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話現在還不方便跟管家張通說,張正書不知道宋朝人能不能接受這麽新鮮的事物。
“通叔說得在理!”
張正書隨意恭維了一句,看似客氣,其實就是隨口一說罷了。但管家張通也不在意,這已經算是張小官人最客氣的語氣了——相對於以前來說。
“小官人怕是不知道,京兆府處,冬日也是能種蔬菜的,人稱‘寶園’。”管家張通神秘兮兮地說道,“我也是道聽途說罷了,但漢時,確實有一處‘太官園’可冬日種菜。有詩曰:‘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大抵是利用地熱,催生菜蔬罷了。”
聽了這話,張正書有點震驚,難道古人這麽厲害了?
但是,張正書打開係統,查看了一下“種田術”之後,就立即明白了。原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早在秦朝時,中國人就發現了這個規律。據《詔定古文尚書序》裏記載,秦始皇遣人冬天秘密種瓜在驪山中的溫暖處,等結瓜了之後,就讓一些腐儒來說道說道。這些腐儒一看,哇,冬天結瓜啊,多稀罕的事,一定是祥瑞……結果呢,知道這事始末的秦始皇一看就知道了,這些腐儒除了嘰呱亂叫,跪舔奉迎之外,基本沒什麽卵用。於是呢,大手一揮,坑殺了。
至於管家張通說的“太官園”冬日種菜一事,《漢書》裏就明確記載了,當時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太官園”種植反季節蔬菜,太官園種冬天生長的蔥、韭、菜、茹,用屋子覆蓋,晝夜生火保溫,等溫氣籠罩後蔬菜就能生長了。溫室是通過火道來增加溫度的,不會產生明火,也有挖掘窖坑利用地溫來催芽育苗的。為皇家生產、供應反季節蔬菜,在東、西兩漢時期都沒停止過。
古人早就懂得利用天然熱源來冬日生產果蔬,唐朝為皇家種植反季節果蔬的“內園”,就是通過引進溫泉熱水,人工製造出一個適合蔬菜生長的溫度。
“汴梁城中,是否有‘黃卷’?”這“黃卷”就是黃豆芽,這時候,豆芽已經是汴梁城百姓餐桌上的常菜了。
張正書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了,這反季節蔬菜的市場太大了,別說宋朝了,就連唐朝都有人搶著做。
“‘黃卷’是有,不止‘黃卷’,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雖不如春夏秋之果蔬,但也能稍解口舌之欲了。”管家張通笑道。
張正書皺眉問道:“價錢幾何?”
“一斤百錢以上,生菜最貴,一斤三百文;‘黃卷’便宜,一斤約摸十文……”張通想了想,然後說道。
張正書明白了,雖然宋朝已經有了反季節蔬菜,但由於技術不過關,生產的成本太高,菜價高居不下。看看價錢就知道了,一斤菜要一百文錢以上,這根本不是普通人消費得起的。除了黃豆芽以外,普通百姓隻能提前買好菜來窖藏,吃一冬了。
“這麽看來,還是有賺頭的嘛,雖然不是獨家生意了,但終歸還是能在冬天找個生財之道。”
張正書知道,如果用錢去填“種田術”,要是錢少還好說,但不賺錢的事,終歸是不會長久的。再說了,現在冬小麥還沒任何苗頭,若是白白錯過了一個冬季,那經驗值損失就大發了。一想到二十九年之後的靖康恥,張正書突然覺得,北宋這個朝代還不錯,是不是應該幫它一把,讓它越過這個曆史的大坑,繼續往前走呢?
很多人認為北宋黑暗,但其實,哪一個朝代沒有黑暗?
有光就有黑暗,這是必然存在的。
也許是這個身體對北宋的依戀吧,張正書覺得自己的肩上似乎有了那麽點責任。
“既然已經穿越了,迴不去了,那就在北宋弄出點事情來吧!”
就在這時候,管家張通突然說道:“小官人,我們到了!”
“嗯?”
這時候,張正書掀開馬車車窗上的簾子,往外看去。
好一幅田園風光!
這塊田地,足有千畝之多,小麥和水稻都有種植。佃戶在期間,忙忙碌碌,還有幾頭耕牛,在田壟間悠閑地吃著草。阡陌交通,往來繁忙。已經顯黃的麥穗和稻穗,有點金燦燦的感覺了。可以想象得到,若是全部成熟之後,這片田地會是怎麽樣的一種景象。那絕對是金黃色的海浪,隨風起伏!
“多久沒看到這樣的田園風光了?”
張正書有點感慨,前一世,他在大都市裏,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基本算是毫無建樹。便是這田園風光,也難以見到一次。如今見到熟悉的稻田,他居然有種親切感。
就在這時候,係統那個合成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完成隱藏任務,擁有自己的田地,經驗值+100。”
“嗯?這都能加經驗值?”
張正書有點意外,要是他擁有五千頃田地,豈不是能把“種田術”升級滿了?
這個念頭剛剛升起,係統的合成聲音繼續傳來:“隱藏任務是擁有自己的田地,不管田地多大,經驗值都是固定的。”
“額,好吧,看來我還是天真了些……”
張正書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時候,一些佃客似乎看到了他們,連忙上前,恭敬地施禮問候:“見過張管家!”
“這是張小官人!”
管家張通代為介紹道,“官人已經把這裏的千畝田地,全然劃給小官人打理了,以後你們要聽從小官人的吩咐。佃租減一成二,你們須得用心聽命,可知?”
這些佃客不喜反憂,有些城府淺的佃客,直接鬧哄起來了:“小官人乃是貴人,如何懂種田?若是地裏無產出,我等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不成不成,我等不幹!”
“是啊是啊,田地乃我等衣食父母,便是交二成二佃租,也能有口飯吃。若是顆粒無收,我一家大小七口人,豈不是要去乞食?”
“沒錯,沒錯!我等種田為生,若是地裏無所出,這不是讓我等去死麽?要我們種麥,種粟也就罷了,如今還想我等怎樣?不幹,堅決不幹!”
有人帶頭之後,這些佃客立即圍了上來,氣勢洶洶地說道:“我等堅決不幹!”
……
“通叔說得在理!”
張正書隨意恭維了一句,看似客氣,其實就是隨口一說罷了。但管家張通也不在意,這已經算是張小官人最客氣的語氣了——相對於以前來說。
“小官人怕是不知道,京兆府處,冬日也是能種蔬菜的,人稱‘寶園’。”管家張通神秘兮兮地說道,“我也是道聽途說罷了,但漢時,確實有一處‘太官園’可冬日種菜。有詩曰:‘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大抵是利用地熱,催生菜蔬罷了。”
聽了這話,張正書有點震驚,難道古人這麽厲害了?
但是,張正書打開係統,查看了一下“種田術”之後,就立即明白了。原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早在秦朝時,中國人就發現了這個規律。據《詔定古文尚書序》裏記載,秦始皇遣人冬天秘密種瓜在驪山中的溫暖處,等結瓜了之後,就讓一些腐儒來說道說道。這些腐儒一看,哇,冬天結瓜啊,多稀罕的事,一定是祥瑞……結果呢,知道這事始末的秦始皇一看就知道了,這些腐儒除了嘰呱亂叫,跪舔奉迎之外,基本沒什麽卵用。於是呢,大手一揮,坑殺了。
至於管家張通說的“太官園”冬日種菜一事,《漢書》裏就明確記載了,當時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太官園”種植反季節蔬菜,太官園種冬天生長的蔥、韭、菜、茹,用屋子覆蓋,晝夜生火保溫,等溫氣籠罩後蔬菜就能生長了。溫室是通過火道來增加溫度的,不會產生明火,也有挖掘窖坑利用地溫來催芽育苗的。為皇家生產、供應反季節蔬菜,在東、西兩漢時期都沒停止過。
古人早就懂得利用天然熱源來冬日生產果蔬,唐朝為皇家種植反季節果蔬的“內園”,就是通過引進溫泉熱水,人工製造出一個適合蔬菜生長的溫度。
“汴梁城中,是否有‘黃卷’?”這“黃卷”就是黃豆芽,這時候,豆芽已經是汴梁城百姓餐桌上的常菜了。
張正書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了,這反季節蔬菜的市場太大了,別說宋朝了,就連唐朝都有人搶著做。
“‘黃卷’是有,不止‘黃卷’,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雖不如春夏秋之果蔬,但也能稍解口舌之欲了。”管家張通笑道。
張正書皺眉問道:“價錢幾何?”
“一斤百錢以上,生菜最貴,一斤三百文;‘黃卷’便宜,一斤約摸十文……”張通想了想,然後說道。
張正書明白了,雖然宋朝已經有了反季節蔬菜,但由於技術不過關,生產的成本太高,菜價高居不下。看看價錢就知道了,一斤菜要一百文錢以上,這根本不是普通人消費得起的。除了黃豆芽以外,普通百姓隻能提前買好菜來窖藏,吃一冬了。
“這麽看來,還是有賺頭的嘛,雖然不是獨家生意了,但終歸還是能在冬天找個生財之道。”
張正書知道,如果用錢去填“種田術”,要是錢少還好說,但不賺錢的事,終歸是不會長久的。再說了,現在冬小麥還沒任何苗頭,若是白白錯過了一個冬季,那經驗值損失就大發了。一想到二十九年之後的靖康恥,張正書突然覺得,北宋這個朝代還不錯,是不是應該幫它一把,讓它越過這個曆史的大坑,繼續往前走呢?
很多人認為北宋黑暗,但其實,哪一個朝代沒有黑暗?
有光就有黑暗,這是必然存在的。
也許是這個身體對北宋的依戀吧,張正書覺得自己的肩上似乎有了那麽點責任。
“既然已經穿越了,迴不去了,那就在北宋弄出點事情來吧!”
就在這時候,管家張通突然說道:“小官人,我們到了!”
“嗯?”
這時候,張正書掀開馬車車窗上的簾子,往外看去。
好一幅田園風光!
這塊田地,足有千畝之多,小麥和水稻都有種植。佃戶在期間,忙忙碌碌,還有幾頭耕牛,在田壟間悠閑地吃著草。阡陌交通,往來繁忙。已經顯黃的麥穗和稻穗,有點金燦燦的感覺了。可以想象得到,若是全部成熟之後,這片田地會是怎麽樣的一種景象。那絕對是金黃色的海浪,隨風起伏!
“多久沒看到這樣的田園風光了?”
張正書有點感慨,前一世,他在大都市裏,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基本算是毫無建樹。便是這田園風光,也難以見到一次。如今見到熟悉的稻田,他居然有種親切感。
就在這時候,係統那個合成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完成隱藏任務,擁有自己的田地,經驗值+100。”
“嗯?這都能加經驗值?”
張正書有點意外,要是他擁有五千頃田地,豈不是能把“種田術”升級滿了?
這個念頭剛剛升起,係統的合成聲音繼續傳來:“隱藏任務是擁有自己的田地,不管田地多大,經驗值都是固定的。”
“額,好吧,看來我還是天真了些……”
張正書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時候,一些佃客似乎看到了他們,連忙上前,恭敬地施禮問候:“見過張管家!”
“這是張小官人!”
管家張通代為介紹道,“官人已經把這裏的千畝田地,全然劃給小官人打理了,以後你們要聽從小官人的吩咐。佃租減一成二,你們須得用心聽命,可知?”
這些佃客不喜反憂,有些城府淺的佃客,直接鬧哄起來了:“小官人乃是貴人,如何懂種田?若是地裏無產出,我等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不成不成,我等不幹!”
“是啊是啊,田地乃我等衣食父母,便是交二成二佃租,也能有口飯吃。若是顆粒無收,我一家大小七口人,豈不是要去乞食?”
“沒錯,沒錯!我等種田為生,若是地裏無所出,這不是讓我等去死麽?要我們種麥,種粟也就罷了,如今還想我等怎樣?不幹,堅決不幹!”
有人帶頭之後,這些佃客立即圍了上來,氣勢洶洶地說道:“我等堅決不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