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這地雷的威力越是大,那麽這曹錕生還的希望也就越大。沒人是想死的,好死不如賴活著。
曹錕也不想死,但周銘對他有大恩,他不得不報。今日看來,自己的命好像能保住了,雖然還是九死一生,但隻要規劃得好,未必不能逃出生天。
“這個地雷,我隻裝了三分之二的火藥。換而言之,這個地雷也隻有三分之二的威力而已。”張正書淡淡地說道,走在曹錕和周銘之前,來到了剛剛爆炸的地方。可以看到,翻飛的浮土,還冒著黑煙。黑、火藥威力不俗,就是煙太大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黑、火藥爆炸的遺留。
周銘怔怔地說道:“威力還能繼續增大?”
“當然可以增大威力,不然的話,現在也就聽著響,離殺人還是差點意思的。你們瞧,這碎鐵片也就將將插入土裏。雖然有厚厚的雪作為阻隔,可這樣的穿透力,明顯是殺傷力不夠的體現。如果再加大威力,這鐵片會深深紮入土裏的。”張正書也不顧得髒,扒開了泥土,指著土裏的那個小鐵皮說道。
曹錕愣住了:“如果這東西用在戰場上,那豈不是……”
“絕對不行!”
張正書脫口而出道,“這黑火藥的材料也就那麽幾項,隻要有心人,僥幸得了一個沒爆炸的地雷迴去,那肯定會研究出黑、火藥到底是什麽材料做的了。簡而言之,這黑、火藥沒啥技術含量,就好像窗戶紙一樣,沒捅破時大家都好,捅破了外麵的人就瞧見屋裏的情況了。”
好吧,這話說得是有點葷,聽得周銘眼睛都亮了,更別說曹錕這條光棍,更是發出了嘿嘿幾聲不懷好意的壞笑。
張正書打的這個通俗的比喻,就是想讓他們知道,這黑、火藥不存在代差,也就是說別人可以輕易模仿。無非就是配方比例問題而已,這個也好辦,隻要千方百計弄到一個沒爆炸的地雷,冒死拆開,從裏麵倒出黑、火藥來稱量,就足以獲得任何秘密。
木炭、硫磺、硝石,這三樣東西都是尋常易得之物,雖然大宋一直明文禁止向遼國、西夏出售硫磺,其實根本沒用。世界上有硫磺的地方多了去,隨隨便便都能找到。硝石難一點,但也不是多困難的東西。木炭就更不用說了,舉手可得之物。
可以說,遼國、西夏早就知道火藥的奧秘了。
可他們就是不用,為啥?因為他們認為,用了火藥,個人勇武就沒有價值了,長久來看,並不劃算。瞧瞧宋朝就知道了——好吧,宋朝軍隊並非用了火藥就萎靡的,而是自立國幾十年後就一直萎靡至今。為何?因為“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啊,在這個基本國策裏,軍隊還能打勝仗,已經足以證明漢人的厲害了。自廢武功都能和夷蠻打得不相上下,不敢想象,如果宋朝實行的是軍功爵製度,那早就把西夏給滅了,把交趾給滅了,有幽雲十六州奪迴來了!
大量使用火藥的最佳時期,就是張正書弄出黃、火藥之後。
這黃、火藥比黑、火藥厲害多了,就是不太穩定,需要添加穩定劑。而且黃、火藥的問世,不是用嘴說說而已,而是要建立起一個化學基礎,在化學基礎上做研究,才有希望研製出來。往少裏說,起碼要個十年時間吧。
即便張正書知道科技樹是怎麽攀登的,也不能一蹴而就。
科學本就是時間的積澱,積澱得越久,就有越多的發明問世。
好比材料科學一樣,後世的歐美國家在工業上已經比拚不過中國了,可人家就是憑著材料科學,死死地掐住中國的脖子,好像強盜一樣用專利攫取利益,你還奈他不何。這就是先發展科技的優勢了,而中國隻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去追趕,殊不知這裏麵有多少科研人員的辛酸和血淚。
材料,往小裏說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往大裏說,什麽國之重器離得開材料?可以這麽說,材料科學,就是後世中國國力發展的絆腳石,等終有一日把這個絆腳石踢開,那中國才算是真正成了強國,才能和米國掰一掰手腕。
可惜這個道理,周銘和曹錕不明白。不過好在他們也並非官場中人,隻是純粹的覺得這東西應該出現在戰場,而不應該用來刺殺罷了。
“小官人,俺甚麽時候動身?”
曹錕都有點迫不及待了,張正書看著他的目光,卻轉變成了一個暴力狂。沒辦法不這麽想啊,誰會一聽到刺殺就兩眼放光的?
“周銘,你安排好了,就讓他動身吧。記得,給他準備好後路,我不希望他落入契丹人手中。”張正書淡淡地說道,但曹錕卻感動得眼淚盈眶。張小官人多好啊,都這個時候了還惦記著他的安全。
然而,張正書心中是覺得幫忙贍養一個老人實在是太虧了,要是曹錕不死,那麽他就可以省下這筆錢。如果曹錕知道張正書的想法,還會不會感激他?估摸是不會的。
“小官人,我曉得了……”
周銘也壓低了聲音說道,“遼國那邊,我以安排有密探刺探消息,估計很快就有遼國使臣的消息傳來。”
“嗯,你選一個好地方,給他們埋葬。”張正書的語氣很淡,仿佛那不是幾條人命似的。
沒錯,張正書能做得到。雖然他見不得有人受苦,但契丹人受苦他是可以見得的。說白了,張正書隻關心漢人的死活。如果被遼國得逞了,那麽日後金國鐵騎南下侵掠中原,這筆帳找誰算去?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這是範仲淹的名言。而對張正書這樣知道曆史進程的人來說,一家哭何如一國哭,這才是他要做的事。
“曹錕,你記住,殺了一個使臣,你能救活千千萬萬百姓。”張正書淡淡地說道,“遼國使臣一到宋境,那麽攻夏勢頭就要停止。滅不了夏國,大宋在戰略地位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日後遼夏兩國夾擊大宋,大宋必然會被鈍刀子割肉、放血,最後隻能是國破家亡。你要做一個刺客,一個救國救民的刺客,你明白嗎?”
曹錕也不想死,但周銘對他有大恩,他不得不報。今日看來,自己的命好像能保住了,雖然還是九死一生,但隻要規劃得好,未必不能逃出生天。
“這個地雷,我隻裝了三分之二的火藥。換而言之,這個地雷也隻有三分之二的威力而已。”張正書淡淡地說道,走在曹錕和周銘之前,來到了剛剛爆炸的地方。可以看到,翻飛的浮土,還冒著黑煙。黑、火藥威力不俗,就是煙太大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黑、火藥爆炸的遺留。
周銘怔怔地說道:“威力還能繼續增大?”
“當然可以增大威力,不然的話,現在也就聽著響,離殺人還是差點意思的。你們瞧,這碎鐵片也就將將插入土裏。雖然有厚厚的雪作為阻隔,可這樣的穿透力,明顯是殺傷力不夠的體現。如果再加大威力,這鐵片會深深紮入土裏的。”張正書也不顧得髒,扒開了泥土,指著土裏的那個小鐵皮說道。
曹錕愣住了:“如果這東西用在戰場上,那豈不是……”
“絕對不行!”
張正書脫口而出道,“這黑火藥的材料也就那麽幾項,隻要有心人,僥幸得了一個沒爆炸的地雷迴去,那肯定會研究出黑、火藥到底是什麽材料做的了。簡而言之,這黑、火藥沒啥技術含量,就好像窗戶紙一樣,沒捅破時大家都好,捅破了外麵的人就瞧見屋裏的情況了。”
好吧,這話說得是有點葷,聽得周銘眼睛都亮了,更別說曹錕這條光棍,更是發出了嘿嘿幾聲不懷好意的壞笑。
張正書打的這個通俗的比喻,就是想讓他們知道,這黑、火藥不存在代差,也就是說別人可以輕易模仿。無非就是配方比例問題而已,這個也好辦,隻要千方百計弄到一個沒爆炸的地雷,冒死拆開,從裏麵倒出黑、火藥來稱量,就足以獲得任何秘密。
木炭、硫磺、硝石,這三樣東西都是尋常易得之物,雖然大宋一直明文禁止向遼國、西夏出售硫磺,其實根本沒用。世界上有硫磺的地方多了去,隨隨便便都能找到。硝石難一點,但也不是多困難的東西。木炭就更不用說了,舉手可得之物。
可以說,遼國、西夏早就知道火藥的奧秘了。
可他們就是不用,為啥?因為他們認為,用了火藥,個人勇武就沒有價值了,長久來看,並不劃算。瞧瞧宋朝就知道了——好吧,宋朝軍隊並非用了火藥就萎靡的,而是自立國幾十年後就一直萎靡至今。為何?因為“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啊,在這個基本國策裏,軍隊還能打勝仗,已經足以證明漢人的厲害了。自廢武功都能和夷蠻打得不相上下,不敢想象,如果宋朝實行的是軍功爵製度,那早就把西夏給滅了,把交趾給滅了,有幽雲十六州奪迴來了!
大量使用火藥的最佳時期,就是張正書弄出黃、火藥之後。
這黃、火藥比黑、火藥厲害多了,就是不太穩定,需要添加穩定劑。而且黃、火藥的問世,不是用嘴說說而已,而是要建立起一個化學基礎,在化學基礎上做研究,才有希望研製出來。往少裏說,起碼要個十年時間吧。
即便張正書知道科技樹是怎麽攀登的,也不能一蹴而就。
科學本就是時間的積澱,積澱得越久,就有越多的發明問世。
好比材料科學一樣,後世的歐美國家在工業上已經比拚不過中國了,可人家就是憑著材料科學,死死地掐住中國的脖子,好像強盜一樣用專利攫取利益,你還奈他不何。這就是先發展科技的優勢了,而中國隻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去追趕,殊不知這裏麵有多少科研人員的辛酸和血淚。
材料,往小裏說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往大裏說,什麽國之重器離得開材料?可以這麽說,材料科學,就是後世中國國力發展的絆腳石,等終有一日把這個絆腳石踢開,那中國才算是真正成了強國,才能和米國掰一掰手腕。
可惜這個道理,周銘和曹錕不明白。不過好在他們也並非官場中人,隻是純粹的覺得這東西應該出現在戰場,而不應該用來刺殺罷了。
“小官人,俺甚麽時候動身?”
曹錕都有點迫不及待了,張正書看著他的目光,卻轉變成了一個暴力狂。沒辦法不這麽想啊,誰會一聽到刺殺就兩眼放光的?
“周銘,你安排好了,就讓他動身吧。記得,給他準備好後路,我不希望他落入契丹人手中。”張正書淡淡地說道,但曹錕卻感動得眼淚盈眶。張小官人多好啊,都這個時候了還惦記著他的安全。
然而,張正書心中是覺得幫忙贍養一個老人實在是太虧了,要是曹錕不死,那麽他就可以省下這筆錢。如果曹錕知道張正書的想法,還會不會感激他?估摸是不會的。
“小官人,我曉得了……”
周銘也壓低了聲音說道,“遼國那邊,我以安排有密探刺探消息,估計很快就有遼國使臣的消息傳來。”
“嗯,你選一個好地方,給他們埋葬。”張正書的語氣很淡,仿佛那不是幾條人命似的。
沒錯,張正書能做得到。雖然他見不得有人受苦,但契丹人受苦他是可以見得的。說白了,張正書隻關心漢人的死活。如果被遼國得逞了,那麽日後金國鐵騎南下侵掠中原,這筆帳找誰算去?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這是範仲淹的名言。而對張正書這樣知道曆史進程的人來說,一家哭何如一國哭,這才是他要做的事。
“曹錕,你記住,殺了一個使臣,你能救活千千萬萬百姓。”張正書淡淡地說道,“遼國使臣一到宋境,那麽攻夏勢頭就要停止。滅不了夏國,大宋在戰略地位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日後遼夏兩國夾擊大宋,大宋必然會被鈍刀子割肉、放血,最後隻能是國破家亡。你要做一個刺客,一個救國救民的刺客,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