作多感動一樣。為啥?有領導關懷你,有領導“指點”你,有領導的精神指引你,你還不感動?不想混了吧?
這話雖然難聽了點,但官場的事曆來如此,這也是張正書極度厭惡官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