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大將李牧乘機一舉襲占秦軍大營,大破留守秦軍,繳獲秦軍所有的糧草和輜重。
可是李牧不僅僅滿足於此,下令道抽出一部分軍隊喬裝成留守秦軍,並且假裝還在和我軍爭奪營寨。
“大帥,為何如此布置?”副將趙蔥趕來詢問道。趙王趙遷自然不放心把所有的兵權都交到李牧一人的手上,故意拆分李牧和司馬尚二人,讓趙蔥代替司馬尚作為李牧的副將,而司馬尚則成為邯鄲留守將軍之一。
趙國大將李牧笑著解釋道“秦國大將桓齮聽聞大營被圍攻,必然迴救。因為大營不僅關係到三十萬秦軍的糧草輜重,更是扼守了秦軍的退路。如果讓秦國大將桓齮得知大營被攻陷,他必然引軍他去。我軍兵少而且疲憊不堪,如何能得上?”
副將趙蔥想了想,瞬間明白了李牧的老謀深算,欣喜若狂地說道“末將明白了,大將軍是想引誘秦軍急速迴援,然後趁機埋伏秦軍。”
趙國大將李牧心中豪情萬丈,終於輪到自己大展拳腳了,也十分高興地迴複道“不錯,秦軍急於趕路,一定疏於防範,而且疲憊不堪。我軍正好以逸待勞、趁機伏擊!”
天地間陰沉沉的一片,巨大的烏雲團在頭頂上翻滾起伏,猶似隨時可能瀉下傾盆大雨相似。?陰冷的秋風拂動大旗,發出獵獵的聲響;地麵上的沙石也在大風的威力下在天空中四處亂竄,讓人頗有些雙目難睜的不快感覺。
在距離肥城外三十裏的三岔路口,五萬趙軍攔住了秦軍的必經之路。當然附近山林中,十二萬趙軍早就埋伏好了。
不一會兒,遠方地地平線上,傳過來一陣隆隆的戰鼓之聲,一條巨大而綿延的黑線出現在眾人地眼前。緊接著,黑線開始迅速擴大成一大片無際無涯的黑色。在蕭瑟的秋風中,這一片淒厲的黑色更顯得肅穆而荒涼,同時散發出隆重的殺氣。
趙國大將李牧大唿道:“弩機、投石機全力攻擊,多用火矢、火油球!”
秦軍上空一陣山崩地裂之音,數以百計的巨矢和不計無數地碎石從營地上空騰起,飛越近三百步的距離,撲向秦軍大陣。
秦國大將桓齮大怒,雖然曾經在鄴城見過投石機這東西。但是秦軍工匠並不熟悉,也沒法製造
其實這也不怪秦軍工匠無能,因為投石機自從西周就有,但是由於機械零件不全或者工藝不成熟,一直沒有大放異彩。但是趙國此次得到墨門的大力支持,而墨家最擅長製作器械,所以改良版的投石機應運而生。
趙國大將李牧對此自然十分滿意,大力發展投石機部隊,同時重謝墨門的幫助。
不過重型地弩機,秦軍倒是不缺。
於是,秦國大將桓齮立即下令陣後的弩機兵也全速趕快上來,和新秦軍展開對射。
趙軍的攻勢一波波到來。
原來趙軍前軍的士兵將一種特製的火油彈放入機勺,點燃後一拉機簧。數以百計的巨大火球飛速撲入空中,跌入秦軍陣中,巨大的場麵像是一陣從遙遠宇宙侵入地球地流星雨一般壯觀而燦爛。霎那間,火球及地,猛然迸濺出無數火油,這些火油見火就著,頓時將秦軍陣前燒成一片火海。無數秦軍將士淹沒在火海之中,一片慘嚎之聲。
憤怒的秦國大將桓齮咆哮道:“盾牌掩護,弩兵全力突擊!”
數千秦軍拿著臨時趕製的盾牌築起一麵盾牌、拚命擋住天空密集射來地箭幕,保護起身後的弩兵。手忙腳亂的秦軍弩兵們終於有了喘息之機,紛紛張弦搭箭,奮力還擊。
一時間,戰場上空飛竄急嘯地箭矢數以十萬計,陽光為之遮蔽,天地間一片黑暗。甚至由於空中互射的箭矢密集得太過分,至少有十分之一地箭矢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在戰場上空互相撞擊著掉落下來。
這真是一個恐怖的場景!
但是趙軍準備的更加充分一些,早就準備了好了數不清的厚重大盾牌。而且趙軍早就在正麵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置了大量的鹿角和陷坑。
就這樣,秦軍久攻不下、死傷慘重,再加上路途疲憊,頓時士氣大跌。
天陰沉沉的,凜冽的寒風在天地間不住地唿嘯盤旋著,卷起漫天枯黃的草屑與落葉在天空中,烏雲也在不斷地聚集著,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慢慢地形成了一堵巨大的黑色穹蓋,卻低得仿佛隨時可能從頭上掉下來似的令人十分壓抑。
秦國大將桓齮見狀,就想暫時後撤、紮營立寨,再尋戰機。
正在此時,四周山林突然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隻見數萬趙國鐵騎不顧傷亡地從兩翼衝擊秦軍的後陣,秦軍弩箭手尚未有機會發射三輪弩箭,便被趙軍鐵騎突入陣中。好在秦軍大陣防守還算嚴密,秦軍弩箭手迅速後撤,後麵的持有戈戟矛等長武器的秦兵緊接著補上空位。
激烈的肉搏開始了,漫天的血腥中,殘肢紛飛、慘嚎震耳!一名名趙國鐵騎倒在了不動如山的巨大槍林前,但身後的袍澤卻毫無畏懼地接踵而至,繼續向秦軍本陣發動猛烈的進攻秦軍們的長矛兵也在趙國鐵騎熟練而有效的攻擊前死傷慘重,但當每一名長矛兵倒下,身後的秦軍長矛手就會踏著兄弟們屍體遞補上來,頑強地保持著陣形的完整性。
“什麽情況?斥候不是早就偵查過了嗎?哪裏來的趙軍?”秦國大將桓齮十分不解,但是無論他多麽難以置信,也不能改變自己被趙軍埋伏的殘酷現實。
趙國大將李牧發現秦軍後陣幾乎快要崩潰,自然不肯放過這麽重要的機會。
“錚!”趙國大將李牧拔出長劍,大吼一聲,“兒郎們,殺敵立功就在今日,殺!”
“殺!殺!殺……”趙國鐵騎們大聲應和,發出哇哇的怪叫。他們就像一群憤怒的蒼狼般燃燒起來,帶著隆隆的雷聲和漫天的煙塵撲向沸騰的戰陣。
霎那間,奔騰的騎兵大陣像打了個右勾拳一樣,劃了個漂亮的圓孤,繞過衝鋒的趙軍步卒,狠狠地擊打著秦軍後陣。
原本已經苦苦支撐的秦軍士兵們立即士氣大泄,當下顧不得許多,勉強應付了幾下後,立即像潮水般潰散逃去,再也顧不得保持秦軍大陣了。
趙國騎兵自然痛打落水狗,一路瘋狂追殺!
至此,秦軍被三麵合圍,大敗而逃。秦國大將桓齮見狀,自然知道兵敗如山倒,趕緊帶著親衛逃迴秦國。
總的來說,趙國大將李牧判斷桓齮必將迴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麵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麵趙軍與撤迴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
此次戰役,秦國死傷十多萬人,除了少數流落山林的殘兵遊勇,基本上失去了暫時進攻趙國的可能性。
肥城之戰,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麵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采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采取正麵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進程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借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
圍魏救趙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時間追溯到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趙王急難之中,隻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那麽趙軍攻擊方向選在哪裏?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此時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邯鄲,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都城大梁猛攻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迴師自救。“
結果齊軍乘魏軍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邯鄲之圍遂解。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迴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十三年後,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馬陵之戰中,龐涓複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曆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可是李牧不僅僅滿足於此,下令道抽出一部分軍隊喬裝成留守秦軍,並且假裝還在和我軍爭奪營寨。
“大帥,為何如此布置?”副將趙蔥趕來詢問道。趙王趙遷自然不放心把所有的兵權都交到李牧一人的手上,故意拆分李牧和司馬尚二人,讓趙蔥代替司馬尚作為李牧的副將,而司馬尚則成為邯鄲留守將軍之一。
趙國大將李牧笑著解釋道“秦國大將桓齮聽聞大營被圍攻,必然迴救。因為大營不僅關係到三十萬秦軍的糧草輜重,更是扼守了秦軍的退路。如果讓秦國大將桓齮得知大營被攻陷,他必然引軍他去。我軍兵少而且疲憊不堪,如何能得上?”
副將趙蔥想了想,瞬間明白了李牧的老謀深算,欣喜若狂地說道“末將明白了,大將軍是想引誘秦軍急速迴援,然後趁機埋伏秦軍。”
趙國大將李牧心中豪情萬丈,終於輪到自己大展拳腳了,也十分高興地迴複道“不錯,秦軍急於趕路,一定疏於防範,而且疲憊不堪。我軍正好以逸待勞、趁機伏擊!”
天地間陰沉沉的一片,巨大的烏雲團在頭頂上翻滾起伏,猶似隨時可能瀉下傾盆大雨相似。?陰冷的秋風拂動大旗,發出獵獵的聲響;地麵上的沙石也在大風的威力下在天空中四處亂竄,讓人頗有些雙目難睜的不快感覺。
在距離肥城外三十裏的三岔路口,五萬趙軍攔住了秦軍的必經之路。當然附近山林中,十二萬趙軍早就埋伏好了。
不一會兒,遠方地地平線上,傳過來一陣隆隆的戰鼓之聲,一條巨大而綿延的黑線出現在眾人地眼前。緊接著,黑線開始迅速擴大成一大片無際無涯的黑色。在蕭瑟的秋風中,這一片淒厲的黑色更顯得肅穆而荒涼,同時散發出隆重的殺氣。
趙國大將李牧大唿道:“弩機、投石機全力攻擊,多用火矢、火油球!”
秦軍上空一陣山崩地裂之音,數以百計的巨矢和不計無數地碎石從營地上空騰起,飛越近三百步的距離,撲向秦軍大陣。
秦國大將桓齮大怒,雖然曾經在鄴城見過投石機這東西。但是秦軍工匠並不熟悉,也沒法製造
其實這也不怪秦軍工匠無能,因為投石機自從西周就有,但是由於機械零件不全或者工藝不成熟,一直沒有大放異彩。但是趙國此次得到墨門的大力支持,而墨家最擅長製作器械,所以改良版的投石機應運而生。
趙國大將李牧對此自然十分滿意,大力發展投石機部隊,同時重謝墨門的幫助。
不過重型地弩機,秦軍倒是不缺。
於是,秦國大將桓齮立即下令陣後的弩機兵也全速趕快上來,和新秦軍展開對射。
趙軍的攻勢一波波到來。
原來趙軍前軍的士兵將一種特製的火油彈放入機勺,點燃後一拉機簧。數以百計的巨大火球飛速撲入空中,跌入秦軍陣中,巨大的場麵像是一陣從遙遠宇宙侵入地球地流星雨一般壯觀而燦爛。霎那間,火球及地,猛然迸濺出無數火油,這些火油見火就著,頓時將秦軍陣前燒成一片火海。無數秦軍將士淹沒在火海之中,一片慘嚎之聲。
憤怒的秦國大將桓齮咆哮道:“盾牌掩護,弩兵全力突擊!”
數千秦軍拿著臨時趕製的盾牌築起一麵盾牌、拚命擋住天空密集射來地箭幕,保護起身後的弩兵。手忙腳亂的秦軍弩兵們終於有了喘息之機,紛紛張弦搭箭,奮力還擊。
一時間,戰場上空飛竄急嘯地箭矢數以十萬計,陽光為之遮蔽,天地間一片黑暗。甚至由於空中互射的箭矢密集得太過分,至少有十分之一地箭矢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在戰場上空互相撞擊著掉落下來。
這真是一個恐怖的場景!
但是趙軍準備的更加充分一些,早就準備了好了數不清的厚重大盾牌。而且趙軍早就在正麵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置了大量的鹿角和陷坑。
就這樣,秦軍久攻不下、死傷慘重,再加上路途疲憊,頓時士氣大跌。
天陰沉沉的,凜冽的寒風在天地間不住地唿嘯盤旋著,卷起漫天枯黃的草屑與落葉在天空中,烏雲也在不斷地聚集著,越積越多、越積越厚,慢慢地形成了一堵巨大的黑色穹蓋,卻低得仿佛隨時可能從頭上掉下來似的令人十分壓抑。
秦國大將桓齮見狀,就想暫時後撤、紮營立寨,再尋戰機。
正在此時,四周山林突然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隻見數萬趙國鐵騎不顧傷亡地從兩翼衝擊秦軍的後陣,秦軍弩箭手尚未有機會發射三輪弩箭,便被趙軍鐵騎突入陣中。好在秦軍大陣防守還算嚴密,秦軍弩箭手迅速後撤,後麵的持有戈戟矛等長武器的秦兵緊接著補上空位。
激烈的肉搏開始了,漫天的血腥中,殘肢紛飛、慘嚎震耳!一名名趙國鐵騎倒在了不動如山的巨大槍林前,但身後的袍澤卻毫無畏懼地接踵而至,繼續向秦軍本陣發動猛烈的進攻秦軍們的長矛兵也在趙國鐵騎熟練而有效的攻擊前死傷慘重,但當每一名長矛兵倒下,身後的秦軍長矛手就會踏著兄弟們屍體遞補上來,頑強地保持著陣形的完整性。
“什麽情況?斥候不是早就偵查過了嗎?哪裏來的趙軍?”秦國大將桓齮十分不解,但是無論他多麽難以置信,也不能改變自己被趙軍埋伏的殘酷現實。
趙國大將李牧發現秦軍後陣幾乎快要崩潰,自然不肯放過這麽重要的機會。
“錚!”趙國大將李牧拔出長劍,大吼一聲,“兒郎們,殺敵立功就在今日,殺!”
“殺!殺!殺……”趙國鐵騎們大聲應和,發出哇哇的怪叫。他們就像一群憤怒的蒼狼般燃燒起來,帶著隆隆的雷聲和漫天的煙塵撲向沸騰的戰陣。
霎那間,奔騰的騎兵大陣像打了個右勾拳一樣,劃了個漂亮的圓孤,繞過衝鋒的趙軍步卒,狠狠地擊打著秦軍後陣。
原本已經苦苦支撐的秦軍士兵們立即士氣大泄,當下顧不得許多,勉強應付了幾下後,立即像潮水般潰散逃去,再也顧不得保持秦軍大陣了。
趙國騎兵自然痛打落水狗,一路瘋狂追殺!
至此,秦軍被三麵合圍,大敗而逃。秦國大將桓齮見狀,自然知道兵敗如山倒,趕緊帶著親衛逃迴秦國。
總的來說,趙國大將李牧判斷桓齮必將迴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麵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麵趙軍與撤迴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
此次戰役,秦國死傷十多萬人,除了少數流落山林的殘兵遊勇,基本上失去了暫時進攻趙國的可能性。
肥城之戰,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麵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采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采取正麵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進程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借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
圍魏救趙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時間追溯到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趙王急難之中,隻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那麽趙軍攻擊方向選在哪裏?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此時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邯鄲,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都城大梁猛攻進去,占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迴師自救。“
結果齊軍乘魏軍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邯鄲之圍遂解。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迴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十三年後,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馬陵之戰中,龐涓複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曆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